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地接触对被动行走机器人步态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高建设 郑子怡 +2 位作者 宛磊 李奎 吴广良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解决被动行走机器人步态研究中难以分析滑移、弹起等复杂步态的动力学行为的问题,搭建了一种考虑足地接触的圆弧足被动行走机器人模型,分析其在路面材料变化的复杂行走路况下表现出的多种行走模式,并揭示了多参数协同演化下的步态失... 为解决被动行走机器人步态研究中难以分析滑移、弹起等复杂步态的动力学行为的问题,搭建了一种考虑足地接触的圆弧足被动行走机器人模型,分析其在路面材料变化的复杂行走路况下表现出的多种行走模式,并揭示了多参数协同演化下的步态失稳机制。首先,引入赫兹接触模型与库仑摩擦模型描述足地间的法向接触力与切向摩擦力,使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其次,通过改变接触参数模拟不同弹性与摩擦特性的行走路面,采用数值仿真对行走中的滑移、弹起、跌倒等现象进行研究,获得使机器人行走性能较好的足地接触条件;最后,使用分岔图、时间响应图等工具对机器人各结构参数协同演化时的行走步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大于0.24且阻尼系数大于4.37×10^(6) kg/(m^(1.5)·s)的足地接触环境是机器人稳定行走的必要条件,摩擦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减小将分别使步态出现滑移和弹起,且摩擦系数对步态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两接触参数持续减小将使机器人摔倒;在结构参数中,髋关节质量及转动惯量的减小、足半径增大都更有利于机器人适应大范围的行走斜面角度;同时观察到,无论结构参数如何演化,机器人都将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大通过滑移而引发步态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行走机器人 滑移 弹起 动力学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灰狼算法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睡眠分期研究
2
作者 高鹏强 丁顺良 +3 位作者 宛磊 李奎 吴广良 高建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6,共9页
由于现有睡眠分期方法下N1期分期精度较低,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灰狼算法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睡眠分期模型。该模型通过选用不同收敛因子,优化灰狼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自动调节LSTM网络隐藏层节点,选取差分算法对灰狼位置迭代进行优化... 由于现有睡眠分期方法下N1期分期精度较低,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灰狼算法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睡眠分期模型。该模型通过选用不同收敛因子,优化灰狼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自动调节LSTM网络隐藏层节点,选取差分算法对灰狼位置迭代进行优化,跳出局部最优解;选取现有原始ISRUC-Sleep数据集,求取多种时域,频域α、β、δ、θ波能量占比,以及非线性特征复合多尺度排列熵等指标,代入DE-GWO-LSTM模型中进行分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为88.6%,对于N1期的睡眠分期精度达70%以上,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分期 灰狼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对幼年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突起及突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同兴 王敏丽 +2 位作者 常成 江丽 范文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对幼年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突起及突触的影响。方法:利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方法制备幼年SE小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轴突...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对幼年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突起及突触的影响。方法:利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方法制备幼年SE小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轴突、树突及突触连接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区锥体神经元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小鼠Ⅳ级以上发作率为80%,死亡率为25%。SE小鼠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探寻平台路程轨迹明显延长且复杂化,且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均发现轴突神经丝标记蛋白SMI312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表达,且SE组轴突神经丝和神经元树突长短不一,排列比较密集散乱。SE组小鼠大脑海马区突触素(SYP)阳性表达增多,且SYP阳性斑点数量明显增加(P<0.01)。SE组突触囊泡数量增加,且突触后致密带(PSD)厚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SE可能导致幼年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突触急性损伤,诱发突触囊泡循环障碍,进而引起轴突和树突网络广泛的破坏和紊乱,突触发生反应性或代偿性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海马 突触 突触囊泡 突触重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类脊髓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刘雅普 高利峰 +3 位作者 徐永辉 胡军华 吴广良 侯秀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经皮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简称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TELD)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成熟外科技术,与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经皮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简称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TELD)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成熟外科技术,与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显著保留椎旁结构,减少围手术期失血,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微,医源性不稳定的风险低。伴随着椎间孔镜技术的推广和适用范围的扩大,关于该手术的相关并发症如:硬膜损伤,神经损伤,血肿压迫,感染,器械断裂,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均有较多报道,而类脊髓高压症作为椎间孔镜手术中特有的术中并发症,患者多表现为术中头颈痛、胸闷、耳鸣、视物模糊等不适感,部分表现为极度烦躁,也可伴有或不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体征;具体诱发因素尚不明确。笔者对2012 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采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9例患者中,5例术中并发类脊髓高压症情况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切除术 经椎间孔入路 相关并发症 高压症 临床研究 脊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战丛 宁志远 +1 位作者 王金柱 宁向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09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术后出现小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09年7月—2012年12月术后出现小肠梗阻的结...