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鼠坐骨神经射频热凝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彦朋
张瑞
+3 位作者
孙柏
徐赓
黄科昌
任占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501,共7页
目的:通过射频热凝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建立热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方法:取2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其中假手术组(Sham组)仅进行相关手术操作,RF_(55)组、RF_(65)组和RF_(75)组分别给予坐骨神经55℃、65℃...
目的:通过射频热凝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建立热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方法:取2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其中假手术组(Sham组)仅进行相关手术操作,RF_(55)组、RF_(65)组和RF_(75)组分别给予坐骨神经55℃、65℃和75℃射频热凝处理,观察术前、术后1~40天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变化,并判断大鼠自发性痛行为和术后运动功能差异,确定最佳造模温度。另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最佳造模温度65℃射频热凝模型组(RF_(65)组),每组10只。进行模型复制,观察术后14天光镜下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RT-PCR法测定大鼠L_(4)~L_(6)背根神经节Nav1.8 mRNA表达。结果:RF_(55)组术后3~10天MWT低于术前;TWL术后7~15天明显缩短。RF_(65)MWT术后5~30天降低;TWL术后7~30天缩短。RF_(75)MWT术后3~15天增高;TWL术后均延长。射频热凝组均在术后出现自发性疼痛行为,运动功能评分降低。坐骨神经65℃射频热凝后,组织水肿明显,空泡增多,Nav1.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结论:大鼠坐骨神经65℃射频热凝,可以复制稳定的热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动物模型
热损伤
射频热凝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外敷在家兔皮肤和背根神经节中药物分布规律
被引量:
5
2
作者
焦文强
黄译平
+4 位作者
黄科昌
刘彦朋
王若国
李万忠
任占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和1-b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阻止钠离子内流减少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从而降低疼痛感觉,因此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1,2],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3]。常见剂型有注射剂、软膏、喷雾剂和贴膏...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和1-b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阻止钠离子内流减少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从而降低疼痛感觉,因此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1,2],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3]。常见剂型有注射剂、软膏、喷雾剂和贴膏等。其中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可用于治疗具有神经性和炎症性特征的局部疼痛,如创伤后、手术后疼痛或肌肉骨骼疼痛[4],并已成为带状疱疹神经痛一线治疗药物[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凝胶
带状疱疹神经痛
贴膏
家兔皮肤
手术后疼痛
抗心律失常药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额颧角蝶腭神经节穿刺的解剖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戴廉
岳奎涛
+1 位作者
梁鹏
黄科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458,共4页
蝶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 ganglion,PPG)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头面痛等顽固性疾病。PPG阻滞的穿刺路径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额颧角途径是PPG穿刺路径之一[1,2]。虽然早在1995年黄迪炎等[3]就对经额颧角入路进行过报道,但目前为止未见...
蝶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 ganglion,PPG)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头面痛等顽固性疾病。PPG阻滞的穿刺路径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额颧角途径是PPG穿刺路径之一[1,2]。虽然早在1995年黄迪炎等[3]就对经额颧角入路进行过报道,但目前为止未见该途径的详细解剖影像学研究,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也较少。主要原因考虑为额颧角附近骨性结构的变异常常导致穿刺失败[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疾病
蝶腭神经节
临床应用研究
骨性结构
解剖因素
穿刺失败
穿刺路径
疼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下经额颧角蝶腭神经节穿刺影像解剖测量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鹏
黄科昌
戴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7-920,共4页
目的为临床经额颧角穿刺蝶腭神经节(PPG)阻滞提供影像解剖数据。方法在需行PPG阻滞6例患者的MRI影像图像下定位蝶腭神经节并确定相关骨性标志。在142例(284侧)患者的CT影像资料中模拟穿刺,对穿刺相关的解剖数据进行影像学测量。结果额...
