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岩土工程敏感应力方向性等效转换 被引量:3
1
作者 邢国起 柳长江 玄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14600-14605,共6页
为解决传统方法分析岩土材料应力时等效围压、等效偏应力比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岩土工程敏感应力方向性等效转换研究方法。首先旋转综合张量,使其与应力张量处于同一空间坐标系;然后,计算各向异性下岩土颗粒接触... 为解决传统方法分析岩土材料应力时等效围压、等效偏应力比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岩土工程敏感应力方向性等效转换研究方法。首先旋转综合张量,使其与应力张量处于同一空间坐标系;然后,计算各向异性下岩土颗粒接触的等效应力张量,获取等效应力。基于等效围压与等效偏应力构建各向异性与应力方向性的等效转换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完成岩土工程敏感应力方向性等效转换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等效围压、等效偏应力比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应力敏感性计算精度高达98%,抗干扰性好,且整个研究过程计算耗时也远低于其他文献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岩土材料 应力方向性 各向异性 敏感性 等效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中南部平原地区粉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国起 肖洪天 李大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潍坊中南部地区可作为高层基础持力层的粉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获得粉土颗粒级配曲线、粉土试样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指标,以及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条件下粉土试样的轴向变形与偏应力。对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粉土试样颗粒级配较好... 以潍坊中南部地区可作为高层基础持力层的粉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获得粉土颗粒级配曲线、粉土试样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指标,以及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条件下粉土试样的轴向变形与偏应力。对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粉土试样颗粒级配较好,能够达到较高的压实度;根据小于最优含水率时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屈服应力,确定了粉土层应变硬化与软化的临界点位置,认为含水率、压实度及围压是影响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最终获得了小于最优含水率时区域性粉土剪切极限状态线拟合方程,并发现极限状态线的斜率M(s)及其在偏应力轴上的截距μ(s)均为与含水率无关的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含水率 压实度 屈服应力 极限状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鲸鱼优化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硕 林士飏 +1 位作者 杨苗会 孙滕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窄路段作为交通场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路段,其短时车流量预测对优化路径规划、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窄路段的时效性,同时考虑适用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初始化种群、非线性参数控制及柯西变异扰动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窄路段作为交通场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路段,其短时车流量预测对优化路径规划、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窄路段的时效性,同时考虑适用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初始化种群、非线性参数控制及柯西变异扰动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模型,以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仿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实验结果显示,IWOA具有较好的全局性、收敛速度且更加稳定。基于IWOA-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相较于WOA-GRU、PSO-GRU、长短期记忆神经(LSTM)网络分别降低10.96%、28.71%、42.2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指标分别降低13.92%、46.18%、52.83%,有较为显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车流量预测 窄路段 鲸鱼优化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SUMO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软岩弃渣路基填料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鞠兴华 杨晓华 张莎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8-194,共7页
利用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既可解决道路建设填料匮乏的问题,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交通建设理念。但是,泥质软岩强度低、风化程度高、遇水易崩解的复杂特性导致道路病害频发。依托具体工程,采用室内试... 利用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既可解决道路建设填料匮乏的问题,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交通建设理念。但是,泥质软岩强度低、风化程度高、遇水易崩解的复杂特性导致道路病害频发。依托具体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地区粉砂质泥岩的工程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水和击实功对泥质软岩弃渣级配影响较大,建议采用压实后P5含量作为填料控制指标,取值范围宜为50%~55%;泥质软岩弃渣的压实效果和承载比均能满足现有规范对路堤、路床填料的质量要求,在断面形式和防排水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可用于整个路基的填筑;结合现场试验结果,明确了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以上研究成果为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具体的路堤断面形式及防湿化变形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软岩弃渣 工程特性 填筑路基 室内试验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的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分析简化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壮壮 王腾 +1 位作者 丁艳梅 马连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3,共10页
