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黄芩素与核酸相互作用的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蒙 王淑敏 +3 位作者 王佳丽 李丹 高庆宇 李丽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在pH=3.22的NaAc—HAc溶液中,应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了黄芩素(BAI)与鲱鱼精子DNA(fs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二者通过沟槽作用形成一电活性较高的复合物,fsDNA为BAI提供了一个低... 在pH=3.22的NaAc—HAc溶液中,应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了黄芩素(BAI)与鲱鱼精子DNA(fs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二者通过沟槽作用形成一电活性较高的复合物,fsDNA为BAI提供了一个低极性的疏水环境导致BAI的峰电流显著增强,增强的峰电流与fsDNA在7.0×10^-8~7.0×10^-6g/mL浓度范围内呈正比,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核酸的新方法,检测限达到4.1×10^-8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核酸 电化学 沟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岸带重金属时空变化与土壤环境质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刚 赵银军 +2 位作者 胡宝清 杨金美 黄玉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986,共6页
分析了南流江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变化规律、累积性变化特征。结合污染指数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评估了河岸带重金属污染状况、污染等级,以及土壤环境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各位点重金属元素浓度,在空间上沿江水流向大... 分析了南流江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变化规律、累积性变化特征。结合污染指数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评估了河岸带重金属污染状况、污染等级,以及土壤环境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各位点重金属元素浓度,在空间上沿江水流向大体呈下降趋势,大部分位点在年际变化上则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以Cd、Zn最为典型;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出《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估标准》(HJ/T 332—2006)现象。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全流域土壤污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对单一元素而言,除Cd为重度污染外,Pb、Cu、Zn均处于轻度污染及以下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南流江河岸带土壤环境整体上存在极强等级的生态风险,而单一元素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Cd>Pb>Cu>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重金属 时空分布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Sm^(3+)掺杂的可变色KSrGd(WO_(4))_(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元娥 王晶 +2 位作者 葛彩霞 傅国娟 宋明君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4-683,共10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Tb^(3+)、Sm^(3+)单掺及Tb^(3+)/Sm^(3+)共掺杂的KSrGd(WO_(4))_(3)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合成荧光粉的结构、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26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Tb^(3+)、Sm^(3+)单掺及Tb^(3+)/Sm^(3+)共掺杂的KSrGd(WO_(4))_(3)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合成荧光粉的结构、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260和405 nm波长激发下,Tb^(3+)和Sm^(3+)各自发出较强的绿色光和橙红色光,二者的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7和0.08,此后,在浓度猝灭效应的影响下,Tb^(3+)和Sm^(3+)的发光强度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KSrGd(WO_(4))_(3)∶x Tb^(3+)和KSrGd(WO_(4))_(3)∶y Sm^(3+)样品中,激活剂离子间的能量传递类型分别为电偶极-电四极、电偶极-电偶极作用。在KSrGd(WO_(4))_(3)∶Tb^(3+)荧光粉中,当掺入Sm^(3+)后,在发射光谱图上,既出现了Tb^(3+)的特征发射峰,也观察到了Sm^(3+)的特征发射峰,而且随着Sm^(3+)掺杂浓度的增加,Tb^(3+)的发光强度渐渐变弱,Sm^(3+)的发光强度却逐渐增强。实验结果表明Tb^(3+)/Sm^(3+)掺杂的KSrGd(WO_(4))_(3)荧光粉中不仅存在WO_(4)^(2-)基团向Tb^(3+)、Sm^(3+)的能量传递,也存在Tb^(3+)向Sm^(3+)的能量传递,Tb^(3+)荧光寿命实验也证实了Tb^(3+)向Sm^(3+)的能量传递。通过CIE色坐标计算,随着Sm^(3+)共掺杂浓度的增加,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从绿色逐渐向橙红色方向移动,实现了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调,因而,合成的荧光粉在近紫外激发的白光发光二极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rGd(WO_(4))_(3) 荧光粉 高温固相法 浓度猝灭效应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多活性位点的单组分金属卤化物@吡啶/咪唑多孔有机框架用于CO_(2)的高效吸收与催化
4
作者 刘方旺 王建花 +5 位作者 于明月 张莉 张倩 孟建华 高庆平 江津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3-292,共10页
