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糖调脂灵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江月 张代娟 +3 位作者 王建英 刘同美 郭军堂 侯建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研究降糖调脂灵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双胍组、中药组,各10只。对照组大鼠喂以标准饲料且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通过高... 目的研究降糖调脂灵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双胍组、中药组,各10只。对照组大鼠喂以标准饲料且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同时双胍组大鼠给予二甲双胍134 mg.kg-1.d-1灌胃,中药组大鼠给予降糖调脂灵690 mg.kg-1.d-1灌胃;而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当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RT-PCR法检测平滑肌细胞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1)4组大鼠血糖、HbA1c、胰岛素、ISI、血脂、sTfR水平及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TfR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大鼠血糖、HbA1c、胰岛素、TC、TG、LDL、sTfR水平及TfR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ISI及H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胍组大鼠胰岛素、血脂、sTfR水平及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大鼠血糖、HbA1c、胰岛素、TC、TG、LDL、sTfR水平及TfR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ISI及HDL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可见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成退行性改变,细胞核内电子密度升高,异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大量线粒体出现明显的嵴断裂、空泡样变、髓鞘样变,高尔基复合体内出现大空泡。双胍组大鼠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也出现类似变化。中药组大鼠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损坏轻微,但也有少量平滑肌细胞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呈现退行性改变,可见部分空泡变、髓鞘样变线粒体和空泡变的粗面内质网。结论降糖调脂灵对T2DM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糖、血脂,从而改善铁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降糖调脂灵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钠氢交换蛋白下调IL-8表达和促进p38磷酸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高伟 张玉娟 +8 位作者 张海瑞 金薇娜 常国强 张洪菊 马丽 蔺亚妮 李庆华 茹永新 庞天翔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我们前期的研究证明,抑制钠氢交换蛋白1(NHE1)可以减少VEGF表达从而抑制K562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本研究探讨抑制NHE1后其他可能的血管生成因子变化及相关机制。用NHE1特异性抑制剂卡立泊来德10μmol/L处理K562细胞;蛋白芯片筛选NHE1抑... 我们前期的研究证明,抑制钠氢交换蛋白1(NHE1)可以减少VEGF表达从而抑制K562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本研究探讨抑制NHE1后其他可能的血管生成因子变化及相关机制。用NHE1特异性抑制剂卡立泊来德10μmol/L处理K562细胞;蛋白芯片筛选NHE1抑制后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验证卡立泊来德处理后白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构建K562稳定干扰NHE1细胞株,实时定量PCR验证干扰NHE1后IL-8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卡立泊来德处理后细胞内p38磷酸化水平;p38抑制剂SB203580处理K562细胞,实时定量检测IL-8表达变化。蛋白芯片筛选结果显示,卡立泊来德处理后K562细胞中IL-8表达显著下调;实时定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抑制效应;卡立泊来德处理后p38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卡立泊来德处理后加入SB203580抑制p38,IL-8表达可以部分恢复。结论:抑制NHE1可能通过促进p38磷酸化,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IL-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氢交换蛋白1 卡立泊来德 K562细胞 血管生成因子 白介素-8 p38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怡 王家富 +3 位作者 黄冠文 侯立军 刘同美 王树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内皮素 - 1 (ET - 1 )和胰岛素 +ET - 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VSMC中分别加入 32 0mIU/L胰岛素 ,1 0 - 9mol/LET - 1 ,32 0mIU/L胰岛素加 1 0 - 9mol/LET - 1 ,通过细胞计数和... 目的 :观察胰岛素、内皮素 - 1 (ET - 1 )和胰岛素 +ET - 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VSMC中分别加入 32 0mIU/L胰岛素 ,1 0 - 9mol/LET - 1 ,32 0mIU/L胰岛素加 1 0 - 9mol/LET - 1 ,通过细胞计数和 [3H] -TdR掺入量反映VSMC增殖情况 ,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①胰岛素和ET - 1都能促进VSMC的增殖 (均为P <0 0 5) ;②胰岛素和ET - 1的联合应用使VSMC增殖约是对照组的两倍 (P <0 0 1 ) ,二者的联合作用也明显强于胰岛素 (P <0 0 5)或ET - 1 (P <0 0 5)的单独作用 ;③ 3组VSMC均有不同程度出现形态结构的改变 ,由收缩表型转为合成表型。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和 /或E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同美 张代娟 +2 位作者 王惠萍 田华 王一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7-178,181,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诱导的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3H]-TdR掺入法反映细胞DNA累积合成量。用RT-PCR方法测定蛋白激酶CmRNA含量。结果:...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诱导的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3H]-TdR掺入法反映细胞DNA累积合成量。用RT-PCR方法测定蛋白激酶CmRNA含量。结果:罗格列酮对正常生长的细胞数目和掺入量无明显影响,与胰岛素组相比,1、5和10μmol/L罗格列酮减少细胞数目分别为39.8%、46.9%和57.9%(P<0.01);减少[3H]-TdR掺入量分别为29.6%、43.4%和53.8%(P<0.01);对胰岛素诱导的a-PKC的表达上调无明显影响。结论:罗格列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胰岛素诱导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蛋白激酶C 胰岛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文卓 宫海民 +4 位作者 王家富 丁怡 刘同美 王建英 李曰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 研究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 (DM)大鼠的治疗作用 ,观察其微血管病变的形态学变化 ,寻找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 复制DM大鼠模型 ,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 DM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 目的 研究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 (DM)大鼠的治疗作用 ,观察其微血管病变的形态学变化 ,寻找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 复制DM大鼠模型 ,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 DM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醛糖还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3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DM组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中药治疗组以上各指标均较DM组有明显改善 ,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形态学观察DM组大鼠肾组织及视网膜组织均有明显病理改变 ,而中药治疗组其病理变化较DM组明显减轻。