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TM家族成员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子机制及潜在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姜辉 牟笑笑 杨晓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针对肿瘤的研究也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热点。含有MARVEL跨膜结构域的趋化素样因子基因家族(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family of genes,CMTM family),原名人类趋化素样因子...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针对肿瘤的研究也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热点。含有MARVEL跨膜结构域的趋化素样因子基因家族(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family of genes,CMTM family),原名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chemokine-like factor super family,CKLFSF)是由我国学者首次发现的新的基因家族,有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与人体免疫、造血和生殖系统以及肿瘤具有密切关系。CMTM家族在多种常见肿瘤中表达失调,能够参与多种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有着密切关系。CMTM家族成员在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信号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进程、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关的信号通路,并通过调节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CMTM家族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生物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机制,以及CMTM家族在卵巢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多种常见恶性肿瘤中潜在的临床价值。目前,CMTM家族与肿瘤相关的详尽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深入研究CMTM家族在肿瘤中表达、生物学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将会为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预测预后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 肿瘤 细胞信号通路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及潜在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 杨晓 杨晓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8-1015,共8页
血管系统构成了人体最大的表面。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于血管内壁的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内分泌、血管生成和构成生物屏障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维持血管系统稳态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 血管系统构成了人体最大的表面。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于血管内壁的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内分泌、血管生成和构成生物屏障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维持血管系统稳态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活跃的磷脂信号分子,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还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和血管生成。本文以LP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为切入点,综述了近年来LP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作用的分子机制。LPA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在白细胞的募集、滚动和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LPA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在调节血管壁通透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PA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行为和功能,在血管生成和成熟中发挥作用。此外,还综述了LPA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中的潜在临床价值,包括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再灌注、阿尔兹海默病、肿瘤和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目前,LP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详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深入研究LP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受体表达、生物学作用及调控机制,将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