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基质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军梅 孙艳 +2 位作者 周明明 丁敏 邓爱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MSCs)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每只兔左眼为角膜碱烧伤模型眼。A组兔左眼在碱烧伤2 d后角膜基质内注射含有2&...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MSCs)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每只兔左眼为角膜碱烧伤模型眼。A组兔左眼在碱烧伤2 d后角膜基质内注射含有2×106个UMSCs的磷酸盐缓冲液2μL,B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C组为角膜碱烧伤后未进行处理组,在注射后不同时间对角膜混浊程度、新生血管生长情况、角膜上皮缺损情况等进行临床观察并评分,同时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注射后14 d A组新生血管生长较B组明显缓慢,A组、B组注射隧道周围角膜新生血管生长评分分别为0分、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2 d和6 d A组角膜混浊程度较B组明显轻,注射后2 d A组、B组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分别为2分、4分,注射后6 d评分与2 d相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射后2 d、7 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碱烧伤后角膜基质注射UMSCs可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为抑制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化提供参考,碱烧伤后角膜基质注射UMSCs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角膜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混浊 角膜上皮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5-羟色胺(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婷婷 赵岩松 +4 位作者 王海宇 杨明 程丹丹 牟青杰 王晓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1-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 目的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30只)与药物组(30只),药物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5 mg·kg-1NAS,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与药物组按RIRI后时间,分为6 h、12 h、24 h、48 h、72 h五个亚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各层细胞排列紧密;缺血再灌注组大鼠RIRI后6 h、12 h视网膜各层高度水肿,24 h后水肿逐渐减轻,神经节细胞逐渐减少,分布较紊乱,随着时间延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片缺失;药物组6 h、12 h较缺血再灌注组细胞水肿明显减轻,24 h、48 h、72 h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细胞排列规整,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减轻。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灌注后6 h开始表达增加,阳性细胞数为(561.15±37.19)个·mm^(-2),24 h达到较高水平,阳性细胞数为(1522.61±84.36)个·mm^(-2),随后逐渐下降,药物组视网膜各时间点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可见大量Bcl-2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组RIRI后6 h Bcl-2阳性细胞开始下降,12 h后继续减少,24 h降至较低水平;药物组各时间点Bcl-2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几乎未见Bax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组RIRI后6 h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可见Bax阳性细胞,24 h达到较高水平,48 h开始下降;药物组各时间点Bax阳性细胞均显著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AS可促进RIRI大鼠视网膜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降低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减轻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5-羟色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Caspase-3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及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岩松 赵堪兴 +3 位作者 王晓莉 牟青杰 王丽 毕学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蛋白及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HPC预防RIRI的机制,为...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蛋白及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HPC预防RIRI的机制,为RIRI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取健康Sprague Dawley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RIRI组与HPC+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PC组,HPC后采用高眼压法制成RIRI模型),每组根据RIRI时间分为6h、12h、24h及72h4个亚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观察HPC对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EPO蛋白、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ON组大鼠视网膜仅见极少量的EPO+细胞;RIRI后6h,HPC组EPO+细胞数开始增加;RIRI后12h,HPC组EPO+细胞数(171±21)mm-2进一步增加,显著高于RIRI组[(149±20)mm-2,P<0.05];RIRI后24h,HPC组EPO+细胞数(287±24)mm-2达较高水平并显著高于RIRI组[(238±22)mm-2,P<0.01];RIRI后72h,HPC组EPO+细胞数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RIRI组(P<0.05)。RIRI后6h,RIRI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60±5)mm-2开始增加,显著多于HPC组[(53±5)mm-2,P<0.05];RIRI后12h,RIRI组与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进一步增加,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显著少于RIRI组(P<0.01);RIRI后24h,RIRI组与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达较高水平,HPC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578±26)mm-2显著少于RIRI组[(624±25)mm-2,P<0.01];RIRI后72h,HPC组与RIRI组活性Caspase-3+细胞数均开始下降,HPC组Caspase-3+细胞数仍少于RIRI组(P<0.05)。