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东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
46
1
作者
李洪奎
时文革
+4 位作者
李逸凡
李璐邑
韩代成
曹丽丽
刘继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在进行胶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深部找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发现山东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对区内的构造—岩浆事件、沉积环境和成矿作用起着制约与控制作用,岩浆—沉积—构造—成矿事件与区域构造事件具有相互耦合性。金矿的形成和定位...
在进行胶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深部找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发现山东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对区内的构造—岩浆事件、沉积环境和成矿作用起着制约与控制作用,岩浆—沉积—构造—成矿事件与区域构造事件具有相互耦合性。金矿的形成和定位与燕山期造山早期、造山中期和造山晚期3个构造幕紧密相关,分别与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相耦合。通过统计胶东已报道的318件金矿成矿年龄样品,划分了105~81 Ma、130~110 Ma和160~141 Ma共3个成矿年龄集中区间,按照成矿作用和构造—岩浆热事件的耦合关系,分为挤压环境下的金钼矿成矿作用、挤压—伸展环境的金银矿成矿作用和后造山环境的金—多金属矿成矿作用。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峰期成矿年龄集中在120 Ma左右,世界级三山岛、焦家金矿田的成矿地质环境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事件
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成矿时代
胶东地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旧店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逸凡
李洪奎
+3 位作者
汤启云
禚传源
耿科
梁太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以山东旧店金矿床中黄铁矿标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铁矿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标型特征的研究,认为旧店金矿可分为5个成矿阶段,黄铁矿是每个成矿阶段的贯通性矿物,也是指示金矿的标型矿物,与金矿化有关的黄铁矿晶形主...
以山东旧店金矿床中黄铁矿标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铁矿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标型特征的研究,认为旧店金矿可分为5个成矿阶段,黄铁矿是每个成矿阶段的贯通性矿物,也是指示金矿的标型矿物,与金矿化有关的黄铁矿晶形主要为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黄铁矿晶胞参数在5.4192~5.4197盖之间。成矿阶段黄铁矿主化学成分表现为亏S、富Fe的特点,黄铁矿各世代Au、Ag、As、Co、Bi、Cu、Pb和Zn等微量元素在第Ⅱ、Ⅲ和Ⅳ成矿阶段富集明显,B、Ni和Sb基本没有富集,而Ti则在全过程中呈现亏损状态。通过黄铁矿Co含量判断出旧店金矿床属于低温热液型矿床,稀土元素分析表明轻稀土富集,尤其富集La和Ce,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富集是富矿石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微量元素
旧店金矿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胶东型金矿的概念及其特征
被引量:
19
3
作者
李洪奎
李逸凡
+3 位作者
梁太涛
李大鹏
禚传源
耿科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胶东型金矿是指产于胶东地区,在同一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下,由相同的热液成矿作用在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不同围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成因相同、形成时代相近的一系列金矿自然类型组合,它不是单一的矿床类型,而是反映构造环境、成矿背景、...
胶东型金矿是指产于胶东地区,在同一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下,由相同的热液成矿作用在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不同围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成因相同、形成时代相近的一系列金矿自然类型组合,它不是单一的矿床类型,而是反映构造环境、成矿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规律的金矿成因系统。胶东型金矿是与壳源重熔形成的层状岩浆岩和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类型的统称,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涵盖了构造破碎带蚀变交代型、裂隙充填石英脉型、裂隙充填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构造角砾岩型和碳酸盐岩中裂隙充填蚀变型等胶东所有金矿成因类型,由于成矿时所处构造位置和容矿空间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金矿类型的集合体。胶东型金矿特征集中体现在3期成矿热事件、3个成矿系列和3期成矿作用上,与金矿关系密切的是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3个构造—岩浆热事件,即与胶北地区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有关的钼(钨)—金矿成矿系列、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金(银)矿成矿系列和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铜—铅—锌—钼—金矿成矿系列,对应于胶东金矿的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叠加成矿期。胶东型金矿表现形式为北东成串、东西成带,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形式,具有脆性断裂控矿、金矿床等间距性分布和侧伏特征等规律。胶东型金矿具有全新的金矿成因内涵,它反映的既有矿床类型的组合又有成因特征的鲜明特色,是对金矿成矿理论的提升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型金矿
成矿理论
成矿作用
金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山东胶东金矿形成的挤压-伸展构造环境
被引量:
17
4
作者
李逸凡
李洪奎
+3 位作者
陈国栋
耿科
曹丽丽
梁太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7-1132,共16页
胶东地区沉积-岩浆-构造-成矿事件序列的时空演化,是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挤压-伸展构造交互转换环境中形成的,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与伸展转换过程中的伸展阶段。这一挤压-伸展联合作用...
