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双嘧达莫的化学发光新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饶志明 张旺华 +2 位作者 李求忠 谢国平 杨辉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0,共3页
提出了双嘧达莫与高锰酸钾和罗丹明B的化学发光新体系 ,并发现表面活性剂吐温 80可显著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 ,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双嘧达莫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 ,双嘧达莫在 5 0× 10 -8~... 提出了双嘧达莫与高锰酸钾和罗丹明B的化学发光新体系 ,并发现表面活性剂吐温 80可显著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 ,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双嘧达莫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 ,双嘧达莫在 5 0× 10 -8~ 5 0× 10 -5g·mL-1范围内与发光信号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 1 7× 10 -8g·mL-1,RSD为 1 1% (n =11,cs=1 0× 10 -6g·mL-1双嘧达莫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化学发光方法 高锰酸钾 罗丹明B 流动注射 心血管系统药物 片剂 含量测定 吐温-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正丁醇在铂电极上吸附和氧化的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和EQCM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国良 林珩 +4 位作者 文莉 郑子山 周建章 陈声培 林仲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29-1832,共4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原位FTIR反射光谱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等方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正丁醇在Pt电极表面吸附和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正丁醇电氧化过程与溶液酸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酸性介质中正丁醇在Pt电极上的CV曲线有2个...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原位FTIR反射光谱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等方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正丁醇在Pt电极表面吸附和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正丁醇电氧化过程与溶液酸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酸性介质中正丁醇在Pt电极上的CV曲线有2个正向氧化峰,而碱性介质中只有1个正向氧化峰,第2个氧化峰的消失可能是由于碱性介质中Pt电极表面钝化引起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检测到,在实验条件下,碱性介质中正丁醇电氧化过程的最终产物只有丁酸根。EQCM研究还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正丁醇反应机理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FTIR反射光谱 EQCM PT电极 正丁醇 碱性介质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异丙醇在铂电极表面的吸附和电化学氧化(英文)
3
作者 林珩 陈国良 +3 位作者 郑子山 周建章 陈声培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80-1284,共5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原位FTIR反射光谱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等方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异丙醇在Pt电极表面吸附和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碱性介质中异丙醇电氧化过程不存在自毒化现象.虽然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未能检测到CO等毒性物种,但E...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原位FTIR反射光谱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等方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异丙醇在Pt电极表面吸附和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碱性介质中异丙醇电氧化过程不存在自毒化现象.虽然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未能检测到CO等毒性物种,但EQCM结果证明异丙醇或其解离产物吸附于铂电极上.在实验条件下,碱性介质中异丙醇在铂电极上氧化的最终产物只有丙酮,预示着碱性介质中异丙醇通过脱氢步骤氧化成丙酮.EQCM研究还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异丙醇吸附和电氧化反应机理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电极 电氧化 异丙醇 原位FTIR EQCM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和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上正丙醇氧化的CV和EQCM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国良 林珩 +2 位作者 郑杏红 陈声培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角度指出正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角度指出正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正丙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在Pt电极上相比较,正丙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29V,峰电流增加了近2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S原子的Pt电极上正丙醇的电氧化受到抑制.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 PT电极 修饰电极 正丙醇 循环伏安 CV 氧化 电催化反应机理 吸附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郑子山 唐子龙 +1 位作者 张中太 沈万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具有尖晶石相的LiMn2O4因价格低、无毒、无环境污染、制备简单、研究较成熟,因此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商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由于LiMn2O4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不好,表现在可逆容量衰减较大,尤其在高温下(>... 具有尖晶石相的LiMn2O4因价格低、无毒、无环境污染、制备简单、研究较成熟,因此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商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由于LiMn2O4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不好,表现在可逆容量衰减较大,尤其在高温下(>55℃)使用衰减更严重,从而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人们对其衰减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提出了造成容量衰减的几种可能原因如Jahn-Teller畸变效应、Mn2+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出现稳定性较差的四方相以及电解质的分解等.通过掺杂、表面包覆、制备工艺的改进,人们已能制得循环稳定性能较好的尖晶相材料.本文结合我们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2O4 正极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锡催化乙酸异戊酯的合成 被引量:36
