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蜂房纯化蛋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时彦 张圣明 +2 位作者 张雪莉 吴洪娟 李峰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露蜂房纯化蛋白(nidus vespae protein-Ⅱ,NVP-Ⅱ)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NVP-Ⅱ在体外作用于AML患者BMMNC,经光镜、电镜、Hochest33258染色法、TdT缺口末端标记(TUN... 目的研究中药露蜂房纯化蛋白(nidus vespae protein-Ⅱ,NVP-Ⅱ)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NVP-Ⅱ在体外作用于AML患者BMMNC,经光镜、电镜、Hochest33258染色法、TdT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等方法检测NVP-Ⅱ对AML患者BMMNC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NVP-Ⅱ对AML患者BMMNC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①光镜下观察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NVP-Ⅱ处理组AML患者BMMNC数量明显减少,胞质内颗粒增多,并有较多的细胞碎片。②透射电镜下发现,NVP-Ⅱ处理组AML患者BMMNC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碎裂,靠核膜边集呈块状,并形成凋亡小体;线粒体基质深染,呈现空泡样变及髓样变。③Hochest33258染色法显示,NVP-Ⅱ处理组AML患者BMMNC核染色质高度凝聚,致密浓染,或裂解呈碎块状,边缘光滑清晰。④TUNEL检测见阳性细胞核深染,NVP-Ⅱ处理组与生理盐水处理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NVP-Ⅱ可抑制AML患者BMMNC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蜂房 蛋白 白血病 骨髓单个核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露蜂房蛋白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辛先贵 张圣明 +3 位作者 张春燕 时彦 孙秀宁 李峰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4-764,共1页
关键词 露蜂房 蛋白 白血病 信号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黑质内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陈丹丹 付文玉 +2 位作者 庄宝祥 李锋杰 吕翠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2-26,I0003,I0004,共7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毁损侧黑质内,PD模型大鼠的姿势不对称性和黑质及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改变,以及BM-SCs在大鼠脑内的存活、分化情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毁损侧黑质内,PD模型大鼠的姿势不对称性和黑质及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改变,以及BM-SCs在大鼠脑内的存活、分化情况。方法黑质、前脑内侧束两点法注射6-羟多巴胺(6-OHDH)并行为学分析筛选PD模型大鼠。将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BMSCs移植术后4周和8周,观察大鼠姿势不对称性,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显色方法检测黑质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变化以及BMSCs在大鼠体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结果 BMSCs黑质内移植可使PD模型大鼠的转动频率由(10.62±2.97)r/min降至(4.65±1.08)r/min(P<0.01),显著增加毁损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和纹状体内TH阳性纤维密度。BMSCs在大鼠黑质内可以存活至少8周,部分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黑质内移植BMSCs对P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大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体外培养的鼠胚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袁丽丽 管英俊 +1 位作者 杜红梅 马登殿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鼠胚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为NSCs移植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对孕14d(E14)大鼠取鼠胚脑皮质悬浮培养、贴壁诱导分化。取悬浮培养的第三代NSC... 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鼠胚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为NSCs移植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对孕14d(E14)大鼠取鼠胚脑皮质悬浮培养、贴壁诱导分化。取悬浮培养的第三代NSCs分为实验组(10%O2、5%O2)和正常对照组(20%O2),实验组又以缺氧干预的时间不同分为24、72、120h3个组。通过MTT法和BrdU标记法检测缺氧对NSCs增殖的影响,采用caspase-3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缺氧培养后再用10%胎牛血清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用MAP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氧对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10%O272h组和5%O272h组均可诱导NSCs增殖,尤以前者最为明显;(2)10%O2120h组和5%O2120h组均可致NSCs凋亡;(3)5%O2组尤以72h组可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本研究结果提示缺氧可影响NSCs的增殖、分化和存活,适度缺氧可诱导离体培养的大鼠脑皮质NSCs增殖,并可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而缺氧时间延长可致NS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缺氧 培养 增殖 分化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中缝背核内5-HT、CRF及其受体CRFR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璐璐 付文玉 +4 位作者 庄文欣 刘长山 王晓晓 栾守婧 王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68,共6页
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2在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中缝背核内的表达变化,探讨PD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术将6-OHDA注射至大鼠一侧中脑黑质致密部... 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2在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中缝背核内的表达变化,探讨PD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术将6-OHDA注射至大鼠一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前脑内侧束,制备大鼠PD模型。10只制模成功的PD大鼠为模型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中缝背核内5-HT、CRF、CRFR2阳性细胞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5-TH合成的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2(TPH2)mRNA,CRF mRNA及CRFR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中缝背核5-HT阳性神经元为中等大小,胞质呈棕色,模型组细胞体积略小,染色较浅。中缝背核的CRF和CRFR2阳性细胞分布区域与5-HT神经元一致。CRF细胞胞体呈圆形或三角形,CRFR2阳性细胞胞体呈椭圆形或梭形。对照组CRF、CRFR2阳性细胞数量较少,染色较浅,模型组数量多,染色深。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5-HT阳性细胞的数量和TPH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而CRF、CRFR2阳性细胞的数量和CRF mRNA及CRF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大鼠中缝背核内5-HT、CRF及CRFR2的表达变化与6-羟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缝背核 抑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5-羟色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用于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窦慧慧 于丽 郭文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方法:采集新鲜人脐带血和脐带,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和MSCs。