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设计作品精选
1
作者 刘依然 叶爽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43-I0043,共1页
作品说明:《贾湖文创系列包装设计》采用白色无塑水性涂层纸质材料,彩印小篆体艺术变形图案。并将纯净半透明硫酸纸用作竖封,印刷立体烫金工艺的契刻符号文创标志。本设计意在用现代手法表达中华古文字的朴素美感和气韵,加深消费者对文... 作品说明:《贾湖文创系列包装设计》采用白色无塑水性涂层纸质材料,彩印小篆体艺术变形图案。并将纯净半透明硫酸纸用作竖封,印刷立体烫金工艺的契刻符号文创标志。本设计意在用现代手法表达中华古文字的朴素美感和气韵,加深消费者对文创IP的印象。《漯河城市礼物包装设计》以漯河市地域标志性建筑为主要元素,使用图形语言进行再设计,既凸显建筑主要特征,又直观展现地域特色。包装袋和包装盒均采用高定量环保纸进行印刷制作,不仅增加包装质感,还可以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无塑水性涂层纸质材料 贾湖文创系列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视角下新质态食品安全现场工程师新模式--以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万峥 罗双群 唐艳红 《现代食品》 2025年第8期107-109,共3页
在检测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就是高素质食品安全人才不足。虽然国内有诸多高校开设了食品安全相关专业,但高校食品安全相关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衔接不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食品企业实际需... 在检测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就是高素质食品安全人才不足。虽然国内有诸多高校开设了食品安全相关专业,但高校食品安全相关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衔接不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食品企业实际需求还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不足以满足现代食品企业新质态发展对食品安全现场工程师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态 食品安全 工程师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类民办高校服务地方食品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为例
3
作者 苏会侠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1期65-67,共3页
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作为一所食品类民办高校,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深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师资队伍薄弱、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度不深、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作为一所食品类民办高校,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深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师资队伍薄弱、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度不深、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其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对食品类民办高校在服务地方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地方产业经济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材立体化建设探索
4
作者 罗双群 崔胜文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3期52-54,共3页
针对职业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校企研”三方协同、课程思政贯穿、数字化赋能、内容动态更新的教材立体化建设思路,并通过创设“校企研三方融合”的教材立体化开发可循环路径、构建“岗赛证思研”融... 针对职业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校企研”三方协同、课程思政贯穿、数字化赋能、内容动态更新的教材立体化建设思路,并通过创设“校企研三方融合”的教材立体化开发可循环路径、构建“岗赛证思研”融通的教材内容、打造数字化教材资源库和建立教材开发评价反馈机制,开发集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立体化教材 建设思路 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区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5
作者 张彩芳 周婧琦 姜长生 《现代食品》 2025年第6期47-49,共3页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岗位群-专业群”映射模型构建动态化专业集群,以“基础通识+核心技能+跨界融合”三级课程模块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头部企业共建实体化产业学院,建立“技术成果资源...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岗位群-专业群”映射模型构建动态化专业集群,以“基础通识+核心技能+跨界融合”三级课程模块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头部企业共建实体化产业学院,建立“技术成果资源库+技术经纪人”等以打造技术服务中心。通过新型学徒制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探索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食品产业 高质量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关键控制点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樊振江 张彩芳 姜长生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根据区域食品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特征,结合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量身定制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找准并锚定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关键控制点,保证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培养质量 关键控制点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词汇到语法的食品专业英语“多模态”教学探索
7
作者 甄淑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与食品产业国际化加速融合的背景下,食品专业英语已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然而,目前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普遍面临课时量不足、教学方式机械、教学内容滞后等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国际食品贸易中视频会议... 在经济全球化与食品产业国际化加速融合的背景下,食品专业英语已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然而,目前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普遍面临课时量不足、教学方式机械、教学内容滞后等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国际食品贸易中视频会议、技术邮件等新型交流场景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学生对食品专业英语词汇和常见语法现象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提高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英语 经济全球化 食品产业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8
作者 任亚敏 王宏慧 +2 位作者 徐向前 许利娜 李亚丽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3期152-154,共3页
本研究分析了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笼统、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打造专业实践创新平台以及构建... 本研究分析了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笼统、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打造专业实践创新平台以及构建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等策略,以期培养既懂理论又擅实践的食品行业人才,推动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9