6
作者 翁文 许华丽 +1 位作者 李国平 曾庆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4-245,共2页
Isoamyl acetate was catalytically synthesized by SnCl 4·5H 2O.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catalyst amount,and ratio of glacial acetic acid to isoamyl alcohol were invest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condit... Isoamyl acetate was catalytically synthesized by SnCl 4·5H 2O.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catalyst amount,and ratio of glacial acetic acid to isoamyl alcohol were invest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condition of molar ratio of HAc to isoamyl alcohol=1∶1 08, that of SnCl 4·5H 2O to HAc=1∶100, 150 ℃, 1 h isoamyl acetate can be obtained in yield of 95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锡 乙酸异戊酯 催化合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酒石酸型手性固定相拆分联萘酚对映体 被引量:14
7
作者 翁文 姚碧霞 +1 位作者 尤秀丽 曾庆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3-855,共3页
Bi-2-naphthol(BINOL) enantiomers were baseline resolved on HPLC network-polymeric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Kromasil CHI-DMB, based on O,O′-di(3,5-dimethylbenzoyl)N,N′-diallyl-L-tartaric diamide). The effects of the ... Bi-2-naphthol(BINOL) enantiomers were baseline resolved on HPLC network-polymeric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Kromasil CHI-DMB, based on O,O′-di(3,5-dimethylbenzoyl)N,N′-diallyl-L-tartaric diamide). The effects of the column temperature, the typ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olar alcohol modifier in the binary mobile phase on the chiral resolution were examined. The separation value was 1.191 when V(hexane)∶V(2-propanol)=95∶5 was used as mobile phase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 at 25 ℃ with retention time being within 14 minutes. The mechanism of the chiral recognition was discussed with the calculat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hydroxyl group of the solute and the CSP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chiral recognition. The chiral resolution is enthalpy-entropy driven and the enthalpy contribution is greater. 1,1′-Bi-2-naphthyl di-p-toluenesulfonate, 1,1′-bi-2-naphthyl diacetate and 1,1′-bi-2-naphthyl dicinnamate could not be resolved at experiment conditions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萘酚 手性拆分 手性固定相 酒石酸 网状聚合物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营养盐对微氏海链藻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顺兴 郑凤英 +4 位作者 洪华生 黄邦钦 王大志 林慧琴 林玲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探讨了高营养盐条件下氮浓度及氮磷摩尔比[n(N):n(P)]异动对微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weissflogii)的细胞碱性活性基团含量、细胞干质量、细胞形态及细胞体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即对细胞生命力和表面吸附力的影响。结果表... 探讨了高营养盐条件下氮浓度及氮磷摩尔比[n(N):n(P)]异动对微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weissflogii)的细胞碱性活性基团含量、细胞干质量、细胞形态及细胞体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即对细胞生命力和表面吸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N):n(P)=16时,叶绿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生长状况及生命力最佳,有利于金属吸收,n(N):n(P)偏离16,各组份含量均减少。碱性活性基团和藻细胞大小,当n(N):n(P)=8时最大,表面吸附金属能力最强;n(N):n(P)=64时最小,不利于金属的吸附。氮磷摩尔比对微氏海链藻细胞体主动吸收和生物吸附金属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生化组成 植物营养学 海洋浮游植物 微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iog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Pt/Sb_(ad)电极上乙醇电催化氧化特征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国良 孙世刚 +1 位作者 陈声培 周志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原位 FTIR反射光谱法研究了 Sb在碳载纳米 Pt膜电极 (nm -Pt/ GC)表面不可逆吸附的电化学特性及酸性介质中乙醇的吸附和电催化氧化特性 .结果指出 ,当扫描电位的上限 Eu≤0 .5 0 V(SCE)时 ,Sbad可以稳定地吸附在 nm...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原位 FTIR反射光谱法研究了 Sb在碳载纳米 Pt膜电极 (nm -Pt/ GC)表面不可逆吸附的电化学特性及酸性介质中乙醇的吸附和电催化氧化特性 .结果指出 ,当扫描电位的上限 Eu≤0 .5 0 V(SCE)时 ,Sbad可以稳定地吸附在 nm-Pt/ GC电极表面 .