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片仔癀对实验动物胆汁排泄的影响及镇痛作用观察
1
作者 李俊峰 任锋 +4 位作者 丁美 刘霜 陈志亮 陈煜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0-573,共4页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实验动物胆汁排泄的影响及镇痛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随机分为片仔癀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给予片仔癀(140 mg/kg)、熊去氧胆酸(22. 5 mg/kg)和生理盐水,连续4 d后行胆汁引流术,检测胆汁排泄量及...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实验动物胆汁排泄的影响及镇痛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随机分为片仔癀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给予片仔癀(140 mg/kg)、熊去氧胆酸(22. 5 mg/kg)和生理盐水,连续4 d后行胆汁引流术,检测胆汁排泄量及胆汁成分变化,检测肝功能指标变化。将30只小鼠随机分组为片仔癀组(360 mg/kg)、熊去氧胆酸组(120 mg/kg)和对照组,连续给药4 d,末次给药1 h后,用0. 6%冰醋酸(0. 15 ml/10 g)腹腔注射,利用小鼠扭体实验观察片仔癀的镇痛作用。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片仔癀和熊去氧胆酸具有明显的促胆汁排泄作用(P值分别为0. 039和0. 009)。各组间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红素、总胆汁酸和磷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各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DBil、IBil和TBA等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 0. 05)。与对照组相比,片仔癀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 <0. 001)。结论在动物体内证实了片仔癀具有显著的利胆和镇痛作用,为片仔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排泄 利胆药和促胆汁分泌药 镇痛 豚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在线加压溶剂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分析片仔癀化学成分组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玮 蒋珍珍 +4 位作者 李菡 屠鹏飞 宋青青 于娟 宋月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8-487,共10页
片仔癀(Pien-Tze-Huang)是由三七、牛黄、蛇胆、麝香等名贵中药经加工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片仔癀中的三七皂苷、胆汁酸以及麝香酮等主要化学成分已被深入研究,然而其全方化学成分组成尚未被整体阐明。该文建立了在线加压溶剂提取-超高... 片仔癀(Pien-Tze-Huang)是由三七、牛黄、蛇胆、麝香等名贵中药经加工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片仔癀中的三七皂苷、胆汁酸以及麝香酮等主要化学成分已被深入研究,然而其全方化学成分组成尚未被整体阐明。该文建立了在线加压溶剂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online PLE-UHPLC-IT-TOF-MS)法,快速、直接分析片仔癀化学成分组。将少量片仔癀粉末(0.3 mg)均匀地平铺于预柱芯尾端,之后用正相硅胶填充预柱芯,滤膜密封后构成提取池。提取池装入预柱套后置于70℃的柱温箱内,连接于UHPLC-IT-TOF-MS分析系统。通过引入一个二位六通电子阀,将整个分析过程自动在提取相和洗脱相间切换。提取相用时3 min,以0.1%(v/v)甲酸水为提取溶剂,流速为0.2 mL/min;洗脱相以0.1%(v/v)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IT-TOF-MS检测。通过与对照品、相关文献和自建中药数据库对照,并总结相关质谱裂解规律,从片仔癀中共检测到73个化学成分,初步鉴定并归属了其中71个,36个来源于三七,15个来源于蛇胆,9个来源于牛黄,11个可能来源于牛黄与蛇胆,另有2个结构无法确定。该研究深入解析了片仔癀的化学成分组,为其质量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该文构建的online PLE-UHPLC-IT-TOF-MS分析系统为中药复杂体系快速、直接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加压溶剂提取 片仔癀 化学成分组 质谱裂解途径 来源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定片仔癀肝宝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娟 杜守颖 陈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89-1795,共7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片仔癀肝宝中铬(Cr)、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6种重金属的含量。方法:样品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Cr、Cu、As、Cd、Hg、Pb标液的工作曲线...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片仔癀肝宝中铬(Cr)、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6种重金属的含量。方法:样品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Cr、Cu、As、Cd、Hg、Pb标液的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 3。其中Cr的平均回收率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7.6%;Cu的平均回收率96.4%,RSD3.5%;As的平均回收率101.3%,RSD1.8%;Cd的平均回收率100.2%,RSD0.3%;Hg的平均回收率100.5%,RSD4.2%;Pb的平均回收率104.2%,RSD5.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片仔癀肝宝中Cr、Cu、As、Cd、Hg、Pb 6种重金属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片仔癀肝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舒宝片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物质辨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方博 李煜 +3 位作者 张毅 徐核 王丽芳 刘丛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906-911,共6页
目的:以含药肠吸收液-体外药理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辨识研究心舒宝片体现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物质。方法:制备心舒宝片全方及各单味药的肠吸收液,以抗凝血和抗氧化为反映活血化瘀的药理活性作用,寻找药效最强的单味药。抗凝血作用选择... 目的:以含药肠吸收液-体外药理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辨识研究心舒宝片体现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物质。方法:制备心舒宝片全方及各单味药的肠吸收液,以抗凝血和抗氧化为反映活血化瘀的药理活性作用,寻找药效最强的单味药。抗凝血作用选择凝血4项和腺苷二磷酸(ADP)诱导血小板凝集实验,抗氧化作用选择1,1-二苯-2-三硝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抗凝血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山楂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P<0.01)和凝血酶时间(TT,P<0.05),且有较强的抗ADP诱导血小板凝集作用(P<0.01)。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以丹参的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强(P<0.01),其次分别为山楂、刺五加、白芍和郁金。结论:丹参和山楂可能是心舒宝片体现活血化瘀功效的重要组分,但尚不能代表全方的整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舒宝片 抗凝血 抗氧化 活血化瘀 功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舒宝片临床研究浅述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丛盛 林进生 +1 位作者 卢育生 庄国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21-922,共2页
