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漯河市2021年小麦“两病”发生防控情况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培 《河南农业》 2022年第10期35-35,共1页
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易受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危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及品质。近年,随着气候条件、菌源量、种植品种的变化,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有流行加重趋势。2021年,漯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就小麦“两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效评... 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易受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危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及品质。近年,随着气候条件、菌源量、种植品种的变化,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有流行加重趋势。2021年,漯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就小麦“两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积累数据,为开展小麦“两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一、小麦“两病”发生特点(一)小麦条锈病2021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早、发病普遍,但严重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小麦拔节期 植物检疫 防控工作 植物保护 种植品种 赤霉病 严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在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应用研究概述
2
作者 郭倩倩 张航 朱琳琳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8期175-177,共3页
近年来,人们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类免疫增强剂,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用广泛。为进一步加深植物提取物在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基础研究,为水产绿色健康... 近年来,人们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类免疫增强剂,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用广泛。为进一步加深植物提取物在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基础研究,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对不同植物提取物在鱼类、虾类及其他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植物提取物应用优势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未来植物提取物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水产动物 免疫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漯河市小麦品种的演变与利用
3
作者 马国岭 李培 《中国种业》 2021年第12期54-56,共3页
回顾了1949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小麦品种的演变历史,总结分析了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对产量的贡献,探讨了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新途径,为今后漯河市乃至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演变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型肉丝瓜新品种中原绿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云杰 李春 +6 位作者 孙联合 姜俊 刘东明 张涛 张华 万王芳 吴剑南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96,共4页
中原绿1号是以ZM-06为母本、ZM-0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丝瓜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短棒形、瓜条直、粗细匀称、皮色深绿、棱沟浅,瓜长25~30 cm,横径4.5~5.0 cm,单瓜质量216.00~219.50 g。冬春季节第... 中原绿1号是以ZM-06为母本、ZM-0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丝瓜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短棒形、瓜条直、粗细匀称、皮色深绿、棱沟浅,瓜长25~30 cm,横径4.5~5.0 cm,单瓜质量216.00~219.50 g。冬春季节第1雌花位于第10~第12节,秋季第1雌花节位约在第20节,果实发育期12~13 d,播种后45~50 d可采收。一般667 m^(2)总产量9800 kg以上。果实耐贮运,适宜黄淮及华北地区早春和秋延迟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新品种 中原绿1号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高温对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吴伟华 柳家友 +8 位作者 袁刘正 闫海霞 付家锋 赵月强 王会强 张云杰 王蕊 李腾 刘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为了评价玉米杂交种的花期耐高温能力,利用智能温室模拟高温气象在玉米花期前后进处理,评价花期高温环境对阳光98等10个夏玉米杂交种的花期、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使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高,抽雄期、吐丝... 为了评价玉米杂交种的花期耐高温能力,利用智能温室模拟高温气象在玉米花期前后进处理,评价花期高温环境对阳光98等10个夏玉米杂交种的花期、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使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高,抽雄期、吐丝期延后,雌雄间隔期变长,穗长、穗粗、穗粒数、穗粒重、成穗率、理论产量下降。综合不同玉米品种各性状的耐高温系数、高温处理的理论亩产和隶属函数值分析,漯玉336、阳光98、豫丰3358的花期耐高温能力强,郑单958、阳光99的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强,漯玉152、先玉335、漯玉151花期耐高温能力适中,漯玉164、漯玉167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期高温 玉米品种 耐高温系数 隶属函数值 理论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甘薯品种在茎线虫病区的田间表现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勇跃 刘志坚 +4 位作者 孟凡奇 秦素研 丁华锋 张云杰 王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61-162,170,共3页
通过连续2年在不同地点的试验可知,漯薯11和漯薯10号2个品种鲜薯平均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为高抗和抗,可以在北方薯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漯徐薯9号和商薯19这2个品种虽然鲜薯平均产量也较高,但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 通过连续2年在不同地点的试验可知,漯薯11和漯薯10号2个品种鲜薯平均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为高抗和抗,可以在北方薯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漯徐薯9号和商薯19这2个品种虽然鲜薯平均产量也较高,但对茎线虫病抗侵入性表现为感或高感,在推广应用中要注意防治茎线虫病,不宜在茎线虫病发生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茎线虫病 抗侵入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漯花10号的选育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彦忠 张宏套 +4 位作者 李斯佳 姬小玲 李飞 乔新敏 胡文静 《作物研究》 2019年第1期23-25,35,共4页
为适应我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的需要,以中花10号为母本,与自选品系漯河紫皮杂交,用一粒传法结合南繁加代选育出高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漯花10号。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的结果:两年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645. 5... 为适应我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的需要,以中花10号为母本,与自选品系漯河紫皮杂交,用一粒传法结合南繁加代选育出高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漯花10号。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的结果:两年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645. 5 kg/hm^2,比对照增产2. 32%,籽仁产量3513. 0 kg/hm^2,比对照增产6. 73%;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125. 15 kg/hm^2,比对照增产7. 96%,籽仁产量3118. 5 kg/hm^2,比对照增产12.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育种 漯花10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需肥规律及高效施肥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云杰 张森 段学东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5期22-24,共3页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各生育期的需肥特性,不同肥料元素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和田间作物表现,高产栽培肥料管理的几个技术环节,给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生育期 需肥规律 叶面肥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杂草防治要点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云杰 肖君 段学东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2期22-24,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冬小麦使用除草剂时的时机、选用除草剂配方的方法、不同配方除草方向及喷打除草剂时应该注意的技术问题,给冬小麦化学除草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 多看 制剂 配方 多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甘薯腐烂茎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控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华锋 李素芳 张云杰 《河南农业》 2019年第10期31-31,共1页
甘薯又称红薯、番薯、地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素有“长寿食品”之美誉,越来越被群众所喜爱,其抗旱能力强、稳产性高、经济效益好,逐渐成为河南省农业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全省种植... 甘薯又称红薯、番薯、地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素有“长寿食品”之美誉,越来越被群众所喜爱,其抗旱能力强、稳产性高、经济效益好,逐渐成为河南省农业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全省种植面积达到28万hm^2。腐烂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是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多年来在河南省红薯主产区造成严重危害。自2013年以来,河南省每年发生面积在1.4万hm2以上,造成经济损失合计达到1亿元,严重威胁河南省农业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线虫病 河南 腐烂 甘薯 农业生产安全 检疫性有害生物 防控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云杰 张航 李培 《河南农业》 2021年第17期10-11,共2页
病毒病是为害甘薯的重要病害,通过对甘薯病毒病症状及危害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总结出对甘薯病毒病应当采用脱毒甘薯,以培育无病种薯、种苗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田农药健康增产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12
作者 张航 常英豪 +3 位作者 杨卫杰 张玉红 马国岭 薛伟伟 《种子科技》 2023年第6期30-32,46,共4页
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展小麦作物健康与增产提质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应用全程优化用药模式,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进行标准化作业。结果显示,较常规对照区,处理区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产量增加35.30%,纯收... 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展小麦作物健康与增产提质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应用全程优化用药模式,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进行标准化作业。结果显示,较常规对照区,处理区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产量增加35.30%,纯收益增加33.68%。由此可知,小麦作物健康与增产提质技术方案对小麦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纹枯病、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增产 绿色防控 集成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