与未修饰的 nm-Pt/ GC电极上结果相比 ,Sbad修饰的 nm-Pt/ GC/ Sbad/ (nm-Pt/ GC)的催化活性显著增加 .测得当覆盖度θsb=0 .1 3 7时 ,修饰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最高 ,乙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 0 .1 5 V,峰电流增大了 1倍 .原位 FTIR反射光谱的结果从分子水平揭示了 Sb修饰对乙醇氧化反应途径的选择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原位FTIRS 乙醇 电催化氧化 碳载纳米铂电极 薄膜电极 修饰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溶液中Pt电极表面过程的EQCM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珩 陈声培 +2 位作者 林进妹 林爱兰 陈国良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7-53,共7页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0.1mol·L-1硫酸溶液中Pt电极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的结果分析,可认为正向电位扫描时氢区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0.1mol·L-1硫酸溶液中Pt电极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的结果分析,可认为正向电位扫描时氢区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加则是由于水的吸附模式逐渐由氢端吸附转向氧端吸附所致.根据频率变化和电量数据,进一步推算出水在双电层区是以低放电吸附形式出现的,1molPt原子和水分子只发生0.054mol的电荷转移.本文结果可为认识Pt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定量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溶液 PT电极 EQCM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表面过程 铂电极 电化学 硫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药中锌的形态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顺兴 邓南圣 刘肇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取正辛醇 -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水煎液中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十二味中药药材及其水煎液中锌的含量、水煎液中水溶态锌、醇溶态锌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中药中锌的水煮溶出率较低 ,中药中锌的形态与中药... 采取正辛醇 -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水煎液中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十二味中药药材及其水煎液中锌的含量、水煎液中水溶态锌、醇溶态锌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中药中锌的水煮溶出率较低 ,中药中锌的形态与中药成分、配伍情况及作用靶位 (胃肠 )的酸度有关 ,酸度及配伍对中药中锌的溶出率及水煎液中锌的形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中药 形态分析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介质中丙烯基硫脲对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影响的EQCM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国良 周剑章 +2 位作者 林仲华 卢江红 林进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9-1702,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以及丙烯基硫脲(AT)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M/n分别为32.0和34.2g/mol,都是两电子过程,其间未检测到Cu(Ⅰ)中... 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以及丙烯基硫脲(AT)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M/n分别为32.0和34.2g/mol,都是两电子过程,其间未检测到Cu(Ⅰ)中间产物.AT改变了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的历程.在含AT的溶液中,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M/n分别为61.9和65.4g/mol,可指认铜阳极溶出产物为CuAT+,并提出了AT存在下Cu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反应机理;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Cu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电沉积 阳极溶出 丙烯基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在碳载Pt纳米薄膜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过程研究——II.酸性介质中EQCM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国良 陈声培 +2 位作者 周志有 甄春花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6-101,共6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 ,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 )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乙醇在碳载纳米Pt膜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乙醇的电氧化与溶液酸碱性及电极表面氧物种有密切的关系 ,并指出乙醇电催化氧化是通过解离...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 ,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 )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乙醇在碳载纳米Pt膜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乙醇的电氧化与溶液酸碱性及电极表面氧物种有密切的关系 ,并指出乙醇电催化氧化是通过解离吸附产物和反应中间体双途径机理进行的 .在实验条件下 ,经原位FTIR反射光谱检测 ,解离吸附产物为CO ,反应中间体主要有CH3COOH和CH3CHO等物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电极 电催化氧化 乙醇 原位FTIRS EQ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合成联萘酚中的双金属盐协同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翁文 尤秀丽 +2 位作者 肖青海 沈淑君 郑碧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采用FeCl3 CuCl2 进行联萘酚的固相合成 ,发现了这两种金属盐的协同效应 ,当 β 萘酚与FeCl3 ·6H2 O、CuCl2 ·2H2 O的摩尔比为 1∶0 5∶0 1时 ,5 0℃反应 2 5h ,产率可达 93 9% ,大大高于只采用一种金属盐的情况。
关键词 联萘酚 固相合成 氧化偶联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锡催化乙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翁文 林加宁 林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3-14,共2页
