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楠楠 梁映霞 +1 位作者 张蕊 王德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7-700,共4页
目的观察RIP1和RIP3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痛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 目的观察RIP1和RIP3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痛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CCI组(CCI组)、坐骨神经CCI+Nec-1组(CN组),每组20只。在术前1周、术后1、3、5、7、10和14 d分别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每组取10只大鼠于术后7 d处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中RIP1、RIP3蛋白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术后1、3、5、7、10和14 d CCI组MWT明显降低(P<0.05),术后3、5、7、10和14 d TWL明显缩短(P<0.05),术后7 d脊髓RIP1和RIP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脊髓中可见多处细胞核膜崩解,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神经髓鞘出现明显的分离。与CCI组比较,术后7、10和14 d CN组MWT明显升高(P<0.05)、TWL明显延长(P<0.05),术后7 d脊髓RIP1和RIP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脊髓细胞核膜完整,线粒体稍有肿胀、嵴清晰,神经髓鞘分离不明显。结论 RIP1和RIP3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给予Nec-1治疗可以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痛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程序性坏死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