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TL的酶学性质及脱胶应用研究
1
作者 邵化 单明明 +3 位作者 王琼波 徐瑞敏 陈曦 魏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酶法脱胶技术在油脂精炼行业应用潜力巨大,磷脂酶是酶法脱胶技术中的主要用酶,但因现有磷脂酶资源在底物选择性、温度稳定性方面难以满足工业脱胶工艺的要求,限制了磷脂酶在油脂精炼行业中的大规模应用。研究表明,来自疏棉状嗜热丝孢菌(... 酶法脱胶技术在油脂精炼行业应用潜力巨大,磷脂酶是酶法脱胶技术中的主要用酶,但因现有磷脂酶资源在底物选择性、温度稳定性方面难以满足工业脱胶工艺的要求,限制了磷脂酶在油脂精炼行业中的大规模应用。研究表明,来自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的脂肪酶(LipTL)具有水解磷脂的功能。该研究利用大肠杆菌构建LipTL的基因工程菌,对LipTL进行异源表达,探究LipTL的酶学性质和油脂脱胶效果。序列比对显示,该酶与磷脂酶A1具有高度相似性;SDS-PAGE结果表明,LipTL分子质量约为30 kDa;LipTL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9.0,在55℃条件下处理2 h仍能保持90%以上的相对活力。LipTL在脱胶反应6 h后,将大豆油和花生油的残磷量分别降至5.2、4.9 mg/kg,具有良好的脱胶效果。该研究结果证实该脂肪酶可用于油脂脱胶,不仅为酶法脱胶提供新的酶源,也为该酶的后续改造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 脂肪酶 酶法脱胶 同源建模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渣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嘉林 豆康宁 +1 位作者 王飞 王冬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7,共3页
综述了大豆渣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改良技术,以及在食品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大豆渣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渣 食品 营养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开发杏果渣香料的研究
3
作者 杨靖 刘广昊 +5 位作者 王琼波 韩丽 王清福 赵志伟 李蕾 王秋领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开发杏果渣香料,从杏果园土壤中分离筛选产香效果最佳的菌株,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该菌株发酵杏果渣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关键酶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产香效果最佳的菌株LY13经鉴定为维克汉姆酵母菌(Wickerhamom... 为开发杏果渣香料,从杏果园土壤中分离筛选产香效果最佳的菌株,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该菌株发酵杏果渣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关键酶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产香效果最佳的菌株LY13经鉴定为维克汉姆酵母菌(Wickerhamomyces),杏果渣经该菌株发酵后呈现丰富的甜香、果香和花香,且发酵液中醇类、酯类和酮类物质总量均较高;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转速145 r/min、发酵时间49 h、发酵温度31℃、初始pH值7.1,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总量可达135.38μg/g,且该菌株的产香关键酶主要为细胞膜酶。本研究可为产香微生物提供新型菌株资源,也为后续杏果渣发酵香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渣 微生物发酵 香料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肽抗氧化性及抗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尚新彬 王富刚 豆康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6,共4页
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制备花生肽,并对其抗氧化性及抗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最大水解度达8.0%,此条件下花生肽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500;花生蛋白水解度在0~8.0%的范围内,花生肽抗氧化性随... 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制备花生肽,并对其抗氧化性及抗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最大水解度达8.0%,此条件下花生肽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500;花生蛋白水解度在0~8.0%的范围内,花生肽抗氧化性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花生肽抗氧化稳定性受加热和冷冻条件的影响较小,受p H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肽 抗氧化性 抗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甘草水溶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豆康宁 王飞 +2 位作者 李玉兰 肖欢欢 谭文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3,共5页
甘草为药食两用资源,其提取物在调味品中有广泛的应用。该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甘草水溶物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水提取甘草中水溶物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20.0min、温度99.1℃、浓度4.0%。在该实验条件下,甘草水溶... 甘草为药食两用资源,其提取物在调味品中有广泛的应用。该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甘草水溶物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水提取甘草中水溶物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20.0min、温度99.1℃、浓度4.0%。在该实验条件下,甘草水溶物提取率为41.8%。提取时间、温度、浓度及提取时间与温度的交互影响对甘草水溶物提取率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调味品 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多糖复合膜保鲜草莓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维丽 孙于庆 石晓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6,共6页
以感官品质、好果率、失重率、糖酸比、微生物生长情况等为评价指标,对大豆多糖与三七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涂膜保鲜草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多糖与几种植物提... 以感官品质、好果率、失重率、糖酸比、微生物生长情况等为评价指标,对大豆多糖与三七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涂膜保鲜草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多糖与几种植物提取物复配涂膜均能提高草莓的感官品质,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糖酸比,减少微生物的滋生,提高草莓的保鲜效果;大豆多糖与石榴皮、葡萄籽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对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果实好果率较高,失重率较低;与蒲公英复配,草莓中VC含量最高;与石榴皮、茶多酚提取物复配,草莓的糖酸比较高,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糖 石榴皮提取物 葡萄籽提取物 蒲公英提取物 保鲜 草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油脂提取工艺优化与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豆康宁 白春启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采用传统溶剂法萃取甘草油脂,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甘草油脂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草油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液料比20 mL/g、... 