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其对完全缓解和总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希锋 孙玲 +2 位作者 李弹弹 尹相丛 冉学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其对获得完全缓解和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初治Ph^-ALL患者,对患者诱导化疗2周后的骨髓原始细胞比...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其对获得完全缓解和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初治Ph^-ALL患者,对患者诱导化疗2周后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同时确定其对获得完全缓解以及患者总体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界值为0.075,其曲线下面积为0.763,并且曲线下面积和A_z=0.5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院将172例患者按照其治疗2周后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进行分组,其中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075的患者有104例,占60.5%;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075的患者则有68例,占39.5%。前者在诱导治疗4周后的获得CR的患者以及最终获得CR的患者分别为89(85.6%)和99(95.2%),显著高于后者的29(42.6%)和52(76.5%),2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临床上降低患者OS率和DFS率以及增加患者复发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化疗而非移植、诱导治疗4周后未能达到完全缓解、诱导治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075以及诊断时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而诊断时WBC升高则是影响患者DFS率的不利因素。结论:Ph^-ALL经诱导化疗2周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的患者将不利于获得完全缓解,并且总体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原始细胞 完全缓解 总体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展示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多肽(PAP_(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的制备及其活性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艳丽 孙艳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56-1361,共6页
目的获得表面展示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多肽片段(PAP_(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并证实其保留原有的生物活性。方法用基因突变和重叠PCR技术扩增出PP7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简称为2PP7)基因,将其插入到载体p ETDuet-1中,获得质粒p ETDuet... 目的获得表面展示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多肽片段(PAP_(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并证实其保留原有的生物活性。方法用基因突变和重叠PCR技术扩增出PP7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简称为2PP7)基因,将其插入到载体p ETDuet-1中,获得质粒p ETDuet-2PP7,然后通过普通PCR获得携带有PAP_(114-128)编码基因的PP7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质粒p ETDuet-2PP7中,获得质粒p ETDuet-2PP7-PAP_(114-128);将上述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双向免疫扩散以及ELISA进行鉴定。结果以ExTaq DNA聚合酶行重叠PCR可获得2PP7基因,其表达产物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与野生型PP7噬菌体衣壳蛋白的抗原性相同;展示于PP7噬菌体样颗粒表面的PAP_(114-128)表位与天然的人PAP蛋白相应表位无异,且能诱导较高水平的抗体产生。结论含重复序列的2PP7基因可通过将基因突变和重叠PCR技术联用获得,且以其为基础成功制备表面展示有PAP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不仅可解决多肽不稳定的问题,也为研究多肽的递送及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7噬菌体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不同诱导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彩曌 初晓霞 +7 位作者 于红艳 杨恩芹 王玲 邓秀芝 冉学红 王丽青 赵春亭 刘晓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5-1013,共9页
目的:探讨相同总剂量下阿扎胞苷(Aza)标准用药(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长疗程(调整剂量组)不同诱导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3例采用Aza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 目的:探讨相同总剂量下阿扎胞苷(Aza)标准用药(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长疗程(调整剂量组)不同诱导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3例采用Aza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标准剂量组50例患者,Aza按标准用药剂量75 mg/(m^(2)·d)给药7 d,调整剂量组53例患者,按100 mg/d给药7-12 d(按患者单疗程标准用药总量计算用药天数),两组患者均可Aza单药或联合用药,分析Aza不同诱导方案对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影响。在两组内分别进行单药、联合BCL-2抑制剂和联合低剂量化疗亚组分析,进一步探讨Aza单药与Aza联合不同药物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结果:标准剂量组与调整剂量组间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总体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用药有效率较Aza单药更高(P<0.05),但联合BCL-2抑制剂与联合低剂量化疗间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BCL-2抑制剂较Aza单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低剂量化疗较联合BCL-2抑制剂和Aza单药存在更高的骨髓抑制及肺部感染的风险(P<0.05)。Aza单药、联合BCL-2抑制剂和联合低剂量化疗间的1年总体生存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用药方案均可用于不能耐受强化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且总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近。Aza联合低剂量化疗可使患者有效率提高,但也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与单药相比可能并不会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Aza联合BCL-2抑制剂较联合低剂量化疗在完全缓解、总体客观缓解率及总体生存方面相似,但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去甲基化 BCL-2抑制剂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