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09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术后出现小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09年7月—2012年12月术后出现小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32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给以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并按生理需要量补充液体;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氯化钠溶液(4 ml/kg),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停留时间、重置胃管率。结果治疗7d,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2.0±0.1)d与(3.6±1.3)d〕、腹胀缓解时间〔(3.2±1.0)d与(5.7±1.7)d〕、排气时间〔(2.0±1.2)d与(4.1±2.1)d〕、排便时间〔(3.8±1.6)d与(6.4±2.5)d〕、胃管停留时间〔(4.1±2.1)d与(8.2±2.2)d〕缩短,重置胃管率〔1.2%(4/32)与26.7%(8/30)〕减少(P<0.05)。结论高渗盐水可以促进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盐水 高渗 肠梗阻 胃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兰素通过ROS/p38 MAPK通路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 被引量:18
6
作者 邓同兴 王敏丽 +1 位作者 温文静 袁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57-1462,共6页
目的:研究毛兰素(erianin)对人肺癌A549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正常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10、20、40、80和160 nmol/L)毛兰素处理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研究毛兰素(erianin)对人肺癌A549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正常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10、20、40、80和160 nmol/L)毛兰素处理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情况,WST-8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表达以及p38 MAPK的磷酸化和caspase-3蛋白的活化。结果:毛兰素对A549细胞活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52.64 nmol/L;毛兰素还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P<0.05),显著升高ROS和MDA含量(P<0.05),抑制SOD活性(P<0.05),下调Nrf2、NQO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P<0.05);此外,毛兰素可上调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并激活caspase-3(P<0.05),该作用可被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P<0.05)。结论:毛兰素可在体外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SOD活性,下调Nrf2、NQO1和HO-1蛋白表达,继而导致ROS含量升高和激活p38 MAP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兰素 肺癌 活性氧 细胞凋亡 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在肩袖完全撕裂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振勇 王海波 +4 位作者 娄晓宇 苗宝娟 周山 王冲 孟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肩关节造影检查对肩袖完全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肩袖完全撕裂MR关节造影及MRI表现,与肩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4例肩袖完全撕裂病例,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87.03%、50.00%和79.41%;M... 目的:探讨磁共振肩关节造影检查对肩袖完全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肩袖完全撕裂MR关节造影及MRI表现,与肩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4例肩袖完全撕裂病例,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87.03%、50.00%和79.41%;MR关节造影诊断Ⅰ型9例、Ⅱ型21例,其敏感度分别为88.89%、95.24%;特异度分别为97.87%、97.14%;准确度分别为96.43%、96.43%;明显高于常规MRI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节镜结果对比,其一致性极佳(Kappa=0.841);而对于Ⅲ型肩袖完全撕裂,MR关节造影均不能显示。结论:MR关节造影能较准确判断Ⅰ型、Ⅱ型肩袖完全撕裂范围及程度,是MRI诊断肩袖损伤的有效补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能提供更准确的依据,而对于Ⅲ型肩袖完全撕裂,MR关节造影不能显示其损伤部位及程度,无法对其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肩关节 撕裂伤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德超 李奎 +4 位作者 曹鹏克 栾丰年 崔冰 宁宇 张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推广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采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组(Stoppa组)3...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推广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采用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组(Stoppa组)32例和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组(对照组)31例,评价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opp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减少(P<0.05),骨折复位质量优者所占比例高(P<0.05),临床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是治疗髋臼前柱或双柱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具有手术视野显露充分、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解剖复位率高和临床功能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双柱骨折 Stoppa入路 髂窝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黄体酮对衰老脑出血小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建新 王爽 +1 位作者 凌会敏 王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黄体酮(progesterone)对衰老脑出血小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其机制。方法140只雄性小鼠(20~22月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和黄体酮联合用药组(联合组),每组35只。