定向设计的多孔有机框架被认为是提高CO_(2)捕集与利用效率的优异纳米材料。本研究通过ZnCl_(2)催化的氰基离子热聚合反应以及合成后修饰法构建了一系列多活性位点的单组分金属卤化物@吡啶/咪唑多孔有机框架材料(M@PIPOFs),并详细探讨... 定向设计的多孔有机框架被认为是提高CO_(2)捕集与利用效率的优异纳米材料。本研究通过ZnCl_(2)催化的氰基离子热聚合反应以及合成后修饰法构建了一系列多活性位点的单组分金属卤化物@吡啶/咪唑多孔有机框架材料(M@PIPOFs),并详细探讨了不同单体浓度和聚合温度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作为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多层次孔隙结构的多相催化材料,M@PIPOFs同时含有丰富的氢键供体基团、Lewis酸/碱基团和亲核基团,在吸收CO_(2)以及催化CO_(2)与环氧化物耦合制备环状碳酸酯方面表现出极好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材料对CO_(2)的吸附性能较强,在273 K、100 kPa CO_(2)压力下吸附量最高,为3093μmol/g。考察了M@PIPOFs结构和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组分1.0ZnI_(2)@PIPOF-400-30材料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其能够在无溶剂、无助催化剂的条件下,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催化CO_(2)与含有不同终端基团的环氧化物耦合,并以88%~98%的收率生成相对应的环状碳酸酯。此外,该M@PIPOFs催化剂回收简单,具有持久的高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最后,基于对M@PIPOFs材料的表征和催化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多活性位点单组分催化机理。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后续高效多相催化体系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单组分多相催化剂 耦合反应 环状碳酸酯 多孔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沿海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光岳 张扬 +1 位作者 马海斌 张凤菊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集了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和滨州7个沿海城市的环境空气样品,分析了117种VOCs的污染水平、臭氧(O_(3))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观测期间,7个沿海城市大气VOCs质量浓... 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集了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和滨州7个沿海城市的环境空气样品,分析了117种VOCs的污染水平、臭氧(O_(3))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观测期间,7个沿海城市大气VOCs质量浓度表现为东营(422μg/m^(3))>滨州(366μg/m^(3))>烟台(324μg/m^(3))>青岛(261μg/m^(3))>威海(226μg/m^(3))>潍坊(192μg/m^(3))>日照(146μg/m^(3))。其中,青岛、烟台、日照和东营以卤代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威海、潍坊和滨州以烷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滨州O_(3)生成潜势和SOA生成潜势最大,分别为872μg/m^(3)和0.70μg/m^(3);日照O_(3)生成潜势最小,为220μg/m^(3);东营SOA生成潜势最小,为0.22μg/m^(3)。芳香烃是7个城市SOA的重要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VOCS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照明用La_(2)Mg_(4/3)Sb_(2/3)O_(6)∶Mn^(4+)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特性
6
作者 宋明君 于殿臣 +2 位作者 王晶 周薇薇 赵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9-1768,共10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La_(2)Mg_(4/3)Sb_(2/3-x)O_(6)∶xMn^(4+)红色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形貌和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a_(2)Mg_(4/3)Sb_(2/3)O_(6)与La_(2)Mg_(4/3)Nb_(2/3)O_(6)具有相同的双钙钛矿结构,Mn^(4+...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La_(2)Mg_(4/3)Sb_(2/3-x)O_(6)∶xMn^(4+)红色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形貌和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a_(2)Mg_(4/3)Sb_(2/3)O_(6)与La_(2)Mg_(4/3)Nb_(2/3)O_(6)具有相同的双钙钛矿结构,Mn^(4+)掺杂对荧光粉的结构没有影响。La_(2)Mg_(4/3)Sb_(2/3-x)O_(6)∶xMn^(4+)荧光粉在360与510 nm处有两个较宽的激发峰,分别对应Mn^(4+)的^(4)A_(2g)→^(2)T_(2g)与^(4)A_(2g)→^(4)T_(2g)跃迁。在360 nm激发下,La_(2)Mg_(4/3)Sb_(2/3-x)O_(6)∶xMn^(4+)荧光粉在710 nm处呈现出较强的红光发射峰,对应Mn^(4+)的^(2)E_(g)→^(4)A_(2g)跃迁发射。Mn^(4+)在La_(2)Mg_(4/3)Sb_(2/3)O_(6)基质中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04,此时的量子效率高达89.6%,色纯度为99%。根据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了Mn^(4+)在La_(2)Mg_(4/3)Sb_(2/3)O_(6)基质中的晶体场强,并计算了晶体场参数D_(q)、B和C。结合Mn^(4+)的位型坐标图分析了La_(2)Mg_(4/3)Sb_(2/3-x)O_(6)∶xMn^(4+)荧光粉的温度猝灭过程,计算得到其激活能为0.355 eV。最后,对比了La_(2)Mg_(4/3)Sb_(2/3-x)O_(6)∶xMn^(4+)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与植物光敏色素红外吸收型(P_(R))、远红外吸收型(P_(FR))的吸收光谱,并初步评估了其在LED植物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照明 红色荧光粉 双钙钛矿 La_(2)Mg_(4/3)Sb_(2/3-x)O_(6)∶x Mn^(4+) 光谱特性 Mn^(4+)掺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流化聚团动态尺度评估方法
7
作者 耿启金 崔文文 +6 位作者 刘莹 杨金美 王元芳 杨华蕾 丁加中 臧家兴 孙厚伟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83-6588,共6页
