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影像组学鉴别脊柱骨岛与成骨型转移癌 被引量:3
1
作者 温馨 左立平 +7 位作者 王勇 田子玉 卢飞 石硕 常玲玉 纪宇 张冉 于德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763,共6页
目的观察CT影像组学鉴别脊柱骨岛(BI)与成骨型转移癌(OB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3个医疗机构的98例BI患者109个病灶及158例OBM患者282个病灶(包括48例肺癌103个转移灶、52例乳腺癌86个转移灶及58例前列腺癌93个转移灶);以机构1数... 目的观察CT影像组学鉴别脊柱骨岛(BI)与成骨型转移癌(OB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3个医疗机构的98例BI患者109个病灶及158例OBM患者282个病灶(包括48例肺癌103个转移灶、52例乳腺癌86个转移灶及58例前列腺癌93个转移灶);以机构1数据为内部数据集并按7∶3比例分为内部训练集与内部验证集,以机构2、3数据作为外部数据集;并以性别分为女性数据子集(包括肺癌与乳腺癌OBM)及男性数据子集(包括肺癌与前列腺癌OBM)。基于CT图像提取、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包括模型1(鉴别BI与OBM)、模型2(鉴别女性肺癌与乳腺癌OBM)及模型3(鉴别男性肺癌与前列腺癌OB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并比较模型1、单一CT值及3名医师(甲、乙、丙)鉴别BI与OBM的效能,以及模型2、3鉴别不同OBM的效能。结果模型1鉴别内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数据集脊柱OBM与BI的AUC分别为0.99、0.98及0.86。针对内部训练集,模型1鉴别BI与OBM的AUC高于医师甲(AUC=0.78)、乙(AUC=0.87)、丙(AUC=0.93)及单一平均CT值(AUC=0.78,P均<0.05)。模型2鉴别内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数据集女性肺癌与乳腺癌OBM的AUC分别为0.79、0.75及0.73;模型3鉴别各集男性肺癌与前列腺癌OBM的AUC分别为0.77、0.74和0.77。结论根据CT影像组学SVM模型能可靠鉴别BI与O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硬化 肿瘤转移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 被引量:9
2
作者 梁园园 李昌帅 +5 位作者 赵文静 张敏 郭荣 聂家秋 于艳妮 耿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7-621,共5页
目的观察多模态影像学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术前接受乳腺X射线摄影、超声及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单发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对比不同组织学分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影像学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 目的观察多模态影像学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术前接受乳腺X射线摄影、超声及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单发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对比不同组织学分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影像学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像学参数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69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为Ⅰ级4例、Ⅱ级28例、Ⅲ级37例,均表现为肿块样强化。Ⅰ+Ⅱ级与Ⅲ级浸润性乳腺癌之间,可疑微小钙化及毛刺征、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弥散率(MD)、平均峰度(M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影像学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K、MD及ADC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AUC分别为0.93、0.88及0.80(P均<0.05)。结论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乳腺X射线摄影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于海童 李芹 +3 位作者 吴莎莎 李方正 陈永升 牛庆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6-180,共5页
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至关重要,因此,对其准确地判断和识别可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并发症的产生。传统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有限,影像组学作为一个定量分析影像特征的崭新科研领... 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至关重要,因此,对其准确地判断和识别可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并发症的产生。传统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有限,影像组学作为一个定量分析影像特征的崭新科研领域,能够从标准医学图像中提取高通量组学特征。目前已有较多研究通过分析MRI常规序列、功能序列,结合临床信息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术前无创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本文就近年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通过术前准确、高效地识别淋巴结状态,以便指导临床制订更精确、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CT影像预测肺腺癌浸润性:Meta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文君 周秀秀 +3 位作者 周陶胡 葛艳明 董鹏 范丽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9-1366,共8页
目的:评价基于人工智能(AI)的CT影像预测肺腺癌浸润性的诊断性能。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201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基于AI的CT影像预测肺... 目的:评价基于人工智能(AI)的CT影像预测肺腺癌浸润性的诊断性能。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201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基于AI的CT影像预测肺腺癌浸润性的所有文章。以诊断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章并提取关键特征信息。通过软件MetaDiSc 1.4和Stata 16.0进行Meta分析。以浸润性腺癌作为阳性结果、非浸润性腺癌作为阴性结果,计算合并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绘制集成受试者操作特征(SROC)曲线并得出曲线下面积(AUC)。基于Meta回归探究异质性的来源。使用敏感性分析验证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共12项研究入选,包括4066例患者的4325枚肺结节,磨玻璃结节占97%。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故指标合并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86、0.82、4.55、0.19和28.31,AUC为0.9110。Meta回归结果表明AI算法的不同是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显示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度高。