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武星 陈胜 +5 位作者 王维辉 李永林 徐俊森 谭芳林 叶功富 傅忠华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1期69-71,75,共4页
对木麻黄基干林带分别采用不同采伐带宽度带状更新,不同树种和造林密度带状更新,多树种混交配置和林下套种更新,结果表明:10、20及30 m 采伐带宽度更新木麻黄无性系粤_(601),生长差异不显著,受风害程度随采伐带宽度增大而加剧;以木麻黄... 对木麻黄基干林带分别采用不同采伐带宽度带状更新,不同树种和造林密度带状更新,多树种混交配置和林下套种更新,结果表明:10、20及30 m 采伐带宽度更新木麻黄无性系粤_(601),生长差异不显著,受风害程度随采伐带宽度增大而加剧;以木麻黄粤_(601)无性系、刚果12号桉、湿地松3个树种和品系采用挖大穴、下客土、雨天造林等技术对基干林带更新(带宽20 m),更新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湿地松不同密度对基干林带更新(带度10 m),在造林初期密度效应不明显,不同密度生长差异主要由小环境造成;木麻黄、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湿地松等树种多行配置对林带更新形成合理的多层次结构,木麻黄主林层,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亚林层,湿地松处于第三层次,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防风,又达到改良土壤和改善林带气候条件目的。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单行混交受压严重;林下套种树种生长量随基干林带郁闭度增大而下降,郁闭度0.3以下的基干林带套种相思树、刚果12号桉、湿地松、木麻黄等树种保存率高、生长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基干林带 更新改造 采伐带 混交配置 郁闭度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