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寒阴湿区阴坡耕地当归育苗技术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漆琚涛
许彩荷
郎建军
包晓莹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漳县园艺站
甘肃省岷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站
-
出处
《中国种业》
2020年第3期76-78,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5B0220)
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3GS620101)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
文摘
传统生荒地当归育苗方法育成的当归种苗质量较好,产量较高;但需毁林开荒,破坏草山和生态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对当归育苗生产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高寒阴湿区利用阴坡耕地进行当归熟地育苗生产的技术措施。
-
关键词
高寒阴湿区
阴坡耕地
当归
育苗
生产技术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关于当归种子直播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马占川
漆琚涛
王万胜
史永秀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24期43-43,48,共2页
-
文摘
目前,甘肃省当归生产一般采用第一年夏秋季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的种植方式,存在育苗需要开垦荒地,对草场植被毁坏严重;生产中提早抽薹率较高,缺苗断垄普遍,导致产量低而不稳。采用当归种子直播技术,既可减少育苗环节,缩短生产周期,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有效解决提早抽薹问题,是一项值得示范推广的新技术。
-
关键词
当归
种子
播种
试验
-
分类号
S35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当归种子直播技术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马占川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159-160,共2页
-
文摘
当归生产目前一般采用第一年夏秋季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存在的问题:一是育苗需要开垦荒地,对草场植被毁坏严重;二是生产中提早抽薹率较高,缺苗断垄普遍,导致产量低而不稳。采用当归种子直播技术,可减少育苗环节,缩短生产周期,有效解决提早抽薹问题,是一项值得示范推广的新技术。
-
关键词
当归
种子
播种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庭院蔬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许彩荷
漆琚涛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园艺技术推广站
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12年第1期9-10,共2页
-
文摘
农家庭院占地面积较小,栽培品种较多,在作务蔬菜时需要合理安排、科学布局。考虑立体受光等多个因素,株型高的和低的要合理搭配种植,确保遮阴采光效果良好;不同生育期长短的蔬菜也要巧妙安排,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力和空间资源,合理复种下茬蔬菜,应用多种农艺措施,
-
关键词
庭院蔬菜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占地面积
栽培品种
搭配种植
采光效果
空间资源
农艺措施
-
分类号
S630.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三字歌
- 5
-
-
作者
马占川
-
机构
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我甘肃,旱农区,土地广,人口稀降雨少,耕地瘠,投入少,产量低省市县,有远见,战旱魔,靠科技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
-
关键词
沟播技术
地膜
玉米
旱农区
产量低
降雨
耕地
梯田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密度及覆盖方式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 6
-
-
作者
纪瑛
漆琚涛
蔺海明
邓济承
李应东
晋玲
-
机构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中医学院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16-20,共5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当归药材质量
产量与水肥耦合关系以及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及保质增效的种植技术体系的建立"(2011BAI05B0211)资助
-
文摘
通过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麦草覆盖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促进效应显著大于覆盖柴胡秆和覆盖地膜的效应;当归地上部鲜干重、单株叶数、根粗、根长、单根鲜干重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低密度44.4万株/hm2下直播当归生物量最高;覆盖方式和密度对当归生长有显著互作效应,覆盖麦草方式与低密度44.4万株/hm2配合时直播当归单根鲜重14.70 g、干重4.73 g、产量6 690kg/hm2,均为最高。
-
关键词
覆盖方式
密度
当归直播
农艺性状
产量
-
Keywords
Mulching method
Plant density
Direct seeding
Agronomic characters
Yield
-
分类号
S567.2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TM高产素和通丰平衡剂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 7
-
-
作者
漆琚涛
许彩荷
马占川
牛俊义
吴兵
黄鹏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农业大学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1期32-36,共5页
-
文摘
以施用TM高产素和通丰平衡剂对玉米产量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单株有效结穗数分别较对照提高9.44%和8.33%,增加效果均达极显著;玉米单株有效结穗率分别较对照增加8.02%和2.71%,TM高产素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通丰平衡剂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玉米双穗率分别较对照提高9.26%和8.33%,增加效果均极显著;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4.66%和14.33%,增加效果均达显著水平;玉米株高、有效结穗节位数、果穗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基部第1~3节节间长度都较对照增加,且TM高产素处理增加幅度大于通丰平衡剂处理;果穗行数和秃顶长度较对照降低,且通丰平衡剂处理降低幅度大于TM高产素处理。
-
关键词
TM高产素
通丰平衡剂
玉米
性状
产量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红芪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7
- 8
-
-
作者
唐彩梅
马占川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2期50-51,共2页
-
文摘
于 2 0 0 2 - 2 0 0 3年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漳县进行的红芪膜侧沟播、地膜覆盖垄作、露地垄作、露地平作 4种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以膜侧沟播种植的产量最高 ,综合性状最优 ,其两年的产量较传统露地平作对照增产 1 1 .2 5 %、1 7.3 9% ,根长较对照增长 5 .5 cm、8.6 cm,根径粗较对照增加 0 .4 cm、0 .5 cm,特一等率较对照提高1 4 .6、1 5 .7个百分点 ,而且由于膜侧沟播种植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可以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 ,建议大力推广。
-
关键词
红芪
栽培模式
膜侧沟播
产量
特一等率
-
分类号
S567.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春蚕豆施用通丰牌养分平衡剂试验初报
- 9
-
-
作者
马占川
漆琚涛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8期84-85,共2页
-
文摘
漳县是中国蚕豆之乡。近年来,种植春蚕豆经济效益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春蚕豆面积迅速扩大,怎样合理施肥、配方施肥,已成为春蚕豆丰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春蚕豆施用通丰养分平衡剂试验,以便为进一步发展蚕豆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技术储备。
-
关键词
春蚕豆
养分平衡剂
施肥
-
分类号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春蚕豆施用通丰牌养分平衡剂试验初报
- 10
-
-
作者
马占川
漆琚涛
-
机构
甘肃省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1期43-44,共2页
-
文摘
漳县是中国蚕豆之乡。近年来,种植春蚕豆经济效益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春蚕豆面积迅速扩大,怎样合理施肥、配方施肥,已成为春蚕豆丰产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春蚕豆施用通丰养分平衡剂试验,以便为进一步发展蚕豆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技术储备。
-
关键词
春蚕豆
养分平衡剂
施肥
-
分类号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