结论:基于AI的CT影像对肺腺癌浸润性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向医生提供更确切的诊疗信息,进而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腺癌 肺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3.0 TMRI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永升 孙胜君 +2 位作者 于晓军 吴莎莎 牛庆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MRI影像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中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40例乳腺癌患者MRI影像表现,对比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MRI影像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中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40例乳腺癌患者MRI影像表现,对比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瘤周水肿、是否伴有腋窝肿大淋巴结等MRI表现特征,通过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MRI影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病变的大小(C=0.197,P=0.021)、形态(C=0.247,P=0.015)、强化方式(C=0.251,P=0.012)、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C=0.253,P=0.011)及腋窝肿大淋巴结出现率(C=0.189,P=0.02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uminal A型乳腺癌常表现为≤2 cm(70%)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66%);Luminal B型乳腺癌TIC曲线多为Ⅲ型(81.3%);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非肿块型所占比例较高(41.7%),且具有较高的腋窝肿大淋巴结出现率(50%);三阴性乳腺癌多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84%)及环状强化(64%)。瘤周水肿见于52%的三阴性乳腺癌及45.8%的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其比例明显高于Luminal A型(18%)及Luminal B型(25%)乳腺癌,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边界(C=0.195,P=0.141)、BPE(C=0.158,P=0.720)与其分子亚型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乳腺癌MRI表现特征可初步预测其分子亚型,有利于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子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MRI影像组学研究方法及其预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忠远 欧阳爱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47,共7页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MRI因其良好的组织分辨率、无辐射等优点在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高精度诊疗数据越来越多,乳腺MRI影像组学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潜力。本研究检索了Pu...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MRI因其良好的组织分辨率、无辐射等优点在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高精度诊疗数据越来越多,乳腺MRI影像组学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潜力。本研究检索了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预后研究中的文献,并对其所用软件、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本文重点对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预后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例如平台选择、图像分割、特征提取、验证队列选择、图像选择,以及联合模型预后应用两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专注于乳腺癌患者预后治疗的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助力乳腺癌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组学 预后 放射学 磁共振成像 特征提取 联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多模态评估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逸帆 付世文 +2 位作者 孟小涵 周秋红 高文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评估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队列研究,选取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于黄体中期(排卵后7~9天)行经阴道超声ER评估的2 458例,筛选后随机选取98例RSA患者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评估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队列研究,选取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于黄体中期(排卵后7~9天)行经阴道超声ER评估的2 458例,筛选后随机选取98例RSA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96例正常人(无自然流产史且具有正常生育史)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子宫内膜形态学参数(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类型、内膜蠕动频率)以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血管血流指数(VFI)、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子宫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追踪RSA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分为RSA妊娠成功组(46例)、RSA未妊娠组(52例)、正常妊娠成功组(80例)和正常未妊娠组(16例),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妊娠结局患者的ER超声参数进行差异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参数以及各参数并联诊断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RSA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VI、FI、VFI均小于对照组,子宫动脉RI、PI、S/D高于对照组。追踪妊娠结局:RSA妊娠成功患者的VI、FI、VFI显著高于RSA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型内膜血流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63.8%、77.6%、92.5%,A、B、C型内膜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9.8%、66.6%、65.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各超声参数的最佳截断值、AUC、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子宫内膜厚度(6.2 mm、0.664、0.365、0.894)、子宫内膜容积(2.13 cm3、0.776、0.500、0.831)、子宫动脉RI(0.84、0.639、0.472、0.788)、PI(2.27、0.591、0.493、0.692)、S/D (6.295、0.622、0.788、0.507)、VI (6.09、0.846、0.923、0.655)、FI (12.61、0.736、0.769、0.704),VFI(0.775、0.841、0.904、0.676)。