采...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黄体酮(progesterone)对衰老脑出血小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其机制。方法140只雄性小鼠(20~22月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和黄体酮联合用药组(联合组),每组35只。采用脑部纹状体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建立小鼠的脑出血模型,依达拉奉组于术后2 h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2次/d;联合组在依达拉奉组基础上腹腔注射黄体酮8 mg/kg,1次/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未建模)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4组均连续给药14 d。给药14 d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各组小鼠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并测定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损伤体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最高,假手术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最低,联合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和模型组(P<0.01)。联合组脑组织肿胀率、脑损伤体积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和模型组[(6.56±2.26)%、(2.04±0.62)mm^3vs(10.34±3.28)%、(3.19±0.70)mm^3和(14.56±4.26)%、(3.84±0.72)mm^3,P<0.05]。假手术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最高,模型组丙二醛、活性氧、白细胞介素6(IL-6)、TNF-α水平最高,依达拉奉组丙二醛、活性氧、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联合组,SOD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PI3K、Akt、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水平显著降低,NF-κB、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水平显著增高,联合组PI3K、Akt、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水平显著增高,NF-κB、Caspase-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联合组比较,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模型组PI3K、Akt、p-PI3K、p-Akt水平降低,NF-κB、Caspase-9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黄体酮可有效抑制小鼠脑组织出血后损伤,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最终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脑出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6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间延误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顺成 王兰芝 +1 位作者 徐文俭 陈玉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2-80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延误治疗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俊明 郑水长 +4 位作者 李道选 易先达 蔡喜雨 张志敏 黄贺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19-1721,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5种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自2001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5种类型的皮瓣(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环指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示指背侧皮瓣、踇趾腓侧皮瓣、踇甲皮瓣)共69块修复拇指... 目的:总结应用5种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自2001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5种类型的皮瓣(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环指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示指背侧皮瓣、踇趾腓侧皮瓣、踇甲皮瓣)共69块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16~59岁,平均32岁。机器伤46例,鞭炮炸伤4例,车祸伤4例,电锯伤4例,烧伤1例,指端再植术后坏死2例,重物砸伤2例。缺损面积:1.5 cm×2.0 cm~4.0 cm×5.0 cm。急诊手术47例,16例延期手术修复。结果:1例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切取失败,改行其它皮瓣修复,1例趾腓侧皮瓣术后动脉顽固性痉挛致坏死,1例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蒂部缝合较紧,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1/3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3例皮瓣在术后36~48小时皮瓣明显肿胀,呈淡紫色,皮瓣远端出现表皮下积液、水疱等情况,经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皮瓣未经特殊处理均顺利成活,成功率95.6%。随访6个月~5年,皮瓣外形好、耐磨,吻合神经的24例,皮瓣两点分辨觉在6~9 mm,没有吻合神经的皮瓣由于受区神经的长入也产生了保护性感觉功能,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有异位定位感觉。结论:治疗拇指软组织缺损,应根据病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创面,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皮瓣本身的特点,充分考虑供区的功能和美观要求,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皮瓣,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鲜颖 邢丽华 +2 位作者 王洵 李洪浩 王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10-2612,共3页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功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老年CAP患者196例,莫西沙星治疗组(试验组)98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组(对照组)98例,对其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临床观...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功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老年CAP患者196例,莫西沙星治疗组(试验组)98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组(对照组)98例,对其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0.8%,对照组69.6%(P=0.34);痊愈率分别为试验组81.6%,对照组60.2%(P=0.38),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86.5%;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4.0%(P=0.0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试验组6%,对照组4%(P=0.7)。