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乳晕切口和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贺华 刘云贺 +3 位作者 李永涛 关亚威 何笑雨 郑文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637-1638,共2页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和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治疗组行环乳晕切...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和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治疗组行环乳晕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复发率,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患者行环乳晕切口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愈合情况较好,并发症和复发率少,且患者对美容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凝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蔡百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90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4%甲醛溶液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经尿道电凝术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并就... 目的:观察并探讨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90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4%甲醛溶液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经尿道电凝术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并就结果差异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对照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严重尿急和尿频者例数多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性膀胱炎的各类治疗方案中,经尿道电凝术具有确切疗效,且术后较少出现不良反应,是膀胱内出血症控制措施中较为有效的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炎 电凝止血 经尿道 膀胱灌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关亚威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行根治术治疗的肾癌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行根治术治疗的肾癌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CD4^+,CD8^+,CD4^+/CD8^+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CD8^+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5.81%)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后腹腔镜 肾切除术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文韬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5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普通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为普通组患... 目的 :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普通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为普通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为综合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h时、术后24h时、术后48h时和术后72h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在术后6h时,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24h时、术后48h时和术后72h时,综合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其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肛瘘 疼痛的症状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贺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48-49,5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阑尾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科... 目的观察分析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阑尾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指标数值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肠瘘、肠梗阻、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阑尾炎患者,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