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现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海峰 杨光 +2 位作者 夏德涛 国靖 吕军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910名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CES-D抑郁量表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抑郁现状及...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910名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CES-D抑郁量表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常住地、不同家庭类型医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年龄、年级、性格、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留守经历、遇困难时能否获得帮助、理想与现实间差距、家庭精神疾病史、家庭和睦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变量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身体健康状况、留守经历、困难时能否获助、理想与现实差距、家庭精神病史、亲子关系、同学关系是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山东省医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从个人、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采取措施防控医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叶棣文 张炳杨 +2 位作者 张丹彤 马万山 逯素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目的:探讨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赘余皮下脂肪组织,以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组织为对照,检测组间RNA m^(6)A水平。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 目的:探讨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赘余皮下脂肪组织,以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组织为对照,检测组间RNA m^(6)A水平。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HFD组,n=5,60%高脂饲料喂养16周),对照组10%低脂饲料喂养16周(CD组,n=5)。模型构建成功后,取附睾周围脂肪组织行表观转录组学m^(6)A甲基化修饰芯片检测,并借助MeRIP-qPCR实验、RT-qPCR以及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测定(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IP)实验验证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变化;进一步观察METTL3小分子抑制剂STM2457对高脂饮食诱导下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基因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和小鼠IR模型脂肪组织中总体m^(6)A修饰水平均升高(患者200 ng RNA t=-8.375,P<0.001;患者100 ng RNA t=-3.722,P=0.006;患者50 ng RNA t=-4.937;P=0.001;小鼠100 ng RNA t=-3.590,P=0.023;小鼠50 ng RNA t=-2.760,P=0.025)。表观转录组学检测证实IR的脂肪组织中1175个基因发生高m^(6)A修饰,55个基因发生低m^(6)A修饰,同时有182个基因呈现高m^(6)A修饰且低表达,包括AKT2、INSR、PIK3R1、ACACA、SREBF1等5个胰岛素信号转导关键基因,其中AKT2、INSR、ACACA、SREBF1等4个基因被确证并证实其与METTL3存在直接结合,其m^(6)A修饰水平受METTL3正向调控。STM2457作用下,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且AKT2、INSR、ACACA、SREBF1转录水平上调,提示IR表型改善明显。结论:高脂饮食通过METTL3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基因AKT2、INSR、ACACA、SREBF1发生m^(6)A高甲基化修饰,诱导其低表达,阻滞胰岛素信号转导,进而参与诱发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胰岛素抵抗 RNA m^(6)A甲基化修饰 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类指标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进洋 王佳楠 +3 位作者 徐影 谢伟 李芮冰 王成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血清脂类指标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NMOSD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眼科确诊的324例NMOSD患者(NMOSD组)、147例多发性硬化(MS)...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血清脂类指标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NMOSD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眼科确诊的324例NMOSD患者(NMOSD组)、147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MS组),以及252名无神经系统受累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相关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控制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各血清脂类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各指标在NMOSD急性期、复发期、缓解期中的水平差异。根据AQP4抗体效价高低、受累部位不同等NMOSD临床特征进一步分组,分析各指标在不同亚组间的水平差异。结果NMOSD患者中位病程为20个月,MRI显示受累部位主要为视神经(198/324,61.1%);MS患者中位病程较长(48个月),呈多部位受累(56/147,38.1%)。NMOSD组与MS组、健康对照组TC、Apo A1、LDL、Apo 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MOSD急性期、复发期、缓解期三个亚组中,仅急性期与复发期Apo 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SD不同主要受累部位TC、Apo A1、Apo B、HDL、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血清TC、Apo A1、Apo B、LDL预测NMOSD的AUC为0.732,敏感度为57.86%,特异度为81.15%。结论联合血清TC、Apo A1、Apo B、LDL能较好地特异性诊断NMOSD,且Apo A1和Apo B可分别作为提示受累部位和NMOSD疾病活动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总胆固醇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脂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7受体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怡青 赵荣兰 +3 位作者 乔翠翠 李新雨 白雪 彭效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5-1502,共8页
目的 探究P2X7受体(P2X7R)对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探究体内P2X7R对荷LLC小鼠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RT-PCR检测LLC细胞P2X7R表达。将LLC细胞分别给予P2X7R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2’-3... 目的 探究P2X7受体(P2X7R)对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探究体内P2X7R对荷LLC小鼠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RT-PCR检测LLC细胞P2X7R表达。将LLC细胞分别给予P2X7R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2’-3’-O-(4-苯甲酰-苯甲酰)ATP(BzATP)干预或预先给予P2X7R拮抗剂oxATP、A438079然后再给予激动剂干预,共分为7组。使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L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活化水平。将LLC细胞给予BzATP、A438079、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共分为5组。