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角膜顶点或瞳孔为中心不同区域全角膜散光及矢量的分析
1
作者 林吉娇 刘福义 +1 位作者 刘明明 姜雅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区域模式下以角膜顶点或瞳孔为中心测得的全角膜散光及矢量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潍坊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术前行Penta... 目的分析不同区域模式下以角膜顶点或瞳孔为中心测得的全角膜散光及矢量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潍坊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术前行Pentacam眼前节生物测量仪检查,收集以角膜顶点或瞳孔为中心2 mm、4 mm、6 mm角膜直径时圆环和圆区模式下的全角膜散光值及轴位进行比较,并进行矢量分析。结果在相同圆环模式下,以角膜顶点为中心与以瞳孔为中心比较,6 mm角膜直径时散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圆区模式下,以角膜顶点为中心与以瞳孔为中心比较,2 mm、4 mm、6 mm角膜直径时散光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圆环与圆区模式下比较,2 mm、6 mm角膜直径时散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以瞳孔为中心,圆环与圆区模式下比较,2 mm、4 mm、6 mm角膜直径时散光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相同测量中心圆环与圆区模式下比较,及在相同区域模式不同测量中心比较,2 mm、4 mm、6 mm角膜直径时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矢量分析法结果显示:在圆环模式下,以角膜顶点为中心与以瞳孔为中心比较,4 mm角膜直径时Y轴上分量的全角膜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瞳孔为中心,圆环与圆区模式下比较,4 mm角膜直径时在Y轴上分量的全角膜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以角膜顶点和瞳孔为中心测量的全角膜散光值具有一定的差异,圆环和圆区模式测量的全角膜散光值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散光轴位均无明显差异。矢量分析法与传统方法分析全角膜散光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全角膜散光 角膜顶点 瞳孔 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