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华新宇 张令令 杨庆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2-1122,共1页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我们运用三七总皂苷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西药常规治疗 三七总皂苷 疗效观察 器质性心脏病 慢性心衰 危重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漯河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军 张玉艳 张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6-1218,1221,共4页
目的调查漯河地区中老年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和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Medlink公司的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漯河地区649名中老年人进行健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和全髋的骨密度值测量。结果骨折组各年龄段、各部位的BMD... 目的调查漯河地区中老年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和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Medlink公司的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漯河地区649名中老年人进行健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和全髋的骨密度值测量。结果骨折组各年龄段、各部位的BMD均比非骨折组低(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近端骨量逐渐丢失,除了45~组,其余区域各年龄段骨折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骨密度值越低,骨折危险性越大。结论中老年人骨近端骨密度值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患病率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栓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建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后其脑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52例2020年1月—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76例)和试验组(76例)。两组均给予常...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后其脑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52例2020年1月—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76例)和试验组(7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临床相关评分、脑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神经细胞因子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较高[93.42%(71/76)vs 81.58%(62/76),P<0.05)]。治疗2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improv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动态阻力(dynamic resistance,DR)、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Rv)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平均血流量(mean blood flow,Qm)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8%(5/76),与对照组(9.21%,7/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减轻机体炎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并可平衡脑血流动力学,进而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注射用血栓通 依达拉奉注射液 脑血流动力学 炎症 神经细胞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延缓复发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辛庆锋 孙有利 +1 位作者 康美清 李超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280-3285,共6页
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其病理生理特征与典型哮喘相似。CVA被认为是哮喘的早期阶段,所以建议及早联合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然而吸入皮质类固醇和β2肾上腺素激动剂联合治疗CVA的作用和机制尚未... 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其病理生理特征与典型哮喘相似。CVA被认为是哮喘的早期阶段,所以建议及早联合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然而吸入皮质类固醇和β2肾上腺素激动剂联合治疗CVA的作用和机制尚未阐明。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BER)、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5(IL-5)和诱导痰黏蛋白(MUC)5AC水平等气道炎性指标和CVA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发作期CVA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期疗程8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至治疗第2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第8、24周的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量(PEF)、BER、ECP、IL-5和MUC5AC水平;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LCQ-MC)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24周进行评估;记录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终止或脱落,两组实际有效例数分别为24例和23例。治疗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6%(22/23),高于对照组的75.0%(18/24)(P=0.047)。治疗第8、24周,观察组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第8周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第24周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高于第8周(P<0.05)。治疗第8、24周,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第8周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第24周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和总分均低于第8周(P<0.05)。治疗第8、24周,观察组Δ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观察组P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第8周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第24周PEF均低于第8周(P<0.05)。治疗第8周,观察组BER、ECP、IL-5、MUC5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周,观察组IL-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8周BER、ECP、IL-5、MUC5A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24周BER、ECP、IL-5、MUC5AC水平均高于第8周(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3/23)和8.3%(2/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6.1%(6/23),低于对照组的58.3%(14/24)(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可以有效改善CVA患者咳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气道炎性反应,并且可以延缓停药治疗后肺功能下降、炎性反应指标反弹和CVA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沙美特罗替卡松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结合反馈性任务报告在助产学模拟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孙自红 苏会港 +3 位作者 刘桂阳 赵雪柯 朱慧敏 刘淑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结合反馈性任务报告在助产学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三年制助产专业学生101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抽签分为研究组52人和对照组4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反馈性...