目的为临床经额颧角穿刺蝶腭神经节(PPG)阻滞提供影像解剖数据。方法在需行PPG阻滞6例患者的MRI影像图像下定位蝶腭神经节并确定相关骨性标志。在142例(284侧)患者的CT影像资料中模拟穿刺,对穿刺相关的解剖数据进行影像学测量。结果额颧角位于距眶外缘(17.01±2.44)mm的平行线与距眶下缘(7.54±3.02)mm的平行线交点处。经额颧角穿刺针与穿刺平面的正中线的夹角为(68.41±4.19)°,冠状面观穿刺针与冠状面正中线的夹角为(83.67±5.99)°,穿刺深度约为(57.45±2.88)mm。结论CT下可通过明显的骨性标志引导穿刺,为临床穿刺提供直观、有价值的解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颧角
蝶腭神经节
翼腭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坐骨神经射频热凝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彦朋
张瑞
孙柏
徐赓
黄科昌
任占杰
机构
潍坊
医学院
麻醉
学院
潍坊
护理职业
学院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501,共7页
文摘
目的:通过射频热凝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建立热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方法:取2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其中假手术组(Sham组)仅进行相关手术操作,RF_(55)组、RF_(65)组和RF_(75)组分别给予坐骨神经55℃、65℃和75℃射频热凝处理,观察术前、术后1~40天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变化,并判断大鼠自发性痛行为和术后运动功能差异,确定最佳造模温度。另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最佳造模温度65℃射频热凝模型组(RF_(65)组),每组10只。进行模型复制,观察术后14天光镜下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RT-PCR法测定大鼠L_(4)~L_(6)背根神经节Nav1.8 mRNA表达。结果:RF_(55)组术后3~10天MWT低于术前;TWL术后7~15天明显缩短。RF_(65)MWT术后5~30天降低;TWL术后7~30天缩短。RF_(75)MWT术后3~15天增高;TWL术后均延长。射频热凝组均在术后出现自发性疼痛行为,运动功能评分降低。坐骨神经65℃射频热凝后,组织水肿明显,空泡增多,Nav1.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结论:大鼠坐骨神经65℃射频热凝,可以复制稳定的热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动物模型
热损伤
射频热凝
大鼠
Keywords
neuropathic pain
animal model
thermal injury
radiofrequency
rats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外敷在家兔皮肤和背根神经节中药物分布规律
被引量:
5
2
作者
焦文强
黄译平
黄科昌
刘彦朋
王若国
李万忠
任占杰
机构
潍坊
医学院
麻醉
学院
潍坊
市市直机关
医院
疼痛
科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
潍坊
医学院
药
学院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文摘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和1-b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阻止钠离子内流减少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从而降低疼痛感觉,因此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1,2],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3]。常见剂型有注射剂、软膏、喷雾剂和贴膏等。其中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可用于治疗具有神经性和炎症性特征的局部疼痛,如创伤后、手术后疼痛或肌肉骨骼疼痛[4],并已成为带状疱疹神经痛一线治疗药物[3~5]。
关键词
利多卡因凝胶
带状疱疹神经痛
贴膏
家兔皮肤
手术后疼痛
抗心律失常药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分布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额颧角蝶腭神经节穿刺的解剖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戴廉
岳奎涛
梁鹏
黄科昌
机构
潍坊
医学院
麻醉学系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
潍坊
市直机关
医院
影像中心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458,共4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2017WSA07056)
文摘
蝶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 ganglion,PPG)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头面痛等顽固性疾病。PPG阻滞的穿刺路径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额颧角途径是PPG穿刺路径之一[1,2]。虽然早在1995年黄迪炎等[3]就对经额颧角入路进行过报道,但目前为止未见该途径的详细解剖影像学研究,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也较少。主要原因考虑为额颧角附近骨性结构的变异常常导致穿刺失败[1,4,5]。
关键词
顽固性疾病
蝶腭神经节
临床应用研究
骨性结构
解剖因素
穿刺失败
穿刺路径
疼痛治疗
分类号
R40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下经额颧角蝶腭神经节穿刺影像解剖测量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鹏
黄科昌
戴廉
机构
潍坊
市市直机关
医院
影像
科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
烟台毓璜顶
医院
疼痛
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7-920,共4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WSA07056)。
文摘
目的为临床经额颧角穿刺蝶腭神经节(PPG)阻滞提供影像解剖数据。方法在需行PPG阻滞6例患者的MRI影像图像下定位蝶腭神经节并确定相关骨性标志。在142例(284侧)患者的CT影像资料中模拟穿刺,对穿刺相关的解剖数据进行影像学测量。结果额颧角位于距眶外缘(17.01±2.44)mm的平行线与距眶下缘(7.54±3.02)mm的平行线交点处。经额颧角穿刺针与穿刺平面的正中线的夹角为(68.41±4.19)°,冠状面观穿刺针与冠状面正中线的夹角为(83.67±5.99)°,穿刺深度约为(57.45±2.88)mm。结论CT下可通过明显的骨性标志引导穿刺,为临床穿刺提供直观、有价值的解剖信息。
关键词
额颧角
蝶腭神经节
翼腭窝
Keywords
frontozygomatic angle
pterygopalatine ganglion
pterygopalatine fossa
分类号
R32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鼠坐骨神经射频热凝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刘彦朋
张瑞
孙柏
徐赓
黄科昌
任占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外敷在家兔皮肤和背根神经节中药物分布规律
焦文强
黄译平
黄科昌
刘彦朋
王若国
李万忠
任占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影响额颧角蝶腭神经节穿刺的解剖因素分析
戴廉
岳奎涛
梁鹏
黄科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T下经额颧角蝶腭神经节穿刺影像解剖测量
梁鹏
黄科昌
戴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