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与移动环境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组织学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旭东 华新宇 +1 位作者 王晓兰 孙丹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30-731,共2页
组织胚胎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体微细结构,目前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课程教学方法较陈旧,以满堂灌的讲授方式为主,理论和实验课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导致学生理论课堂上感觉内容枯燥和实验学习时忘了理论的内容,... 组织胚胎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体微细结构,目前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课程教学方法较陈旧,以满堂灌的讲授方式为主,理论和实验课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导致学生理论课堂上感觉内容枯燥和实验学习时忘了理论的内容,造成学生对组胚兴趣不高和理论实验内容的脱节,学生的理论课听课积极性不高,实验课被动观察切片,常规性的完成实验作业,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提高[1]。近年来,无线技术和手持便携式设备的发展使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2]逐渐成为主流。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微课[3-4]等正迅速兴起,为组织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学教学 教学模式 组织学 一体化 学习方式 环境 网络 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对宫内缺氧新生大鼠神经元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旭东 华新宇 +1 位作者 陈世丰 余鸿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神经元分化的影响及当归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治疗组.于孕14d开始将当归组与缺氧组孕鼠置于低张氧浓度三气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3组孕鼠分娩当日取脑组织行...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神经元分化的影响及当归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治疗组.于孕14d开始将当归组与缺氧组孕鼠置于低张氧浓度三气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3组孕鼠分娩当日取脑组织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原位杂交,DAB显色.结果:缺氧组新生鼠NSE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减少,而VEGF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当归组NSE mRNA和VEGF mRNA阳性细胞表达较缺氧组增加.结论:当归注射液对宫内缺氧新生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 mRNA的表达而改善缺氧环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缺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旭东 徐纪伟 +3 位作者 王晓兰 袁科理 李兴山 王福青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9,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于孕14d开始孕鼠置于动物缺氧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孕鼠分娩后新生鼠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iPSCs悬液移植组和PBS缺氧组,对...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于孕14d开始孕鼠置于动物缺氧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孕鼠分娩后新生鼠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iPSCs悬液移植组和PBS缺氧组,对照组不治疗,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八臂迷宫测试动物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BrdU阳性细胞和神经颗粒素(Ng)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皮质区细胞结构较缺氧组均明显改善;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缺氧组Ng和NSE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VEGF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移植组Ng、NSE和VEGFmRNA表达均较缺氧组显著增加。结论:小鼠iPSCs移植于宫内缺氧的新生小鼠脑中,可减轻缺氧神经元的损伤和提高学习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mRNA和Ng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移植 宫内缺氧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脑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43、神经颗粒素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兰 陈旭东 华新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颗粒素(Ng)的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d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和模型组经侧脑室注入人羊膜上皮细胞悬液和PB...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颗粒素(Ng)的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d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和模型组经侧脑室注入人羊膜上皮细胞悬液和PBS治疗;假手术组不治疗。移植后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BrdU阳性细胞、GAP-43、Ng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较缺血缺氧组明显改善,移植后第3周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GAP-43和Ng在第3周的表达,模型组均低于假手术组,移植组较模型组增加。移植后第3周的神经评分和斜坡实验耗时与相应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可减轻缺氧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GAP-43和Ng蛋白表达增强,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与延伸,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缺血缺氧性脑病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颗粒素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体外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Notchl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旭东 王晓兰 华新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0-803,816,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体外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向神经细胞分化中Notchl的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hAECs分为丹参诱导组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设立5个浓度亚组,诱导hAECs分化为神经细胞,观察不同浓度丹参诱导组间细胞形...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体外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向神经细胞分化中Notchl的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hAECs分为丹参诱导组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设立5个浓度亚组,诱导hAECs分化为神经细胞,观察不同浓度丹参诱导组间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显色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Notchl。RT-PCR进一步鉴定细胞多能基因Oct4、Notchl、神经元标记物NSE,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活力。结果:倒置显微镜下,与对照组相比丹参诱导24h后,由胞体伸出较长的轴突样和树突样突起,48h时1.5μ1/ml丹参诱导组,NSE和MAP-2的阳性率最高及细胞活力较高。RT-PCR检测到诱导后多能基因Oct4和Notchl表达减少,而NSE表达增多。结论:丹参注射液结合生长因子体外促hAE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Notchl表达减少,且于1.5μl/ml浓度时效果较好,诱导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神经细胞 复方丹参注射液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向功能性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旭东 徐纪伟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外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诱导iP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设4个浓度加入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培养基,免疫细胞化学荧光鉴定神经元标志物微管相关蛋...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外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诱导iP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设4个浓度加入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培养基,免疫细胞化学荧光鉴定神经元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的表达。FM 1-43染色技术观察FM 1-43染色颗粒消失的情况。结果:iPSCs在条件培养液的诱导下形成神经干细胞克隆,15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后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呈MAP-2阳性细胞。新分化的神经元有大量FM 1-43绿色阳性颗粒。结论:iPSCs体外诱导可获得神经干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为15 U/ml时可促进iPSCs源性神经干细胞向功能性的神经元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诱导多能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微管相关蛋白2 分化 小鼠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7
作者 刘红敏 陈旭东 +1 位作者 华新宇 王晓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移植对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7d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和模型组分别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hAECs悬液和PBS治疗,假手术组不治疗;...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移植对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7d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和模型组分别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hAECs悬液和PBS治疗,假手术组不治疗;移植后30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当天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颗粒素(Ng)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对比,移植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水迷宫实验后,移植组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模型组GAP-43和Ng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移植组较模型组增加。结论:hAECs移植入脑缺血缺氧大鼠脑内后,GAP_43蛋白和Ng的表达增强,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与延伸,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缺血缺氧性脑病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颗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缺氧后胎鼠肾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刘红敏 陈旭东 +1 位作者 华新宇 余鸿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74,483,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后胎鼠肾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孕21d健康SD大鼠,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取胎鼠肾组织H-E染色,VEGF、 COX-2免疫组织化学显色. 结果:缺氧组新生鼠VEGF、 COX-2阳性细胞...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后胎鼠肾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孕21d健康SD大鼠,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取胎鼠肾组织H-E染色,VEGF、 COX-2免疫组织化学显色. 结果:缺氧组新生鼠VEGF、 COX-2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值均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大. 结论:一定时间宫内缺氧可刺激胚胎大鼠肾内VEGF和COX-2的表达增加,COX-2与VEGF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胃癌SGC7901细胞系BCL2L10基因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孔秀敏 王晓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观察抗肿瘤新药地西他滨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抗凋亡基因BCL2L10启动子甲基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5、10μmol/L的地西他滨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BCL2L1... 目的:观察抗肿瘤新药地西他滨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抗凋亡基因BCL2L10启动子甲基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5、10μmol/L的地西他滨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BCL2L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应用免疫印迹检测BCL2L10蛋白表达,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siRNA干扰BCL2L10表达以探讨地西他滨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SGC7901细胞中BCL2L10基因以启动子甲基化方式失活,地西他滨呈剂量依赖方式逆转其甲基化程度,恢复基因表达,同时可见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比例增加,而干扰BCL2L10可对抗地西他滨的抗肿瘤效应。结论:地西他滨可通过逆转胃癌SGC7901细胞系BCL2L10启动子甲基化而恢复其表达,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地西他滨 BL2L10 甲基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