在多相流耦合光催化体系中,聚团是动态、多尺度分布的,尺度也是瞬时变化,仅靠宏观或微观方法难以解决光催化流化聚团动态尺度评估难题。本文首先从现代仪器实验检测、数值模拟、数学模型、床层空隙率估算与测量等多方面总结了流化聚团... 在多相流耦合光催化体系中,聚团是动态、多尺度分布的,尺度也是瞬时变化,仅靠宏观或微观方法难以解决光催化流化聚团动态尺度评估难题。本文首先从现代仪器实验检测、数值模拟、数学模型、床层空隙率估算与测量等多方面总结了流化聚团尺度的评估方法,评述了各种方法在实践中的优势特点和局限性。最后针对光催化耦合多相流体系流化聚团动态尺度提出了新的评估思路和理论方法——将多相流耦合光催化体系中的微观信息和宏观参数结合起来,以关键参数反应分子数为关联索引,把构建的碰撞概率函数和空隙率分布函数引入到含有流化聚团活性特征参数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中,通过代入、迭代和拟合等方法构建关联宏观与微观多尺度信息的流化聚团动态尺度与光催化活性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团 动态尺度 评估方法 多相流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MOF-5催化剂在三组分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丽丽 台夕市 +3 位作者 刘美芳 李玉峰 冯一民 孙晓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8-1747,共10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u/MOF-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DT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在醛、炔和胺三组分(A3)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u/MOF-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DT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在醛、炔和胺三组分(A3)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u/MOF-5对醛、炔和胺三组分偶联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而且对产物炔丙基胺的选择性为100%。Au/MOF-5对反应底物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对于芳香醛和脂肪醛、二级胺和N-烷基取代苯胺、芳香炔和脂肪炔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而且对于吸电子芳香醛的催化活性大于供电子芳香醛。Au/MOF-5可以循环使用至少3次,催化活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催化剂 化学反应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哌嗪与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元混合体系在298.15~313.15K的体积及黏度性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丹 方文军 +3 位作者 刘莉 吴倩 张洪艳 孙晓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24-1928,共5页
测定了N-甲基哌嗪+乙酸乙酯和N-甲基哌嗪+乙酸丁酯2个二元混合体系在298.15,303.15,308.15和313.15 K的密度和黏度数据,并计算了N-甲基哌嗪+酯二元混合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Em)和黏度偏差(Δη),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关联了二元体系... 测定了N-甲基哌嗪+乙酸乙酯和N-甲基哌嗪+乙酸丁酯2个二元混合体系在298.15,303.15,308.15和313.15 K的密度和黏度数据,并计算了N-甲基哌嗪+酯二元混合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Em)和黏度偏差(Δη),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关联了二元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与组成的关系,用4个半经验公式关联黏度数据并关联了二元体系的黏滞性活化参数.结果表明,N-甲基哌嗪+乙酸乙酯和N-甲基哌嗪+乙酸丁酯二元体系在所测温度范围内的超额摩尔体积为正值,黏度偏差为负值,且二元混合体系在混合过程中焓驱动居于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体系 N-甲基哌嗪 超额摩尔体积 黏度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金纳米流体的制备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丹 池海 方文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417,共4页
分别采用N-十六烷基-N-(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HDAB)和丁烷-1,4-二(N-十六烷基-N,N-二甲基溴化铵)(G16-4-16)2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金属表面修饰剂,在石油醚/正丁醇/水混合体系中用KBH4还原HAuCl4制备出亲油性纳米金.其中,双子... 分别采用N-十六烷基-N-(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HDAB)和丁烷-1,4-二(N-十六烷基-N,N-二甲基溴化铵)(G16-4-16)2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金属表面修饰剂,在石油醚/正丁醇/水混合体系中用KBH4还原HAuCl4制备出亲油性纳米金.其中,双子表面活性剂G16-4-16显示出更好的包裹分散作用,其包裹的纳米金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平均粒径为5.2 nm.将该纳米金颗粒分散在液态烷烃、甲苯和长链烷基醇等溶剂中可制成稳定的油基纳米流体.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跟踪热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纳米流体显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30℃稳定时间达20 h.采用点热源法测定了该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50℃时添加质量分数1.5%的纳米金可以使其导热系数增大约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纳米金 双子表面活性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手性金属有机骨架的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丽丽 台夕市 +2 位作者 刘美芳 郭焕美 晁明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7-1006,共10页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独特的结构、不对称催化和手性拆分等性能,引起了催化学者的极大重视。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手性MOF的合成方法,即:1非手性物质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自组装;2使用手性化合物来诱导合成;3通过手性有机基团与金属...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独特的结构、不对称催化和手性拆分等性能,引起了催化学者的极大重视。