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漳州市城市污泥的农用价值及农业利用途径 被引量:15
1
作者 丁文 卢敏州 +2 位作者 林芗华 林晓红 刘佳敏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城市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后所产生的固态沉积物.城市污泥的成分较复杂,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咐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N、P、K等营养元素.
关键词 有机肥源 农业利用 农用价值 土壤肥力 花卉栽培 农田 营养元素 城市污泥 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次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市城市污泥有机肥生产工艺和配方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敏洲 丁文 +1 位作者 林晓红 刘佳敏 《福建热作科技》 2005年第2期16-17,共2页
本文对漳州市城市污泥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漳州市城市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作物必需的N、P、K营养元素,且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很低。本文根据现有的国家标准制定《污泥有机肥料》企业标准,阐述了污泥有机肥生产工艺... 本文对漳州市城市污泥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漳州市城市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作物必需的N、P、K营养元素,且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很低。本文根据现有的国家标准制定《污泥有机肥料》企业标准,阐述了污泥有机肥生产工艺和生产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污泥有机肥 生产工艺 生产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生物修复防治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志海 《福建热作科技》 2008年第3期34-36,2,共4页
调查分析了2005-2007年漳州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提出了防治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防治措施。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软荚豌豆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建辉 王海勤 +2 位作者 郑龙川 陈少珍 陈丽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安全生产技术 软荚豌豆 产品质量 漳州市 农药残留 可持续生产 食荚豌豆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施用漳州城市污泥堆肥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丁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用漳州城市污泥堆肥对溪蜜柚产量、品质及蜜柚、叶片、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污泥堆肥可显著提高蜜柚产量、改善蜜柚品质;施用污泥堆肥的蜜柚果肉中Hg、As、Pb、Cd、Cr重金属...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用漳州城市污泥堆肥对溪蜜柚产量、品质及蜜柚、叶片、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污泥堆肥可显著提高蜜柚产量、改善蜜柚品质;施用污泥堆肥的蜜柚果肉中Hg、As、Pb、Cd、Cr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水果)标准;蜜柚不同器官或组织的重金属含量有较大的差异,总体趋势为叶片>果皮>果肉,但铬含量为果肉>果皮;在保证污泥质量指标安全的前提下,长期施用漳州城市污泥堆肥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对土壤环境产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琯溪蜜柚 城市污泥堆肥 产量 品质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甜豌豆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建辉 王海勤 +2 位作者 郑龙川 陈少珍 陈丽萍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2期27-29,共3页
本文规定漳州甜豌豆产品符合"NY5078-2005《无公害食品豆类蔬菜》"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以及符合出口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选择,良种选用,播种,田间管理... 本文规定漳州甜豌豆产品符合"NY5078-2005《无公害食品豆类蔬菜》"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以及符合出口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选择,良种选用,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监测及建立生产档案等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豌豆 质量安全 生产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茶叶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与评价
7
作者 刘佳敏 蔡恩兴 +1 位作者 林芗华 张佳文 《福建热作科技》 2011年第3期13-15,共3页
无公害是对安全农产品的最低要求。以华安县茶叶生产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茶叶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华安县适宜发展无公害茶叶,对深入推进无公害茶叶生产,发挥资源优势,树立安全消费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茶叶产业可... 无公害是对安全农产品的最低要求。以华安县茶叶生产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茶叶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华安县适宜发展无公害茶叶,对深入推进无公害茶叶生产,发挥资源优势,树立安全消费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 茶叶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菜用大豆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8
作者 郭建辉 王海勤 +2 位作者 郑龙川 陈少珍 陈丽萍 《大豆通报》 2008年第2期17-20,共4页
