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敏 郭继志 +5 位作者 贾君杰 朱宇航 胡善菊 庄立辉 董毅 罗盛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9名(41.8%)农村老年人SCL-90得分为阳性,除... 目的研究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9名(41.8%)农村老年人SCL-90得分为阳性,除抑郁维度得分(1.58±0.58)与城市老年人(1.53±0.56)存在差异性(t=-2.145,P<0.05)外,其他维度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种类和主观支持对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群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省农村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医生执业风险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葵 尹文强 +5 位作者 黄冬梅 于倩倩 陈钟鸣 郭洪伟 胡金伟 马东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分析乡村医生执业风险现状,探索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应对策略。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问卷调查以课题组编制的乡村医生调查表为测量工具,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对山东省部分乡村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描... 目的:分析乡村医生执业风险现状,探索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应对策略。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问卷调查以课题组编制的乡村医生调查表为测量工具,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对山东省部分乡村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问卷资料进行分析,定性资料的分析采用因果分析图法。结果:36.6%的乡村医生认为执业风险是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2015年有63.3%的乡村医生认为执业风险非常高,2018年这一比例增长到67.4%。资质因素、能力因素、硬件因素、业务培训、风险分担机制是影响乡村医生执业风险的主要因素。结论:改善乡村医生执业风险现状应从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升能力、改善硬件、加强培训、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执业风险 现状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科医生人力资源配置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方厅 赵春文 +5 位作者 于倩倩 尹文强 黄冬梅 孙葵 陈钟鸣 郭洪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2017年全科医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预测2020年全科医生数,为全科医生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集聚度和灰色预测法,分析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政策目标的实现度。结果2017年我国全科医生252717人,每万居民全科医生1... 目的分析我国2017年全科医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预测2020年全科医生数,为全科医生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集聚度和灰色预测法,分析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政策目标的实现度。结果2017年我国全科医生252717人,每万居民全科医生1.82名,执业(助理)医生中全科医生占比较低(7.45%)。东中西部全科医生的注册率分别为41.75%、35.73%、30.82%。从集聚度看,东部地区按地理面积配置(4.90)过度集中,按人口配置(1.33)略微集中;中部地区按地理面积配置(1.42)略微集中,但按人口配置(0.80)不足;西部地区按地理面积配置(0.38)和人口配置(0.73)均不足。预测2020年我国全科医生达366410人,其中,东中西部每万居民全科医生分别为3.33、2.37、1.77名。结论目前亟需高度重视西部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以保证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将医疗资源向西部倾斜,鼓励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医学教育,建立健全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并积极引入"互联网+"赋能全科医生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人力资源 资源配置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麸皮不同极性部位的抑菌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雷 丁葵英 +3 位作者 郑星 徐方舟 薛鹏 张丰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8,94,共8页
以抑菌圈大小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藜麦麸皮中具有抑菌活性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极性部位。采用75%的乙醇对藜麦麸皮进行超声提取,三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获取四个极性部位。纸片法观察... 以抑菌圈大小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藜麦麸皮中具有抑菌活性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极性部位。采用75%的乙醇对藜麦麸皮进行超声提取,三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获取四个极性部位。纸片法观察不同的极性部位对于四种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同时探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利用液质推断其有效成分并用高效液相对高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层的活性最高,且对革兰阳性菌较为敏感但对革兰阴性菌无明显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04、2.08 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52、1.04 mg/mL。比较可知藜麦麸皮极性部位的抑菌效果要优于某些常见的中药;在浓度为1 m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55.86%,是同浓度VC抑制效果的58.96%;液质推断出正丁醇层主要物质为藜麦皂苷,定量分析藜麦皂苷的纯度为62.6%。综上,藜麦麸皮不同极性部位中,正丁醇萃取层的抑菌活性以及对于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较好,且主要活性物质为藜麦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麸皮 不同极性部位 抑菌活性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及不同清洗和存储方式对农残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祥祥 张丰香 +5 位作者 曹梦迪 王欣怡 胡浩 贾培培 程博文 刘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91-93,共3页
利用农残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目前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以及不同清洗方式和储存条件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537份散户售卖蔬菜样品农残超标率为6.7%,可疑超标率为13.0%;1 026份超市所售蔬菜样品农残超标率为3.8%,可疑超标率为3.7%。不... 利用农残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目前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以及不同清洗方式和储存条件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537份散户售卖蔬菜样品农残超标率为6.7%,可疑超标率为13.0%;1 026份超市所售蔬菜样品农残超标率为3.8%,可疑超标率为3.7%。不同蔬菜种类之间农药残留超标率存在差异(P<0.05),春、冬季节的蔬菜中农药残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市与散户所售蔬菜中农药残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清水、淡盐水、淘米水对农残的去除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蔬菜随着存储时间的增加,农药残留量也呈递减趋势,室温保藏要好于低温4℃储存,且农药降解与存储时间存在线性关系。不同种类的蔬菜存储过程中农药降解的速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清洗方式 存储方式 农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