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结合反馈性任务报告在助产学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三年制助产专业学生101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抽签分为研究组52人和对照组4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反馈性任务报告模拟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学生反馈性任务报告质量及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结果学生的反馈性任务报告质量好于教师,研究组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反馈性任务报告能够显著提高助产专业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有助于助产教学质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反馈性任务报告 助产教育 护理教育 护理教学 模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君华 刘蕾 +1 位作者 孙自红 刘淑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腹泻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中医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疗法)各60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腹泻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中医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疗法)各60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积分、临床效果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gA、IgG、CD^+_4/CD^+_8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IgA、IgG、CD^+_4/CD^+_8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发热、腹痛、呕吐、口渴、烦躁萎靡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发热、腹痛、呕吐、口渴、烦躁萎靡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的痊愈率66.67%、显效率25.00%、进步率8.33%,对照组痊愈率46.67%、显效率33.33%、进步率18.33%、无效率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能改善其免疫水平、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健脾止泻汤 推拿 腹泻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治疗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伟萍 郑云海 +2 位作者 王君华 郝卫平 刘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17-1919,共3页
目的:探讨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一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用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 目的:探讨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一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用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养肝益水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mALB、β2-G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24h平均SBP和24h平均DB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变异性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 SD、24 h DBP SD、24 h SBP ARV和24 h DBP ARV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心脏和血管病变,且无明显肝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血压变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高血压 肾功能 炎症因子 血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前牙区多颗相邻埋伏牙导萌的经验介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爱霞 王德飞 +1 位作者 赵玉林 尚君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上前牙区多颗相邻埋伏牙的导萌方法。方法选择9例患者的22颗相邻埋伏牙为研究对象,常规拍摄定位X线片,再配合口内检查及模型分析,确定埋伏牙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决定拔除或外科手术-正畸联合导萌埋伏牙。结果22颗相邻埋伏牙中,19... 目的探讨上前牙区多颗相邻埋伏牙的导萌方法。方法选择9例患者的22颗相邻埋伏牙为研究对象,常规拍摄定位X线片,再配合口内检查及模型分析,确定埋伏牙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决定拔除或外科手术-正畸联合导萌埋伏牙。结果22颗相邻埋伏牙中,19颗埋伏牙通过外科手术-正畸联合导萌后顺利进入正常牙弓,未见牙根吸收、粘连,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3颗牙根弯曲畸形的中切牙被拔除。9例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9个月。结论只要正确判断位置,掌握牵拉的适应证,相邻的多颗埋伏牙可以牵引入正常牙弓,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及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颗相邻埋伏牙 导萌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48
9
作者 徐琳 杨金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延续护理,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使...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延续护理,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42.81±6.65,51.42±7.06;P<0.05);治疗依从性得分为(41.17±5.58,27.86±5.15;P<0.05),且得分均随干预时间推移而变化,表现出于预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分组=91.73,F时间×分组=9.85;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延续护理 乳腺癌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养阴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艳培 杨丹丹 +1 位作者 周源 张玲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18-3020,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疾病的中医养阴活血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科室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后的自愿原则标记,将偶数号患者分为观察组,奇数号作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心...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疾病的中医养阴活血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科室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后的自愿原则标记,将偶数号患者分为观察组,奇数号作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心脉宁胶囊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活血法随症加减治疗方式。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及神经功能(ESS量表)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81%(31/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更加显著(P<0.05);③治疗前AT-ⅢA、AT-ⅢAg指标两组比较无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抗凝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疾病应用中医中的养阴活血疗法,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抗凝指标显著改善,是缺血性中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医养阴活血法 症状积分 抗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AKT在卵巢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新癌基因REDD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丽丽 朱慧敏 +6 位作者 庞丽娟 梁伟华 卢立霞 杜金泽 杜春芳 贾薇 常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子以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p-AKT表达与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REDD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卵巢癌组织标本95例,交界性肿瘤23例,正常卵巢表面上... 