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凤菜不同生长周期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1
作者 林燕燕 林泽燕 +2 位作者 付达华 苏伟超 陈伟军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84-90,96,共8页
白凤菜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氨基酸和锌,在许多地区颇受欢迎,是公认的保健蔬菜,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技术平台对白凤菜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与生化提取、q RT-PCR结果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发现白凤菜... 白凤菜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氨基酸和锌,在许多地区颇受欢迎,是公认的保健蔬菜,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技术平台对白凤菜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与生化提取、q RT-PCR结果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发现白凤菜一年生长期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半年生长期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转录组结果则显示在一年生长期叶片中,与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中共有10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利用qRT-PCR深入挖掘在总黄酮上调表达路径中的关键基因,发现一年生长期叶片中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花青素合成酶(LDOX/ANS)与类黄酮-3’-羟化酶(F3'H)呈显著上调表达。综上,生化提取与转录组数据均显示,一年生长期叶片中总黄酮含量高于半年期叶片,且LDOX/ANS与F3'H在其中起关键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白凤菜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为白凤菜药用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调控、品质改良、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凤菜 转录组测序 黄酮 差异表达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戟天中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史娟兰 奉容 +2 位作者 高伟城 何丽珊 王小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8-318,共11页
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戟天中氨基酸含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其营养价值。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得巴戟天氨基酸供试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和三乙胺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Ultimate Amino Acid色谱柱(4.... 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戟天中氨基酸含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其营养价值。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得巴戟天氨基酸供试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和三乙胺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Ultimate Amino Acid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 mol/L无水乙酸钠-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检测波长为254 nm,测定氨基酸含量;通过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评价其营养价值,并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15种氨基酸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16份巴戟天氨基酸总含量为17.87~102.15 mg/g,均检测到15种氨基酸,其中包含6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4.15%~32.06%;8种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20%~56.31%。限制氨基酸为苏氨酸和亮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33.87~61.31。不同巴戟天样品氨基酸组成相关性显著;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085%,可将16批巴戟天分为三类。该实验测定方法简单有效,可同时分离测定15种氨基酸,精密度与重复性良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为巴戟天的品质分析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基酸 营养价值评价 系统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分析
3
作者 高伟城 王小平 +2 位作者 陈荣珠 丁其春 李雪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1469,共9页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理想模式及朱圣陶提出的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不同采收期的枇杷叶氨基酸进行评分。结果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9种儿童必需氨基酸(CEAA)及9种药用氨基酸。17种氨基酸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1~7.23、4.64~9.66、2.05~3.75、2.99~4.95、0.01~1.56、2.33~4.85、2.10~4.03、2.67~5.48、5.37~7.64、1.45~3.49、2.70~5.53、0.01~0.48、3.64~4.78、1.91~4.15、3.96~7.83、2.39~4.60、1.85~3.65 mg·g^(-1)。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FAA)、EAA总量、CEAA总量、药用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味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百分含量较稳定。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EAA含量为44.26%~50.33%,明显高于WHO/FAO模式值(35.00%);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均值(55.67%)和EAA/TFAA均值(35.74%)分别接近WHO/FAO模式值的60%、40%;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17种氨基酸含量峰值前2位是7月和11月;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62.53~76.17,前3位为11月、8月及7月。赖氨酸为枇杷叶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苦味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TFAA呈正相关(P<0.01)。结论 枇杷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具有较佳开发利用价值;不同月份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大,7月和11月是枇杷叶氨基酸合理开发利用的较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氨基酸 柱前衍生 采收期 氨基酸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风柜斗草发酵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琼珺 林泽燕 +3 位作者 林燕燕 杨彩媚 刘舜慧 王淑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6-231,共6页
以风柜斗草(Sarcopyramis nepalensis)为原料,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制备风柜斗草发酵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法试验,优化风柜斗草发酵工艺;测定最佳工艺发酵所得发酵液总黄... 以风柜斗草(Sarcopyramis nepalensis)为原料,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制备风柜斗草发酵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法试验,优化风柜斗草发酵工艺;测定最佳工艺发酵所得发酵液总黄酮、总酚、多糖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结果表明,风柜斗草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0.5%、发酵时间14 h、发酵温度28℃。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总黄酮含量为7.28 mg/m L,总酚含量为3.54 mg/m L,多糖含量为4.78 mg/m L;该发酵液总抗氧化能力为(71.32±0.64)μmol/m L,3倍稀释液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44.93±1.92)%,4倍稀释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94.46±2.35)%,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9.71±0.33)%;发酵液加入量达50%时酪氨酸酶抑制率为(48.74±1.29)%,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柜斗草 发酵工艺优化 生物活性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创新视域下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隐私保护研究
5
作者 樊玉录 李晓丹 +1 位作者 石翠英 陈怡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5年第8期974-980,共7页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隐私保护应优先于科学探索和社会获益。对比了国内外在受试者隐私保护方面法律体系的不同,运用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和国内外情况对比等方法,阐明了当前受试者隐私保护面临的伦理挑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隐私保护应优先于科学探索和社会获益。对比了国内外在受试者隐私保护方面法律体系的不同,运用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和国内外情况对比等方法,阐明了当前受试者隐私保护面临的伦理挑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人员保护意识不足、关键环节存在隐私泄露风险、新技术下数据保密难度提高等。从负责任创新的角度出发,运用“预测—反思—协商—反馈”四维度架构,提出保护受试者隐私的具体路径,保持伦理原则与科技创新的平衡,确保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性和合规性,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法规 临床试验 受试者隐私保护 负责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