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分析的简化模型,该简化模型最显著的特点是适用于功能梯度板的振动分析,且不需要剪切修正。相比于其他具有更多未知变量的剪切变形理论,本文提出的简化模型只包含一个控制方程,极大地... 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分析的简化模型,该简化模型最显著的特点是适用于功能梯度板的振动分析,且不需要剪切修正。相比于其他具有更多未知变量的剪切变形理论,本文提出的简化模型只包含一个控制方程,极大地减少了计算量。基于该简化模型研究了功能梯度矩形板在简支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并与其他已有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模型在分析功能梯度板的自由振动行为时简单且精确。此外,文中还通过多个数值算例分析讨论了不同的梯度指数、长宽比和边厚比对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振动 功能梯度材料 简化模型 精化板理论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代理模型的风力机尾流计算和风电场布局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龙海芳 李正农 潘月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6,共12页
针对现有风力机尾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进行数值模拟遇到的网格数量多、计算资源需求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二维代理模型的风力机尾流数值模拟方法,并将此代理模型运用于风电场的布局优化中。首先对单台风力机的尾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针对现有风力机尾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进行数值模拟遇到的网格数量多、计算资源需求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二维代理模型的风力机尾流数值模拟方法,并将此代理模型运用于风电场的布局优化中。首先对单台风力机的尾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其次将代理模型运用于多台风力机的风电场模拟中,分析风力机在不同来流风向角下尾流效应情况。最后结合风速风向玫瑰图计算多台等距矩形布置的风电场的年发电量,分析风电场与N(北)方向的夹角与风电场年发电量的关系。仿真表明:现场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相关程度高且误差较小,验证了二维代理模型的可行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风电场与N(北)方向的夹角在0°~40°范围内时,夹角大于0°时的风电场年发电量均大于夹角等于0°时的年发电量;风电场布局优化时选择合适的风电场与N(北)方向的夹角有利于提高风电场的年发电量,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风电场 数值模拟 风力机尾流 二维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级配和表面纹理对饱和砂-钢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逸凡 李大勇 张雨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4,共10页
钢桩和钢制吸力基础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土体与基础结构界面力学特性决定着其承载能力。通过饱和砂-钢界面排水剪切试验,揭示了颗粒级配、表面纹理和法向边界条件对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由于颗粒剪切方式和孔隙水压力消散... 钢桩和钢制吸力基础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土体与基础结构界面力学特性决定着其承载能力。通过饱和砂-钢界面排水剪切试验,揭示了颗粒级配、表面纹理和法向边界条件对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由于颗粒剪切方式和孔隙水压力消散方式的不同,常法向应力(CNL)下剪应力-位移曲线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变法向应力(VNL)下,界面剪切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不断提高。对于光滑和凸起构造,界面摩擦角随不均匀系数C_(u)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长。对于凹槽构造,界面摩擦角随C_(u)的增加而减小。饱和砂-粗糙度钢板界面剪切效能的发挥受水的影响显著,砂与钢板之间水膜的存在减弱了砂颗粒和钢界面的摩擦,使得界面摩擦性能不能完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剪切特性 颗粒级配 表面纹理构造 法向边界条件 界面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岛典型地貌风场特性的无人机实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斌 王文想 +3 位作者 李昊 刘金轲 潘月月 董金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利用双无人机测风系统实测海岛三类典型场地的风场特性,并与多国风荷载规范对比。结果表明,近海岸、低矮温室基地、多高层建筑群实测风剖面分别与中国规范A类、日本规范Ⅲ类、美国规范B类剖面较吻合。近海岸湍流强度小于各国规范,低矮... 利用双无人机测风系统实测海岛三类典型场地的风场特性,并与多国风荷载规范对比。结果表明,近海岸、低矮温室基地、多高层建筑群实测风剖面分别与中国规范A类、日本规范Ⅲ类、美国规范B类剖面较吻合。近海岸湍流强度小于各国规范,低矮温室、多高层建筑群实测值分别与日本规范Ⅲ类、Ⅳ类场地值较吻合。阵风因子随粗糙度、湍流强度提高而增大,近海岸、多高层建筑群阵风因子与湍流强度相关性分别接近Ishizaki、Cao建议模型。实测积分尺度随高度而增大,随粗糙度而减小,提出热带海岛典型地貌的积分尺度公式。同一地貌的风速竖向、水平相关性随高差、水平间距增大而减弱;同一高差的风速竖向相关性随粗糙度提高而减弱。von Karman谱能较好地描述热带海岛脉动风在频域内的能量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岛 近海岸 低矮温室基地 多高层密集建筑群 风场特性 无人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板对钢空腹夹层板楼盖静力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卓群 马克俭 +3 位作者 肖建春 白志强 孙敬明 刘彩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板对钢空腹夹层板楼盖静力性能的影响,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精细化模型,对其在两个设计层次中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混凝土板厚度作为变量,分析了不同混凝土板厚夹层板楼盖静力特性的变化趋势,并对... 