目的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子以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p-AKT表达与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REDD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卵巢癌组织标本95例,交界性肿瘤23例,正常卵巢表面上皮和输卵管组织1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两步法检测p-AKT和REDD1的表达,分析p-AK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子(分期、分级、化疗反应、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等)的关系,并分析p-AKT和REDD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卵巢癌组织中p-AKT表达率为55.8%(53/95),均高于卵巢正常上皮组织(16.7%)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13.0%)(P<0.05)。2 p-AKT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低、临床晚分期相关,且在浆液性癌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但与有无腹水形成无显著相关性(P>0.05)。3 p-AKT在化疗无效组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有效组(P<0.05)。4 pAKT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P<0.05)。5卵巢癌中p-AKT的表达和REDD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C=0.626,P<0.05)。结论 p-AKT是影响卵巢癌患者化疗反应以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AKT可能被持续性高表达的REDD1激活,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参与卵巢癌的病理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蛋白激酶B 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物颗粒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疗效及血清IMD、CysC、FGF23水平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伟萍 郑云海 康美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物颗粒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叶素(IMD)、胱抑素(Cys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104例,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中医辅助组(加味四物颗粒结合基... 目的:探讨加味四物颗粒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叶素(IMD)、胱抑素(Cys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104例,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中医辅助组(加味四物颗粒结合基础治疗)、常规治疗组(基础治疗)各52例,疗程8周;对比两组降压效果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中医辅助组显效61.54%、有效32.69%、无效5.77%,常规治疗组显效42.31%、有效42.31%、无效15.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辅助组的SBP、血清IMD、CysC、FGF23及Scr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中医辅助组的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积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加味四物颗粒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有助于降压及改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的效果,同时降低血清IMD、CysC、FGF23及Sc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物颗粒 老年 高血压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11000条带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永丽 李立 +6 位作者 李静孟 朱利伟 崔新征 方华 杨鲲鹏 张清勇 高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差异(异常)条带的蛋白质组成。方法:采用非还原性SDS-PAGE制备型电泳对11000条带进行筛选和富集;应用双向电泳得到蛋白质二维图谱,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差异(异常)条带的蛋白质组成。方法:采用非还原性SDS-PAGE制备型电泳对11000条带进行筛选和富集;应用双向电泳得到蛋白质二维图谱,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20例MG胸腺增生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4.1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目标条带的阳性率为72.7%(8/11),该条带由(30±6)个蛋白点组成,质谱分析显示有16个高表达差异蛋白点,其中3个蛋白得到鉴定,分别为4.1R蛋白、自整合抑制因子1和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的(0.98±0.18)相比,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4.1R蛋白表达水平为(1.55±0.46)明显增高(t=3.054,P=0.016)。结论:MG胸腺增生组织11000条带由多个蛋白点构成,这些蛋白主要功能涉及细胞骨架的组成、细胞内信息传递和乙酰胆碱合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蛋白质组学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双向电泳 4.1R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均平 孔亚阁 杨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纳入2 136例受试者,男1 091例,女1 045例。计算体重指数(BMI);将全口牙列按四分法分区,随机选择上、下颌相对侧分区作为检查牙位区,对每个牙位的6个位点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 目的:探讨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纳入2 136例受试者,男1 091例,女1 045例。计算体重指数(BMI);将全口牙列按四分法分区,随机选择上、下颌相对侧分区作为检查牙位区,对每个牙位的6个位点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判定牙周炎程度,采用Spearman分析肥胖与慢性牙周炎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MI与慢性牙周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男性人群BMI与GI、PD无相关性,但与AL呈正相关,女性人群BMI与GI、PD、AL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女性肥胖对牙周炎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慢性牙周炎 发病机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抑制利多卡因诱导小鼠原代脊髓神经干细胞损伤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常青 韩芳芳 +2 位作者 袁菲 徐松涛 陈旭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32-1338,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利多卡因引起的神经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抗Nestin抗体、抗CD133抗体对原代神经细胞进行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根据分步分选出神经干细胞,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验其干...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利多卡因引起的神经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抗Nestin抗体、抗CD133抗体对原代神经细胞进行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根据分步分选出神经干细胞,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验其干细胞特性。分别利用含有利多卡因或人参皂苷Rb1的培养液培养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利多卡因或Rb1对神经干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分子及细胞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利用利多卡因和Rb1共培养神经干细胞,并检验Rb1对利多卡因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通过两步筛选,获得了较高纯度的脊髓神经干细胞。该干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记基因SOX2,并能够向相关神经细胞分化。