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代娟 刘江月 刘同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90-291,297,共3页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大医学生综合能力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潍坊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的组...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大医学生综合能力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潍坊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的组织实施,实践证明,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技能大赛 学生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文卓 宫海民 +4 位作者 王家富 丁怡 刘同美 王建英 李曰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 研究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 (DM)大鼠的治疗作用 ,观察其微血管病变的形态学变化 ,寻找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 复制DM大鼠模型 ,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 DM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 目的 研究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 (DM)大鼠的治疗作用 ,观察其微血管病变的形态学变化 ,寻找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 复制DM大鼠模型 ,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 DM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醛糖还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3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DM组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中药治疗组以上各指标均较DM组有明显改善 ,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形态学观察DM组大鼠肾组织及视网膜组织均有明显病理改变 ,而中药治疗组其病理变化较DM组明显减轻。结论 复方连竹胶囊治疗DM大鼠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连竹胶囊 疗效 糖尿病 中药疗法 DM 微血管病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in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董承伟 曾勇 +2 位作者 丁怡 庄冠一 李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130-132,160,共4页
目的:明确Axin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xin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与预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正常肝组织(15例)、肝细胞癌组织(40例)及其癌旁组织(21例)中Axi... 目的:明确Axin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xin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与预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正常肝组织(15例)、肝细胞癌组织(40例)及其癌旁组织(21例)中Axin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Axin蛋白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57.5%和90.5%。Axin蛋白表达于阳性细胞胞质中;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xin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xin蛋白表达与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xin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表达水平无关(P>0.05),而与临床病理分期、门静脉癌栓形成相关(P<0.05)。结论:Axin蛋白表达减弱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Axi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肝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x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生血饮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系及铁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刘江月 王海英 +1 位作者 肖海龙 李香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益肾生血饮治疗肾性贫血对患者红细胞系及铁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9例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益肾生血饮治疗连续8周,同时补充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取血测sTfR血清浓度,并行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显微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益肾生血饮治疗肾性贫血对患者红细胞系及铁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9例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益肾生血饮治疗连续8周,同时补充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取血测sTfR血清浓度,并行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显微图像分析和铁染色、部分骨髓标本行电镜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分别取血测RBC、Hb、HCT、Ret%和SI、SF水平;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形态学变化,并对骨髓增生情况、sTfR、E%、各类幼红细胞比率、G/E、外铁、铁粒幼细胞百分数等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1)患者在治疗后2周Ret%、RBC、Hb、HCT等开始上升,8周时比用药前有显著增高(P<0.01),总有效率89.85%。(2)治疗前骨髓显微图像4例(8%)示骨髓增生减低,可见棘细胞和环状红细胞,电镜下可见中幼红细胞核周间隙增宽,晚幼红细胞的胞膜厚薄不均匀;治疗后骨髓红系增生较治疗前明显活跃,各类幼红细胞比率及E%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以晚幼红增生最为明显。(3)治疗后sTfR显著升高,而其他铁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1)对慢性肾脏疾病3~5期的患者给予益肾生血饮治疗可有效地刺激骨髓红系增生,该中药合剂可以用于临床治疗肾性贫血。(2)用益肾生血饮治疗后红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善。(3)sTfR作为一种新的铁参数,它不仅准确地反映机体铁贮存状况,而且也反映机体骨髓红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红细胞系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3蛋白过表达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王婷 刘同美 +2 位作者 郭军堂 苗新东 陈鲁曼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14-3-3蛋白过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SH-SY5Y细胞株中瞬时表达14-3-3蛋白。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14... 目的探讨14-3-3蛋白过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SH-SY5Y细胞株中瞬时表达14-3-3蛋白。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14-3-3蛋白过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类物质(ROS)水平的影响。结果 14-3-3蛋白过表达可促进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SH-SY5Y细胞内ROS的产生。结论 14-3-3过表达对SH-SY5Y起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SH-SY5Y 活性氧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0Pα-synuclein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6
作者 周英泽 王桂芬 +2 位作者 刘江月 张代娟 刘同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构建A30Pα-synuclei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酶切质粒pcDNA3.0-A30Pα-synuclein,获得A30Pα-synuclein基因的目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后,经考马斯亮蓝染色... 目的构建A30Pα-synuclei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酶切质粒pcDNA3.0-A30Pα-synuclein,获得A30Pα-synuclein基因的目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后,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A30Pα-synuclein基因克隆至pGEX-6P-1载体中,考马斯亮蓝染色及Western-blot检测到A30Pα-synuclein蛋白在BL21中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A30Pα-synuclein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A30Pα-synuclein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A30Pα-synuclein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0Pα-synuclein 帕金森病 GST-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雌激素缺乏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梓妍 张艳丽 +3 位作者 常文慧 靳雨月 马建民 丁怡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腹部切口与背部切口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雌性SD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的优缺点。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各10只分别行腹部开口卵巢切除术和背部开口卵巢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 目的比较采用腹部切口与背部切口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雌性SD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的优缺点。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各10只分别行腹部开口卵巢切除术和背部开口卵巢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涂片检查阴道脱落细胞确定动情周期,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雌二醇含量变化,判定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结果背部开口术式的切口长约1.0-1.5 cm,手术时间为1.0 h,术后7-10 d伤口可恢复,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腹部开口术式切口长约1.5-2.0 cm,手术时间为1.5-2.0 h,术后10-14 d伤口可恢复,1只大鼠术后并发肠梗阻。大鼠的动情周期分为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术前各个时期内的阴道脱落细胞形态及外周血雌二醇含量呈动态变化。术后2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测显示大鼠动情周期变化消失。术后检测血清雌二醇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后大鼠外周血雌二醇含量及阴道脱落细胞镜检结果提示,两种手术方法都可以成功建立雌激素缺乏大鼠模型。而且雌性SD大鼠背部开口双侧卵巢切除术具有简单易行、创伤较小、可重复性好和成功率高的优势,是进行雌激素相关疾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卵巢切除术 雌激素缺乏 动物模型 雌二醇 动情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苗新东 刘同美 +3 位作者 王婷 陈安琪 崔晓栋 郭军堂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克隆人14-3-3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4-3-3。方法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14-3-3基因的全长cDNA,将其插入pCU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重组携带14-3-3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14-3-3。结果经限制性... 目的克隆人14-3-3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4-3-3。方法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14-3-3基因的全长cDNA,将其插入pCU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重组携带14-3-3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14-3-3。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PCR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结论成功构建了14-3-3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4-3-3,为进一步研究14-3-3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基因 真核表达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