采用传统溶剂法萃取甘草油脂,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甘草油脂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草油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液料比20 mL/g、提取时间5 h,在此条件下甘草油脂提取率达4.49%。利用GC-MS鉴定出19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有4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19.15%)、油酸(4.92%)、亚油酸(59.5%)、亚麻酸(11.16%)。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23.31%,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76.69%,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5.71%,二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59.83%,三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1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油脂 提取工艺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活性成分对馒头保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小芝 郭嘉林 +1 位作者 李超敏 豆康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36,共2页
研究了甘草活性成分对馒头的保鲜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甘草粉对馒头具有较小的保鲜作用,甘草酸对馒头具有较小的保鲜作用,甘草黄酮对馒头具有较大的保鲜作用,而甘草多糖对馒头无保鲜作用。
关键词 甘草活性成分 馒头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蓝色素真菌F10的ITS序列及其色素性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丽芳 马翠云 +1 位作者 罗海澜 王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从赣南野生松木上分离到1株产蓝色素真菌F10,该菌经鉴定为葡萄糖座科Pseudofusicoccum属。为研究F10产生的蓝色素的性质,实验采用不同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和还原剂处理蓝色素,结果表明,该蓝色素对光照、温度、氧化剂都... 从赣南野生松木上分离到1株产蓝色素真菌F10,该菌经鉴定为葡萄糖座科Pseudofusicoccum属。为研究F10产生的蓝色素的性质,实验采用不同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和还原剂处理蓝色素,结果表明,该蓝色素对光照、温度、氧化剂都不敏感,对pH值、金属离子、还原剂敏感,推测这几种因素可能改变了色素的化学结构。为确定该蓝色素的结构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色素为芳香族羧酸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座科Pseudofusicoccum属 蓝色素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改良大豆肽风味 被引量:6
10
作者 豆康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5,66,共6页
该文研究了乳酸菌和酵母菌二次发酵法改良大豆肽的风味。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大豆肽溶液pH下降,总酸度上升,产生大量有机酸物质,乳酸菌发酵8 h,大豆肽的风味最佳。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大豆肽溶液中乙醇含量逐渐增加,产生大... 该文研究了乳酸菌和酵母菌二次发酵法改良大豆肽的风味。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大豆肽溶液pH下降,总酸度上升,产生大量有机酸物质,乳酸菌发酵8 h,大豆肽的风味最佳。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大豆肽溶液中乙醇含量逐渐增加,产生大量醇类物质,酵母菌发酵2 h,大豆肽溶液的风味最佳。经过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后,大豆肽的苦味和腥味消失,口感变成具有酸爽的杀口感,气味具有酒香味。因此,经过乳酸菌和酵母菌二次发酵工艺后,大豆肽的风味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乳酸菌 酵母菌 发酵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脂肪酸组成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嘉林 豆康宁 +1 位作者 杨小芝 董彬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88,共4页
对杏仁脂肪酸组成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杏仁油脂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油酸的含量尤其高,占总脂肪酸70%以上,杏仁油脂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杏仁油脂及脂肪酸含量在贮... 对杏仁脂肪酸组成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杏仁油脂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油酸的含量尤其高,占总脂肪酸70%以上,杏仁油脂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杏仁油脂及脂肪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逐渐下降,脂肪酸不饱和度越大,下降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油脂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渣粒径对面粉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宝安 豆康宁 +1 位作者 王飞 王冬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2,110,共4页
研究了大豆渣粒径对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降低大豆渣粒径能够延长面粉的稳定时间,减小面粉的弱化度,增加面团的拉伸阻力及延伸度、湿面筋含量、面粉白度和面粉降落数值。因此,应根据具体食品,选择不同粒径的大豆渣及其添加量。
关键词 大豆渣 粒径 面粉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振荡法提取甘草酸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豆康宁 王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8-141,147,共5页
低温振荡法是提取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研究了低温振荡法提取甘草酸的工艺条件。首先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料液比、振荡速度对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然后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甘草... 低温振荡法是提取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研究了低温振荡法提取甘草酸的工艺条件。首先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料液比、振荡速度对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然后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甘草酸提取率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和振荡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降低。甘草酸提取最佳条件是:提取时间150min、料液比0.01(g/mL)、振荡速度140r/min,其中提取时间因素影响显著。在该条件下,甘草酸提取率达到2.51%。低温振荡法与蒸煮法和超声波法相比,提取150min后,甘草酸提取率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低温振荡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面包中微生物生长变化及其抑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豆康宁 王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2,共3页