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L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体内实验:构建荷LLC细胞的皮下移植瘤的野生(WT)型和P2X7R基因敲除(P2X7)型小鼠模型,比较两组肿瘤的体积及质量。结果 LLC细胞中表达P2X7R。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激动剂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与激动剂组相比,拮抗剂可以抑制激动剂促进LL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P<0.001)。Western blot显示:BzATP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与BzATP组相比,拮抗剂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BzATP组相比,拮抗剂组均可抑制BzATP促进的LL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P<0.001)。小鼠荷瘤显示:与WT小鼠相比,P2X7小鼠瘤体体积和瘤体重量均降低(P<0.05)。结论 P2X7R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LL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P2X7小鼠降低LLC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LEWIS肺癌 迁移 侵袭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人P2X7R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云芳 罗淑萍 +2 位作者 李明萱 彭效祥 赵荣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721-1729,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 receptor,P2X7R)蛋白结构特征,同时对不同物种的P2X7R蛋白同源性、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为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 receptor,P2X7R)蛋白结构特征,同时对不同物种的P2X7R蛋白同源性、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为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登录ProtParam、TMHMM、ProtScale及SignalP 5.0 Server等软件对人P2X7R蛋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人P2X7R蛋白由59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_(3077) H_(4749) N_(835) O_(871) S_(40,)理论等电点PI为8.62,不稳定系数46.07,总平均亲水性为−0.317;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同时存在跨膜区,属于跨膜蛋白;二级结构中存在157个α-螺旋,288个无规卷曲,分别占所有氨基酸比例26.39%、48.40%,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的覆盖率为100%,序列相似度为80.34%,同时拉曼图结果分析该预测结构较为稳定;蛋白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存在多种与人P2X7R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且P2X7R与炎症发生密切相关;该蛋白存在多个B、T细胞抗原表位,可为疫苗的研制提供思路。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得到的人P2X7R蛋白分析具有一定可靠性,P2X7R参与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预测筛选出的B、Th、CTL细胞抗原表位将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R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信息学的结核分枝杆菌多阶段多表位疫苗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宁钰 蔡一涵 +3 位作者 刘晓玲 谷晨晨 孟祥英 乔晋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4-500,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包含结核分枝杆菌(MTB)早期分泌蛋白和潜伏感染相关抗原表位的多阶段多表位疫苗。方法运用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12个MTB蛋白的B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辅助性T细胞(HTL)表位,从中筛选具有抗原性且无细胞毒性和致敏性... 目的构建一种包含结核分枝杆菌(MTB)早期分泌蛋白和潜伏感染相关抗原表位的多阶段多表位疫苗。方法运用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12个MTB蛋白的B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辅助性T细胞(HTL)表位,从中筛选具有抗原性且无细胞毒性和致敏性的表位构建多表位疫苗,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二级结构预测,3D建模,模型精制、质量验证,与Toll样受体4(TLR4)受体分子对接,最后进行免疫模拟。结果MTB表位疫苗共包含12个B细胞表位、11个CTL表位和12个HTL表位,具有灵活、稳定的球形构象,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好,可与TLR4稳定相互作用。免疫模拟表明该疫苗能够同时激发有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信息学技术的多阶段多表位MTB疫苗构建策略,该疫苗可能对活动期和潜伏性MTB感染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MTB) 疫苗 免疫信息学 潜伏性结核感染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iobacterium valvarum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16S rRNA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涵 孙铭艳 +2 位作者 刘言霞 王楠 陶元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4-618,共5页
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描述Cardiobacterium valvarum(C.valvarum)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方法转种阳性血培养标本到血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培育,革兰染色涂片镜检,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 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描述Cardiobacterium valvarum(C.valvarum)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方法转种阳性血培养标本到血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培育,革兰染色涂片镜检,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细菌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分离株的蛋白质进行高通量测定,E-test法对分离株作药敏试验。提取分离株的DNA,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PCR的产物进行测序,在NCBI的BLAST网站上与GenBank数据库上的序列做相似性比较,用MEGA7.0.26软件构建该分离株的系统进化树。结果经细菌培养发现小而圆、光滑、不透明,灰色的菌落;经革兰染色后镜下见到小、两端圆形、革兰阴性的多形性杆菌;VITEK 2 Compact上机、MALDI-TOF-MS技术均未得到该分离株的鉴定结果;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得该菌株基因全序列约为1450 bp,与C.valvarum F0432的16S rRNA同源性为99.59%,鉴定为C.valvarum。结论该菌的形态、生化反应均无代表性,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对C.valvarum进行鉴定,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杆菌属 人心杆菌 C.valvarum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WS_(2)@Au量子点复合物及其传感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红珍 张瑜 +3 位作者 郭琳洁 宋伟 李晴暖 孟祥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0-488,共9页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改造是提升其检测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增强电化学传感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是电化学传感器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基于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WS_(2)@Au量子点(WS_(2)@Au QDs),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用...