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以漳州古城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卓君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2期69-71,共3页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更迭的缩影,承载着一个城市的重要记忆和文化内涵,其中地域文化是体现历史街区独特性和文化性的重要内容。以漳州古城为例,分析了闽南文化在漳州古城景观中的体现,并总结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与发...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更迭的缩影,承载着一个城市的重要记忆和文化内涵,其中地域文化是体现历史街区独特性和文化性的重要内容。以漳州古城为例,分析了闽南文化在漳州古城景观中的体现,并总结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与发展原则,希望能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地域文化 漳州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状黑黄檀木材解剖结构及其密度探究
2
作者 黄广华 陈居静 陈瑞英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2-749,共8页
借助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和图像测量分析系统对刀状黑黄檀宏观构造、微观结构及其细胞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进行木材密度测定。结果表明,刀状黑黄檀材色紫红色,生长轮较明显,为散孔材,其木材管孔组合类型以单管孔为主,少... 借助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和图像测量分析系统对刀状黑黄檀宏观构造、微观结构及其细胞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进行木材密度测定。结果表明,刀状黑黄檀材色紫红色,生长轮较明显,为散孔材,其木材管孔组合类型以单管孔为主,少数为径列复管孔,导管细胞形状以鼓形为主,木纤维细胞叠生,腔小壁厚,细胞长宽比与壁腔比分别为48.84、0.81。木射线为细木射线,叠生,同形2~3列,高5~9个细胞,长宽比为5.17。轴向薄壁组织叠生,丰富,翼状或同心傍管带状,细胞长宽比为6.36。结晶细胞多为分室含晶细胞,其结晶颗粒多达17颗。波痕在肉眼下略可见,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在木材组织比量中占比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木纤维和结晶细胞,通过组织比量可以深入了解树木的生长和木材材性。木材密度较大,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分别为0.85、1.04、0.94 g/cm^(3)。通过以上分析完善木材解剖结构理论,为木材识别、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 黑酸枝 刀状黑黄檀 木材结构 细胞形态 组织比量 木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3
作者 康哲民 雷能忠 祖庆芝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残余力向量法是结构损伤识别中常用的方法,复杂结构中单元数量较多而损伤位置较少,容易造成无关变量增多,进而导致计算量过大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该方法利用刚度联系向量与残余力向量之... 残余力向量法是结构损伤识别中常用的方法,复杂结构中单元数量较多而损伤位置较少,容易造成无关变量增多,进而导致计算量过大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该方法利用刚度联系向量与残余力向量之间线性相关的特性,以向量投影值作为损伤定位的影响系数,初步筛选出结构可能出现损伤的单元范围。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残余力向量对应的线性方程组,根据顺序主子式不为零的条件,对线性方程组进行行初等变换,再根据单元的数量保留前n维线性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组的代数解可得到该结构单元的刚度损伤参数。以简支梁为例的数值模拟表明,本文方法可减少无关单元变量的计算,降低残余力向量的维度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力向量法 损伤识别 线性相关 刚度联系矩阵 抗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材解剖构造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广华 金浩 +1 位作者 陈瑞英 陈居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8-233,312,共7页
通过观察比较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结合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分析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散孔材,生长轮明显;心材均黄褐色至红褐色;管孔类型均以单管孔为主,偶见径列复管孔;管孔内红褐色树胶明显... 通过观察比较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结合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分析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散孔材,生长轮明显;心材均黄褐色至红褐色;管孔类型均以单管孔为主,偶见径列复管孔;管孔内红褐色树胶明显。交趾黄檀导管细胞以圆柱形细胞为主,而奥氏黄檀导管细胞以鼓形导管细胞为主,两者均有矩形细胞,而纺锤形细胞只在交趾黄檀中可见。两者木纤维均腔小壁厚,壁腔比分别为0.72和0.57;木纤维细胞在横切面均以椭圆形、多角形为主;在纵切面呈纺锤形,少数奥氏黄檀木纤维末端呈树枝状分歧。两者轴向薄壁细胞丰富,在横切面上为同心层式窄带状,其中交趾黄檀在宽度上较奥氏黄檀多1~2个细胞。纵切面上均呈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射线均由横卧射线细胞组成,两者木射线高度相对接近,两者长宽比分别为6.08和9.23,即前者长宽比较后者小。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均含分室含晶细胞,前者结晶细胞较后者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奥氏黄檀 宏观构造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里黄檀木材解剖构造、颜色及接触角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广华 陈瑞英 陈居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39,共6页
