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超短波疗法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留根 范杰诚 +2 位作者 王健 张伟红 李和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具有临床相似症状的一类疾病的称谓[1]。分类包括: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炎性疾病类、骨关节病类。较多的学者认同多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2],这些病因最终导致...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具有临床相似症状的一类疾病的称谓[1]。分类包括: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炎性疾病类、骨关节病类。较多的学者认同多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2],这些病因最终导致肌肉痉挛、关节压力改变、关节炎症反应。临床症状主要有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杂音,分为咀嚼肌紊乱、结构紊乱、关节炎症、骨关节病四个类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临床症状 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短波疗法 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 结构紊乱 身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留根 范杰诚 +1 位作者 王健 姜鑫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入IOE组和鼻胃管(NGT)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入IOE组和鼻胃管(NGT)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控制基础疾病、干预可控危险因素和脑卒中预防用药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在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分别采用IOE法和NGT法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同时,对两组病人入院24 h内和治疗6周后的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IOE组病人在治疗6周后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与NGT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法较NGT法更有利于促进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49
3
作者 郑增宾 马明 +5 位作者 赵祥虎 徐亮 刘祝圆 孙武东 朱宗景 汤从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22)、悬吊组(n=22)和联合组(n=22)。三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悬吊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22)、悬吊组(n=22)和联合组(n=22)。三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悬吊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组在悬吊组基础上再辅以肌内效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进行评定,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量步长、步频、步速和步幅。结果治疗后,三组BBS评分、FMA-LE评分和步态参数均提高(P <0.05),三组间比较,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联合组、悬吊组和常规组(P <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基础上再辅以肌内效贴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偏瘫患者的平衡和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悬吊运动疗法 肌内效贴 平衡 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与卒中后运动学习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林丽珍 范杰诚 +4 位作者 朱新蕊 贾凡 郭培武 王昱凯 张淑云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2期1296-1301,共6页
运动学习强调引导患者主动练习缺失的运动功能,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运动技能,这种学习过程由小脑和大脑皮层的共同作用来完成。卒中后的功能恢复是运动再学习的过程,康复锻炼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基于细胞可塑性的运动学习,而小脑在运动学... 运动学习强调引导患者主动练习缺失的运动功能,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运动技能,这种学习过程由小脑和大脑皮层的共同作用来完成。卒中后的功能恢复是运动再学习的过程,康复锻炼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基于细胞可塑性的运动学习,而小脑在运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小脑中参与运动学习最主要的细胞是浦肯野细胞和颗粒细胞。小脑-皮质通路涉及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使得小脑成为神经调节和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的重要靶点。本文就小脑运动学习的细胞机制和针对小脑的刺激技术对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运动学习 康复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低强度聚焦超声 深部脑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物理治疗师配置、教育培训与职业准入体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星茹 赵盈喆 +6 位作者 刘亚 孙舒悦 郭培武 吴芳 欧阳筱瑶 井淇 张建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4-1341,共8页
目的比较中国、日本、韩国物理治疗师发展现况。方法通过查阅官方网站和现有资料,分析中、日、韩三国物理治疗师在配置、教育和执业方面的差异。结果我国物理治疗师配置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培养机制有待完善,职业准入体系有待优化。结论... 目的比较中国、日本、韩国物理治疗师发展现况。方法通过查阅官方网站和现有资料,分析中、日、韩三国物理治疗师在配置、教育和执业方面的差异。结果我国物理治疗师配置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培养机制有待完善,职业准入体系有待优化。结论物理治疗师的配置要基于康复服务情景和服务需求,物理治疗师的教育培训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等标准要求构建,物理治疗师的职业准入和认证体系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和国家职业准入制度要求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治疗师 配置 教育 执业 东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