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板对钢空腹夹层板楼盖静力性能的影响,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精细化模型,对其在两个设计层次中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混凝土板厚度作为变量,分析了不同混凝土板厚夹层板楼盖静力特性的变化趋势,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板可以显著提高楼盖结构竖向刚度,并有效降低钢空腹夹层板楼盖上肋和剪力键的应力水平。根据常见结构跨度,混凝土板厚的取值范围在120 mm以内时,结构整体性能提高最为明显。因此,在设计分析时考虑混凝土板的影响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空腹夹层板 静力性能 混凝土板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身应力测试的静压PHC管桩贯入机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寇海磊 张明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5-1302,共8页
压桩过程中PHC管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分离是制约其贯入机制及承载力研究的瓶颈。通过桩身预埋准分布式FBG光纤传感器,对贯入成层土地基中5根足尺开口PHC管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试验表明,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技... 压桩过程中PHC管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分离是制约其贯入机制及承载力研究的瓶颈。通过桩身预埋准分布式FBG光纤传感器,对贯入成层土地基中5根足尺开口PHC管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试验表明,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技术现场可操作性强,粗放施工环境下贯入阻力分离效果较为理想。成层土地基中压桩力曲线基本反映地层土性变化,桩端土层性状对压桩力影响较大。硬质土层界面处试桩压桩力平均增幅约为64.06%,端阻力受地层变化影响更为显著,平均增长幅度约为97.41%,侧摩阻力平均增长幅度约为17.92%;桩端位于非硬质土层试桩压桩力变化不明显。贯入过程中现场足尺试验桩身应力变化不同于室内模型试验,桩身上、下部侧摩阻力发挥的力学机制不同。受现场粗放施工条件及深度方向土层变化影响,贯入成层土地基中桩侧摩阻力临界深度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光纤传感技术 开口PHC管桩 贯入阻力分离 桩身应力 临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数控机床静压转台双环形油腔流场特性仿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京 申峰 +2 位作者 周彬 李金义 肖加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9-75,共7页
为了提高高档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环形油腔结构。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入口雷诺数对油腔内部流场结构和油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提高高档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环形油腔结构。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入口雷诺数对油腔内部流场结构和油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雷诺数对于油腔内部流场结构和油腔承载力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入口雷诺数的增大,油腔中心凹槽内部由单胞对流发展成多胞对流;同时,油腔承载力也相应增加。通过与传统圆形油腔对比发现,在相同入口雷诺数条件下,双环形油腔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该研究对设计高档数控机床新型油腔结构、优化油腔几何结构、提高承载力和加工精度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档数控机床 静压支承 油腔 承载力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盆地南部山区地下水对平原区侧向径流补给量的估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文鹏 邵新民 +4 位作者 祁晓凡 吴玺 王文祥 安永会 孙银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山区地下水对平原区的侧向径流补给量是一个长期争议且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个量在西北内陆干旱盆地,被估算得或很小或很大。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化学测试、盆地地下... 山区地下水对平原区的侧向径流补给量是一个长期争议且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个量在西北内陆干旱盆地,被估算得或很小或很大。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化学测试、盆地地下水水位统测和综合研究等技术方法,查明了黑河中游盆地南部山盆交接带的地质构造接触关系、地层岩性接触关系及梨园河口白垩系风化壳含水层结构和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山区不同流域等级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分析,将山区地下水对平原区侧向径流补给带划分为大中型河流河谷补给段和小微型河流或冲沟群流域构成的浅山带补给段。河谷补给段勘探资料较为丰富,多用达西断面流方法计算;针对浅山带补给段极为缺乏勘探资料的实际,以梨园河口断面径流量为参照,构建了浅山带岩性、汇水区面积、降水量等3个变量的山区地下水对平原区侧向径流补给量的估算方法。估算出黑河中游盆地南部山区浅山带地下水对平原的侧向径流补给量为0.40×10^(8) m^(3)/a,河谷段基岩侧向补给量为0.07×10^(8) m^(3)/a;推算出河谷段第四系地下水补给量为0.30×10^(8) m^(3)/a;3项补给量之和为0.77×10^(8) m^(3)/a,占盆地地下水资源量的3.0%。该研究为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山区地下水对平原区侧向径流补给量的估算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盆地 河谷段 浅山带 侧向径流补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的煤层气产能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保辉 闫相祯 杨秀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229-232,共4页