各参数并联诊断预测妊娠结局的AUC为0.867,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4.6%。结论:RSA患者于黄体中期行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较正常人有明显差异,ER可以通过超声技术来预测RSA患者的妊娠结局,将各超声参数并联诊断ER的价值较单一参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流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噪声指数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选择对双能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晗 殷甜甜 +3 位作者 杨秋实 王泽国 韩合理 郁万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间隔2)联合多模态ASiR-V权重(0~100%,间隔20%)共54组。分别在L1、L2和L3正中间设置感兴趣区,选择羟基磷灰石-水(HAP-H_(2)O)基物质测量各椎体的HAP含量,比较在不同NI联合不同ASiR-V条件下骨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评价其准确性。结果54组扫描条件下,L1、L2、L3椎体HAP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当NI=14、ASiR-V80%,NI=16、ASiR-V100%,NI=18、ASiR-V60%,NI=18、ASiR-V80%,NI=20、ASiR-V60%,NI=20、ASiRV80%,NI=20、ASiR-V100%时,HAP测值与体模真实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18、ASiR-V60%的条件下,能谱CT可实现对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测量,并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NI、ASiR-V权重实现低剂量扫描测定骨密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噪声指数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术后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国运 陈黄卓楠 +4 位作者 武志慧 毕梦露 刘核秀 曲妮娜 曹小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发生PSA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纳入192例无PSA患者,以病例对照1∶4配对,配对条件为年龄...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发生PSA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纳入192例无PSA患者,以病例对照1∶4配对,配对条件为年龄、穿刺部位。对患者基本资料、血液学检查、介入手术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OR=1.324,95%CI=1.097~1.598,P=0.003)、吸烟史(OR=4.477,95%CI=1.599~12.536,P=0.004)、使用抗血小板药(OR=4.861,95%CI=1.018~23.214,P=0.047)、抗血小板和抗凝药联合(OR=26.994,95%CI=2.353~309.686,P=0.008)、介入手术操作者为主治医师(OR=5.817,95%CI=1.139~29.717,P=0.034)、低血红蛋白(OR=0.946,95%CI=0.922~0.971,P<0.01)、D-二聚体增高(OR=2.407,95%CI=1.367~4.239,P=0.002)、介入手术时间长(OR=1.019,95%CI=1.005~1.033,P=0.009)、鞘管>6 F(OR=4.368,95%CI=1.196~15.947,P=0.026)为心血管介入术后P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BMI、吸烟史、使用抗血小板药、抗血小板和抗凝药联合、介入手术操作者为主治医师、低血红蛋白、D-二聚体增高、介入手术时间长、鞘管>6 F为心血管介入术后PSA发生的高危因素,可为PSA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医源性 心血管介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评估放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燕鸣 殷成 +4 位作者 周涛 韩雨 高珊珊 管玥 王锡臻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5,31,共5页
目的分析增强T2^(*)血管加权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不同参数在正常子宫肌层、宫颈癌放疗前后差异,探讨ESWAN对宫颈癌诊断及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对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5例及同年龄段32... 目的分析增强T2^(*)血管加权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不同参数在正常子宫肌层、宫颈癌放疗前后差异,探讨ESWAN对宫颈癌诊断及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对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5例及同年龄段32例正常女性志愿者、15例宫颈癌患者行放射治疗。宫颈癌治疗前后及志愿者均行盆腔常规MRI和ESWAN检查,测量病变区与正常子宫肌层、放射治疗前后的ESWAN参数值,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子宫肌层的ESWAN不同参数值差异,并分析ESWAN不同参数评估放疗疗效的效果。结果宫颈癌与正常子宫肌层磁矩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分别为(1237.25±472.50)和(1638.72±406.70)、(-0.053±0.072)和(0.025±0.201)、(30.89±10.18)和(25.48±7.34)、(36.19±10.25)和(40.38±8.26)。15例宫颈癌患者放疗治疗前后磁矩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分别为(1198.28±210.58)和(817.33±131.11)、(-0.144±0.191)和(-0.011±0.083)、(36.01±10.78)和(26.86±8.58)、(31.54±6.28)和(40.46±7.69)。宫颈癌的磁矩值、相位值和T2^(*)值低于正常子宫肌层,R2^(*)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磁矩值和R2^(*)值减低,相位值和T2^(*)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AN不同参数值在宫颈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通过分析放射治疗前后ESWAN不同参数值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对宫颈癌放疗后的组织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张型头痛患者脑血流量的静息态ASL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诚诚 王吉丽 +5 位作者 王亚琦 张淑娴 徐芹艳 孙彤 王锡臻 孙西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患者静息态下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模式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患者静息态下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模式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TTH患者31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33例,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行全脑扫描,分析TTH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静息态CBF值的差异,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TTH组疼痛程度,分析CBF改变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TH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右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左侧岛叶的CBF值升高;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的CBF值减低(P<0.05,family-wise error,FWE校正)。