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敏 郑世良 程善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5例(病例组,包括轻度31例,中度34例,重度30例)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和CRP水平,观察呼吸衰...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5例(病例组,包括轻度31例,中度34例,重度30例)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和CRP水平,观察呼吸衰竭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病例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度组较轻度组,重度组较中度组,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PCT和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1)。发生呼吸衰竭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PCT>1.5μ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85例血清PCT增高,住院时间(13.39±13.82)d明显高于血清PCT不增高者的(9.06±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以血清CRP>10 m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79例血清CRP增高,住院时间为(13.87±12.06)d,明显高于CRP不增高者的(9.15±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1)。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可反映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为正确地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K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陶蓉 邱世超 +7 位作者 侯成浩 李梦云 宿超 李慧 王云甲 史立宏 张宝刚 郑世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ARK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6例SCLC癌组织(SCLC组)及4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ARK5和MMP-2的表达,分析ARK5、MMP-2的表达与患者病情分期及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ARK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6例SCLC癌组织(SCLC组)及4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ARK5和MMP-2的表达,分析ARK5、MMP-2的表达与患者病情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CLC组ARK5和MMP-2阳性率分别为67.9%(72/106)和65.1%(69/106),对照组中分别为5.0%(2/40)和7.5%(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004和38.540,P<0.05)。ARK5和MMP-2的阳性率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有关(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CLC癌组织中ARK5与MMP-2呈正相关(r=0.878,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RK5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12.9%,阴性组为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77,P<0.001);MMP-2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16.3%,阴性组为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05,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ARK5、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对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K5和MMP-2的表达与SCL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它们都对SCLC患者的生存率产生重大影响,同时ARK5是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炎强 王晓东 +3 位作者 李香玲 林松娟 王丽 张文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01-240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PSV)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S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脏受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脏受累80.8%,有症状者57.7%,咳嗽咳痰84.6%、咯血/痰中带血34.6%、气促53.8%、...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PSV)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S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脏受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脏受累80.8%,有症状者57.7%,咳嗽咳痰84.6%、咯血/痰中带血34.6%、气促53.8%、呼吸困难30.8%;有体征者42.3%,肺部爆裂音19.2%。影像学表现肺纹理多粗乱,肺部阴影,肺间质纤维化。实验室检查血气异常11例(11/13),肺动脉高压4例(4/10),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5/8),支气管镜镜检异常2例(2/3)。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为主,诱导缓解率80.8%,死亡率26.9%。结论:PSV肺部受累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以肺浸润、间质纤维化表现突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血管炎 肺小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肺脏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