胶东地区沉积-岩浆-构造-成矿事件序列的时空演化,是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挤压-伸展构造交互转换环境中形成的,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与伸展转换过程中的伸展阶段。这一挤压-伸展联合作用过程表现在:①构造方面,表现为四期六阶段不同力学性质和方向的挤压-伸展特征:第一期近S-N向挤压及NW-SE向挤压,第二期NE-SW向挤压与NE-SW向引张,第三期NW向引张,第四期近E-W向挤压与近S-N向引张。②地层方面,在胶东各断陷盆地内发育的莱阳群、青山群和王氏群,以区域不整合、沉积间断和正常地层单元交互出现展现出挤压-伸展的过程。③侵入岩方面,分为三个侵入岩浆构造幕和四次岩浆侵入事件:第一幕(早期)为晚侏罗世玲珑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值集中在160~150 Ma,是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其后的伸展引张形成了各种密集分布的脉岩群;第二幕(中期)是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集中在130~126Ma,之后的沉积岩建造组合代表构造应力体制由挤压为主向伸展为主转换;第三幕(晚期)包括两次岩浆侵入事件,一是伟德山花岗岩组合,指示了挤压向伸展转换环境,二是崂山A型晶洞过碱性正长花岗岩组合,形成于典型的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④火山岩方面,分为三个喷发亚旋回和七个喷发期,各亚旋回间均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代表了区域性挤压环境;各期次之间虽有短暂喷发间隔,但总体表现为伸展环境,火山喷发事件显示了挤压-伸展不同构造环境的交替发生。⑤岩石学方面,玲珑花岗岩中的片理、片麻理构造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的钾长石旋转眼球体、σ构造、S-C组构、压力影构造等,代表了挤压剪切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特征;而崂山晶洞碱性正长岩组合,则反映了典型的伸展构造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胶东地区地层沉积、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建造、构造活动及成矿作用过程所表现出的挤压-伸展相互转换过程,构筑了手风琴式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方式,这是胶东地区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的动力学条件。根据胶东金矿的产出环境和有关年代学资料,将金矿成矿划分为早期成矿事件、主成矿期和晚期叠加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事件
岩石组合
挤压-伸展
构造环境
金矿形成
胶东地区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胶东夏甸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逸凡
李洪奎
+3 位作者
陈国栋
张玉波
陈莉
梁太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2-1842,共21页
为探讨夏甸金矿床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成矿行为,本次以夏甸金矿床外围花岗岩、构造碎裂岩和金矿石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资料为依据,研究其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不同岩矿石中丰减富集变化及成矿过程。在化学成分方面,招...