另外,左侧豆状壳核、左侧尾状核、右侧海马的CBF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374,r=0.416,r=0.358,P均<0.05),而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的CBF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5)。结论TTH患者的大脑存在多个CBF值异常的脑区,这些脑区的脑血流改变可能参与了TTH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脑血流量 动脉自旋标记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疼痛程度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定量参数图与ADC图直方图特征对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方正 李芹 +4 位作者 吴莎莎 孙胜君 于海童 陈永升 牛庆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34,67,共7页
目的评估合成MRI定量参数图直方图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直方图特征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经潍坊市中医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46名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估合成MRI定量参数图直方图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直方图特征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经潍坊市中医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46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活检或手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成像、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及合成MRI序列扫描成像。使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合成MRI定量参数T1、T2、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及ADC值这四个数值的直方图特征。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与低表达组(<30%)。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图(T1-mapping、T2-mapping、PD-mapping)、ADC图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与MRI定量参数图直方图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直方图特征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Ki-67高、低表达组间,ADC图直方图特征、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P=0.13;最大径,P=0.09;形态,P=0.94;边缘,P=0.23;强化方式,P=0.13;纤维腺体类型,P=0.26),T1-平均值、T1-10^(th)位数(T1百分之十位数)、T2-平均值、T2-10th位数(T2百分之十位数)、PD-熵值和PD-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10^(th)位数及T2-10^(th)位数是Ki-67表达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构建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AUC为0.809,敏感度为64.8%,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72.8%。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状态,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的肿瘤增殖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定量 合成磁共振 细胞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青 陈晓云 +5 位作者 单苗苗 袁炳鑫 郭琼 牛瑞超 王培承 李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查找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构建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 目的:查找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构建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按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控制活动(0.324 2)、控制环境(0.213 9)、风险评估(0.213 9)、信息与沟通(0.141 1)和监督(0.106 9);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58项。结论:应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的影响,探索风险管理的标准规范和程序,科学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同时,注重发挥监督作用,有效防范医院管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风险评价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纹理分析鉴别AFP阴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杜文壮 蒲如剑 +3 位作者 梁洁 鞠文萍 王文刚 王现亮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9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纹理分析鉴别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 protein,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纹理分析鉴别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 protein,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AFP阴性HCC患者(21个病灶)和19例FNH患者(22个病灶)的DCE-MRI资料。利用MaZda软件在病变最大横截面图像上手动勾画ROI,分别提取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图像的纹理参数,采用交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分类误差概率结合平均有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combined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Fisher系数(Fisher coefficient,Fisher)及三种方法的合计算法(MI+POE+ACC+Fisher,MPF)筛选纹理参数,使用线性分类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非线性分类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主要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原始数据分析(raw data analysis,RDA)进行判别分类。由2名影像科腹部组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共同评阅所有图像,并给出诊断意见。结果用误错率表示,比较影像科医师与纹理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鉴别AFP阴性HCC和FNH的纹理特征主要来自平衡期图像,误错率最小为2.33%(1/43),低于医师的误错率20.93%(9/4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7)。纹理参数筛选方法中,MPF的误错率(2.33%~18.60%)低于MI(6.98%~23.26%)、POE+ACC(4.65%~25.58%)、Fisher(9.30%~23.36%)。纹理参数分类方法中,NDA的误错率(2.33%~9.30%)低于RDA(18.60%~25.58%)、PCA(11.63%~23.26%)、LDA(2.33%~13.95%),其中NDA与LDA的误错率接近。结论DCE-MRI纹理分析对于鉴别诊断AFP阴性HCC与FNH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局灶性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方正 李芹 +3 位作者 郑召龙 孙胜君 陈永升 牛庆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6,共5页
