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伟 余英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40-43,54,i003-i004,共7页
智能性是Agent突出的特点之一,在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系统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应用Agent的思想,建立学生模型和教师模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从而有... 智能性是Agent突出的特点之一,在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系统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应用Agent的思想,建立学生模型和教师模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系统的智能性,实现了个别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AGENT技术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 个别化教学 学生模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认知能力 动态调整 智能性 特征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筒形件旋压工艺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振亭 刘瑞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7,共4页
强力旋压是制造薄壁筒形件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工艺参数的影响。为改善工件的加工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必要对旋压过程中几种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筒形件旋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强力旋压是制造薄壁筒形件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工艺参数的影响。为改善工件的加工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必要对旋压过程中几种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筒形件旋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软件中的LS-DYNA求解器,对圆筒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软件的后处理器得到了工件的径向、周向和轴向应力及其应变分布规律,分析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发生机理,并就旋压深度、摩擦系数和旋压进给量对旋压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所得结果可为旋压工艺参数的选取和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筒形件 强力旋压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系统中电波折射实时修正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方辉 张俊峰 +1 位作者 李丽 张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一般常用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存在计算复杂且不具有实时性缺陷.提出了一种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的新方法,即用微波辐射计采用大气遥感的方法进行电波折射实时修正.它不仅具有全天候、实时性、机动性等特点,而且由于它直接测量出电波传播路... 一般常用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存在计算复杂且不具有实时性缺陷.提出了一种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的新方法,即用微波辐射计采用大气遥感的方法进行电波折射实时修正.它不仅具有全天候、实时性、机动性等特点,而且由于它直接测量出电波传播路径上的大气附加时延积分,从而直接给出距离误差修正量,因此其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折射修正 方法 微波辐射计 大气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锥形件旋压成型中应力、应变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程传蕊 王皓 吴振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5,89,共4页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了薄壁锥形工件旋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以显式动力学求解器LS-DYNA为基础模拟了其旋压成形过程,分析了工件成形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特点,研究了应力和应变等因素对工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了薄壁锥形工件旋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以显式动力学求解器LS-DYNA为基础模拟了其旋压成形过程,分析了工件成形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特点,研究了应力和应变等因素对工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图显示了成形过程中工件应变和应力的分布特点与规律,为解决工件旋压成形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依据;旋压数值模拟有助于发现旋压变形中存在的旋压成形中容易产生断裂、翻边、褶皱和失稳等缺陷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旋压力振荡和减薄率过大是工件旋压断裂的主要因素;在旋压工艺中可以通过优化减薄率、转速和进给量等工艺参数有效控制锥形工件旋压成形质量;分析结果对于旋压模具的优化设计和旋压工艺参数合理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薄壁锥形件 旋压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QFD信息协同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红军 汪刘一 +2 位作者 何剑飞 娄琳 邹湘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针对多功能团队中产品开发人员进行产品规划时所给出的不同决策结果,采用证据理论进行了协同处理。将产品开发人员给定的工程技术指标集作为证据理论的识别框架,根据识别框架中元素的肯定程度,确定证据的基本可信度分配;采用证据加权调... 针对多功能团队中产品开发人员进行产品规划时所给出的不同决策结果,采用证据理论进行了协同处理。将产品开发人员给定的工程技术指标集作为证据理论的识别框架,根据识别框架中元素的肯定程度,确定证据的基本可信度分配;采用证据加权调整法降低各证据间的冲突;对调整后的各证据进行合成,获得协同处理结果,使产品规划能够反映多功能团队所有产品开发人员的一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功能配置 证据理论 信息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序保护在低压隔爆电动机综合保护中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凯 陈迎松 胡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通过分析低压隔爆电动机的主要故障类型,针对不对称性短路故障和断相故障提出了采用负序保护原理进行保护的方案。从电源电压严重不平衡故障、断相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三方面介绍了负序保护方案设计;采用滤序算法对采样得到的瞬时值进行... 通过分析低压隔爆电动机的主要故障类型,针对不对称性短路故障和断相故障提出了采用负序保护原理进行保护的方案。从电源电压严重不平衡故障、断相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三方面介绍了负序保护方案设计;采用滤序算法对采样得到的瞬时值进行处理得到序分量;并通过试验方法模拟了发生不对称性短路故障及断相故障时产生的负序电流,试验所得到的实测值和要求值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将负序保护应用于低压隔爆电动机综合保护中,不仅可以降低保护装置的成本,还能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综合保护 负序保护 滤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CAI中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伟 付璐 余英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44-48,共5页
教学策略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实现个性化的关键。通过对教学知识点的属性及其关系即元知识的分析,结合学生模型对知识点树进行裁剪,可得到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集合;再对带权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可生成最佳的教学序列,并能根据学生的学... 教学策略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实现个性化的关键。通过对教学知识点的属性及其关系即元知识的分析,结合学生模型对知识点树进行裁剪,可得到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集合;再对带权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可生成最佳的教学序列,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这种将树和图的结构特点结合起来的做法不仅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简化推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策略 知识点树 带权有向图 拓扑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变速直线/双变速运动)加工匀变螺距丝杠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和平 余英良 彭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9期116-118,共3页
在数控车床上串联使用两套数控系统,实现多坐标的联动控制和变速直线运动,进行匀变螺距丝杠的数控加工,扩展了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
关键词 串联数控系统 数控加工 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螺距丝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匀变螺距丝杠
9
作者 张和平 余英良 彭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8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变螺距丝杠 经济型数控系统 系统控制 普通车床 步进电动机 子系统 数控改造 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圆弧面压辊的数控加工
10
作者 余英良 孙国明 冯凯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33,共3页
论述造纸机压辊大圆弧面的数控加工。阐述机床的数控改造、数控加工原理、编程参数的转换、加工误差的消除 方法和补偿措施。
关键词 压辊修复 数控加工 机床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圆柱螺旋凸轮的普通铣床数控改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相志 余英良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应用斜线指令,将两直线运动的联动,变为一直线运动与一旋转运动的联动,实现圆柱体表面上曲线槽的数控加 工,并给出了实用的加工编程流程。
关键词 凸轮数控铣削加工 机床改造 编程参数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渐变螺距丝杠
12
作者 郭彦萍 张和平 余英良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7期108-110,共3页
在数控车床上,应用两套数控系统串联使用,实现多坐标的联动控制,数控加工渐变螺距丝杠,扩展了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
关键词 串联数控系统 数控加工 渐变螺距丝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车辆空气悬架控制器的设计开发
13
作者 陈冰 陈参 潘淳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0年第9期24-26,共3页
以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构建带附加空气室空气悬架系统的1/4车辆振动模型,采用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策略,开发出空气悬架刚度可调的软件控制单元。
关键词 空气悬架 模糊控制器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