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的疗效好,毒副作用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莫西沙星 老年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均平 孔亚阁 杨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纳入2 136例受试者,男1 091例,女1 045例。计算体重指数(BMI);将全口牙列按四分法分区,随机选择上、下颌相对侧分区作为检查牙位区,对每个牙位的6个位点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 目的:探讨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纳入2 136例受试者,男1 091例,女1 045例。计算体重指数(BMI);将全口牙列按四分法分区,随机选择上、下颌相对侧分区作为检查牙位区,对每个牙位的6个位点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判定牙周炎程度,采用Spearman分析肥胖与慢性牙周炎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MI与慢性牙周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男性人群BMI与GI、PD无相关性,但与AL呈正相关,女性人群BMI与GI、PD、AL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女性肥胖对牙周炎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慢性牙周炎 发病机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状态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振强 关毅 +2 位作者 彭飞 史永涛 于蒙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56-2362,共7页
背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预后较差,明确其预后危险因素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婚姻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但婚姻状态对PNSCL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婚姻状... 背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预后较差,明确其预后危险因素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婚姻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但婚姻状态对PNSCL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婚姻状态对PCNSL患者总生存(OS)和癌因生存(CSS)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提取2000—2016年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的3993例PCNSL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婚姻状态、确诊年龄、种族、性别和确诊年份)、临床病理资料(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治疗资料(手术、放疗和化疗)及结局资料(生存信息和随访时间)。依据婚姻状态将患者分为已婚和非已婚两组,其中非已婚包括单身、离异和丧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Log-rank检验)、Cox回归评估婚姻状态对患者OS和CSS的影响。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已婚组和非已婚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婚姻状态分为已婚和非已婚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与已婚患者相比,非已婚患者的OS和CSS更差(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校正确诊年龄、种族、性别、确诊年份、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手术、放疗和化疗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已婚患者的OS风险是已婚患者的1.24倍〔95%CI(1.14,1.36),P<0.001〕,非已婚患者的CSS风险是已婚患者的1.22倍〔95%CI(1.11,1.33),P<0.001〕。将患者按婚姻状态分为已婚、单身、离异、丧偶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与已婚患者相比,丧偶患者的OS和CSS预后更差(P<0.05);校正确诊年龄、种族、性别、确诊年份、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手术、放疗和化疗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单身患者OS和CSS风险分别是已婚患者的1.14倍〔95%CI(1.03,1.27),P=0.013〕和1.15倍〔95%CI(1.03,1.29),P=0.012〕,离异患者OS和CSS风险分别是已婚患者的1.23倍〔95%CI(1.07,1.41),P=0.004〕和1.22倍〔95%CI(1.05,1.41),P=0.009〕,丧偶患者OS和CSS风险分别是已婚患者的1.37倍〔95%CI(1.21,1.54),P<0.001〕和1.28倍〔95%CI(1.12,1.46),P=0.013〕。结论婚姻状态影响PCNSL患者OS和CSS,与已婚相比,单身、离异和丧偶患者的预后更差,这提示在临床管理和决策中,除了传统的肿瘤生物学特征,还应关注婚姻状态对PCNSL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婚姻状况 癌因生存 总生存 SE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GD5-AS1靶向miR-15a-5p调控LPS诱导的脓毒症细胞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春枝 武百强 +4 位作者 吴威 赵艳庚 张娜 唐海霞 杨冬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6-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lncRNA FGD5-AS1)对LPS诱导的脓毒症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500 ng/ml脂多糖(LPS)诱导THP-1细胞损伤。THP-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pcDNA组、pcDNA-FGD5-AS1组、anti-miR-NC组、anti-miR-15a...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lncRNA FGD5-AS1)对LPS诱导的脓毒症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500 ng/ml脂多糖(LPS)诱导THP-1细胞损伤。THP-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pcDNA组、pcDNA-FGD5-AS1组、anti-miR-NC组、anti-miR-15a-5p组、pcDNA-FGD5-AS1+miR-NC组、pcDNA-FGD5-AS1+miR-15a-5p组。RT-qPCR检测lncRNA FGD5-AS1和miR-15a-5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ELISA检测IL-6、IL-1β、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FGD5-AS1和miR-15a-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LPS诱导的THP-1细胞中,lncRNA FGD5-AS1表达降低,miR-15a-5p表达升高(P<0.05)。过表达lncRNA FGD5-AS1和下调miR-15a-5p均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凋亡以及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表达(P<0.05)。lncRNA FGD5-AS1靶向调控miR-15a-5p表达,上调miR-15a-5p能逆转过表达lncRNA FGD5-AS1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凋亡以及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的影响(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 FGD5-AS1通过靶向下调miR-15a-5p表达减轻LPS诱导的THP-1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FGD5-AS1 miR-15a-5p LPS THP-1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分叶的前臂骨间背皮瓣修复手背联合指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云飞 李俊明 +4 位作者 郑水长 易先达 李道选 张龙 张志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33-1434,1438,共3页
