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高表达抗原MUC4 CTL表位肽的筛选与改造 被引量:4
1
作者 范柳笛 刘辉 +1 位作者 袁磊 时冉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1-816,共6页
目的:观察胰腺癌高表达抗原黏蛋白4(MUC4)的改造表位是否有HLA-A2限制性抗肿瘤能力。方法:首先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UC4在胰腺癌细胞系CAPAN-2和ASPC-1的表达情况。通过Net CTL 1.2、BIMAS、SYFPEITHI和IEDB软件预测打分... 目的:观察胰腺癌高表达抗原黏蛋白4(MUC4)的改造表位是否有HLA-A2限制性抗肿瘤能力。方法:首先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UC4在胰腺癌细胞系CAPAN-2和ASPC-1的表达情况。通过Net CTL 1.2、BIMAS、SYFPEITHI和IEDB软件预测打分来选取MUC4的HLA-A2限制性表位;替换MUC4抗原锚定位点氨基酸获得改造肽;候选表位肽的合成方法为标准的Fmoc化学合成法,结合力实验用于检测候选表位与T2A2细胞表面HLA-A2分子的结合能力,ELISPOT实验检测候选表位肽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分泌IFN-γ的能力,体外细胞毒实验活性检测候选肽诱导CTL的能力。结果:MUC4在胰腺癌细胞系CAPAN-2和ASPC-1均有表达。P1944-1Y、P1944-2L、P1944-1Y2L、P2004和P2004-1Y9V具有较好的结合力,且P2004-1Y9V、P1944-1Y2L等改造肽与HLA-A2的结合力高于原肽。ELISPOT实验结果显示表位肽P1944、P1944-1Y2L、P2004和P2004-1Y9V诱导的CTL具有分泌IFN-γ的能力。P1944-1Y2L和P2004-1Y9V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分泌的IFN-γ略高于原肽。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表位P1944、P1944-1Y2L、P2004和P2004-1Y9V对CAPAN-2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P1944-1Y2L和P2004-1Y9V特异性CTLs对CAPAN-2细胞杀伤率高于原肽特异性CTLs。结论:MUC4抗原改造表位P1944-1Y2L、P2004-1Y9V与天然表位P1944、P2004相比有更高的HLA-A2分子亲和力,保留了原有的免疫原性,并且改造肽抗肿瘤免疫效应强于天然表位。P1944-1Y2L和P2004-1Y9V是优秀的MUC4抗原的HLAA2限制性CTL候选表位,可以成为新的抗肿瘤多肽免疫治疗疫苗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4 表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F2A/2D参与Rho信号通路调控去极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过程 被引量:2
2
作者 任京力 王雁梅 +2 位作者 宋国华 康红钰 孙明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在Rho信号通路调控去极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角色。方法:原代培养小鼠门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siRNA技术,检测高钾去极化刺激下RhoA... 目的: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在Rho信号通路调控去极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角色。方法:原代培养小鼠门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siRNA技术,检测高钾去极化刺激下RhoA蛋白胞膜移位情况、LIM激酶(LIMK)和丝切蛋白2(cofilin-2)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EF2四种亚型、心肌素(myocardin)以及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钾去极化30 s后RhoA即发生胞膜移位,而LIMK和丝切蛋白2蛋白磷酸化分别在10 min和30 min达到峰值,分别增加42.20%和32.75%(均P<0.01)。高钾刺激24 h后MEF2A和2D的mRNA表达分别增加47.63%(P<0.05)和48.15%(P<0.01)。沉默MEF2A/2D后,心肌素的表达不再对去极化敏感,但SM22α的mRNA表达不受影响。结论:MEF2A/2D通过调控心肌素参与了Rho信号通路调控去极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增强因子2 去极化 心肌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红莲 刘辉 +1 位作者 袁磊 王建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究地高辛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人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地高辛的细胞毒作用并测定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 目的:探究地高辛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人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地高辛的细胞毒作用并测定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Src、p-c-Src(Tyr416)、Akt、p-Akt(Ser473)、ERK1/2和p-ERK1/2(Tyr204)的蛋白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c-Sr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地高辛浓度逐渐升高,自50nmol/L开始,SGC7901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当地高辛浓度达到500 nmol/L时SGC7901细胞的存活率降至最低(P<0.05),地高辛作用24 h的IC_(50)为191.45 nmol/L;200 nmol/L地高辛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c-Src、ERK1/2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c-Sr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迁移率降低(P<0.05)。