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改造是提升其检测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增强电化学传感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是电化学传感器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基于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WS_(2)@Au量子点(WS_(2)@Au QDs),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用于氧化还原酶的固定,实现了高性能生物传感的构建。借助WS_(2)@Au QD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导电性特性,WS_(2)@Au QDs有效保护了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催化活性,同时促了进GOx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其电子转移速率常数达到2.25 s^(-1)。基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该方法被成功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50μmol/L,检测限为1.5μmol/L,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WS_(2)@Au QDs在生物传感器的界面改造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其为构建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_(2)@Au 量子点 原位还原 直接电化学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抗菌肽及其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廷勋 何欣雨 +1 位作者 王佳齐 李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5-813,共9页
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引起的结核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同时由于愈发严重的耐药问题,使得对新型抗结核药物的需求更为迫切。抗菌谱广、耐药性低的抗菌肽在治疗结核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天然抗菌肽的低稳定性等局限使... 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引起的结核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同时由于愈发严重的耐药问题,使得对新型抗结核药物的需求更为迫切。抗菌谱广、耐药性低的抗菌肽在治疗结核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天然抗菌肽的低稳定性等局限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药物递送系统,特别是纳米药物递送载体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抗结核抗菌肽的特征、作用机制和靶点,及近年来抗结核抗菌肽的生产、修饰和优化、与化疗药物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抗结核抗菌肽治疗面临的问题和抗结核药物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分析和展望了多种纳米材料作为抗结核抗菌肽递送载体的研究与应用,期望对更有效的结核病疗法的研发提供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菌肽 纳米技术 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中α5-nAChR和VEGF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对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苹 黄月盈 +5 位作者 康桂钰 郏雁飞 张倩 贾颖 焦瑒 马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50-1455,共6页
目的探讨α5-nAChR与VEGF在肺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α5-nAChR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索Oncomine、GEPIA、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肺腺癌中编码α5-nAChR的CHRNA5基因和VEGF基因表达相关性及预后情况。干扰A549细胞CHRNA5表达... 目的探讨α5-nAChR与VEGF在肺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α5-nAChR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索Oncomine、GEPIA、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肺腺癌中编码α5-nAChR的CHRNA5基因和VEGF基因表达相关性及预后情况。干扰A549细胞CHRNA5表达后,制备肿瘤条件培养基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检测HUVEC在Matrigel表面的血管形成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7例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α5-nAChR、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Oncomine中分别有3个芯片数据集显示CHRNA5或VEGF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GEPIA表明CHRNA5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 Plotter显示CHRNA5或VEGF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血管形成实验表明,干扰CHRNA5表达后,HUVEC血管形成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α5-nAChR与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57.89%(33/57)和78.95%(45/5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且与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α5-nAChR和VEGF在肺腺癌中表达升高并呈正相关,两者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预后差有关,且α5-nAChR促进体外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α5-nAChR VEGF 数据库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EAT1)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鑫 任启伟 董冠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严格调控免疫反应是有效清除病原体和防止过度炎症的基础。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EAT1)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参与调控免疫反应的长链非编码RNA。已证实,NEAT1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异常表达(多数是上调),如脓毒症、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 严格调控免疫反应是有效清除病原体和防止过度炎症的基础。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EAT1)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参与调控免疫反应的长链非编码RNA。已证实,NEAT1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异常表达(多数是上调),如脓毒症、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病毒感染。然而,其在疾病发病进程的作用却错综复杂。在机制上,主要作为微小RNA(miRNA)海绵来抑制miRNA与目标m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核旁斑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我们总结了NEAT1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重点分析其调控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机制,为人们理解NEAT1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EAT1) 感染 炎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