面包在贮存过程中容易霉变,因此延长面包的保质期是面包工业一直研究的热点。该文研究了面包在贮存过程中皮层和瓤部微生物的生长变化,并提出防腐剂添加方法,对比了三种添加方法对面包防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面包在贮存过程中,... 面包在贮存过程中容易霉变,因此延长面包的保质期是面包工业一直研究的热点。该文研究了面包在贮存过程中皮层和瓤部微生物的生长变化,并提出防腐剂添加方法,对比了三种添加方法对面包防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面包在贮存过程中,皮层微生物繁殖速度高于瓤部,在表皮最先出现霉斑。采用丙酸钙混合添加、包裹添加和涂抹添加三种方式,都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面包的保质期,防霉变的效果顺序为表皮涂抹>表皮包裹>混合添加。丙酸钙在面包表皮浓度越高,防霉变效果越好,加强面包皮层防腐对面包保鲜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 微生物 抑制 丙酸钙 添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油对面粉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富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2,共3页
研究了杏仁油对面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面粉质量计,添加4%的杏仁油,能够降低面团的吸水率,增加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降低面团的弱化度,提高面团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因此,杏仁油能较好地改善面... 研究了杏仁油对面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面粉质量计,添加4%的杏仁油,能够降低面团的吸水率,增加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降低面团的弱化度,提高面团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因此,杏仁油能较好地改善面粉的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在面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油 面粉 理化指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矿泉水包装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翠云 刘博韬 +1 位作者 刘高丽 杨玉婷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9期74-76,共3页
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检测方法常用的主要为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但随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与进步,其检出限完全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并且与以上方法相比,紫外分光光谱法操作简单,消耗有毒有害试剂较少。运用色... 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检测方法常用的主要为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但随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与进步,其检出限完全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并且与以上方法相比,紫外分光光谱法操作简单,消耗有毒有害试剂较少。运用色谱法中的薄层层析法检测了鲜榨果汁、华润怡宝、农夫山泉、恒大冰泉、景田百岁山、外卖炸鸡饭塑料包装中是否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再用光谱法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体测定其含量。在薄层层析法中检测合格的鲜榨果汁的塑料杯和外卖炸鸡饭的塑料包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时,可以清楚地发现含量不符合GB/T 21928-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薄层层析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邻苯二甲酸酯 塑料包装 操作简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槿皮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靖 王琼波 +5 位作者 费嘉祥 杨鹏飞 刘宛凌 李天笑 白冰 毛多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9,共6页
以提取率为指标,无水乙醇为溶剂,对超声波萃取木槿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GC×GC-Q-TOFMS对提取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抑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木槿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 以提取率为指标,无水乙醇为溶剂,对超声波萃取木槿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GC×GC-Q-TOFMS对提取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抑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木槿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1,粉碎度100目,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40℃;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成分,占总萃取物的63.78%;主要成分为己二酸-(2-乙基己基)酯(21.35%)、亚油酸(6.25%)、油酸(5.70%);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高地芽孢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皮 提取物 挥发性成分 GC×GC-Q-TOFMS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烟叶浓缩液增香菌的筛选、鉴定与发酵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申 马宁 +5 位作者 王琼波 霍梦杰 周利峰 冯颖杰 杨峰 毛多斌 《轻工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3-41,共9页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再造烟叶浓缩液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增香菌株HS-1,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进而对最优培养条件下发酵再造烟叶浓缩液中性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S-1为产蛋白霉菌属(Planococcus sp.),其最佳...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再造烟叶浓缩液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增香菌株HS-1,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进而对最优培养条件下发酵再造烟叶浓缩液中性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S-1为产蛋白霉菌属(Planococcus sp.),其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5%,发酵时间36 h;该培养条件下,经菌株HS-1发酵的再造烟叶浓缩液中,中性香味成分总含量由发酵前的56.845%提高到72.527%,且中性香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5-甲基糠醛和β-紫罗兰酮为发酵后新增成分,苯甲醇、苯乙醛、2-乙酰基吡咯、苯乙醇、茄酮、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等成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浓缩液 增香菌 筛选 鉴定 产蛋白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