利用放大镜及显微镜观察巴里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结合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分析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CIE L*a*b*色度空间表色体系测定木材材色,静滴接触角/界面张力测定仪测定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巴里黄檀为散孔材,导管细... 利用放大镜及显微镜观察巴里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结合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分析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CIE L*a*b*色度空间表色体系测定木材材色,静滴接触角/界面张力测定仪测定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巴里黄檀为散孔材,导管细胞多数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导管细胞中鼓形导管细胞最多占79.42%,纺锤形导管细胞最少占1.97%;木纤维中细长纺锤形韧型纤维居多,腔小壁厚,细胞壁腔比0.89;木射线主要有横卧射线细胞和方形射线细胞宽度细胞3~5个,高度细胞10~15个;轴向薄壁组织丰富,细胞长度与宽度分别为129.40μm和23.14μm;轴向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中含有较多结晶细胞等深色内含物;木材色相以低饱和度的红黄色调为主,属于深材色树种;40s表面接触角变化5.78°,亲水湿润性较好。通过以上分析为红木类木材的识别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丰富木材识别鉴定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黄檀 宏观构造 微观结构 材色 表面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黑黄檀木材构造及其材色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广华 陈瑞英 +1 位作者 陈居静 金浩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2,131,共7页
以东非黑黄檀(Dalbergia melanoxylon)木材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木材的宏观构造和显微构造,测定分析其各类细胞的构造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东非黑黄檀木材生长轮、波痕较不明显,结构细,木材纹理较直;心材带深色条纹,黄褐至紫褐色;散孔材,... 以东非黑黄檀(Dalbergia melanoxylon)木材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木材的宏观构造和显微构造,测定分析其各类细胞的构造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东非黑黄檀木材生长轮、波痕较不明显,结构细,木材纹理较直;心材带深色条纹,黄褐至紫褐色;散孔材,管孔组合类型以单管孔为主,少数复管孔,管孔内含深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傍管型翼状、星散聚合状;木射线为细木射线,木射线类型主要为同形单列,少数同型多列;在肉眼下不明显;木纤维叠生,腔小壁厚;具分室含晶细胞。组织比量最大为木纤维占80.09%,最小为分室含晶细胞占0.12%。根据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均匀颜色空间CIE(1976)L*a*b*和孟塞尔色度空间测定说明,东非黑黄檀木材以低饱和度的红、黄色调为主,颜色较深沉。通过对东非黑黄檀宏观、微观结构特征等进行研究,为识别、利用东非黑黄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黑黄檀 宏观构造 微观结构 木材构造 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研磨二步法制备竹浆纳米纤维素工艺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浩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克服目前纳米纤维素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耗能较高、耗时较长、污染较严重等问题,采用酶解-研磨(酶预处理后机械研磨)二步法制备竹浆纳米纤维素(BCNF),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酶用量(m酶/m纤维原料)、酶解时间、球磨时间等因素对BCNF得率... 为克服目前纳米纤维素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耗能较高、耗时较长、污染较严重等问题,采用酶解-研磨(酶预处理后机械研磨)二步法制备竹浆纳米纤维素(BCNF),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酶用量(m酶/m纤维原料)、酶解时间、球磨时间等因素对BCNF得率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CNF最佳制备条件为酶用量(酶的质量分数)6%、酶解时间3 h、球磨时间3 h,此时,BCNF的得率为56.8%。对酶解-研磨二步法制备的产品进行物理、化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CNF直径10~40 nm,长度400~600 nm,结晶度(71.3%)较原料提高了6.1%,且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纳米材料 竹浆 纤维素酶 酶解-研磨二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黄檀木材解剖构造及其表面接触角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广华 陈瑞英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借助生物数码显微镜、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对阔叶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进行观察。