四氯化锡取代浓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 ,在乙酸异戊酯、乙酸正戊酯、乙酸正丁酯的合成中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效果 ,反应 1h产率都可达 90 %以上。而催化乙酸仲丁酯的合成效果不理想 ,当酸、醇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 1∶0 8∶0 0 1时 ,130℃反应... 四氯化锡取代浓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 ,在乙酸异戊酯、乙酸正戊酯、乙酸正丁酯的合成中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效果 ,反应 1h产率都可达 90 %以上。而催化乙酸仲丁酯的合成效果不理想 ,当酸、醇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 1∶0 8∶0 0 1时 ,130℃反应 2h产率仅达 6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锡 乙酸酯催化剂 乙酸异戊醇 乙酸正戊酯 乙酸正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在碳载Pt纳米薄膜电极上吸附氧化过程研究Ⅰ.碱性介质中循环伏安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国良 孙世刚 +1 位作者 陈声培 周志有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6-411,共6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玻碳载体上制备纳米级厚度的Pt薄膜电极 ,用STM表征电极表面的形貌 ,测定了电沉积层的厚度、表面积和Pt载量 .同时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了乙醇在碱性介质中的吸附和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玻碳载体上制备纳米级厚度的Pt薄膜电极 ,用STM表征电极表面的形貌 ,测定了电沉积层的厚度、表面积和Pt载量 .同时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了乙醇在碱性介质中的吸附和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乙醇氧化的主要产物是CH3COO- ,仅存在少量乙醛 ,并未观察到任何CO谱峰 .与酸性介质中乙醇氧化的双途径机理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电极 电催化氧化 乙醇 碱性介质 原位FT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清除结合生态替代根除外来入侵植物猫爪藤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卢昌义 胡宏友 +2 位作者 张明强 钟跃庭 郑逢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厦门市鼓浪屿受外来入侵植物猫爪藤危害严重地段,开展了人工清除结合生态替代根除猫爪藤的研究.结果表明:猫爪藤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大于10 g重的块根成活率达100%.地下部生物量有97.1%集中在地表0~40cm土层中.采取清除地上部分... 在厦门市鼓浪屿受外来入侵植物猫爪藤危害严重地段,开展了人工清除结合生态替代根除猫爪藤的研究.结果表明:猫爪藤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大于10 g重的块根成活率达100%.地下部生物量有97.1%集中在地表0~40cm土层中.采取清除地上部分,并挖除地下40 Cm深根系的方法,1年后株防效达71.5%.为防止地下残存块根的再次萌发扩展,人工清除后种植白蝶合果芋、细叶萼距花形成密集植被可限制猫爪藤萌生和生长.每年3~6月是防除猫爪藤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治 猫爪藤 生物入侵 生态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掺杂的纳米晶α-Fe_2O_3基CO敏感元件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水发 林德娟 +2 位作者 潘海波 陈耐生 黄金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 Pd和其它元素的纳米晶α-Fe2 O3 粉体 ,并制作了厚膜型 CO敏感元件 .用XRD、TEM和比表面积测定技术对合成的粉体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掺杂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及焙烧温度对敏感元件的灵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掺杂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 Pd和其它元素的纳米晶α-Fe2 O3 粉体 ,并制作了厚膜型 CO敏感元件 .用XRD、TEM和比表面积测定技术对合成的粉体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掺杂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及焙烧温度对敏感元件的灵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掺杂 5% Sn4 + 和 1 % Pd2 + ,在 4 50℃焙烧的α-Fe2 O3 对 CO的气敏性最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元件 掺杂 二氧化二铁 纳米晶 一氧化碳 氧化 催化活性 气敏性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 被引量:9
19
作者 翁文 钟艺聪 +1 位作者 林敏 郭鸿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9-510,共2页
Naphthyl acetate was synthesized in yield of 96.8% using sodium bisulfate as catalys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β naphthol 3 6 g, acetic anhydride 3 mL, sodium bisulfate 0 5 g , temperature 80 ℃, reac... Naphthyl acetate was synthesized in yield of 96.8% using sodium bisulfate as catalys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β naphthol 3 6 g, acetic anhydride 3 mL, sodium bisulfate 0 5 g , temperature 80 ℃, reaction time 40 min . The method has advantages of cheapness and simplicity , and the catalyst can be easily regene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β-萘酯 催化酯化 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甲基蓝-溴酸钾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甲醛 被引量:19
20
作者 詹心琪 雷明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33-435,共3页
在硫酸介质中 ,基于甲醛对溴酸钾氧化次甲基蓝 (MB)显著的促进作用 ,建立了测定甲醛的动力学光度法。线性范围为 0 .4 8~ 5 .6 0 μg·ml- 1,检出限为 0 .2 2 μg·ml- 1。对浓度水平为 1.6 μg·ml- 1甲醛的 10次平行测定... 在硫酸介质中 ,基于甲醛对溴酸钾氧化次甲基蓝 (MB)显著的促进作用 ,建立了测定甲醛的动力学光度法。线性范围为 0 .4 8~ 5 .6 0 μg·ml- 1,检出限为 0 .2 2 μg·ml- 1。对浓度水平为 1.6 μg·ml- 1甲醛的 10次平行测定的RSD为 0 .4 86 %。方法用于检测酚醛树脂以及动物标本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动力学光度法 甲醛 次甲基蓝 溴酸钾 空气污染物 分析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