为探讨夏甸金矿床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成矿行为,本次以夏甸金矿床外围花岗岩、构造碎裂岩和金矿石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资料为依据,研究其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不同岩矿石中丰减富集变化及成矿过程。在化学成分方面,招平断裂带碎裂岩中具有较高的SiO_(2)、K_(2)O值,Fe_(2)O_(3)、Na_(2)O、CaO降幅较多,反映了成矿阶段存在有普遍的硅化现象和钾化现象和铁质流失现象进入到热液成矿中;矿石化学成分中SiO_(2)、Al_(2)O_(3)和Fe_(2)O_(3)具有较大幅度的增升和降低的双重变化特点,尤其是铁、钾、钙增加比例较高,指示与成矿过程中普遍发育的黄铁矿化相一致,矿石中K_(2)O含量比玲珑花岗岩平均含量高30%,则代表钾化的岩石更有利于金矿的沉淀。夏甸金矿区的围岩中Au元素含量普遍低于正常的玲珑花岗岩,但Ag、W等元素含量则普遍较高,是平均值的3~10倍,断裂带碎裂岩中亲硫(亲铜)元素Ag、Cu、Pb、Zn明显增高,尤其是Ag和Zn分别是玲珑花岗岩的2.79倍和2.09倍,说明亲硫(亲铜)元素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亲铁元素Cr、Co、Ni、Mo、Au、Sn、W整体上呈递增状况,大离子亲石元素Li、Be、Rb、Zr、Nb、W、Sr、Ba、As大多呈亏损状态。矿石中Au、Ag、W、Cu等具有强烈的富集,其中Au富集了381.40倍,W富集了3961.23倍,Ag富集了254.16倍,Cu富集了116.19倍,而Bi、Mo、As、Pb、Zn等富集度相对稍低,在3~20倍之间。在围岩、破碎蚀变带和金矿石中,皆出现了非常高的W元素富集,展示了招平断裂带具有独特的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夏甸矿区围岩、构造蚀变碎裂岩和金矿石中的ΣREE总量分别为78.82×10^(-6)、27.15×10^(-6)和102.43×10^(-6),LREE/HREE比值分别为19.3、8.46和12.66,金矿石中具有相对较高的ΣREE、LREE和HREE,说明在成矿过程中外来物质的加入改变了稀土元素的含量和比值,也是区分矿与非矿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矿区围岩、构造蚀变碎裂岩和金矿石的δEu分别为1.88、1.49和0.83,Eu/Sm值分别为1.57、2.05和0.69,Ce/Yb值分别为25.15、5.33和12.86,轻重稀土内部分馏均较小,成矿环境为弱氧化环境,说明夏甸金矿在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更多地是反映从流体体系中带入到成矿的过程,使矿石中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增加。结合光片鉴定结果,在金成矿过程中,先期形成的黄铁矿多呈碎粒状,裂纹十分发育,黄铜矿呈他形粒状充填于黄铁矿裂纹中与金共生,说明自然金是与黄铜矿是同期形成的,而晚于黄铁矿的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夏甸金矿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日照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
8
6
作者
李洪奎
李逸凡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86,共14页
通过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在山东日照地区共采集了5 323个表层土壤样品,获取了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表层土壤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
通过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在山东日照地区共采集了5 323个表层土壤样品,获取了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表层土壤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土壤单因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As、Cd、Cr、Cu、Hg、Ni、Pb、Zn等8种元素Ⅰ类土壤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00.00%、98.21%、94.14%、98.10%、99.90%、89.18%、96.61%和98.37%,说明山东日照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单因子环境质量平均达到Ⅰ类土壤的占调查区土壤总面积的96.81%,Ⅱ类土壤占3.17%,Ⅲ类土壤仅占0.02%。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环境质量属于Ⅰ类土壤(清洁—较清洁)的占调查区土壤总面积的86.39%,属于Ⅱ类土壤(轻度污染)的占13.55%,属于Ⅲ类土壤(中度污染)的占0.06%,说明山东日照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很少,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土壤重金属元素综合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未富集区面积累计占区域总面积的5.50%,弱富集区占38.63%,中度富集区占53.27%,重度富集区占2.60%,说明区域表层土壤中污染物已有积累趋势,虽未达到有害程度,亦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土壤
重金属元素
环境质量
单因子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
46
1
作者
李洪奎
时文革
李逸凡
李璐邑
韩代成
曹丽丽
刘继梅
机构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
潍坊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胶东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深部找矿综合信息模型研究及应用"(编号:41140025)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山东省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编号:1212010813014-01)联合资助
文摘