测定并分析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利用静滴接触角测量仪测定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阔叶黄檀属于散孔材,导管细胞以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为主,圆柱形导管细... 借助生物数码显微镜、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对阔叶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进行观察。测定并分析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利用静滴接触角测量仪测定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阔叶黄檀属于散孔材,导管细胞以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为主,圆柱形导管细胞最多,占导管细胞的50.08%,其长宽比1.17;木纤维中细长纺锤形韧型纤维居多,长宽比38.28;木射线细胞为普通的横卧射线细胞,长宽比5.74;轴向薄壁组织丰富,翼状、聚翼状、断续的窄带状、环管束状,内含有少量分室含晶细胞,细胞长宽比4.43;细胞组织比量最大为木纤维71.10%;最小为分室含晶细胞0.11%,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木纤维细胞、木射线细胞、导管细胞、轴向薄壁细胞、结晶细胞。40 s阔叶黄檀表面接触角变化18.02°,下降30.83%。通过阔叶黄檀木材解剖构造及其表面接触角分析可为其鉴定识别和木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黄檀 木材解剖 宏观构造 微观结构 表面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黑酸枝木材细胞形态特征比较
9
作者 黄广华 陈居静 陈瑞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以阔叶黄檀、东非黑黄檀和刀状黑黄檀3种黑酸枝类木材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试材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几何参数。结果表明,三者导管细胞长宽比差异不显著,细胞腔大壁薄,木纤维细胞腔小壁厚,东非黑黄檀、刀状黑黄檀长宽比分别为50.67、48.... 以阔叶黄檀、东非黑黄檀和刀状黑黄檀3种黑酸枝类木材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试材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几何参数。结果表明,三者导管细胞长宽比差异不显著,细胞腔大壁薄,木纤维细胞腔小壁厚,东非黑黄檀、刀状黑黄檀长宽比分别为50.67、48.84,远大于阔叶黄檀的38.28;壁腔比刀状黑黄檀最大80.63%,阔叶黄檀次之,75.39%,东非黑黄檀最小,53.09%。木射线横卧细胞,刀状黑黄檀长、宽、高均最大,阔叶黄檀长度最小,东非黑黄檀宽度和高度最小;长宽比东非黑黄檀最大7.92,阔叶黄檀次之5.74,刀状黑黄檀最小5.17。轴向薄壁细胞,刀状黑黄檀长度最大,宽度最小,阔叶黄檀和东非黑黄檀长、宽差异不大;长宽比刀状黑黄檀最大6.36,阔叶黄檀次之4.43,东非黑黄檀最小4.11。阔叶黄檀的结晶细胞含量很少,东非黑黄檀仅偶见结晶细胞,刀状黑黄檀含大量分室含晶细胞;结晶颗粒数量为:刀状黑黄檀>阔叶黄檀>东非黑黄檀。通过对比分析黑酸枝类木材的细胞形态特征,为识别、鉴定此类黑酸枝木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酸枝 阔叶黄檀 东非黑黄檀 刀状黑黄檀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穴盘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赛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48-51,共4页
通过调查漳州辣椒育苗基质并以一定配比进行试验,探讨不同配方基质下辣椒育苗综合效果。结果表明,当泥炭土∶珍珠岩∶椰糠的混合比例为1∶1∶3时,辣椒育苗整体整齐度、长势、高度、叶片数和成活率均优于其他基质配方下辣椒的育苗效果,... 通过调查漳州辣椒育苗基质并以一定配比进行试验,探讨不同配方基质下辣椒育苗综合效果。结果表明,当泥炭土∶珍珠岩∶椰糠的混合比例为1∶1∶3时,辣椒育苗整体整齐度、长势、高度、叶片数和成活率均优于其他基质配方下辣椒的育苗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当地辣椒基质育苗的农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基质配比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求解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哲民 祖庆芝 雷能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57,共9页
基于模态参数化线性求解结构损伤的识别方法在工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噪声的干扰下,当结构可测量的模态阶数较少时,利用该方法求解的结果会出现大量的虚假损伤,严重扰乱真实的损伤信息。针对此问题,引入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 基于模态参数化线性求解结构损伤的识别方法在工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噪声的干扰下,当结构可测量的模态阶数较少时,利用该方法求解的结果会出现大量的虚假损伤,严重扰乱真实的损伤信息。针对此问题,引入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多线性回归建模的方法来对损伤识别结果进行降噪处理。通过对损伤结构的频率和振型信息添加一定水平的噪声干扰,分析确定结构单元的损伤参数,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重构线性方程组。同时,选择识别结果较为稀疏的解作为标准样本点,利用奇异值分解法回代求解结构的损伤参数。以桁架模型为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噪声干扰下,该方法与传统最小二乘法和奇异值分解法相比,不仅损伤识别结果准确,而且能够最大程度抑制虚假损伤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有限元方法 损伤检测 模态分析 噪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