结论:地高辛可在体外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和G0/G1期阻滞,这可能与其下调c-Src基因表达以及抑制ERK1/2和Akt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C-SRC SGC790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林蛋白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任京力 史齐 +2 位作者 孙明振 宋国华 马永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67-227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不同浓度的弗林蛋白酶(furin)抑制剂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 48 h。细胞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和细胞趋化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MCF-7细胞迁...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不同浓度的弗林蛋白酶(furin)抑制剂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 48 h。细胞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和细胞趋化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迁移相关蛋白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 nmol/L的furin抑制剂α1-PDX即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起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细胞迁移相关的MT1-MMP、VEGF-C和VEGF-D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CF-7细胞上清液中MMP2和MMP9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Furin抑制剂通过下调乳腺癌细胞MCF-7的MMPs及VEGFs表达抑制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林蛋白酶抑制剂 乳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高表达抗原MUC4 CTL表位肽的体内免疫原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柳笛 张岩 时冉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1-446,共6页
目的:检测来源于黏蛋白4(MUC4)的人白细胞抗原(HLA)-A2限制性表位肽免疫BALB/c小鼠后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筛选出体内具有免疫原性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方法:将来源于MUC4的候选HLA-A2限制性表位肽、通用性Th表位和弗氏不完全佐剂... 目的:检测来源于黏蛋白4(MUC4)的人白细胞抗原(HLA)-A2限制性表位肽免疫BALB/c小鼠后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筛选出体内具有免疫原性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方法:将来源于MUC4的候选HLA-A2限制性表位肽、通用性Th表位和弗氏不完全佐剂联合应用皮下免疫BALB/c小鼠,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表位肽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体内细胞毒实验活性检测候选肽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的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位肽特异性的CD8+T细胞所占比例。结果:在检测的4个表位肽中,P2004-1Y9V诱导BALB/c小鼠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最强,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P2004和P2004-1Y9V对CAPAN-2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且P2004-1Y9V特异性CTLs对CAPAN-2细胞杀伤率高于原肽(P<0.05)。胞内因子染色实验进一步表明P2004-1Y9V免疫后可产生特异性的CD8^+T细胞。结论:在来源于MUC4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中,P2004-1Y9V具有较强的体内免疫原性,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多肽疫苗应用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4 表位 体内免疫原性 HLA-A2限制性表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及遏糖网颗粒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祎成 任京力 +3 位作者 董道权 李丽 郑承华 王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4-887,共4页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与中药遏糖网颗粒单用及联用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常规治疗+遏糖网颗粒治疗、糖...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与中药遏糖网颗粒单用及联用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常规治疗+遏糖网颗粒治疗、糖尿病常规治疗+阿司匹林+遏糖网颗粒治疗及糖尿病常规治疗,疗程3a,每6个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力检查。结果 A组、B组、C组、D组3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计进展率分别为25.5%、21.2%、15.1%和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25),C组发生进展的风险是D组的0.3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A组和B组进展的风险亦小于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0.060)。时间对视力有影响(F=3.740,P=0.012);不同组之间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70,P=0.005),其中C组视力基本趋于平稳,A组、B组和D组视力均呈下降趋势,以D组降低幅度最大。结论阿司匹林及中药遏糖网颗粒干预均可延缓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保护现存视力,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阿司匹林 遏糖网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