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
1
作者 陈栋 娄莉 +2 位作者 吴莎莎 武希庆 李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索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女性单发乳腺癌,其中TIL低水平70例(L组,0~10%)、TIL高水平44例(H组,>10%);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CE-... 目的探索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女性单发乳腺癌,其中TIL低水平70例(L组,0~10%)、TIL高水平44例(H组,>10%);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所示乳腺癌病灶常规MRI特征,提取syMRI T1、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包括第10和第90分位数(分别简写为10th、90th)、均值、熵值、峰度及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独立预测因子。结果H组Luminal A型乳腺癌占比低于、而HER2阳性型占比高于L组(校正P均<0.05),H组病灶边缘光整者占比高于L组(P<0.05)。H组T1-10th、T1-90th、T1-均值、T2-10th、T2-均值高于,而PD-偏度低于L组(P均<0.05),其中的T2-均值为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结论常规MRI乳腺癌病灶边缘特征及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中的T2-均值可用于评估T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ADC值、Ki67指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芹 牛庆亮 +2 位作者 杜汉旺 郑召龙 朱亚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1-13,27,共4页
目的 :探讨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ADC值、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1例非特殊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或穿刺前均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 :探讨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ADC值、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1例非特殊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或穿刺前均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术后标本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并获得Ki67指数,分别比较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ADC值、Ki67的差异性,并分析两组病例ADC值与Ki67指数的关系。结果:肿块型乳腺癌(60/91)与非肿块型乳腺癌(31/91)Ki67指数分别为(32.42±14.943)%、(25.81±10.416)%,两者之间差异性显著(t=2.200,P<0.05);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ADC值分别为(0.575±0.215)×10^(-3)mm^2/s和(1.14±0.718)×10^(-3) mm^2/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80,P<0.05)。在非肿块型乳腺癌中,浸润性癌较导管原位癌ADC值更低,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无论在非肿块型还是肿块型乳腺癌,其ADC值与Ki67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相比,肿块型乳腺癌表现出更高的Ki67指数和更低的ADC值;非肿块型乳腺癌中浸润性乳腺癌具有低ADC值;但在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中ADC值与Ki67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区分肿块型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莎莎 于晓军 +2 位作者 李芹 陈永升 牛庆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区分肿块型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59例,其中Lumina...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区分肿块型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59例,其中Luminal型31例,三阴性15例,HER-2过表达型13例。所有患者在穿刺活检或手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扫描。测量并记录ADC直方图参数,包括偏度、峰度、标准差、ADC_(mean)、ADC_(min)、ADC_(max)及多个百分比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各ADC直方图参数进行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判断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Luminal型、三阴性、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偏度分别为0.625±0.703、0.516±0.595、0.024±0.650,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偏度与Luminal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uminal型、三阴性、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_(95%)值分别为1.058±0.396、1.106±0.316、1.386±0.307,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_(95%)值与Luminal型、三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44)。偏度鉴别HER-2过表达型与Luminal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9;ADC_(95%)值鉴别HER-2过表达型与Luminal型、三阴性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720、0.744。结论 ADC直方图参数有助于区分肿块型乳腺癌分子亚型,对反映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肿瘤异质性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分子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全容积直方图分析法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莎莎 于晓军 +2 位作者 郑召龙 陈永升 牛庆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9-1503,共5页
目的探讨ADC全容积直方图分析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8例乳腺肿块样病变患者,其中恶性57例、良性31例,均接受乳腺MR平扫+动态增强及DWI扫描,测量并记录ADC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包括多个... 目的探讨ADC全容积直方图分析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8例乳腺肿块样病变患者,其中恶性57例、良性31例,均接受乳腺MR平扫+动态增强及DWI扫描,测量并记录ADC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包括多个百分位ADC值、ADC min、ADC max、ADC mean、偏度、峰度及标准差)及常规平均ADC值。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各ADC直方图参数及常规平均ADC值,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参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良恶性病变ADC直方图参数(各ADC值、偏度、峰度、标准差)及常规平均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第75、90百分位ADC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AUC最高,为0.84。ADC直方图参数ADC mean、第50百分位ADC值鉴别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AUC与常规平均ADC值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DC全容积直方图可全面反映病灶整体信息,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扩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