规定漳州菜用大豆产品符合"NY5078-2005《无公害食品豆类蔬菜》"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以及符合出口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选择,良种选用、整地、播种、田... 规定漳州菜用大豆产品符合"NY5078-2005《无公害食品豆类蔬菜》"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以及符合出口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选择,良种选用、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监测及建立生产档案等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质量安全 生产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对铅富集特性的品种差异及其安全风险
9
作者 林芗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漳州当地15个水稻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添加铅源的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考察稻谷对铅富集特性的品种差异及评价其质量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弱酸性(5.5<pH≤6.5)水田土壤中,盆栽试验土壤铅全量分别为22.4、103.5和204.8 mg/kg时,15... 以漳州当地15个水稻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添加铅源的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考察稻谷对铅富集特性的品种差异及评价其质量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弱酸性(5.5<pH≤6.5)水田土壤中,盆栽试验土壤铅全量分别为22.4、103.5和204.8 mg/kg时,15个品种稻谷铅含量变幅分别为0.016~0.061、0.061~0.198和0.157~0.606 mg/kg;大田试验土壤铅全量分别为23.4、23.5、26.4 mg/kg时,15个品种稻谷铅含量变幅为0.016~0.056、0.014~0.056和0.024~0.069 mg/kg;同一品种稻谷铅含量与土壤铅全量呈正相关性直线关系(P<0.01)。不同品种稻谷对铅的富集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9%~0.296%和0.060%~0.261%;聚类分析得出有4个品种为高富集、6个品种为中富集、5个品种为低富集。依据GB2762—2017规定的稻谷中铅含量限量标准(0.2 mg/kg),低富集、中富集和高富集水稻品种,弱酸性水田土壤(5.5<pH≤6.5)铅全量风险临界值分别为204.1~274.7、113.5~180.0和82.7~107.1 mg/kg。漳州市15个水稻品种在土壤铅全量≥风险临界值的水田上种植,稻谷铅含量存在质量安全高风险(>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稻谷 富集特性 质量安全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二苯醚类除草剂的质谱裂解行为规律
10
作者 连增维 鄢勤 +1 位作者 胡彧娴 赖添财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0期43-52,65,共11页
通过分析14种二苯醚类除草剂(Diphenyl Ether Herbicides,DpEH)在EI源中的质谱图,对DpEH裂解生成的特征碎片离子及其断裂方式做了比较研究。DpEH的质谱裂解有以下规律:(1)游离基中心定域在二苯醚的氧原子上,可发生四元环过渡态的氢重排... 通过分析14种二苯醚类除草剂(Diphenyl Ether Herbicides,DpEH)在EI源中的质谱图,对DpEH裂解生成的特征碎片离子及其断裂方式做了比较研究。DpEH的质谱裂解有以下规律:(1)游离基中心定域在二苯醚的氧原子上,可发生四元环过渡态的氢重排反应或i-断裂;(2)游离基中心定域在硝基的氮原子上,可发生i-断裂,失去二氧化氮自由基或者在加热状态下形成激发态,发生α-断裂,失去一氧化氮自由基;(3)苯环上带正电荷且有氯取代基的离子,可生成碎片离子m/z[M-35]和m/z[M-36];(4)其他如含有三氟甲基的易失去氟自由基,含有羧基的易失去中性分子CO。借助DpEH在质谱中的特征碎片离子和特征断裂规律可对此类除草剂作出鉴别和确认,并提供定量定性离子选择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醚类除草剂 质谱裂解规律 电子轰击离子源(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801(Zr)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11
作者 黄秋雯 施桂英 +1 位作者 蔡佳萍 张燕辉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以四氯化锆、富马酸和甲酸为原料,采用室温湿化学法合成MOF-801(Zr)材料。利用XRD、TEM、SEM、FT-IR、XPS、BET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从吸附剂用量、共存阴离子和pH等方面探究材料对氟离子和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吸附氟离... 以四氯化锆、富马酸和甲酸为原料,采用室温湿化学法合成MOF-801(Zr)材料。利用XRD、TEM、SEM、FT-IR、XPS、BET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从吸附剂用量、共存阴离子和pH等方面探究材料对氟离子和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吸附氟离子,通过增加吸附剂的投加量可以提高其去除率;对于Cr(Ⅵ),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对Cr(Ⅵ)的去除率逐渐提升并趋于稳定;溶液中SO_(4)^(2-)、NO_(3)^(-)、Cl^(-)等离子的存在对氟离子和Cr(Ⅵ)的去除影响较小,且pH为3~10时对氟离子和Cr(Ⅵ)的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801(Zr) 氟离子 Cr(Ⅵ) 共存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虫威在菜用大豆上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丽萍 郭建辉 +1 位作者 蔡恩兴 张维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43-449,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研究了菜用大豆中茚虫威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以及茚虫威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了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菜用大豆中茚虫威残留量定量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6.8%~90.1%,相对标准... 