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粒精播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及根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俊华
杨吉顺
+8 位作者
吴正锋
郑永美
杨丽玉
张佳蕾
王建国
赵玉成
解晓梅
王黎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以双粒穴播(DS)为对照,研究了单粒精播(SS)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冠层结构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生育前期单株和群体干物质重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差...
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以双粒穴播(DS)为对照,研究了单粒精播(SS)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冠层结构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生育前期单株和群体干物质重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差异不显著,而生育中后期显著高于双粒穴播,结荚期叶面积系数单粒精播显著高于双粒穴播。从结荚期不同冠层结构来看,冠层上、中、下层叶面积系数单粒精播分别比双粒穴播高23.03%、9.34%、86.43%,单株和群体冠层叶片和茎干重单粒精播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从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和茎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来看,单粒精播冠层下部叶片和茎干重比例高;单株和群体总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高于双粒穴播,且中下层根系占比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干重与中下层的叶片干重、下层的茎干重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与双粒播相比,单粒精播花生植株冠层中下部发育健壮且根系大分布深是其增产的重要原因。单粒精播促根扩冠,是花生节本增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干物质积累
冠层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刘俊华
吴正锋
+7 位作者
李林
郑永美
孙学武
李秋芝
赵红军
孙秀山
王才斌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0-977,共8页
为探明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每穴单粒和双粒2种播种方式,9万穴/hm2(D1)、12万穴/hm2(D2)和15万穴/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密度对花生冠层透光率、冠层叶面积系数、叶...
为探明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每穴单粒和双粒2种播种方式,9万穴/hm2(D1)、12万穴/hm2(D2)和15万穴/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密度对花生冠层透光率、冠层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降低,单粒播冠层透光率大于双粒播。D1密度下,花生冠层中上部的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单粒播低于双粒播,冠层中下部高于双粒播,而D2和D3密度条件下,冠层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单粒播与双粒播差异不显著。随密度的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和公顷果数显著增加,而单穴果数减少,单粒精播侧枝数多于双粒播。随密度的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2万穴/hm2的种植密度荚果产量最高,单粒精播花生产量略高于双粒播。总之,合理密植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与双粒穴播相比,单粒精播花生冠层下部透光率和叶面积系数高,侧枝多、饱果率高,是实现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花生
单粒精播
冠层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粒精播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及根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俊华
杨吉顺
吴正锋
郑永美
杨丽玉
张佳蕾
王建国
赵玉成
解晓梅
王黎
万书波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滨洲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
学院
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000906)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2A21)。
文摘
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以双粒穴播(DS)为对照,研究了单粒精播(SS)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冠层结构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生育前期单株和群体干物质重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差异不显著,而生育中后期显著高于双粒穴播,结荚期叶面积系数单粒精播显著高于双粒穴播。从结荚期不同冠层结构来看,冠层上、中、下层叶面积系数单粒精播分别比双粒穴播高23.03%、9.34%、86.43%,单株和群体冠层叶片和茎干重单粒精播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从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和茎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来看,单粒精播冠层下部叶片和茎干重比例高;单株和群体总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高于双粒穴播,且中下层根系占比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干重与中下层的叶片干重、下层的茎干重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与双粒播相比,单粒精播花生植株冠层中下部发育健壮且根系大分布深是其增产的重要原因。单粒精播促根扩冠,是花生节本增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干物质积累
冠层
根系
Keywords
peanut
single seed precision sowing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canopy
root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刘俊华
吴正锋
李林
郑永美
孙学武
李秋芝
赵红军
孙秀山
王才斌
万书波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国家花生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长沙分中心
滨洲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农业科
学院
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0-97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0009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CM07)
+3 种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9JZZY010702)
山东省花生创新团队——聊城综合试验站(SDAIT-05-021-1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8E21)。
文摘
为探明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每穴单粒和双粒2种播种方式,9万穴/hm2(D1)、12万穴/hm2(D2)和15万穴/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密度对花生冠层透光率、冠层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降低,单粒播冠层透光率大于双粒播。D1密度下,花生冠层中上部的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单粒播低于双粒播,冠层中下部高于双粒播,而D2和D3密度条件下,冠层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单粒播与双粒播差异不显著。随密度的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和公顷果数显著增加,而单穴果数减少,单粒精播侧枝数多于双粒播。随密度的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2万穴/hm2的种植密度荚果产量最高,单粒精播花生产量略高于双粒播。总之,合理密植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与双粒穴播相比,单粒精播花生冠层下部透光率和叶面积系数高,侧枝多、饱果率高,是实现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密度
花生
单粒精播
冠层结构
产量
Keywords
plant density
peanut
single-seed precision sowing
canopy structure
pod yield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粒精播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及根冠结构的影响
刘俊华
杨吉顺
吴正锋
郑永美
杨丽玉
张佳蕾
王建国
赵玉成
解晓梅
王黎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俊华
吴正锋
李林
郑永美
孙学武
李秋芝
赵红军
孙秀山
王才斌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