关键词 心舒宝片 药理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胆汁酸类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沁 陈三理 +4 位作者 王倩 陈海滨 金鸣 陈在敏 吴丽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897,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Orbitrap MS)对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共18批样品进行分析,使用Compound Discoverer软件对胆汁酸类成分进行鉴定,结合化学统计学分析筛选不同类型牛黄的差异性成分。根据...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Orbitrap MS)对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共18批样品进行分析,使用Compound Discoverer软件对胆汁酸类成分进行鉴定,结合化学统计学分析筛选不同类型牛黄的差异性成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化合物碎片信息,鉴定了30个共有的胆汁酸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培育牛黄与产地呈现一致趋势,而天然牛黄的聚类趋势与产地无关。主成分分析载荷图显示胆酸、去氧胆酸等成分对主成分1的贡献较大,而甘氨鹅去氧胆酸、甘氨去氧胆酸、牛磺去氧胆酸等成分对主成分2的贡献较大。通过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PLS-DA)模型,共筛选出11个胆汁酸类差异成分(VIP>1,P<0.05),其中胆酸在两组之间的含量差异最大。除了去氢胆酸和甘氨去氢胆酸,其余9个差异成分在体外培育牛黄中的相对含量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的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E-Orbitrap MS 天然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 胆汁酸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豚鱼Cyt b基因部分DNA序列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文炳 林少华 +4 位作者 邵碧英 赵晨 江树勋 闫诚 郑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27-232,共6页
建立河豚鱼物种DNA鉴别技术,根据GenBank公布的河豚鱼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应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0版设计上游引物HT1-F与下游HT1-R,对3属9种福建省搜集的常见的河豚鱼与2种未知物种名称且外观无法进行形态学判断的河豚鱼样品的细胞色... 建立河豚鱼物种DNA鉴别技术,根据GenBank公布的河豚鱼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应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0版设计上游引物HT1-F与下游HT1-R,对3属9种福建省搜集的常见的河豚鱼与2种未知物种名称且外观无法进行形态学判断的河豚鱼样品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中的部分片段进行PCR扩增,PCR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证、纯化后,进行DNA碱基序列测定,序列长度均为423bp。应用DNA MANN软件进行样品间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建立样品间系统关系树状图,供试11个样品被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组与第Ⅱ组之间的同源率为89%,这2组与第Ⅲ组之间的同源率为85%。根据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可推测2个未知种名的样品为腹刺鲀属或东方鲀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鱼 PCR检测 DNA测序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中主要成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SR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罗志毅 黄新 包国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612-614,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掌叶大黄中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大黄延缓衰老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分别检测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 目的:通过研究掌叶大黄中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大黄延缓衰老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分别检测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结果: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依次为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结论:大黄所具有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具有清除O2.-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药理学 抗氧化剂 自由基清除剂 衰老 药物作用 电子自旋共振(E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 被引量:1
9
作者 连赟芳 陈丹 +4 位作者 黄群 黄娇 谢平 马国萍 朱仙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考察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条件为Lichrocart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84 nm,比较黄酮... 目的考察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条件为Lichrocart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84 nm,比较黄酮提取物与成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情况,再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评价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相似度。结果在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对应的9个共有峰迁移率为75.46%~96.56%,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迁移率分别达96.56%和96.36%;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平均整体迁移相似度为1.000。结论优化后,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工艺基本保留了原料药的药效组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 制备 药效组分群 整体迁移率 HPLC特征图谱 Pearson相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饲养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小兵 黄志鑫 +5 位作者 张天祥 丁建红 高云云 付雅君 胡德夫 刘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5,共8页