考虑煤岩面割理和端割理两个方向不同渗流性质,建立了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煤岩弹性模量折减系数解决了煤岩割理刚度较难测定的问题。基于该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单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割理渗透率正交... 考虑煤岩面割理和端割理两个方向不同渗流性质,建立了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煤岩弹性模量折减系数解决了煤岩割理刚度较难测定的问题。基于该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单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割理渗透率正交各向异性系数、煤层厚度、煤层孔隙度和含气量等参数对煤层单井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煤层气单井产能随着渗透率正交各向异性系数、煤层厚度和含气量增加而增大,随着煤层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岩割理 正交各向异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空带压的地下储气库老井泄露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保辉 闫相祯 杨秀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7749-7753,共5页
针对老井渗透率难以获得的难题,建立了求解老井渗透率的环空带压数学模型,并给出其解析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真实描述天然气沿老井泄露的气水两相渗流模型,并采用全隐式解法进行求解。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储气库运行压... 针对老井渗透率难以获得的难题,建立了求解老井渗透率的环空带压数学模型,并给出其解析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真实描述天然气沿老井泄露的气水两相渗流模型,并采用全隐式解法进行求解。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储气库运行压力、井筒渗透率、天然气黏度和井眼尺寸等参数,对储气库天然气沿老井泄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天然气沿老井的泄漏量随着储气库运行压力、老井渗透率和井眼尺寸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随着天然气黏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环空带压 泄漏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盆地河—湖沉积源—汇系统收支分析——以柴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炳强 王伟超 +3 位作者 张文龙 黄曼 孙玉琦 邵龙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4-1512,共19页
源—汇系统分析已成为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关键参数定量恢复是源—汇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以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世发育的陆相盆地源—汇系统为例,通过支点法进行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首先识别干流河道沉积,测量或计算河道尺... 源—汇系统分析已成为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关键参数定量恢复是源—汇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以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世发育的陆相盆地源—汇系统为例,通过支点法进行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首先识别干流河道沉积,测量或计算河道尺寸,进行粒度分析;然后计算瞬时满岸水流量及沉积物流量,结合古气候与流域分析,对年均沉积物量进行计算,得出在给定地层持续时间内输送的沉积物量;再对沉积区的沉积物量进行测量统计,并与计算出的沉积物量进行对比,分析源—汇系统收支状况。对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下部沉积的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显示,目标研究层段河流沉积的干流满岸深度在3.1~3.3 m,河道宽度为69~77 m,流经了较缓的坡度(0.0002046~0.0002178),流速一般为1.046~1.048 m/s,搬运了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该时期流域面积约为3209.8~3781.6 km^(2),流域长度介于177.8~196.2 km,满岸水流量为239.9~286.2 m^(3)/s,满岸推移载荷流量为0.043~0.048 m^(3)/s,满岸悬浮载荷流量范围为0.083~0.094 m^(3)/s。基于现代类似河流的对比研究,计算出鱼卡地区干流年均沉积物搬运量介于158862.4~179242.3 m^(3),在层序S2所持续的2.2 Ma共向沉积区输入349.5~394.3 km^(3)的沉积物,与沉积区所统计的沉积体积(322 km^(3))大致相符。河流沉积物输入体积的高值约为支点下游沉积区统计体积的1.22倍,如果这一分析结果准确,则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物遗失现象,研究区局限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是沉积物遗失的主要方式。建立的收支模型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陆相河湖沉积组合的源—汇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收支分析 柴北缘 支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结构性土三维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国起 肖洪天 李大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9,140,共7页
在NAKAI等基于应力张量t_(ij)和修正剑桥模型建立的能够描述中主应力影响且适用于描述正常固结土强度和变形规律的三维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能够描述土体密实度的状态变量ρ和土体黏结效应的状态变量ω,提出了适用于描述结构性土... 在NAKAI等基于应力张量t_(ij)和修正剑桥模型建立的能够描述中主应力影响且适用于描述正常固结土强度和变形规律的三维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能够描述土体密实度的状态变量ρ和土体黏结效应的状态变量ω,提出了适用于描述结构性土强度和变形规律的新型结构性三维本构模型。这一模型具有以下特点:结构性土三维本构模型在正常固结土的三维本构模型的基础上仅增加一个材料参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描述三维应力状态下试样排水与不排水剪切特性、固结特性、围压对应力路径和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及平均应力、偏应力增大时出现的应力路径可逆性等特点。应用新型结构性土三维本构模型对粉质黏土的固结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进行模拟计算,验证了其在模拟结构性土特征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张量tij 修正剑桥模型 正常固结土 结构性土 三维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作用下含水层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注采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保辉 闫相祯 +1 位作者 刘晓东 杨秀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9-33,共5页