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手性MOF的合成方法,即:1非手性物质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自组装;2使用手性化合物来诱导合成;3通过手性有机基团与金属离子配位将手性成分嵌入金属有机骨架;4表面修饰的方法,第3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合成手性MOF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手性MOF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能为手性MOF研究者设计、合成更优良的手性MOF催化剂提供参考。未来手性MOF催化的主要目标在于合成性能更加高效、稳定的新型手性MOF催化剂,并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在温和条件下实现较高的转化数和对映体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合成 催化剂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在非水溶剂中的伏安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蒙 王亚琳 +2 位作者 李丹 高庆宇 李丽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16,共4页
研究白杨素在不同非水溶剂中的伏安行为,寻求拓展白杨素的生产及应用领域。对在不同非水溶剂中溶解的白杨素进行了循环伏安研究,发现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同时发现白杨素在玻碳电极上发生了2电子转移行为,且其电极... 研究白杨素在不同非水溶剂中的伏安行为,寻求拓展白杨素的生产及应用领域。对在不同非水溶剂中溶解的白杨素进行了循环伏安研究,发现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同时发现白杨素在玻碳电极上发生了2电子转移行为,且其电极反应受到了吸附作用控制。通过白杨素谱学方面的研究,表明白杨素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具有较强的吸收;同时在黏度研究中也发现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具有较小的黏度,为其生产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电化学 谱学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在有机污染物转化研究中的运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学伟 韩立坤 +1 位作者 孙健 孟庆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共5页
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作为一门新技术日渐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降解过程中,同位素分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导致CSIA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多维同位素分析通过对不同元素同位素分馏的相关性分析,可消除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 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作为一门新技术日渐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降解过程中,同位素分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导致CSIA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多维同位素分析通过对不同元素同位素分馏的相关性分析,可消除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对同位素分馏行为的影响,因而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评价更为准确。主要总结了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2-D CSIA)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机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单体同位素 转化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海兴 刘清 郇延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7-204,共8页
罗丹明是以氧杂蒽为母体的碱性呫吨染料,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如吸收系数大、光稳定性好和荧光量子产率高等,常常被选作荧光母体用于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制备。主要对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铜离子、汞离子、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归纳... 罗丹明是以氧杂蒽为母体的碱性呫吨染料,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如吸收系数大、光稳定性好和荧光量子产率高等,常常被选作荧光母体用于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制备。主要对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铜离子、汞离子、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结构特征、作用机理、检测水平和应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此类荧光探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荧光 探针 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秋闿 范晶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3-46,共4页
通过红外光谱、液-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迷迭香乙醇提取物,确定了提取物中3种主要组分及其在提取物中所占比例;测定了加入迷迭香提取物的三油酸甘油酯及空白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过氧化值;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加热过程中三油酸甘... 