合成MRI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1],该技术一次扫描即可得到T_(1)、T_(2)、质子密度(PD)的定量图谱和包含反转恢复(IR)在内的多种对比加权图像[2]。合成MRI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脑成像方面,并且研究结果获得... 合成MRI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1],该技术一次扫描即可得到T_(1)、T_(2)、质子密度(PD)的定量图谱和包含反转恢复(IR)在内的多种对比加权图像[2]。合成MRI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脑成像方面,并且研究结果获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现有文献显示该技术在前列腺、乳腺、骨关节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合成MRI在脑部、前列腺、乳腺、肌骨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MRI新技术 合成MRI MRI定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瑜徽 李宸 +6 位作者 李振 张新月 刘晨萌 王灿 肖培伦 王锡臻 王晓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8-260,共1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其中褪黑素治疗组在建模前、后30 min腹腔注射褪黑素(5 mg/kg);CIRI组在建模前、后30 min经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Sham组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后缝合皮肤,并于假手术前、后30 min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建模后2、6、12、24 h及72 h, 3组大鼠(每组6只)均行活体MRI 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动态分析褪黑素干预后CIRI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及大脑皮质相对ADC(rADC)值的变化。建模后6、24 h及72 h,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2′-脱氧尿苷5′-三磷酸盐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褪黑素干预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和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NKCC1)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合蛋白质印记,探讨褪黑素对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建模后24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褪黑素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合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对建模后各时点CIRI组与褪黑素治疗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Iba-1+细胞数差值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WI和DWI扫描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脑组织信号均匀,未见异常信号。建模后24 h, CIRI组见大范围异常信号脑损伤区,缺血侧大脑半球水肿,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褪黑素治疗组脑损伤区范围较CIRI组减小,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减轻。建模后2、6、12、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显著减少,大脑皮质rADC值显著增高(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而褪黑素治疗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较整齐。TUNEL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见少量TUNEL+、GFAP+/AQP4+和GFAP+/NKCC1+、Iba-1+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胞体大小适中,呈高度分枝状;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Sham组增多,小胶质细胞突起消失,形态呈现阿米巴样,褪黑素治疗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CIRI组减少,小胶质细胞胞体变小,突起较长。建模后6、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蛋白质印迹及ELISA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褪黑素治疗组Iba-1蛋白表达、IL-1β及TNF-α水平较CIRI组显著降低(均P<0.01)。建模后6、24、72 h,褪黑素治疗组与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与Iba-1+细胞数差值呈极强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7、0.9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褪黑素可下调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QP4及NKCC1蛋白的表达,改善细胞毒性水肿,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毒性水肿 褪黑素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全容积直方图特征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胜君 李芹 +2 位作者 李方正 吴莎莎 牛庆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8-62,164,共6页
