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锂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邹会会 刘姗姗 +2 位作者 梁玲 范晓军 王继兵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4月于德州市人民医院眼科行斜视手术的1例患者的Tenon囊组织,剪成1 mmxl mmX1 mm的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第4代HTF...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4月于德州市人民医院眼科行斜视手术的1例患者的Tenon囊组织,剪成1 mmxl mmX1 mm的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第4代HTFs进行实验。将HTFs分为对照组和氯化锂处理组,对照组加入不含氯化锂的细胞培养基,氯化锂处理组加入含80 mmol/L氯化锂的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采用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法标记偶联指数,评估GJIC功能;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TFs中Cx43的表达和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TFs中Cx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并呈单层放射状或涡旋状贴壁生长,细胞质vimentin染色呈阳性。细胞划痕染料示踪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锂处理组细胞偶联指数为9.04±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4±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9,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可见Cx43荧光呈点状分布于细胞相连处的细胞膜上,氯化锂处理组Cx43染色明显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对照组Cx43 mRNA相对表达量设为1,氯化锂处理组Cx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为1.9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26,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氯化锂处理组Cx4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871±0,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46±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2,P<0.01)o结论氯化锂可上调HTFs中Cx43 mRNA及蛋白表达并增强HTFs间GJIC功能,提示氯化锂增强GJIC的功能可能是其抑制HTFs增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缝隙连接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炎症状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雷公藤多甙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董元正 刘文雪 杨焕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592-1593,共2页
目的观察微炎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影响及雷公藤多甙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97例,分为无蛋白尿组(DM组)30例及早期DKD组67例两组,早期DKD组又随机分为雷公藤多甙治疗组(A组)及一般治... 目的观察微炎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影响及雷公藤多甙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97例,分为无蛋白尿组(DM组)30例及早期DKD组67例两组,早期DKD组又随机分为雷公藤多甙治疗组(A组)及一般治疗组(B组)两组,A组给予雷公藤多甙20mg,3次/d:B组不服用雷公藤多甙,其他用药相同。观察3个月。结果:早期DKD组hs—CRP、IL-6、TNFQ、ACR水平较DM组明显增高(P〈0.01),且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CR与血清hs—CRP、IL-6、TNFa(r=0.895,0.701,0.616.P〈0.01)水平呈正相关。A组治疗后hs—CRP、TNFα、AC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较B组治疗后也显著降低(P〈0.05),显著高于DM组、正常对照组(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因子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炎症状态是DK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与ACR密切相关,并随DKD的进展逐渐加重。雷公藤多甙能够显著降低DKD的炎症因子及ACR水平,延缓DKD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为DKD患者带来全新有效的诊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微炎症 雷公藤多甙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