通过红外光谱、液-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迷迭香乙醇提取物,确定了提取物中3种主要组分及其在提取物中所占比例;测定了加入迷迭香提取物的三油酸甘油酯及空白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过氧化值;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加热过程中三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叔氢相对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中主要组分为迷迭香酚、鼠尾草酚和鼠尾草酸,添加了迷迭香提取物后三油酸甘油酯的过氧化值增大趋势显著减缓,分子中叔氢的相对含量的降低趋势明显减慢,说明迷迭香提取物对三油酸甘油酯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提取物 成分测定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油脂中叔氢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秋闿 范晶晶 +1 位作者 陈鸣才 许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用核磁共振氢谱研究加入二氢杨梅素(DMY)的三油酸甘油酯加热后分子中叔氢相对含量的变化,从DMY的结构入手对其抗氧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MY对油脂分子中的叔氢基团有保护作用,DMY抗氧化活性中心在其分子中B环的3个相邻的羟基... 用核磁共振氢谱研究加入二氢杨梅素(DMY)的三油酸甘油酯加热后分子中叔氢相对含量的变化,从DMY的结构入手对其抗氧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MY对油脂分子中的叔氢基团有保护作用,DMY抗氧化活性中心在其分子中B环的3个相邻的羟基上,初步揭示了DMY抗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抗氧剂 二氢杨梅素 抗氧化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元素在ICP-MS取样锥口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海斌 张彭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检测灵敏度,需保证分析离子在ICP与质谱仪间的传递效率。本研究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钡元素为分析粒子,在不同ICP功率、雾化气流速的条件下,对分析元素在ICP-MS取样锥前端的空间分布及等离子... 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检测灵敏度,需保证分析离子在ICP与质谱仪间的传递效率。本研究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钡元素为分析粒子,在不同ICP功率、雾化气流速的条件下,对分析元素在ICP-MS取样锥前端的空间分布及等离子体温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CP功率、雾化气流速对被分析物质在等离子体内的原子化及电离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但增加ICP功率并不一定能提高被分析粒子到达ICP-MS取样锥口的数量。该结果可为提高ICP-MS仪器性能及改进设计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元素分析 取样锥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A柱前衍生法测定小鼠股四头肌中牛磺酸的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晶晶 郑秋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5,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邻二甲醛(OPA)柱前衍生法检测小鼠股四头肌中牛磺酸(Tau)含量的检测方法。肌肉组织经前处理,过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与OPA衍生反应3 min,采用甲醇/磷酸盐(体积分数1∶1,p H4.9)为流动相,L-谷氨酰胺(...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邻二甲醛(OPA)柱前衍生法检测小鼠股四头肌中牛磺酸(Tau)含量的检测方法。肌肉组织经前处理,过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与OPA衍生反应3 min,采用甲醇/磷酸盐(体积分数1∶1,p H4.9)为流动相,L-谷氨酰胺(Glu)为内标,反向C18色谱柱(Waters,4.6 mm×150 mm,5μm),紫外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流速0.6 m L/min,进样量20μL分析检测牛磺酸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在6.25-187.7 ng/m 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4,回收率范围91.8%-101.8%,RSD=3.2%,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牛磺酸的保留时间7.32 min,其含量3.18 mg/g。该方法能很好地将组织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氨基酸等干扰物去除,减少色谱过程中杂峰的干扰,分离度好、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快速检测哺乳动物组织中牛磺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牛磺酸 股四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氧化物晶体的非弹性振动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娜娜 王继扬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6-203,共8页
本文采用拉曼散射技术,从声子角度研究了三种不同系列的氧化物晶体的非弹性振动特性,主要结论为:同位素7LiNbO3晶体中同位素对声子的影响不明显,拉曼模的线宽主要受晶体的本征缺陷影响;y(Yb,Nd)∶YxGd1-x(VO4)混晶属于一模混晶体系,振... 本文采用拉曼散射技术,从声子角度研究了三种不同系列的氧化物晶体的非弹性振动特性,主要结论为:同位素7LiNbO3晶体中同位素对声子的影响不明显,拉曼模的线宽主要受晶体的本征缺陷影响;y(Yb,Nd)∶YxGd1-x(VO4)混晶属于一模混晶体系,振动模波数随组分呈单声子变化趋势;CBN晶体的内振动模变化主要受最短Nb-O间距影响,CBN32晶体的铁电相变点是465 K,晶体在铁电相的模软化速率小于顺电相,主要源于居里点之下晶体的负热膨胀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晶体 非弹性振动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MoO_4晶体的生长和晶格振动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娜娜 潘晓茹 +1 位作者 刘丽丽 李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73-276,共4页
采用熔体提拉法生长了高质量、大尺寸的SrMoO_4单晶。采用位置对称性法分析了晶体的基本晶格振动模式,晶体共存在18个拉曼活性模,可表示为Γ=3A_g+5B_g+5E_g,这些振动模可看作由MoO_4四面体组成的内振动模和由MoO_4四面体和Sr原子形成... 采用熔体提拉法生长了高质量、大尺寸的SrMoO_4单晶。采用位置对称性法分析了晶体的基本晶格振动模式,晶体共存在18个拉曼活性模,可表示为Γ=3A_g+5B_g+5E_g,这些振动模可看作由MoO_4四面体组成的内振动模和由MoO_4四面体和Sr原子形成的晶体的外振动模组成;测试了晶体在x(zz)x、x(yz)x、z(xy)z和z(yy)z配置下,分别对应A_g、E_g、B_g和A_g+B_g对称性的偏振拉曼光谱,实验观测到的振动模数量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并对观测到的各模进行了指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提拉法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