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州市水利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静 《水利经济》 2004年第5期50-54,共5页
分析滨州市水利建设中存在的7个方面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从行政、法制、工程、经济、科技等方面提出了符合滨州市情的水利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水利建设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村级水利工程建设“一事一议”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景迎 王兴霞 +1 位作者 姜立彬 王立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4,共2页
“两工”取消后,滨州市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事一议”办法,村级水利工程建设得以继续进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列举了正确引导、群众参与、民主管理、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主要经验做法;分析了认识不到位、村班子凝聚力差、工程受益不平... “两工”取消后,滨州市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事一议”办法,村级水利工程建设得以继续进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列举了正确引导、群众参与、民主管理、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主要经验做法;分析了认识不到位、村班子凝聚力差、工程受益不平衡、民主监管落实难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用政策规范“一事一议”行为等工作思路与建议,以期加快滨州市村级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水利工程 “一事一议”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艺臻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189-189,191,共2页
本文从节水灌溉建设管理、方田建设、引黄灌区建设、平原水库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介绍了滨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推进新时期水利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现状 问题 建议 山东滨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对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瑛丽 俞双恩 王建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38,共3页
农村饮水工程是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针对滨州市农村饮水现状和特点,采取以平原水库为依托实施集中供水、加强水源保护与水质监测等一系列... 农村饮水工程是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针对滨州市农村饮水现状和特点,采取以平原水库为依托实施集中供水、加强水源保护与水质监测等一系列措施,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有利于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论述了滨州市农村饮水的发展沿革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平原水库建设、节约用水、加强水源保护、实施集中供水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等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饮水安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地表热环境及水体温度调控作用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琳 祝亚鹏 +1 位作者 卫宝立 李永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目的]调查研究山东省滨州市城区的地表热环境和水体对温度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因素,为城市水体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4年的Landsat影像,使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并进行归一化以分析不同用地类型地表温度分布特征,通... [目的]调查研究山东省滨州市城区的地表热环境和水体对温度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因素,为城市水体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4年的Landsat影像,使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并进行归一化以分析不同用地类型地表温度分布特征,通过在温度测线上布设温度点的方法和水体特征统计,分析水体对温度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1)夏季地表温度表现为:建筑用地>耕地>林地>水体,冬季耕地>林地>建筑用地>水体,夏冬季平均热等级表现为:建筑用地>耕地>林地>水体。(2)水体温度调节作用与距离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关系。(3)大面积水体有更好的降温效果;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多个小面积水体将比单一大面积水体有更大的温度调节面积。(4)水体周边非建筑用地比例增加会提高水体降温影响范围。(5)水体面积较小时,周长面积比越小,则水体降温影响范围越大。[结论]滨州市城区水体的温度调节作用与距离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关系,并受到水体面积、边界复杂性和周围用地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温度调控 水体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及防治途径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晓华 刘潘伟 +3 位作者 张荣华 王贵霞 常成 张光灿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3期34-38,共5页
在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滨州市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基本划分单元,运用系统聚类与Arc GIS空间叠置分析工具,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先定量研究后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滨州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在... 在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滨州市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基本划分单元,运用系统聚类与Arc GIS空间叠置分析工具,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先定量研究后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滨州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在省级重点预防区、永久基本农田和引黄干渠两侧外延100 m范围外,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775.75 km^2,占全市总面积8.08%;在主要城镇区外,划定重点治理区280.6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92%。针对不同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不同的防治途径,可为滨州市明确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及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重点治理区 重点预防区 防治途径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水资源浪费问题及节水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田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6,共2页
概述了滨州市水资源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利用方面突出存在的五大浪费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5项节水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 特点 节水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田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53,共3页