利多卡因能够激活JNK信号通路并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凋亡,而人参皂苷Rb1能够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并能够部分回复利多卡因处理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结论人参皂苷Rb1能够抑制利多卡因处理激活的JNK信号通路并回复由利多卡因处理引起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神经干细胞 凋亡 人参皂苷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与慢性牙周炎关系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均平 孔亚阁 +1 位作者 马平生 杨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SP)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组48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口内各选1个牙周炎牙位、对照组各选1个健康牙位收集龈沟液样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2组龈沟液SP含量;记录牙龈指数(GI)、牙...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SP)与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组48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口内各选1个牙周炎牙位、对照组各选1个健康牙位收集龈沟液样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2组龈沟液SP含量;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槽骨吸收(ABL)情况,并进行与SP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9.92,P<0.01);轻度牙周炎SP含量及牙周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轻度牙周炎龈沟液SP含量与GI无显著相关性,但与PD、AL、ABL之间,以及中、重度牙周炎龈沟液SP含量与GI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P<0.05);中、重度牙周炎SP含量与PD、AL、ABL之间均呈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龈沟液中SP含量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反映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测定患者龈沟液中SP含量,对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神经肽P物质 慢性牙周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脑方对老年全身麻醉后认知障碍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君华 刘蕾 +2 位作者 孙自红 刘淑霞 王苗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脑方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认知障碍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老年全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全麻方法。研究组在术前3 d及术后3 d服用... 目的探讨补肾益脑方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认知障碍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老年全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全麻方法。研究组在术前3 d及术后3 d服用中药补肾益脑方剂。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MMSE评分、SOD、Ach、MAD水平。结果(1)研究组术后1 d MMSE有所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 d MMSE显著下降,术后3 d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术前水平。术后1 d研究组MMSE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MM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术后1 d SOD有所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 d SOD显著下降,术后3 d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术前水平。术后1 d研究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术后1 d MDA有所升高,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 d MDA显著升高,术后3 d有所恢复,但仍然高于术前水平。术后1 d研究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术后1 d Ach有所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 d Ach显著下降,术后3 d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术前水平。术后1 d研究组Ac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Ac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脑方能显著改善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脑方 老年 全身麻醉 认知障碍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氨酸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静 张志梅 +3 位作者 王晓宁 崔燕兵 何泓水 潘国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71,共4页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测定苯丙氨酸的方法。在pH 10.0的缓冲溶液中,苯丙氨酸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组成比为1:1的浅红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 5×10^3 L /( mol·cm)。苯丙氨...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测定苯丙氨酸的方法。在pH 10.0的缓冲溶液中,苯丙氨酸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组成比为1:1的浅红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 5×10^3 L /( mol·cm)。苯丙氨酸浓度在0.15~2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 A=0.011+0.0576c(mg·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在99.0%以上,本法用于测定药物样品中苯丙氨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1 2-萘醌-4-磺酸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明辰 向国艳 王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76-177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测定对于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96例,其中轻度肥胖40例,中重度肥胖56例。另选取同时期体质量正常的健康儿...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测定对于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96例,其中轻度肥胖40例,中重度肥胖56例。另选取同时期体质量正常的健康儿童9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F水平,行肝脏B超查看脂肪肝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轻度肥胖组、中重度肥胖组TC、TG、LDL-C、S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轻度肥胖组均无脂肪肝发生,而中重度肥胖组有13例并发脂肪肝,检出率为23.2%。根据是否发生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13例和非脂肪肝组173例,脂肪肝组SF水平为(84±10)μg/L,非脂肪肝组为(31±10)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9,P=0.003)。结论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SF显著增高,SF测定可以作为早期发现中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或脂肪肝倾向的预警指标,对于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儿童 铁蛋白质类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淑霞 陈月琴 王君华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48例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将新鲜马齿苋去根、捣烂成糊状,均匀外敷于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3~5次/d,均连续治疗5... 目的探讨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48例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将新鲜马齿苋去根、捣烂成糊状,均匀外敷于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3~5次/d,均连续治疗5d。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马齿苋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留置针 马齿苋 硫酸镁 湿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