【目的】研究林麝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遗传结构,为指导种群遗传管理及其饲养种群种质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遴选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片仔癀麝场和逢春麝场,汉中市留坝县的太子岭麝场,采用分子粪便学的方法,采集220份... 【目的】研究林麝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遗传结构,为指导种群遗传管理及其饲养种群种质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遴选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片仔癀麝场和逢春麝场,汉中市留坝县的太子岭麝场,采用分子粪便学的方法,采集220份新鲜的粪便样品,成功获得112条mtDNA控制区序列,计算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结果】在3个林麝繁育基地共检测到96个变异位点,均为简约信息位点,突变形式为转换和颠换,未出现插入和缺失现象;共获得3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578和0.0395,单倍型多样性以片仔癀麝场最高,为0.9539,留坝群体最低,为0.8428;饲养种群间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中,太子岭麝场和逢春麝场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0.1377)最高,而太子岭麝场和片仔癀麝场的F_(ST)(0.0772)最低。【结论】饲养林麝种群较之众多濒危有蹄类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但林麝饲养种群之间基因交流较少,建议实施基于非损伤取样的粪便mtDNA分析技术对群体内和群体间进行遗传管理,保护饲养林麝种群现有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养殖林麝主要疾病防治技术——助推我国林麝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丛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麝香是祖国医学重要的动物药材和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麝香的主要来源是林麝,林麝资源自上世纪90年代已临枯竭,麝香资源也面临短缺。人工养殖林麝是林麝资源保护和恢复麝香资源的有效途径,而林麝主要疾病肺炎、脓肿病、毛球病等是制约人工... 麝香是祖国医学重要的动物药材和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麝香的主要来源是林麝,林麝资源自上世纪90年代已临枯竭,麝香资源也面临短缺。人工养殖林麝是林麝资源保护和恢复麝香资源的有效途径,而林麝主要疾病肺炎、脓肿病、毛球病等是制约人工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防治技术是降低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进入人工养殖林麝行业门槛的关键。论文梳理了近年来林麝主要疾病防治技术的进展,提出人工养殖林麝产业发展思路,以推动林麝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林麝 疾病防治 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冠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纪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3-1376,共4页
关键词 提取 纯化 正交设计 丹酚酸B 芍药苷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药企业非无菌制剂的GMP认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震文 陈纪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9-661,共3页
关键词 中药企业 无菌制剂 GMP认证 药品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质是软实力,品牌应该关注品质
14
作者 刘建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2-42,共1页
首先我不认为品牌是软实力,准确地说品质才是软实力。品质不强,品牌再好也不行,搞不好就是硬伤。片仔癀已经有500年的历史,在之前传媒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它是靠口碑的,纯粹靠品质的。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关键就在药品功效,功效背... 首先我不认为品牌是软实力,准确地说品质才是软实力。品质不强,品牌再好也不行,搞不好就是硬伤。片仔癀已经有500年的历史,在之前传媒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它是靠口碑的,纯粹靠品质的。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关键就在药品功效,功效背后是品质,品质的背后就是匠心人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 品质 品牌 刘建 功效 口碑 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养殖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及思考
15
作者 黄志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麝香是名贵中药材,来源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等麝科动物,国家政策鼓励开展人工养殖林麝以解决天然麝香来源问题。近年来,林麝养殖行业已发展到规模化养殖阶段,但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存在着技术互相封锁、缺乏种源交流、管理效率低下等... 麝香是名贵中药材,来源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等麝科动物,国家政策鼓励开展人工养殖林麝以解决天然麝香来源问题。近年来,林麝养殖行业已发展到规模化养殖阶段,但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存在着技术互相封锁、缺乏种源交流、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林麝养殖行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提升行业管理效率。为此,通过分析林麝养殖现状和存在问题,就构建林麝养殖管理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和可视化终端设备的选择,以及相关功能模块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推进林麝养殖行业信息化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养殖 规模化 信息化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糖宁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Ⅱ期120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林进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目的:通过试验验证及客观评价金糖宁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属于湿浊中阻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新药Ⅱ期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240例病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给予金糖宁胶囊+安慰剂片剂)120例,对照组(拜唐苹片... 目的:通过试验验证及客观评价金糖宁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属于湿浊中阻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新药Ⅱ期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240例病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给予金糖宁胶囊+安慰剂片剂)120例,对照组(拜唐苹片+安慰剂胶囊)120例,治疗组服用金糖宁胶囊每次4粒,安慰片剂每次1片,每日3次,共4周;对照组服用拜唐苹片每次1片,安慰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共4周,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倦怠乏力、大便不爽、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17%,对照组为82.86%。结论:金糖宁胶囊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属于湿浊中阻兼血瘀证患者,能降低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血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金糖宁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