目的:总结远端分叶的前臂骨间背皮瓣转移修复手背联合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手背联合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远端分页的前臂骨间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其中急诊修复4例,延期手术修复12例,皮瓣切取面积约6cm... 目的:总结远端分叶的前臂骨间背皮瓣转移修复手背联合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手背联合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远端分页的前臂骨间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其中急诊修复4例,延期手术修复12例,皮瓣切取面积约6cm×7cm~9m×12cm,血管蒂长8~10cm。结果:除1例由于蒂部缝合较紧,皮瓣出现瘀血、肿胀,经及时敞开蒂部,油纱湿敷保护,皮瓣转红润,1周后肿胀消退后闭合伤口,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3个月~4年,皮瓣外形佳。结论:该类皮瓣不损伤肢体主干血管,皮瓣血运丰富,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皮下组织较薄,肤色与手背皮肤相近,是修复手背联合指背皮肤缺损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与慢性牙周炎关系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均平 孔亚阁 +1 位作者 马平生 杨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SP)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组48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口内各选1个牙周炎牙位、对照组各选1个健康牙位收集龈沟液样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2组龈沟液SP含量;记录牙龈指数(GI)、牙...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SP)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组48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口内各选1个牙周炎牙位、对照组各选1个健康牙位收集龈沟液样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2组龈沟液SP含量;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槽骨吸收(ABL)情况,并进行与SP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9.92,P<0.01);轻度牙周炎SP含量及牙周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轻度牙周炎龈沟液SP含量与GI无显著相关性,但与PD、AL、ABL之间,以及中、重度牙周炎龈沟液SP含量与GI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P<0.05);中、重度牙周炎SP含量与PD、AL、ABL之间均呈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龈沟液中SP含量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反映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测定患者龈沟液中SP含量,对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神经肽P物质 慢性牙周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MRI诊断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振勇 王海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7-619,共3页
目的:分析交叉韧带囊肿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资料完整经关节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交叉韧带囊肿MRI影像资料。结果:23例患者MRI明确诊断为交叉韧带囊肿22例,1例误诊为关节腔囊内积液,MRI图像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条带状、片... 目的:分析交叉韧带囊肿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资料完整经关节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交叉韧带囊肿MRI影像资料。结果:23例患者MRI明确诊断为交叉韧带囊肿22例,1例误诊为关节腔囊内积液,MRI图像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条带状、片状或多房形水样信号。结论:MRI能清晰显示交叉韧带囊肿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目前诊断交叉韧带囊肿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交叉韧带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被引量:15
19
作者 柴翠萍 王兰芝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09级护理系一班学生186人作为实验组,二班187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教学,即在校本部完成所有理论课与实训课... 目的探讨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09级护理系一班学生186人作为实验组,二班187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教学,即在校本部完成所有理论课与实训课;实验组学生实施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即从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始)进入医院,所有的专业课程均在医院内完成,每周一至周四在医院教室内全天上理论课,周五全天在医院实训室上实训课,课余时间(中午或晚上)学生分小组按计划有组织地到医院各科室进行实践学习。结果实验组考试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8.9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84.37%带教老师认为学生能尽快适应临床。结论院校联合的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适应目前教学改革要求,更加注重高职护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 院校联合教学模式 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淑霞 陈月琴 王君华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48例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将新鲜马齿苋去根、捣烂成糊状,均匀外敷于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3~5次/d,均连续治疗5... 目的探讨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48例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将新鲜马齿苋去根、捣烂成糊状,均匀外敷于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3~5次/d,均连续治疗5d。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马齿苋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留置针 马齿苋 硫酸镁 湿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