在进行胶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深部找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发现山东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对区内的构造—岩浆事件、沉积环境和成矿作用起着制约与控制作用,岩浆—沉积—构造—成矿事件与区域构造事件具有相互耦合性。金矿的形成和定位与燕山期造山早期、造山中期和造山晚期3个构造幕紧密相关,分别与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相耦合。通过统计胶东已报道的318件金矿成矿年龄样品,划分了105~81 Ma、130~110 Ma和160~141 Ma共3个成矿年龄集中区间,按照成矿作用和构造—岩浆热事件的耦合关系,分为挤压环境下的金钼矿成矿作用、挤压—伸展环境的金银矿成矿作用和后造山环境的金—多金属矿成矿作用。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峰期成矿年龄集中在120 Ma左右,世界级三山岛、焦家金矿田的成矿地质环境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关键词
热事件
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成矿时代
胶东地区
山东省
Keywords
thermal events
tectonic environment
mineralization
mineralization age
Jiaodong region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旧店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逸凡
李洪奎
汤启云
禚传源
耿科
梁太涛
机构
潍坊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基金
山东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山东省胶东地区金矿深部成矿机制与找矿方法研究"(编号:鲁勘字(2010)60号)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编号:鲁政办字(2013)122号)联合资助
文摘
以山东旧店金矿床中黄铁矿标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铁矿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标型特征的研究,认为旧店金矿可分为5个成矿阶段,黄铁矿是每个成矿阶段的贯通性矿物,也是指示金矿的标型矿物,与金矿化有关的黄铁矿晶形主要为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黄铁矿晶胞参数在5.4192~5.4197盖之间。成矿阶段黄铁矿主化学成分表现为亏S、富Fe的特点,黄铁矿各世代Au、Ag、As、Co、Bi、Cu、Pb和Zn等微量元素在第Ⅱ、Ⅲ和Ⅳ成矿阶段富集明显,B、Ni和Sb基本没有富集,而Ti则在全过程中呈现亏损状态。通过黄铁矿Co含量判断出旧店金矿床属于低温热液型矿床,稀土元素分析表明轻稀土富集,尤其富集La和Ce,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富集是富矿石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微量元素
旧店金矿
山东省
Keywords
pyrite
typ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trace elements
Jiudian gold deposit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胶东型金矿的概念及其特征
被引量:
19
3
作者
李洪奎
李逸凡
梁太涛
李大鹏
禚传源
耿科
机构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潍坊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招远-平度断裂带夏甸金矿深部成矿特征研究"(编号:41572068)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山东省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编号:1212010813014-01)
+2 种基金
山东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山东省招远-莱州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编号:2012028)
"胶西北隆起区地学断面工程与深部找矿方向研究"(编号:2012032)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联合资助
文摘
胶东型金矿是指产于胶东地区,在同一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下,由相同的热液成矿作用在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不同围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成因相同、形成时代相近的一系列金矿自然类型组合,它不是单一的矿床类型,而是反映构造环境、成矿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规律的金矿成因系统。胶东型金矿是与壳源重熔形成的层状岩浆岩和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类型的统称,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涵盖了构造破碎带蚀变交代型、裂隙充填石英脉型、裂隙充填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构造角砾岩型和碳酸盐岩中裂隙充填蚀变型等胶东所有金矿成因类型,由于成矿时所处构造位置和容矿空间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金矿类型的集合体。胶东型金矿特征集中体现在3期成矿热事件、3个成矿系列和3期成矿作用上,与金矿关系密切的是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3个构造—岩浆热事件,即与胶北地区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有关的钼(钨)—金矿成矿系列、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金(银)矿成矿系列和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铜—铅—锌—钼—金矿成矿系列,对应于胶东金矿的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叠加成矿期。胶东型金矿表现形式为北东成串、东西成带,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形式,具有脆性断裂控矿、金矿床等间距性分布和侧伏特征等规律。胶东型金矿具有全新的金矿成因内涵,它反映的既有矿床类型的组合又有成因特征的鲜明特色,是对金矿成矿理论的提升和升华。
