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σ趋同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覃成林 王荣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2,共6页
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本文把中国大陆各省市区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区域、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工业化中级阶段区域和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以此为区域框架,检验1978-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了σ趋同,并分析导致σ趋同的原... 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本文把中国大陆各省市区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区域、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工业化中级阶段区域和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以此为区域框架,检验1978-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了σ趋同,并分析导致σ趋同的原因。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初级产品生产区域和工业化中级阶段区域发生了明显的σ趋同,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则基本上没有发生σ趋同。区域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区域之间就业率差异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虽有影响但相关性不大。因此,促使区域经济增长发生σ趋同主要依赖于缩小各省市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如果劳动生产率与就业率差异同时缩小,则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发生σ趋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Σ趋同 Β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肖庆业 张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根据导向性、层次性、整体性、可比性等原则,构建了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城市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庆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和要求,结合对我国农村当前的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和未来发展要求、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和要求,结合对我国农村当前的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和未来发展要求、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一个包含5大类22个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力求能够全面、科学、准确覆盖和描述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庆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0-75,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历史累积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历史累积因素、政策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科技教育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为此,提出了需要按照市场需求逐步调整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建立规范的财政拨款制度、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推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推进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中西部劳动力转移等对策建议来加快我国区域经济未来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失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及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沈汉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根据发展经济学产业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人员的演变规律,并根据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折线图,采用二次曲线模型预测我国未来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并计算预测误差。
关键词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二次曲线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合作与利益协调:国外公共品博弈实验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华 《西部论坛》 2013年第1期59-69,共11页
在国外的经济学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公共品博弈实验来分析社会两难中的合作问题。研究发现,公共品博弈实验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被试,其中条件合作者是最为普遍的类型;利用货币性惩罚可以维持较高的合作水平,但惩罚本身产生了二阶水平的... 在国外的经济学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公共品博弈实验来分析社会两难中的合作问题。研究发现,公共品博弈实验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被试,其中条件合作者是最为普遍的类型;利用货币性惩罚可以维持较高的合作水平,但惩罚本身产生了二阶水平的公共品问题,货币性惩罚所隐含的效率并不明确,而反社会性惩罚可能不会增加合作并降低效率;用非货币性惩罚(如表达不满、驱逐搭便车者等)与非惩罚机制(如交流、代际忠告等)也可以维持较高的合作水平和效率。这些实验证据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如何将经济实验的经验应用到"实地"环境,为解决社会两难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两难 公共品博弈 实验经济学 条件合作者 搭便车者 货币性惩罚 非货币性惩罚 非惩罚机制 反社会性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省地级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庆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客观的评价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对于各地区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福建省情,提出福建省地级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客观的评价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对于各地区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福建省情,提出福建省地级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揭示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分布特点,并提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胀的成本因素、传导机制及其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陈立双 祝丹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1996~2010年我国企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面板数据,对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影响因素从传导机制、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劳动力工资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推动中国通胀的两大重要成本... 以1996~2010年我国企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面板数据,对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影响因素从传导机制、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劳动力工资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推动中国通胀的两大重要成本因素。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主要通过企业生产要素价格推高我国通胀,而国际油价则通过企业劳动力成本推动国内通胀;另外中、西部地区通胀来自劳动力成本的压力较为明显,但东部地区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中部地区通胀能够有效地避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而东、西部地区通胀却遭受较为严重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推动型通胀 传导机制 地区差异 系统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9
作者 张贞 肖庆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这既影响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又危及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这既影响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又危及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人均养老保障需求预测——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少芬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为合理制定政府养老支出财政预算,通过对养老保障需求的概念分解,构建起人均养老保险需求预测模型;根据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数据,测算了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并对2009—2020年... 为合理制定政府养老支出财政预算,通过对养老保障需求的概念分解,构建起人均养老保险需求预测模型;根据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数据,测算了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并对2009—2020年的福建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障需求 城镇 预测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