针对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注采运移过程中较少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相互耦合作用的不足,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和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注采运移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块岩心开展三轴试验和应力敏感性试... 针对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注采运移过程中较少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相互耦合作用的不足,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和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注采运移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块岩心开展三轴试验和应力敏感性试验得到储盖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和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水层地下储气库计算模型并对储气库天然气注采运移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耦合模型与传统渗流模型的计算精度;并重点讨论了储层渗透率、储层厚度、注入速率和排水量等参数对天然气运移规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与传统渗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比非耦合作用下的储层压力增加1.04 MPa。含气饱和度随着储层渗透率和注入速率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随着储层厚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随着排水量的增加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地下储气库 天然气 运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运营隧道温度场大型模型试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志强 刘路路 李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大阪山隧道温度场模型试验为例,基于相似理论对寒区运营隧道温度场相似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方程分析法推导了模型试验相似准则,实现了模型试验几何条件、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的相似,并将其应用于隧道温度场模型试验.结合现场实测数据,... 以大阪山隧道温度场模型试验为例,基于相似理论对寒区运营隧道温度场相似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方程分析法推导了模型试验相似准则,实现了模型试验几何条件、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的相似,并将其应用于隧道温度场模型试验.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从隧道洞内气温,围岩冻结深度方面与模型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之后的模型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效果较好,说明本次相似关系的拟定是合理的,可以为寒区运营隧道温度场的研究及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相似关系 温度场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覆冰与微气象参数和覆冰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尹晖 王晶晶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150,共6页
微气象对输电线路覆冰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目前存在覆冰与微气象的相关性研究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因此研究与分析输电线路覆冰形成与微气象对防冰抗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覆冰与微气象环境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 微气象对输电线路覆冰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目前存在覆冰与微气象的相关性研究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因此研究与分析输电线路覆冰形成与微气象对防冰抗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覆冰与微气象环境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覆冰质量增长与环境温度、风速、降水量及覆冰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覆冰质量增长与环境温度、风速及降水量呈类似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同时这种关系也决定了必然存在一个最有利于形成覆冰的环境温度值、风速值及降水量;并且在相同的微气象条件下,覆冰增长速度保持恒定,与覆冰时间无关,仅与微气象参数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模拟试验 控制变量法 覆冰质量增长 微气象 覆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志强 马克俭 刘文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3-168,共6页
给出了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地震反应运动方程,利用复模态理论推导了盒式结构体系的时域闭合解和随机响应闭合解。假定随机响应符合极值Ⅰ型分布,给出了结构响应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利用随机响应的峰值因子和变异系数,构建了随机响应给定... 给出了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地震反应运动方程,利用复模态理论推导了盒式结构体系的时域闭合解和随机响应闭合解。假定随机响应符合极值Ⅰ型分布,给出了结构响应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利用随机响应的峰值因子和变异系数,构建了随机响应给定概率的置信区间。以南京多功能展厅为工程背景,以KANAI-TAJIMI功率谱作为随机激励,计算了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的随机响应峰值和方差;同时选用14条强震记录作为确定性激励,得到盒式结构复模态时程响应峰值。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随机地震响应方法可作为盒式结构这一新型结构体系的补充计算方法,也可用于估计和校核确定性时程响应的可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式结构 复模态 随机响应分析 可靠度 区间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