保障饮水安全是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滨州市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在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调查、监测、评价基础上,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措施、经验以及管理... 保障饮水安全是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滨州市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在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调查、监测、评价基础上,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措施、经验以及管理的成功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不同类型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建设 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可行性研究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景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滨州市水资源贫乏,历史上农村饮水一直非常困难。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滨州市从解决农村“有水吃”到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在选择水源、工程型式、供水模式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利用平原水库实施集中供水解决农村饮水安... 滨州市水资源贫乏,历史上农村饮水一直非常困难。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滨州市从解决农村“有水吃”到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在选择水源、工程型式、供水模式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利用平原水库实施集中供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办法,加快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进程。平原水库集中供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具有水质、水量、使用方便的优越性;从水源、资金、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建立统一的平原水库城乡供水体系的可行性;阐述了解决饮水安全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库 集中供水 饮水安全 新农村建设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长制的滨州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苗苗 胡晓蕾 +1 位作者 徐鹏 张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5期15-16,60,共3页
山东省滨州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尚处在启动阶段,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部门之间联合力度小、缺乏有效管护等问题。近年来,滨州市大力推进河长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夯实了工作基础、搭建了监管平台。以... 山东省滨州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尚处在启动阶段,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部门之间联合力度小、缺乏有效管护等问题。近年来,滨州市大力推进河长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夯实了工作基础、搭建了监管平台。以河长制为抓手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解决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突破口,也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赢河湖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河长制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滨州 水保先行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景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1-32,共2页
滨州作为山东省地改市最晚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相对滞后。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按照“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碧水绿荫生态园林型城市”的目标,从2003年开始,全力实施了建设生态滨州的大会战,营造... 滨州作为山东省地改市最晚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相对滞后。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按照“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碧水绿荫生态园林型城市”的目标,从2003年开始,全力实施了建设生态滨州的大会战,营造出了“四环五海”的人水和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城市水保 滨州市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城市水保谱新篇
12
作者 曹景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城市水保 滨州市 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化进程 城市品位 人居环境 总体格局 城市框架 生态园林 环城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13
作者 史立红 刘振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4期153-154,共2页
水利工程建设利国利民,这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农田水利,主要是面向农业生产而兴建的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用水,同时兼具蓄水、调水、防洪等多样化功能。近年来,农业发展进入到现代化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农田水... 水利工程建设利国利民,这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农田水利,主要是面向农业生产而兴建的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用水,同时兼具蓄水、调水、防洪等多样化功能。近年来,农业发展进入到现代化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方面表现出来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首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展开分析,然后针对管理方面的问题予以探讨,最后提出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对策,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士带来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 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平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经验
14
作者 马兵 刘建华 张贵先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4期72-72,共1页
简要介绍邹平县2010~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情况,总结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邹平县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质量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花岗岩山区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被引量:50
15
作者 张光灿 夏江宝 +2 位作者 王贵霞 张淑勇 杨吉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圣泉寺林场内,以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研究,以其为北方石质山区人工林的科学经营与抚育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各种林分的土壤密度、孔隙度和渗透速率等表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 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圣泉寺林场内,以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研究,以其为北方石质山区人工林的科学经营与抚育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各种林分的土壤密度、孔隙度和渗透速率等表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指标明显好于无林地,其中混交林好于纯林,刺楸纯林好于黄连木、栾树纯林。②在旱季和雨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大部分林地土壤含水量呈现递减趋势,其变动幅度小于无林地。③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林地土壤饱和持水量逐渐减小;混交林表层土壤蓄水功能最好,其它林分各层次差异较小。混交林对水分的贮蓄和调节能力较强,但各林分供水性能差别不大。在涵养水源和水分有效性方面,混交林优于纯林,纯林中以刺楸大阔叶树种较好,栾树较差。建议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首先考虑营造混交林分,林种组成以刺楸×黄连木较好;若营造纯林以刺楸林分较好。在现有林分的经营管理中,对黄连木和栾树纯林应注重对其地表植被和枯枝落叶层进行保护,对残次林分采取封山育林措施,有条件时尽量改造为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人工林 土壤水分 土壤入渗 土壤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下的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16