作者 焦婷婷 时文芳 +1 位作者 王娇 刘玉青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针对“休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采用“一课三融五步法”进行改革,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思政元素、创新创业和三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元素融入课程,并在课中实施以构建教学情境、探讨实践、知识建构、应... 针对“休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采用“一课三融五步法”进行改革,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思政元素、创新创业和三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元素融入课程,并在课中实施以构建教学情境、探讨实践、知识建构、应用验证、反思的“五步法”。课程教学中遵循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角色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三对接”原则,重新构建了技能型人才与岗位技能相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的教学方法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对培养学生技能、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课三融五步法 混合式教学 现代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业需求导向下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10
作者 王宏慧 任亚敏 +1 位作者 邹小利 唐艳红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5期156-158,共3页
食品工业需求导向下,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选取适量且必需的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并加强实验教学,构建分层化教学模式并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食品工业培养高素... 食品工业需求导向下,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选取适量且必需的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并加强实验教学,构建分层化教学模式并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食品工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需求 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媛媛 程丽丽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原材料污染、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和设备污染等,因此,要控制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清洁卫生。本文介绍了影响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原材料污染、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和设备污染等,因此,要控制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清洁卫生。本文介绍了影响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卫生 标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理化检测课程中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朝丽 栗亚琼 《食品界》 2024年第7期122-124,共3页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国家对食品检测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食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食品质量安全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实环境下的学...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国家对食品检测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食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食品质量安全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实环境下的学习体验,最终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针对此问题,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食品理化检测课程中实践教学进行了设计,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技术人才 学习体验 食品理化检测 食品质量安全 真实环境 行业需求 食品检测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瑞霞 李翔辉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1期66-69,共4页
为提高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效果,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原则,依据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设计了食品标准与法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并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 为提高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效果,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原则,依据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设计了食品标准与法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并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为例,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实践。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树立标准意识、深化法治理念、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更有效,切实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食品标准与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英语翻译策略与教学创新实践
14
作者 顾红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7-248,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教学趋向于国际化、多元化、数字化。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与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还要与社会热点问题、核心问题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食品专业英语是一门交互性、专业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教学趋向于国际化、多元化、数字化。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与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还要与社会热点问题、核心问题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食品专业英语是一门交互性、专业性、渗透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专业翻译、文化交流、外交等多领域多学科。由赵芳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的《食品专业英语(第2版)》一书是食品专业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作品。该书包含8个模块,分别论述了食品专业英语学习的背景与特点、专业英语翻译的主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英语 教学体系改革 社会热点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 文化交流 教学内容 教学创新 教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挂面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15
作者 程丽丽 张媛媛 +2 位作者 唐雪燕 王娇 张仲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1-247,共7页
以黑麦挂面为对象,采用微波间歇干燥方法,研究不同微波功率、装载量和面条厚度对黑麦挂面干燥特性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SPSS软件对5种干燥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黑麦挂面间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并对微波干燥黑麦挂面进行品... 以黑麦挂面为对象,采用微波间歇干燥方法,研究不同微波功率、装载量和面条厚度对黑麦挂面干燥特性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SPSS软件对5种干燥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黑麦挂面间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并对微波干燥黑麦挂面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黑麦挂面微波间歇干燥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微波功率越大、装载量越小、挂面厚度越薄,干燥速度越快,干燥用时越短;干燥中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18039×10^(-11)~2.96702×10^(-11)m^(2)/s,并随着微波功率和挂面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装载量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模型拟合发现,Logarithmic模型是黑麦挂面间歇微波干燥的最佳模型,R2最大,χ^(2)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可有效描述黑麦挂面微波干燥时水分的变化过程;微波干燥黑麦挂面色泽较好,黑红发亮,抗弯曲特性高,熟断条率为0,蒸煮损失率为7.70%,质构特性良好,具有商品价值。该研究为微波技术在挂面生产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挂面 微波间歇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麦挂面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