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研究了菜用大豆中茚虫威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以及茚虫威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了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菜用大豆中茚虫威残留量定量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6.8%~90.1%,相对标准偏差为3.85%~5.24%,最小检出量0.01n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mg/kg,该方法简便、准确、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茚虫威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施用有效成分96.43g/hm2的原始沉积量>施用有效成分48.21g/hm2的原始沉积量,间隔期7d连续施药两次的原始沉积量>施药1次;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早季的消解系数(︱k︱)=0.17475±0.00015,半衰期(T1/2)为4.0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26.3~26.4d;晚季︱k︱=0.10835±0.00495,T1/2为6.1~6.7d,T0.99为40.6~45.5d。在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区,茚虫威按常规施药量(有效成分67.50g/hm2)及施药方法,2006年晚季施药1次与间隔期7d连续施药两次,在末次施药后25d、30d,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65~0.102mg/kg和0.032~0.081mg/kg;2007年早季间隔期7d连续施药两次,在第2次施药后15d,最终残留量为0.097~0.132mg/kg,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均符合日本规定的MRL(0.2mg/kg)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茚虫威 残留消解动态 安全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仙种脱毒苗的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建辉 沈明山 +2 位作者 陈丽萍 潘永红 蔡恩兴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5-818,共4页
以水仙离体试管芽为材料 ,采用 0 .2~ 0 .3mm微茎尖培养、37± 1℃热力处理 15d与 30d +0 .2~ 0 .3mm微茎尖培养 ,37± 1℃热力处理 5 0d、75d、10 0d等脱毒方法 ,应用组织细胞化学法和ELISA法进行初筛、复检、复筛等程序的... 以水仙离体试管芽为材料 ,采用 0 .2~ 0 .3mm微茎尖培养、37± 1℃热力处理 15d与 30d +0 .2~ 0 .3mm微茎尖培养 ,37± 1℃热力处理 5 0d、75d、10 0d等脱毒方法 ,应用组织细胞化学法和ELISA法进行初筛、复检、复筛等程序的定性检测 .结果表明 :从 10 80瓶 (每瓶为 1个芽系 )组培苗中检出 4瓶无毒苗 ;再经ELISA法的定量检测结果 ,初步认为采用热力处理对试管芽有一定的脱毒效果 ,试管芽经 37± 1℃热力处理 30d +0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苗 中国水仙 离体试管芽 脱毒检测 组织细胞化学法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和豌豆中腈菌唑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淑娟 郭建辉 +1 位作者 蔡恩兴 张维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菜用大豆、豌豆中残留腈菌唑的消解动态,并进行腈菌唑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豌豆中残留腈菌唑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原始沉积量与施用量、施药次数密切相关。早季菜用... 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菜用大豆、豌豆中残留腈菌唑的消解动态,并进行腈菌唑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豌豆中残留腈菌唑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原始沉积量与施用量、施药次数密切相关。早季菜用大豆中腈菌唑的消解系数︱k︱=0.2165±0.0002,半衰期DT50为3.2d,消解99%所需时间T99为21.2~21.3d;晚季中︱k︱=0.20085±0.00885,DT50为3.3~3.6d,T99为22.0~24.0d。豌豆中腈菌唑的消解系数︱k︱=0.19535±0.00075,DT50为3.5~3.6d,T99为23.5~23.7d。研究表明,对菜用大豆施药1次或间隔7d连续施药2次,末次施药25d后样品中腈菌唑最高残留量为0.013mg/kg;对豌豆施药1次或间隔7d连续施药2次,末次施药20d后样品中腈菌唑最高残留量为0.015mg/kg,低于日本、美国及欧盟规定的MRL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学 菜用大豆 豌豆 腈菌唑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蔡恩兴 郭建辉 +1 位作者 陈丽萍 张奇泓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3-827,共5页
为了监测菜用大豆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及科学、安全使用毒死蜱防治菜用大豆上的害虫,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菜... 为了监测菜用大豆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及科学、安全使用毒死蜱防治菜用大豆上的害虫,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沉积量较高,施用有效成分1.08kg·hm^-2的原始沉积量高于施用0.77kg·hm^-2,施用2次的高于施用1次。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早季的消解速率快于晚季,早季的半衰期(DT50)为2.7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99)为18.2d,而晚季的DT50为3.4—3.5d,T99为22.7~23.5d。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按常规使用剂量及施药方法,间隔7d连续施用2次,施药后25d、28d的残留量平均分别为0.075mg·kg^-1和0.030mg·kg^-1,对照GB2763-2005中叶菜类蔬菜的MRL,以及日本、美国、欧盟的MRL,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施药后25d产品符合于我国的质量安全要求,28d产品符合于日本、美国、欧盟规定的质量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毒死蜱 残留消解动态 安全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建辉 张维德 +1 位作者 陈丽萍 陈仪男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建立了蔬菜中克螨特残留量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以石油醚/丙酮(1:1)或正己烷/丙酮(1:1)混合溶剂为提取剂.振荡萃取,通过液-液分配除去提取剂中的水溶性杂质和水分,并以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去除提取液中的有机杂质.正己烷/乙酸... 建立了蔬菜中克螨特残留量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以石油醚/丙酮(1:1)或正己烷/丙酮(1:1)混合溶剂为提取剂.振荡萃取,通过液-液分配除去提取剂中的水溶性杂质和水分,并以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去除提取液中的有机杂质.正己烷/乙酸乙酯(95:5)或正己烷/丙酮(95:5)洗脱剂洗脱克螨特.用GCFPD(配S滤光片)测定克螨特残留量,色谱柱采用“农残Ⅱ”毛细管柱。结果表明,蔬菜样品中的克螨特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5%-108.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4%~9.54%,最小检测量为0.1ng.检出限为0.01mg·kg^-1。该方法简便、准确、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克螨特 残留 测定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硼钠溶液中含钾矿物非交换态钾的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钦华 王火焰 +2 位作者 周健民 刘宏鸽 宋志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7-485,共9页