将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单个核细胞移植组、MSCs...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方法:采集新鲜人脐带血和脐带,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和MSCs。将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单个核细胞移植组、MSCs移植组和低糖必需培养基(L-DMEM)培养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移植后1—4周细胞在脊髓内的存活情况和迁移情况,使用BBB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DMEM培养液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评分无明显差异,而细胞移植组脊髓功能处于逐渐恢复过程,与L-DMEM培养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个核细胞移植组对损伤脊髓功能的修复作用较MSCs移植组显著,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与MSCs相比较,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更适合作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 移植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stin在高温致畸神经管的表达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神经管畸形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秀宁 管英俊 +3 位作者 张皓云 岳炳德 于丽 李锋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9-42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规律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NTD的保护作用。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3组,A组:孕前第8d开始灌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B组:孕后第1d开始灌服;C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规律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NTD的保护作用。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3组,A组:孕前第8d开始灌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B组:孕后第1d开始灌服;C组:不灌服。孕鼠分别于孕第8d高温处理,对照组不灌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不进行高温处理。对以上各组胎鼠进行形态学观察,计算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stin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C组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最高,为77.5%;各组鼠胚神经上皮细胞胞质中nestin呈阳性染色,实验C组的染色明显弱于其它组;不同发育阶段各组染色强度不同。结果提示,nestin低表达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重要因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高温致神经管畸形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巢蛋白 维生素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神经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萃 吴金生 +2 位作者 付文玉 陈金红 陈燕春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X期40-42,共3页
神经干细胞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形性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移植治疗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伦理问题及技术问题。如何合理地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这项研究,消除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种种误解,使全社会都能客观理性地面对这一新兴... 神经干细胞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形性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移植治疗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伦理问题及技术问题。如何合理地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这项研究,消除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种种误解,使全社会都能客观理性地面对这一新兴医疗技术,看到这一技术的巨大应用前景是我们要继续努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移植刘占床应用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前体蛋白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路艳蒙 付文玉 朴英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前体蛋白的基因。方法根据Genbank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的基因序列合成两条引物,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长920 bp编码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BMP12)前体蛋白的基因序列... 目的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前体蛋白的基因。方法根据Genbank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的基因序列合成两条引物,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长920 bp编码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BMP12)前体蛋白的基因序列。将所得的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TARGETTM质粒中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并测序。结果RT-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一长约920 bp的条带,阳性克隆质粒经PCR扩增出约920 bp的片段,全自动DNA测序结果表明和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相符。结论通过RT-PCR可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地克隆出人BMP12前体蛋白基因,基因序列完全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 前体蛋白 CDNA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张圣明 陈红霞 +2 位作者 吴红娟 李峰杰 王尊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MS)对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的 8肽生长抑素 (奥曲肽 ,octreotide)作用于K5 6 2细胞 ,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浓度SMS对K5 6 2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MS)对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的 8肽生长抑素 (奥曲肽 ,octreotide)作用于K5 6 2细胞 ,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浓度SMS对K5 6 2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细胞质内有各种发达的细胞器 ;SMS处理组随SMS浓度的增加细胞器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以 10 - 7mol L~ 10 - 6 mol L变化最明显 ,细胞核染色质靠核膜边集呈块状或新月形 ,胞浆中见核碎裂团块与空泡 ,线粒体基质深染、空泡样变和髓样变。结论 :生长抑素可影响K5 6 2细胞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K562细胞 红白血病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母鼠饲以高锌饲料对仔鼠脑海马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傅文玉 郭仁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03-306,共4页