结论 HPC可促进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EPO蛋白的表达,减轻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氧预适应 促红细胞生成素 活性Caspase-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梦云 李艳 +2 位作者 刘宏波 毕欢丽 张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高糖刺激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为PED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HG)组(培养基内含有25mmol...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高糖刺激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为PED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HG)组(培养基内含有25mmol·L-1的葡萄糖)和PEDF处理高糖模型(HG+PEDF)组(在高糖培养基础上加入25 mg·L-1的PEDF)。反复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纯化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荧光双标鉴定纯度;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üller细胞形态,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üller细胞的凋亡率,RT-PCR测定Müller细胞bcl-2、bax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传至3代时纯度为95%以上。正常对照组、HG组、HG+PEDF组Müller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223±0.106)%、(2.657±0.120)%、(1.907±0.117)%,bax mRNA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69±0.041、0.804±0.052、0.528±0.018,bcl-2 mRNA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904±0.021、0.413±0.015、0.521±0.010。HG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üller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为P<0.01);HG+PEDF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HG组显著降低(P<0.001),bax mRNA表达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1),但仍有别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外源给予PEDF可以显著减少高糖刺激引起的Müller细胞的凋亡,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高糖刺激 MULLER细胞 BCL-2基因 BAX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节细胞中HIF-1α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姗姗 曹永亮 +3 位作者 王晓莉 赵岩松 李娜娜 梁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Caspase-3表达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为MSC移植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Caspase-3表达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为MSC移植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模型组30只、MSC移植组30只,各组均将左眼作为实验眼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模型组于缺血-再灌注1h予以玻璃体内注射PBS缓冲液,MSC移植组于缺血-再灌注后1h予以玻璃体腔注射MSC。各组SD大鼠分别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h、6h、12h、24h、48h及72h处死,并立即摘除左眼眼球,固定包埋并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SD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HIF-1α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未检测到HIF-1α及Caspase-3有表达,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1h、6h、12h、24h、48h及72h模型组HIF-1α的表达分别为0.620±0.025、1.889±0.099、7.591±0.359、4.756±0.156、2.564±0.164、1.023±0.144;MSC移植组分别为0.222±0.058、0.774±0.162、1.831±0.124、1.567±0.059、0.930±0.010、0.583±0.065。模型组Caspase-3表达分别为0.106±0.093、0.593±0.083、1.760±0.087、3.855±0.142、2.429±0.070、1.329±0.080;MSC移植组分别为0.028±0.004、0.180±0.032、0.887±0.0075、1.857±0.050、1.554±0.079、0.957±0.087。与模型组相比,MSC移植组HIF-1α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MSC玻璃体内注射可抑制神经节细胞HIF-1α及Caspase-3的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低氧诱导因子-1Α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相关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延燕 曹永亮 +2 位作者 梁冰 曲群 李娜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凋亡相关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凋亡相关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4只)、BMSC组(24只),将后两组按再灌注后时间1 h、6 h、12 h、24 h、48 h、72 h分为6个时间点,前房加压建立RIRI模型,干细胞贴壁法培养BMSC,RIRI模型建立1 h后模型组与BMSC组分别行玻璃体腔注射等量PBS缓冲液、BMSC细胞悬液。在再灌注后6个时间点过度麻醉处死大鼠,立即摘取术眼,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视网膜中c-fos/c-jun的阳性表达。结果正常组未见c-fos/c-jun阳性表达,再灌注后1 h、6 h、12 h、24 h、48 h、72 h后,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2±1.8)mm-2、(59.8±19.7)mm-2、(428.5±45.8)mm-2、(680.5±38.1)mm-2、(230.0±30.1)mm-2、(5.8±1.2)mm-2,BMSC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9±1.9)mm-2、(30.5±23.3)mm-2、(230.5±36.3)mm-2、(546.5±40.8)mm-2、(110.5±24.4)mm-2、(3.3±0.8)mm-2;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2±2.0)mm-2、(255.7±30.1)mm-2、(435.3±40.4)mm-2、(665.2±55.7)mm-2、(91.7±16.5)mm-2、(4.3±1.5)mm-2,BMSC组c-f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2±1.4)mm-2、(134.6±29.4)mm-2、(251.9±34.5)mm-2、(558.3±25.9)mm-2、(50.5±23.4)mm-2、(2.5±0.9)mm-2。与模型组比较,BMSC组各时间点c-fos、c-jun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其中再灌注后1 h、6 h、12 h、24 h、48 h 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IRI后行BMSC玻璃体腔注射可抑制c-fos/c-jun阳性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层细胞的凋亡,对RIR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蛋白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尤毓陆 王继兵 +2 位作者 杨连洲 李兴英 赵中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9,共3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蛋白含量的测定及意义潍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尤毓陆,王继兵,杨连洲,李兴英潍坊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赵中珩正常人眼房水蛋白含量极少,约为0.05~0.Zg/L,为血浆蛋白的1/400—300,一旦房水蛋白...