作者 夏江宝 陈印平 +1 位作者 王贵霞 任加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33-4641,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碳氮影响的生态效应,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白蜡+棉花(FC)、香花槐+棉花(RC)、竹柳+棉花(SC)、白蜡林(F)、竹柳林(S)等5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造林模式土壤的碳氮形态及分布特征,为重度退化刺槐林的...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碳氮影响的生态效应,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白蜡+棉花(FC)、香花槐+棉花(RC)、竹柳+棉花(SC)、白蜡林(F)、竹柳林(S)等5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造林模式土壤的碳氮形态及分布特征,为重度退化刺槐林的经营改造和造林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的可溶性总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高于裸地,农林间作高于纯林,其中SC模式含量最高,其次为FC和RC模式,而F和S纯林模式较低;5种造林模式不同土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0—20 cm高于20—40 cm。(2)农林间作模式0—40 cm土层的可溶性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平均含量均高于纯林模式,其中SC模式的含量最高。FC、SC和S纯林模式0—2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分别为其1.4、1.5和2.7倍;而RC模式20—4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高于0—20 cm土层。(3)5种造林模式中,除F纯林土壤硝态氮低于裸地外,其他造林模式下的土壤各种氮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裸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全氮和铵态氮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表明农林间作模式可显著提高重度退化刺槐林皆伐后土壤中有效态碳、氮含量,其中SC模式改良效果较好,而纯林模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造林模式 土壤碳含量 土壤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洪滞留池与蓄水池模式下的雨洪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桑国庆 曹升乐 +1 位作者 郝玉伟 魏泽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8,共4页
为研究雨洪滞留池和蓄水池对雨洪过程的不同影响,介绍了雨洪滞留池和蓄水池的特点及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SWMM的雨洪模拟模型,并以济南市某小区为例,采用SWMM模型分别对雨洪滞留池和蓄水池模式下的城市雨洪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 为研究雨洪滞留池和蓄水池对雨洪过程的不同影响,介绍了雨洪滞留池和蓄水池的特点及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SWMM的雨洪模拟模型,并以济南市某小区为例,采用SWMM模型分别对雨洪滞留池和蓄水池模式下的城市雨洪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雨洪滞留池和蓄水池对雨洪的控制作用及效果各有侧重,雨洪滞留池侧重于洪水调节,可通过不同高度的排水孔实时调节自身调蓄容积,对洪水的调节具有持续性,但并不能减小区域内的总径流量。而蓄水池利用自身容积对雨洪进行调节,其调节能力随自身储水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蓄水池水位较高时丧失洪水调节能力,相比雨洪滞留池其侧重于洪水利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雨洪控制利用目标,结合区域水文特征、下游最大允许流量及工程经济等选择适宜的雨洪控制与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滞留池 蓄水池 SWMM 雨洪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家怡 陆兆华 +3 位作者 闫永利 李建庆 田静 于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9-44,共6页
采用工程沿线勘察、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法,获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方面的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作出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0... 采用工程沿线勘察、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法,获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方面的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作出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02年调水前,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生态分别为很不安全、临界安全等级,海河、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不安全等级;调水后的2010年,南四湖、沂沭河流域生态为临界安全等级,东平湖、海河流域为较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 生态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质海岸不同植被梯度带的土壤蓄水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江宝 许景伟 +1 位作者 李传荣 王贵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7-211,共5页
对胶南沿海沙质海岸5种植被梯度带下9种植被模式的水分物理性状及土壤蓄水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从沿海至内陆的过渡,胶南沙质海岸带营造灌草带-基干林带-丘陵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带-农田林网模式的沿海防护林生态网络体系,对... 对胶南沿海沙质海岸5种植被梯度带下9种植被模式的水分物理性状及土壤蓄水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从沿海至内陆的过渡,胶南沙质海岸带营造灌草带-基干林带-丘陵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带-农田林网模式的沿海防护林生态网络体系,对改善该地区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起了积极作用,且土壤层蓄水性能均优于海边草甸。②对沙质海岸来说,沿灌草带、基干林带、丘陵水土保持林带、经济林带和农田林网5个不同的梯度带,土壤物理性状逐渐变好,渗透能力逐渐减弱,土壤层的蓄水能力逐渐增强。③各梯度带内,随着植被类型的不同,其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及土壤层蓄水功能表现出一定差异。紫穗槐+草本模式是灌草带值得推广的模式;刺槐是基干林带值得推广的树种;丘陵土保持林带配置应优先考虑以黑松+麻栎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海岸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入渗 土壤蓄水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南市海防林不同植被梯度带物种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夏江宝 许景伟 +2 位作者 李传荣 宋金鹏 王贵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及生态优势度指数对胶南沿海防护林4种梯度带8种植被模式下的人工森林群落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模式的多样... 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及生态优势度指数对胶南沿海防护林4种梯度带8种植被模式下的人工森林群落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模式的多样性较低,不同梯度带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35~2.52和0.84~5.69。从沿海至内陆沿不同梯度带,多样性状况逐渐变好。灌草带中柽柳+草本模式好于紫穗槐+草本模式的多样性状况;基干林带中黑松+刺槐+火炬松+白蜡混交林的多样性好于黑松纯林和刺槐纯林模式;丘陵水土保持林带的黑松纯林好于黑松+麻栎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林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