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董元正 杨焕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0期16-19,共4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肾脏内科和糖尿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97例,选择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尿白蛋白/肌酐(ACR)水平将97例...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肾脏内科和糖尿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97例,选择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尿白蛋白/肌酐(ACR)水平将97例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DM组)30例及蛋白尿组(早期DKD组)67例。早期DKD组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治疗组(A组)及一般治疗组(B组)。观察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微炎症因子及ACR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早期DKD组hs-CRP、IL-6、TNF-α、ACR水平较DM组明显增高(P〈0.01),且两组各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R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95、0.701、0.616,均P〈0.01)。A组治疗后hs-CRP、TNF-α、AC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B组治疗后(P〈0.05);B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炎症状态持续存在于DKD整个病程中,是DK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与ACR密切相关。雷公藤多苷能够显著降低DKD的炎症因子及ACR水平,能为DKD患者带来全新有效的诊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雷公藤多苷 糖尿病肾病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