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估 被引量:29
1
作者 谷丽 郭其云 +2 位作者 狄国华 陈婷婷 刘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分析评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合并腺样体切除的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102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 目的分析评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合并腺样体切除的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102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并在术前及术后1年左右由患儿家属填写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及OM-6调查问卷,评价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OM-6调查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结果示治疗后各维度的评分均增高,P<0.01;OM-6调查问卷结果示除了言语障碍外,治疗后其他各维度的评分均下降,P<0.01;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听力,疗效显著,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生活质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咽癌术后咽瘘17例相关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丹 郭其云 +2 位作者 马良 刘丽庭 张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188-3191,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下咽癌术后咽瘘部位感染病原菌的种类,为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10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下咽癌切除术的患者138例,其中术后发生咽瘘17例,采用无菌棉拭子提取咽瘘部位的分泌物和/或脓液,... 目的:了解医院下咽癌术后咽瘘部位感染病原菌的种类,为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10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下咽癌切除术的患者138例,其中术后发生咽瘘17例,采用无菌棉拭子提取咽瘘部位的分泌物和/或脓液,运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咽瘘的细菌谱进行分析。于发现咽瘘前3 d采用亚胺培南治疗2 g/d,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后,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或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果138例下咽癌切除术后17例发生咽瘘,咽瘘发生率为12.3%。17份标本中13份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76.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株(38.5%),分别为链球菌2株、葡萄球菌3株,各菌属均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头孢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8株(61.5%),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不动杆菌3株,各菌属均对头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根据治疗方案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肿胀于3~6 d消退,后停用抗菌药物。瘘腔于14~32 d愈合,愈合者为气管膜样部坏死。结论下咽癌术后咽瘘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符合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特点,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是控制感染、预防和治愈咽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瘘 下咽肿瘤 感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