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互动学习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探索
1
作者 王宁 王萍 +1 位作者 张小玲 赵四敏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306-308,共3页
针对现有网络学习资源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病理生理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原则,通过构建以知识点为基础的互动学习资源体系,探索基于学习资源的教学组织方式,并举例说明课堂实施的具体步骤,以期提高教学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互动学习 资源建设 课堂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满霉素联合栀子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琼 蔡智慧 +3 位作者 王振全 周媛媛 王晋 常全忠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美满霉素联合栀子苷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和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美满霉素组、栀子苷组和美满霉素联合栀子苷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观察美满霉素联合栀子苷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和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美满霉素组、栀子苷组和美满霉素联合栀子苷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体分别观察美满霉素和栀子苷单一和两者联合干预缺血性脑损伤。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TUNEL染色观察凋亡情况。结果:美满霉素和栀子苷均能有效促进脑损伤后海马组织的恢复并能拮抗神经元的凋亡,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联合应用较单一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美满霉素联合栀子苷对缺血性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有效拮抗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满霉素 栀子苷 脑缺血再灌注 凋亡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下调Toll样受体4表达并拮抗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蔡智慧 吴琼 +1 位作者 王晋 常全忠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栀子昔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CCK-8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测定NO释放量,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 目的:观察栀子昔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CCK-8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测定NO释放量,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免疫印迹检测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结果:栀子苷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小胶质细胞活力影响不显著,此浓度范围内,栀子苷剂量依赖性的减少LPS诱导的NO、TNF-α和IL-1β释放。此外,栀子苷还可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形态活化改变,并降低LPS诱导的TLR4蛋白表达。结论:栀子苷可以拮抗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TOLL样受体4 小胶质细胞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小鼠模型脑突触体中突触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琼 张小玲 +1 位作者 宋靖方 常全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突触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使用社会失败模型对造模组小鼠造模,之后将其分为对抑郁症敏感组及对抑郁症不敏感组。将以上3组小鼠分别断头取前额叶皮层、海马、纹状体并提取突... 目的:研究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突触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使用社会失败模型对造模组小鼠造模,之后将其分为对抑郁症敏感组及对抑郁症不敏感组。将以上3组小鼠分别断头取前额叶皮层、海马、纹状体并提取突触小体,通过免疫印迹检测突触小体内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桥尾蛋白(gephyrin)及突触蛋白1(synapsin-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前额叶皮层,对抑郁症敏感组及对抑郁症不敏感组小鼠的PSD-95水平下降,而对抑郁症敏感组小鼠的synapsin-1表达增多;在海马,对抑郁症敏感组及对抑郁症不敏感组小鼠的PSD-95水平下降;在纹状体,对抑郁症不敏感的小鼠gephyrin、synapsin-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在抑郁症发病中突触体内兴奋性及抑制性蛋白发生了变化,这些可能与突触功能的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突触体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桥尾蛋白 突触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细胞相容性及异位成骨
5
作者 田志逢 张小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通过将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皮下和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在体内成骨情况和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骨基质明胶和煅烧骨基质,按照1∶2比例制成重组人工骨,... 目的:通过将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皮下和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在体内成骨情况和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骨基质明胶和煅烧骨基质,按照1∶2比例制成重组人工骨,并与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的凋亡情况和表型是否发生改变;取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背部脊柱两侧,第2、4、8周分别取材,H-E染色组织观察、免疫荧光检测植入块周围的成骨情况.结果;细胞在复合材料上能够很好地黏附、生长以及增殖,与重组人工骨复合培养后,细胞表型和凋亡率均无明显变化,异位成骨显示人工骨具有较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结论:重组人工骨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强的异位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基质明胶 煅烧骨基质 重组人工骨 细胞相容性 异位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