结论 复方连竹胶囊治疗DM大鼠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连竹胶囊 疗效 糖尿病 中药疗法 DM 微血管病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移行活性及t-PA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杰 曹永亮 +4 位作者 赵庆亮 丁怡 康凤英 王杰 赵岩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9-591,共3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10)对血管内皮细胞移行活性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10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传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T10,观察内皮细胞的移行活性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10)对血管内皮细胞移行活性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10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传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T10,观察内皮细胞的移行活性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内皮细胞t-PA蛋白表达量。结果T10可抑制内皮细胞的移行活性,使移行距离缩短;减少内皮细胞t-P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10可抑制内皮细胞移行,减少内皮细胞t-PA蛋白表达,抑制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2F2过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艳丽 常文慧 +3 位作者 赵梓妍 王文明 李菁 丁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阐明NR2F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构建稳定高表达NR2F2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株。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目的阐明NR2F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构建稳定高表达NR2F2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株。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R2F2、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三阴性乳腺癌4T1细胞过表达NR2F2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间质表型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表达升高,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表达降低。结论NR2F2通过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了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针对NR2F2的靶向干预可望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录因子NR2F2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段文卓 宫海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19-1119,共1页
关键词 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液动力学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核因子κB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奎 刘江月 +3 位作者 刘同美 张代娟 郭军堂 崔晓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91-3393,共3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及5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胃黏膜组织中NF-κB和COX-2的表达,用快速...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及5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胃黏膜组织中NF-κB和COX-2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和13C呼气试验两种方法检测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状况,分析NF-κB和COX-2的表达及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NF-κB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7/50)和86%(43/50)〕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分别为0/10和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NF-κB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4,P<0.01)。H.pylori感染者胃癌组织中NF-κB、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7/29)和86%(25/29)〕显著高于未感染者〔分别为52%(11/21)和4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F-κB和COX-2的表达增加,且NF-κB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H.pylori感染可能上调胃癌组织中NF-κB、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NF-κB 环氧化酶2 螺杆菌 幽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通过循环肿瘤细胞介导三阴性乳腺癌转移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文慧 张艳丽 +3 位作者 刘子宁 王文明 侯嘉鑫 丁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5-591,共7页
目的观察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以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采用Westernblot、PCR、划痕实验、Transwel... 目的观察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以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采用Westernblot、PCR、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DOX对不同TNBC细胞(MDA-MB-231、MDA-MB-468、4T1)生物学行为及EMT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将成功构建的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小鼠4T1(4T1-GFP)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内,复制TNBC转移模型,并给予DOX处理,应用免疫磁珠分选结合GFP荧光方法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的数量,并观察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变化。结果低浓度DOX可以增强人源MDA-MB-231、MDA-MB-468细胞和鼠源4T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促进间质表型标志物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抑制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DOX抑制了4T1-GFPTNBC小鼠转移模型原发瘤生长,但增加了其外周血CTCs的数量和肺转移灶的数量。结论低浓度DOX可促进TNBC细胞的EMT转化,进而形成CTCs,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阿霉素 循环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β-synuclein的SH-SY5Y细胞株的构建
11
作者 王桂芬 周英泽 +1 位作者 陈安琪 郭军堂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5-77,I0003,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β-synuclein的SH-SY5Y细胞株。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pcD-NA3.1-β-synuclein转染SH-SY5Y细胞,通过Zeocin进行抗性筛选。采用原位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杂交检测β-synuclein在SH-SY5Y细胞...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β-synuclein的SH-SY5Y细胞株。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pcD-NA3.1-β-synuclein转染SH-SY5Y细胞,通过Zeocin进行抗性筛选。采用原位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杂交检测β-synuclein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比色法检测β-synuclein稳定表达对SH-SY5Y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原位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β-synuclein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稳定表达β-synuclein的细胞增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β-synuclein在SH-SY5Y细胞中稳定表达,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用的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β-sy-nuclein对帕金森病发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ynuclein 帕金森病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