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旭东 徐纪伟 +3 位作者 王晓兰 袁科理 李兴山 王福青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9,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于孕14d开始孕鼠置于动物缺氧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孕鼠分娩后新生鼠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iPSCs悬液移植组和PBS缺氧组,对...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于孕14d开始孕鼠置于动物缺氧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孕鼠分娩后新生鼠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iPSCs悬液移植组和PBS缺氧组,对照组不治疗,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八臂迷宫测试动物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BrdU阳性细胞和神经颗粒素(Ng)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皮质区细胞结构较缺氧组均明显改善;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缺氧组Ng和NSE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VEGF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移植组Ng、NSE和VEGFmRNA表达均较缺氧组显著增加。结论:小鼠iPSCs移植于宫内缺氧的新生小鼠脑中,可减轻缺氧神经元的损伤和提高学习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mRNA和Ng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移植 宫内缺氧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