关键词
胶东型金矿
成矿理论
成矿作用
金矿特征
Keywords
Jiaodong type gold deposits
metallogenic theory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mine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山东胶东金矿形成的挤压-伸展构造环境
被引量:
17
4
作者
李逸凡
李洪奎
陈国栋
耿科
曹丽丽
梁太涛
机构
潍坊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7-1132,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068)
国家公益性专项(201511029)
+3 种基金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1212010813014-01)
山东地质勘查基金项目(2012028、201203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107-5)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联合资助
文摘
胶东地区沉积-岩浆-构造-成矿事件序列的时空演化,是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挤压-伸展构造交互转换环境中形成的,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与伸展转换过程中的伸展阶段。这一挤压-伸展联合作用过程表现在:①构造方面,表现为四期六阶段不同力学性质和方向的挤压-伸展特征:第一期近S-N向挤压及NW-SE向挤压,第二期NE-SW向挤压与NE-SW向引张,第三期NW向引张,第四期近E-W向挤压与近S-N向引张。②地层方面,在胶东各断陷盆地内发育的莱阳群、青山群和王氏群,以区域不整合、沉积间断和正常地层单元交互出现展现出挤压-伸展的过程。③侵入岩方面,分为三个侵入岩浆构造幕和四次岩浆侵入事件:第一幕(早期)为晚侏罗世玲珑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值集中在160~150 Ma,是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其后的伸展引张形成了各种密集分布的脉岩群;第二幕(中期)是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集中在130~126Ma,之后的沉积岩建造组合代表构造应力体制由挤压为主向伸展为主转换;第三幕(晚期)包括两次岩浆侵入事件,一是伟德山花岗岩组合,指示了挤压向伸展转换环境,二是崂山A型晶洞过碱性正长花岗岩组合,形成于典型的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④火山岩方面,分为三个喷发亚旋回和七个喷发期,各亚旋回间均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代表了区域性挤压环境;各期次之间虽有短暂喷发间隔,但总体表现为伸展环境,火山喷发事件显示了挤压-伸展不同构造环境的交替发生。⑤岩石学方面,玲珑花岗岩中的片理、片麻理构造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的钾长石旋转眼球体、σ构造、S-C组构、压力影构造等,代表了挤压剪切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特征;而崂山晶洞碱性正长岩组合,则反映了典型的伸展构造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胶东地区地层沉积、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建造、构造活动及成矿作用过程所表现出的挤压-伸展相互转换过程,构筑了手风琴式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方式,这是胶东地区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的动力学条件。根据胶东金矿的产出环境和有关年代学资料,将金矿成矿划分为早期成矿事件、主成矿期和晚期叠加成矿事件。
关键词
构造-岩浆事件
岩石组合
挤压-伸展
构造环境
金矿形成
胶东地区
山东
Keywords
tectonic-magmatic events
rock association
compression-extension
tectonic environment
gold deposit formation
Jiaodong area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P6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东夏甸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逸凡
李洪奎
陈国栋
张玉波
陈莉
梁太涛
机构
潍坊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2-1842,共21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招远-平度断裂带夏甸金矿深部成矿特征研究(编号4157206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胶西北地区深部构造格架研究-依托于深部反射地震(编号2016YFC0600107-5)
+2 种基金
国家公益性专项胶东招平断裂带深部特征与金矿成矿过程研究(编号201511029)
招平断裂带中段深部金矿成矿理论找矿方法与成矿预测(编号2017CXGC1605)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为探讨夏甸金矿床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成矿行为,本次以夏甸金矿床外围花岗岩、构造碎裂岩和金矿石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资料为依据,研究其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不同岩矿石中丰减富集变化及成矿过程。在化学成分方面,招平断裂带碎裂岩中具有较高的SiO_(2)、K_(2)O值,Fe_(2)O_(3)、Na_(2)O、CaO降幅较多,反映了成矿阶段存在有普遍的硅化现象和钾化现象和铁质流失现象进入到热液成矿中;矿石化学成分中SiO_(2)、Al_(2)O_(3)和Fe_(2)O_(3)具有较大幅度的增升和降低的双重变化特点,尤其是铁、钾、钙增加比例较高,指示与成矿过程中普遍发育的黄铁矿化相一致,矿石中K_(2)O含量比玲珑花岗岩平均含量高30%,则代表钾化的岩石更有利于金矿的沉淀。夏甸金矿区的围岩中Au元素含量普遍低于正常的玲珑花岗岩,但Ag、W等元素含量则普遍较高,是平均值的3~10倍,断裂带碎裂岩中亲硫(亲铜)元素Ag、Cu、Pb、Zn明显增高,尤其是Ag和Zn分别是玲珑花岗岩的2.79倍和2.09倍,说明亲硫(亲铜)元素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亲铁元素Cr、Co、Ni、Mo、Au、Sn、W整体上呈递增状况,大离子亲石元素Li、Be、Rb、Zr、Nb、W、Sr、Ba、As大多呈亏损状态。