含钾矿物的全钾含量、非交换态钾总量以及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速率因矿物种类而异,且3种参数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供试5种含钾矿物非交换态钾总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云母5.19%>黑云母3.08%>蛭石2.01%>白云母1.18%>钾长石0.2... 含钾矿物的全钾含量、非交换态钾总量以及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速率因矿物种类而异,且3种参数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供试5种含钾矿物非交换态钾总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云母5.19%>黑云母3.08%>蛭石2.01%>白云母1.18%>钾长石0.24%,占各矿物全钾的比例分别为58.4%、99.7%、62.5%、14.2%和4.98%,平均达48%。选择较弱提取力的四苯硼钠溶液进行非交换态钾的释放特性研究,5种矿物非交换态钾3 d释放累积量顺序为黑云母>蛭石>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非交换态钾平均释放速率也表现为同样的顺序。上述5种矿物在弱提取力的四苯硼钠溶液中释放3 d,非交换态钾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5.99、2.34、0.52、0.22和0.17 mg/(kg.min),差异明显。如何根据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来综合评价矿物钾的生物有效性是未来研究中需要明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钾矿物 非交换态钾 四苯硼钠 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三氟氯氰菊酯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建辉 张奇泓 +1 位作者 杨淑娟 施通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科学、安全地使用三氟氯氰菊酯防治菜用大豆上的害虫,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三氟氯氰菊酯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进行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 为了科学、安全地使用三氟氯氰菊酯防治菜用大豆上的害虫,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三氟氯氰菊酯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进行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沉积量较低,小于0.75 mg/kg,施用有效成分为0.938 g/667 m^2的原始沉积量大于有效成分为0.469 g/667 m^2的原始沉积量,间隔期为7 d连续施用2次三氟氯氰菊酯的原始沉积量高于施用1次的原始沉积量;三氟氯氰菊酯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速率缓慢,消解系数k=0.1639±0.0059,施药后14 d的消解率为74.20%-78.95%,半衰期(T1/2)为7.1-7.4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47.2-49.0 d。常规方法喷施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施用量75 kg/667 m^2,施用1次的施药后10 d的残留量均小于0.2 mg/kg,平均为0.089 mg/kg;间隔期为7 d连续2次施药后14 d的残留量均小于0.2 mg/kg,平均为0.127 mg/kg,对照GB 2763—2005(叶菜类蔬菜)及日本的MRL,产品符合于我国或日本规定的质量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工程 食品安全 菜用大豆 三氟氯氰菊酯 消解动态 安全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豌豆中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淑娟 蔡恩兴 陈丽萍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7期12-14,共3页
首次建立了豌豆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提取、净化及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方法的农药残留采用乙腈提取、填有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电子捕获一气相色谱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回收率可达84.1%~90.8%,最低检出限达0.01mg/kg.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测定技术 豌豆 菊酯类农药 残留量 回收率 最低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内标法测定苹果中哒螨灵残留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赖添财 蔡恩兴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959-962,共4页
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测定苹果中哒螨灵残留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和量取体积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较大... 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测定苹果中哒螨灵残留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和量取体积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较大;苹果中哒螨灵含量为0.0900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44mg/kg(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内标法 不确定度 哒螨灵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