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哺乳期饲以高锌料的母鼠其体内锌的代谢状况及其对子代生长发育和脑海马发育的影响。结果高锌料组母鼠粪、尿锌均较常锌料组为高,尤其粪锌;血清锌无显著差别。高锌饲料并不能使母体血清锌显著升高,表明在... 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哺乳期饲以高锌料的母鼠其体内锌的代谢状况及其对子代生长发育和脑海马发育的影响。结果高锌料组母鼠粪、尿锌均较常锌料组为高,尤其粪锌;血清锌无显著差别。高锌饲料并不能使母体血清锌显著升高,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机体对锌的吸收和利用是有一定限度的。高锌料组仔鼠的一般生长状况、体重、脑重、海马cA_3区锥体细胞数量和大小以及Timm硫化银染色示海马苔藓纤维中颗粒密度均与常锌料组无差别,证明哺乳期母鼠饲以高锌饲料对仔鼠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哺乳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皮细胞炎症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亚楠 仲玉鑫 +3 位作者 郑昕蕊 于丽 李万忠 张红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研究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n-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Toona sinensis,NBAE)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采用Wistar雄性大鼠,STZ注射造模,成功后分为DN组、DN+NBAE干预组,另设对照组。8周后取血测生化指标,取肾脏行H... 为研究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n-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Toona sinensis,NBAE)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采用Wistar雄性大鼠,STZ注射造模,成功后分为DN组、DN+NBAE干预组,另设对照组。8周后取血测生化指标,取肾脏行HE和PAS染色,并行免疫组化检测MCP-1、ICAM-1、磷酸化p65的表达。以高糖(HG)、HG+NBAE、HG+NF-κB阻断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刺激肾小球内皮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DN组大鼠相比,DN+NBAE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肾脏损伤减轻,相关蛋白表达均减少。细胞水平,NBAE明显降低MCP-1、ICAM-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各指标改变情况与PDTC处理组类似。这表明NBAE明显改善DN肾小球内皮细胞的炎症,推测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炎症 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 NF-ΚB信号通路 肾小球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及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宗昱 庄文欣 +3 位作者 王晓晓 刘金城 李锋杰 付文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存活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术将6-羟多巴胺注射至纹状体,制备大鼠PD模型。将PD大鼠随机分为VIP组和模型组,VIP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1 ml(20 ng...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存活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术将6-羟多巴胺注射至纹状体,制备大鼠PD模型。将PD大鼠随机分为VIP组和模型组,VIP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1 ml(20 ng/ml)。另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观测各组大鼠黑质DA能(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小胶质细胞(CD11b阳性)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环氧酶-2(COX-2)的表达及相关分子mRNA水平达变化。结果:PD大鼠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小胶质细胞(CD11b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并呈"阿米巴"样改变,TNF-α和COX-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VIP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5),CD11b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TNF-α和COX-2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RT-PCR检测结果可见,模型组大鼠黑质TH mRN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VIP组TH mRNA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CD11b mRNA、TNF-α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IP组大鼠CD11b mRNA、TNF-α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VIP对6-OHDA所致PD大鼠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抑制黑质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RAC3和IQGAP1在SOD1^(G93A)突变小鼠脊髓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雪枚 齐波 +5 位作者 霍姿君 赵建涛 管英俊 陈燕春 刘焕彩 张凌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99-506,共8页
目的:检测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RAC1)、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3(RAC3)和IQ结构域GTP酶活化蛋白1(IQGAP1)在SOD1^(G93A)突变小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SOD1^(G93A)突变小鼠与野生型(WT)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将其分为症状前期(... 目的:检测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RAC1)、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3(RAC3)和IQ结构域GTP酶活化蛋白1(IQGAP1)在SOD1^(G93A)突变小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SOD1^(G93A)突变小鼠与野生型(WT)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将其分为症状前期(出生70 d)、症状早期(出生95 d)、症状中期(出生108 d)和症状晚期(出生122 d)4个组别,利用RT-PCR检测小鼠脊髓中RAC1、RAC3和IQGAP1 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AC1、RAC3和IQGAP1蛋白表达与定位。结果:与同窝WT小鼠相比,RAC1 mRNA表达水平在出生不同时间点SOD1^(G93A)突变小鼠脊髓中无明显变化;在出生95、108和122 d RAC3 mRNA均明显降低,IQGAP1 mRNA均明显升高;RAC1、RAC3和IQGAP1蛋白在出生95、108和122 d表达均明显降低;RAC1、RAC3、IQGAP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脊髓前角,即运动神经元所在的部位,RAC1、RAC3和IQGAP1均与神经元特异性核抗原(NeuN)标记的神经元共表达。结论:SOD1^(G93A)突变小鼠脊髓中RAC1、RAC3和IQGAP1的表达异常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脊髓 RAC1 RAC3 IQGAP1 SOD1^(G93A)突变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15
作者 孙瑜婉 管英俊 +1 位作者 于丽 袁丽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4,共5页
为了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人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研究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水浴处理后... 为了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人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研究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水浴处理后8、16、24、40、64 h(相当于胚龄第8、8.5、9、9.5、10.5 d)处死孕鼠,剖腹取鼠胚,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NTDs发生过程中HMGB1在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孕鼠在水浴处理后8、16、24h,HMGB1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鼠胚神经上皮细胞和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水浴后40、64 h,HMGB1表达部位出现了由胞浆向胞核的转移;高温处理后,HMGB1在实验组各期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上述结果提示,HMGB1的表达变化与神经管发育密切相关,其表达降低是高温致神经管畸形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神经管畸形 高温 金黄地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