目的 探讨合成MRI(synthetic MRI, 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186例乳腺病变患者资料,术前均行常规MRI和SyMRI扫描。利用PyRadiomic软件提取SyMRI定... 目的 探讨合成MRI(synthetic MRI, 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186例乳腺病变患者资料,术前均行常规MRI和SyMRI扫描。利用PyRadiomic软件提取SyMRI定量参数的直方图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SyMRI定量参数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评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150例患者的166个病灶(61个良性,105个恶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1-90th(P=0.002)、T1-熵(P=0.001)与质子密度-峰度(P=0.014)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9(95%CI:0.84~0.94),敏感度为85.15%,特异度为81.97%。结论 SyMRI直方图特征可为鉴别乳腺病变治疗前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良恶性鉴别 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 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重心模型2011年至2021年残联系统康复人员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叶凡 张晗 +8 位作者 张艳秋 石志学 邢洋 嵇丽红 蔡伟芹 高倩倩 高润国 陈晓云 井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基于重心模型分析2011年至2021年残联系统康复人员地理分布变化。方法采用ArcGIS和残联系统康复人员统计数据分析2011年至2021年康复人员的地理重心分布。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单位,中部地区包括... 目的基于重心模型分析2011年至2021年残联系统康复人员地理分布变化。方法采用ArcGIS和残联系统康复人员统计数据分析2011年至2021年康复人员的地理重心分布。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单位,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级单位,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单位。结果与2011年相比,2021年每千残疾人口康复人员数增长率为107.5%,其中,东中西部增长率分别为81.1%、114.2%和174.1%;康复业务人员数增长率为190.5%,其中,东中西部分别为148.8%、284.6%和280.6%;康复管理人员数增长率为80.0%,其中,东中西部增长率分别为46.8%、554.3%和128.1%。与2011年相比,2021年康复人员地理重心移动330.9 km;残疾人口地理重心移动169.64 km。结论残联系统康复人员数量东部地区高;残联系统康复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地理重心位置移动轨迹较为一致,东部地区较为密集,残疾人口地理重心较康复人员偏西,二者尚不完全匹配。需增强西部地区康复人员配置,实现地区间残疾人、康复人员配置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重心 残疾人 康复人员 残联系统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及弥散张量成像评估IgA肾病患者肾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祝梦晴 王文娟 +5 位作者 王锡臻 李知非 孙正钢 吴思雨 袁国恒 刘金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观察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LOD-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IgA肾病(IgAN)患者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IgAN患者(IgAN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集腹部BLOD-fMRI及DTI。IgAN组分期11例1期,10例2期,11例3期,9例4... 目的观察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LOD-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IgA肾病(IgAN)患者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IgAN患者(IgAN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集腹部BLOD-fMRI及DTI。IgAN组分期11例1期,10例2期,11例3期,9例4期,9例5期,分别归入相应亚组。比较正常组与IgAN各亚组间R2及各项异性分数(FA)差异,分析IgAN患者R2及FA与尿素氮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RI参数诊断IgAN的价值。结果正常组和IgAN组左、右侧肾皮、髓质R2及F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及IgAN组肾髓质R2均明显高于皮质(t=47.87、71.14,P均<0.01)。IgAN各亚组肾皮、髓质R2与正常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57、20.65,P均<0.01);IgAN患者肾皮、髓质R2与尿素氮均呈正相关(r=0.58、0.59,P均<0.05)。正常组及IgAN组肾髓质FA明显高于皮质(t=56.39、70.84,P均<0.01)。IgAN各亚组肾皮、髓质FA与正常组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40、49.46,P均<0.01);IgAN患者肾皮、髓质FA与尿素氮均呈负相关(r=-0.66、-0.69,P均<0.05)。肾皮质R2、髓质R2及肾皮质FA、髓质FA诊断IgAN的AUC分别为0.84、0.85、0.82及0.84。结论BLOD-fMRI可监测IgAN患者肾脏血氧状态,DTI可检测其肾脏细微结构改变,二者均对评估IgAN肾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磁共振成像 肾小球肾炎 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模态超声提高乳腺BI-RADS 4类结节诊断准确率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孟蕾 王瑞先 +5 位作者 张志扬 赵璇 张倩 徐茳蕾 陈文琪 刘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701-704,709,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对乳腺BI-RADS 4类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完成乳腺常规二维超声检查(2D-US)、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的共271例BI-RADS 4类患者,将其中100例有病理...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对乳腺BI-RADS 4类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完成乳腺常规二维超声检查(2D-US)、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的共271例BI-RADS 4类患者,将其中100例有病理结果者纳入本研究。对患者的CEUS、ARFI结果进行分析,探讨2D-US、CEUS、ARFI及联合诊断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100个结节,研究发现良恶性组之间患者年龄、结节大小、结节形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造影后肿块范围较二维有无扩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触诊组织成像(VTI)中选取应变率比值(SR)作为诊断的敏感指标,以6.50作为SR截断值,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9.6%、80.4%、80.4%、79.6%;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中选取横向剪切波速度(SWV)作为诊断的敏感指标,以3.45 m/s作为截断值,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74.0%、71.4%、72.6%、72.9%。综合分析,多模态超声对BI-RADS 4类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PPV、NPV较高,分别为82.4%、91.8%、87%、91.3%、83.3%。与2D-US相比,曲线下面积(AUC)从0.69提高到0.92(P<0.05),所以联合超声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常规超声。结论:联合应用2D-US、CEUS、SR、SWV检查可有效提高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减少对乳腺良性结节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