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蛋白含量的测定及意义潍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尤毓陆,王继兵,杨连洲,李兴英潍坊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赵中珩正常人眼房水蛋白含量极少,约为0.05~0.Zg/L,为血浆蛋白的1/400—300,一旦房水蛋白的含量增高,则可说明血——房水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 青光眼 房水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5-羟色胺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明 刘建晓 +4 位作者 徐宁 李光祖 王俊 王晓莉 赵岩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54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RIRI组... 目的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54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RIRI组(24只)与NAS组(24只);采用高眼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依据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将RIRI组与NAS组大鼠又分为6 h、12 h、24 h及72 h四个亚组。NAS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NAS(5 mg·kg-1),RIRI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并记录各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AS对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分界清晰,形态正常,神经细胞排列整齐; RIRI组大鼠再灌注后6 h视网膜各层出现水肿,以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较显著,神经节细胞数较正常组减少;随后视网膜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节细胞继续减少; NAS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视网膜水肿程度较RIRI组轻,NAS组在再灌注后72 h视网膜厚度较RIRI组厚,NAS组各时间点神经节细胞数均较RIRI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组几乎未见Fas^+细胞。再灌注后6 h,RIRI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内核层开始出现少量Fas^+细胞;再灌注后12 h,RIRI组视网膜Fas^+细胞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视网膜Fas^+细胞数达到高峰,棕色阳性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72 h视网膜Fas^+细胞较再灌注后24 h减少。NAS组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视网膜Fas^+细胞数均较RIRI组各时间点减少,再灌注后24 h,Fas^+细胞数达较高水平,随后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正常组视网膜可见FasL全层低表达。RIRI组再灌注后6 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存在少量FasL^+细胞;再灌注后12 h FasL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 FasL^+细胞数达高峰,可见深棕色的细胞膜及细胞质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72 h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少。NAS组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视网膜FasL^+细胞数均少于RIRI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结论 NAS可通过抑制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视网膜细胞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5-羟色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FAS FASL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曲群 曹永亮 +2 位作者 李娜娜 韩延燕 梁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incells,BMSC)移植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RIRI)凋亡相关因子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BMSC,将39只健康成年S... 目的探讨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incells,BMSC)移植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RIRI)凋亡相关因子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BMSC,将39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3只、模型组18只、BMSC移植组18只。各组大鼠均选择右眼作为实验眼建立大鼠RIRI模型,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另2组大鼠于RIRI后1h分别给予玻璃体腔注射PBS缓冲液(模型组)、BMSC(BMSC移植组),并于RIRI后2h、6h、12h、24h、48h、72h各随机处死3只SD大鼠,迅速摘取右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Fas和FasL的阳性细胞数情况。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中Fas极少表达,FasL视网膜全层低表达。RIRI后2h、6h、12h、24h、48h、72h,模型组Fa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0.5±0.9)个·mm-2、(263.6±15.6)个·mm-2、(583.5±15.8)个·mm-2、(1184.6±45.5)个·mm-2、(684.5±3.5)个·mm-2、(80.6±4.5)个·mm-2,BMSC移植组分别为(19.8±0.8)个·mm-2、(238.5±14.7)个·mm-2、(473.6±13.6)个·mm-2、(964.5±23.7)个·mm-2、(632.6±5.8)个·mm-2、(72.5±6.3)个·mm-2:模型组Fas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2.2±0.9)个·mm-2、(57.3±0.9)个·mm-2、(365.8±7.5)个·mm-2、(1004.3±17.9)个·mm-2、(793.5±8.6)个·mm-2、(210.6±4.9)个·mm-2,BMSC移植组分别为(40.5±0.8)个·mm-2、(55.6±0.7)个·mm-2、(351.2±6.8)个·mm-2、(992.8±6.0)个·mm-2、(683.4±12.9)个·mm-2、(206.3±4.7)个·mm-2。与模型组比较,BMSC移植组各时间点Fas、FasL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Fas在6~48h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在12~48h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RI后Fas/FasL表达水平升高,而玻璃体腔内注射BMSC抑制Fas/FasL的表达,证明BMSC移植对RIRI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53和caspase-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娜娜 曹永亮 +3 位作者 范姗姗 张居民 祝文文 梁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RIRI)后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4只)、MSC移植...