矿石中Au、Ag、W、Cu等具有强烈的富集,其中Au富集了381.40倍,W富集了3961.23倍,Ag富集了254.16倍,Cu富集了116.19倍,而Bi、Mo、As、Pb、Zn等富集度相对稍低,在3~20倍之间。在围岩、破碎蚀变带和金矿石中,皆出现了非常高的W元素富集,展示了招平断裂带具有独特的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夏甸矿区围岩、构造蚀变碎裂岩和金矿石中的ΣREE总量分别为78.82×10^(-6)、27.15×10^(-6)和102.43×10^(-6),LREE/HREE比值分别为19.3、8.46和12.66,金矿石中具有相对较高的ΣREE、LREE和HREE,说明在成矿过程中外来物质的加入改变了稀土元素的含量和比值,也是区分矿与非矿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矿区围岩、构造蚀变碎裂岩和金矿石的δEu分别为1.88、1.49和0.83,Eu/Sm值分别为1.57、2.05和0.69,Ce/Yb值分别为25.15、5.33和12.86,轻重稀土内部分馏均较小,成矿环境为弱氧化环境,说明夏甸金矿在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更多地是反映从流体体系中带入到成矿的过程,使矿石中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增加。结合光片鉴定结果,在金成矿过程中,先期形成的黄铁矿多呈碎粒状,裂纹十分发育,黄铜矿呈他形粒状充填于黄铁矿裂纹中与金共生,说明自然金是与黄铜矿是同期形成的,而晚于黄铁矿的形成时间。
关键词
岩石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夏甸金矿
胶东地区
Keywords
petrochemistry
trace elements
rare earth elements
geochemistry
Xiadian gold deposit
Jiaodong area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日照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
8
6
作者
李洪奎
李逸凡
机构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潍坊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8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068)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11029)
+2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107)
山东省日照市地质项目(WT-RZCG2015-1517)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项目(鲁政办字[2013]122号)
文摘
通过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在山东日照地区共采集了5 323个表层土壤样品,获取了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表层土壤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土壤单因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As、Cd、Cr、Cu、Hg、Ni、Pb、Zn等8种元素Ⅰ类土壤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00.00%、98.21%、94.14%、98.10%、99.90%、89.18%、96.61%和98.37%,说明山东日照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单因子环境质量平均达到Ⅰ类土壤的占调查区土壤总面积的96.81%,Ⅱ类土壤占3.17%,Ⅲ类土壤仅占0.02%。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环境质量属于Ⅰ类土壤(清洁—较清洁)的占调查区土壤总面积的86.39%,属于Ⅱ类土壤(轻度污染)的占13.55%,属于Ⅲ类土壤(中度污染)的占0.06%,说明山东日照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很少,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土壤重金属元素综合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未富集区面积累计占区域总面积的5.50%,弱富集区占38.63%,中度富集区占53.27%,重度富集区占2.60%,说明区域表层土壤中污染物已有积累趋势,虽未达到有害程度,亦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土壤
重金属元素
环境质量
单因子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
山东
Keywords
geochemistry
soil
heavy metal element
environment quality
single factor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handong
分类号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东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李洪奎
时文革
李逸凡
李璐邑
韩代成
曹丽丽
刘继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东旧店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逸凡
李洪奎
汤启云
禚传源
耿科
梁太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胶东型金矿的概念及其特征
李洪奎
李逸凡
梁太涛
李大鹏
禚传源
耿科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山东胶东金矿形成的挤压-伸展构造环境
李逸凡
李洪奎
陈国栋
耿科
曹丽丽
梁太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胶东夏甸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逸凡
李洪奎
陈国栋
张玉波
陈莉
梁太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东日照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李洪奎
李逸凡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