16
作者 程丽丽 唐雪燕 +2 位作者 王景炀 王娇 张仲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9,60,共7页
以黑全麦面粉为原料制备黑麦挂面,并采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对黑麦挂面进行干燥处理。以平均干燥速率、抗弯强度、熟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和感官评分这5个指标的熵权法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并将所... 以黑全麦面粉为原料制备黑麦挂面,并采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对黑麦挂面进行干燥处理。以平均干燥速率、抗弯强度、熟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和感官评分这5个指标的熵权法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并将所制备的黑麦挂面与市售黑麦挂面进行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00 W、装载量98 g、热风温度27℃,在此条件下黑麦挂面综合评分为0.901,平均干燥速率为(0.982±0.157)%/min,总干燥时间为(33±1.52)min,抗弯强度为(14.31±0.65)g,熟断条率为(1.67±1.44)%,蒸煮损失率为(5.58±0.67)%,感官评分为92.17±0.45。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提高了干燥速率,缩短了干燥时间。制作出的黑麦挂面与市售黑麦挂面相比,熟断条率和蒸煮损失率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更好的抗弯曲特性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挂面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 熵权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对马铃薯蛋白功能和结构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陈卓 陈会民 +2 位作者 李倩文 窦小雪 陈树兴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8-266,共9页
为改善马铃薯蛋白(potato proteins,PP)的功能特性,探究不同超声功率(0、200、300、400、500、600 W)联合pH值偏移处理20 min对PP的改性效果。本研究通过测定溶解性、乳化及起泡特性、粒径、ζ-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为改善马铃薯蛋白(potato proteins,PP)的功能特性,探究不同超声功率(0、200、300、400、500、600 W)联合pH值偏移处理20 min对PP的改性效果。本研究通过测定溶解性、乳化及起泡特性、粒径、ζ-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游离巯基以及表面疏水性等多项指标,分析改性马铃薯蛋白功能及结构特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处理PP相比,pH 12偏移结合500 W超声处理条件下,PP的溶解度由24.84%上升至90.74%,乳化活性、起泡性分别提升86.37%和31.24%。此时,PP的分子结构也发生明显改变,平均粒径由452.05 nm降低至89.63 nm,ζ-电位由-24.64 mV下降至-32.57 mV,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上升,游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粒径、浊度及ζ-电位与溶解性、乳化及起泡性呈负相关,游离巯基和表面疏水性与溶解性、乳化性及起泡性呈正相关。综上,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有利于改善PP的功能特性,扩大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蛋白 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 功能特性 结构变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梗芋头叶提取物对红枣生姜汁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邹小利 郭丽萍 《现代食品》 2025年第3期73-78,共6页
为提高红枣生姜汁品质,以紫梗芋头叶、红枣汁、生姜汁为主要材料,研究了添加紫梗芋头叶提取物对红枣生姜汁产品益生菌数量、pH值、色度、总糖、总黄酮、总酚等指标影响。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添加紫梗芋头叶提取物的产品中植物乳杆菌的... 为提高红枣生姜汁品质,以紫梗芋头叶、红枣汁、生姜汁为主要材料,研究了添加紫梗芋头叶提取物对红枣生姜汁产品益生菌数量、pH值、色度、总糖、总黄酮、总酚等指标影响。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添加紫梗芋头叶提取物的产品中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8.21 lgCFU·mL^(-1))高于对照组(7.81 lgCFU·mL^(-1)),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物乳杆菌的生长。同时,添加紫梗芋头叶提取物使产品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H值和L*值均低于对照组,a*值和b*值则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紫梗芋头叶提取物能与红枣生姜汁中的成分有机结合,提高植物乳杆菌的活性,有助于促进植物乳杆菌的生物转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枣生姜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梗芋头叶 植物乳杆菌 红枣 生姜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香精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耐热稳定性
19
作者 唐冬 赵广山 +2 位作者 杨霞 王晓楠 陈树兴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5期155-159,共5页
以生姜香精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溶液方法,以包合产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生姜香精β-环糊精微胶囊产品的制备工艺。得出最佳制备生姜香精β-环糊精微胶囊条件为生姜香精与β-环糊精质量比1∶4、固形物浓度2.0%、包合温度40℃。... 以生姜香精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溶液方法,以包合产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生姜香精β-环糊精微胶囊产品的制备工艺。得出最佳制备生姜香精β-环糊精微胶囊条件为生姜香精与β-环糊精质量比1∶4、固形物浓度2.0%、包合温度40℃。在此工艺下制备的生姜香精β-环糊精微胶囊产品包合产率为69.42%。生姜香精β-环糊精微胶囊产品的粒径呈正态分布,粒径大小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通过热稳定性试验得知,生姜香精微胶囊化可提高生姜香精的热稳定性,有利于生姜香精的贮藏和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生姜香精 Β-环糊精 包埋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来源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
作者 苏会侠 谭利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来源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360只1日龄健康雄性爱拔益加肉鸡分为对照组、杂粕组和DDGS组,每组6个重复,每组20只鸡。对照组饲喂豆粕日粮,试验组分别用杂粕(菜籽粕和棉籽粕)或DDGS...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来源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360只1日龄健康雄性爱拔益加肉鸡分为对照组、杂粕组和DDGS组,每组6个重复,每组20只鸡。对照组饲喂豆粕日粮,试验组分别用杂粕(菜籽粕和棉籽粕)或DDGS替代部分豆粕,试验为期42 d。结果显示:(1)饲喂豆粕、杂粕和DDGS不同蛋白质来源饲料对肉鸡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喂豆粕、杂粕和DDGS不同蛋白质来源饲料,肉鸡胸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DGS组的粗灰分显著低于豆粕组和杂粕组(P<0.05)。3组肉鸡腿肌的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杂粕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豆粕组和DDGS组(P<0.05);(3)3组肉鸡胸肌、腿肌的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总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杂粕组胸肌的总脂肪酸、腿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5)。(4)DDGS组肉鸡的增重效益显著高于豆粕组,高出豆粕组12.35%(P<0.05),杂粕组增重效益较豆粕组高6.17%,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杂粕(菜籽粕和棉籽粕)及DDGS部分替代豆粕作为饲料,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且DDGS组与豆粕组鸡肉营养价值相当,同时DDGS的经济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蛋白质饲料原料 肉鸡 生长性能 营养价值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