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RIRI)后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4只)、MSC移植组(24只)。前房加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模型组于RIRI后1h予以玻璃体内注射PBS缓冲液,MSC移植组注射MSC。各组SD大鼠分别于RIRI后2h、6h、12h、24h、48h、72h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SD大鼠RIRI后p53及caspase-2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各时间点未见p53及caspase阳性表达。RIRI后2h、6h、12h、24h、48h及72h模型组p53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20.50±1.71)mm-2、(26.98±4.23)mm-2、(31.74±0.58)mm-2、(50.63±0.67)mm-2、(48.02±0.69)mm-2、(38.90±0.95)mm-2,MSC移植组分别为(14.48±0.47)mm-2、(17.23±0.64)mm-2、(21.64±0.58)mm-2、(28.69±1.12)mm-2、(18.73±1.21)mm-2、(17.10±0.98)mm-2;模型组caspase-2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9.20±0.54)mm-2、(78.93±0.88)mm-2、(391.10±5.62)mm-2、(687.25±6.24)mm-2、(491.75±2.75)mm-2、(153.75±7.63)mm-2,MSC移植组分别为(4.23±0.36)mm-2、(58.03±5.48)mm-2、(282.25±56.82)mm-2、(588.75±9.07)mm-2、(389.75±8.18)mm-2、(121.75±3.59)mm-2;与各时间点模型组比较,MSC移植组p53及caspase-2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IRI后行MSC玻璃体内注射,可抑制p53及caspase-2的表达,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对RIR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P53 caspas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眼内植入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动态观察
11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眼内植入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N-乙酰-5-羟色胺(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建晓 殷慧文 +4 位作者 陈伟 徐宁 杨明 王晓莉 赵岩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8-731,7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IRI组和NAS组。采用高眼压法建立RIRI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IRI组和NAS组。采用高眼压法建立RIRI大鼠模型。NAS组按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NAS低剂量组(5 mg·kg-1)、NAS中剂量组(10 mg·kg-1)和NAS高剂量组(20 mg·kg-1),造模前后30 min腹腔注射NAS。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活性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NAS中剂量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最整齐,视网膜内层厚度[(53.24±1.68)μm]显著薄于RIRI组[(60.54±2.52)μm]及NAS低剂量组[(56.78±1.78)μm](均为P<0.01),NAS中剂量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1113.65±74.40)个·mm^-2]显著多于RIRI组[(719.89±83.67)个·mm^-2]及NAS低剂量组[(882.09±55.62)个·mm^-2](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视网膜中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RIRI组[(246.08±19.23)个·mm^-2]及NAS低、中、高剂量组[(196.95±19.83)个·mm^-2、(142.77±18.25)个·mm^-2、(133.10±15.19)个·mm^-2]均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95.37±10.93)个·mm^-2](均为P<0.01);NAS中剂量组视网膜中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RIRI组及NAS低剂量组(均为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TUNEL阳性细胞数RIRI组[(225.45±18.93)个·mm^-2]及NAS低、中、高剂量组[(175.06±17.69)个·mm^-2、(108.85±13.41)个·mm^-2、(100.37±13.53)个·mm^-2]均多于正常对照组[(81.98±11.29)个·mm^-2](均为P<0.01);NAS中剂量组视网膜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RIRI组及NAS低剂量组(均为P<0.01)。结论腹腔注射NAS治疗可减轻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中剂量NAS治疗方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5-羟色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Caspase-3 视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正霞 赵岩松 +1 位作者 王晓莉 李聪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0-313,317,共5页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动态变化。方法取65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RIRI组30只,HPC+RIRI组30只(HPC后采用高眼压法制成RIRI模型),后两组于RIRI后6 h、12 h、24 h、36 h、3 d、7 d各处死5只鼠。采用尼氏染色观察HPC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观察HPC对RIRI大鼠视网膜HIF-1α、HO-1表达的影响。结果尼氏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RIRI组大鼠视网膜各层高度水肿,随着时间延长,神经节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分布较紊乱、稀疏;HPC+RIRI组与RIRI组比较,各层细胞水肿明显减轻,细胞排列比较规整,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降低,分布较整齐。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HIF-1α、HO-1微量表达。RIRI组HIF-1α表达升高,峰值在RIRI后12 h,阳性细胞数为(120.64±5.67)个·mm-2;RIRI后6 h起HPC+RIRI组HIF-1α表达较RIRI组升高,RIRI后12 h达高峰且阳性细胞数为(158.54±4.77)个·mm-2,24 h起逐渐下降,RIRI后7 d时HPC+RIRI组HIF-1α表达仍高于RIRI组;RIRI后RIRI组HO-1表达升高,峰值在RIRI后24 h且阳性细胞数为(129.54±4.58)个·mm-2;RIRI后6 h起HPC+RIRI组HO-1表达较RIRI组升高,RIRI后12 h达高峰且阳性细胞数为(157.56±4.67)个·mm-2,RIRI后24 h仍高表达且阳性细胞数为(150.78±4.97)个·mm-2,此后逐渐下降,RIRI后7 d,HPC+RIRI组仍明显高于RIRI组。与RIRI组比较,HPC+RIRI组RIRI后各时间点HIF-1α、HO-1阳性细胞数均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PC可促进RIRI大鼠视网膜HIF-1α、HO-1蛋白的表达,减轻视网膜损伤,具有视网膜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氧预适应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