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州市贝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朱富强 李涛 +3 位作者 段雪利 孙红梅 王义春 张国康 《农业工程》 2023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贝类产业是山东省滨州市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进一步扩大。围绕滨州市贝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了滨州市贝类产业总体概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滨州市贝类产业发展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滨州市 贝类产业 渔业经济 苗种培育 海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神经酸菌种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贤娟 孙爱娣 +3 位作者 张瑞 周佩蓉 黄艾祥 王雪峰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5,59,共8页
旨在为神经酸的获取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云南特色木本植物油辣木籽油为底物,从4种产油菌株中筛选出产神经酸较高的菌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优选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了添加与不添加辣... 旨在为神经酸的获取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云南特色木本植物油辣木籽油为底物,从4种产油菌株中筛选出产神经酸较高的菌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优选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了添加与不添加辣木籽油乳液(辣木籽油、水、吐温80体积比2∶2∶1)发酵获得的优选菌种冻干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圆红冬孢酵母(GDMCC 2.226)为产神经酸最优菌种;圆红冬孢酵母(GDMCC 2.226)最佳发酵条件为辣木籽油添加量7%(以乳液形式添加)、菌液添加量1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圆红冬孢酵母(GDMCC 2.226)提取物中神经酸含量为2.40 mg/mL;未添加辣木籽油乳液发酵获得的圆红冬孢酵母(GDMCC 2.226)冻干粉(对照组)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38.91%、41.92%、19.18%,神经酸含量为10.983μg/g,而添加辣木籽油乳液发酵获得的圆红冬孢酵母(GDMCC 2.226)冻干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8.57%、31.98%、19.46%,神经酸含量为13.518μg/g,比对照组中神经酸含量提升了23.1%。综上,添加辣木籽油底物可以提高菌种冻干粉中神经酸的绝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酸 微生物发酵 圆红冬孢酵母(GDMCC 2.226) 辣木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洪明 许学丽 +2 位作者 邵晓玮 李玉平 时敬亭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筛选并剔除异常光谱,合理划分样品集,优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主成分数,建立了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显示,...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筛选并剔除异常光谱,合理划分样品集,优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主成分数,建立了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显示,哌拉西林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_(C)^(2))为0.9970,预测相关系数(R_(P)^(2))为0.9988,校正均方差(RMSEC)为2.13,预测均方差(RMSEP)为2.20;他唑巴坦模型的R_(C)^(2)为0.9975,R_(P)^(2)为0.9989,RMSEC为1.35,RMSEP为1.42。采集6批未参与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对模型进行验证,两种成分的平均误差率均小于近红外快速检测的限度要求5%。本法建立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可同时实现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检测,该法准确、快速,能够实现样品无损检测,可用于该种药品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定量模型 样品集划分 特征波段筛选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DAG食用油对肥胖小鼠代谢调控及肝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程芳园 杨新月 +4 位作者 刘晓鹏 王秀华 李文娟 韩娜 宋秋月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1,111,共5页
旨在为甘油二酯(DAG)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中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通过饲喂雄性C57BL/6J系SPF级小鼠高脂高糖饲料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将肥胖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玉米油、40%DAG玉米油和80%DAG玉米油替代高脂高糖饲料中的猪油,饲... 旨在为甘油二酯(DAG)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中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通过饲喂雄性C57BL/6J系SPF级小鼠高脂高糖饲料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将肥胖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玉米油、40%DAG玉米油和80%DAG玉米油替代高脂高糖饲料中的猪油,饲喂16周,研究DAG食用油对肥胖小鼠体质量、血脂、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DAG食用油均能有效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减少白色脂肪积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小鼠肝脏损伤,还可以降低小鼠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而且40%DAG食用油展现出相对于80%DAG食用油更优的效果。综上,DAG食用油可有效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功能,且在长期干预策略中,40%DAG食用油可能是更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脂质代谢 抑制体质量增加 降低血糖 肝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12种成分的含量
5
作者 曹洪杰 夏方亮 +2 位作者 王建强 雷永艳 崔玉婧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7-900,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宝藿苷Ⅰ、淫羊藿苷、朝藿定C、川续断皂苷Ⅵ、知母皂苷BⅡ、丹酚酸B...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宝藿苷Ⅰ、淫羊藿苷、朝藿定C、川续断皂苷Ⅵ、知母皂苷BⅡ、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1.7μm,2.1 mm×50 m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12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0.05%~100.73%,RSD 1.9%~4.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快速,可用于仙灵骨葆胶囊的整体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导滞丸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及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6
作者 王洪明 许学丽 +4 位作者 崔俊凤 李守信 孙辉 郝成杰 王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23,共8页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枳实导滞丸的HPLC特征图谱及9种指标成分同时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枳实导滞丸HPLC特征图谱共确认了12个特征峰,并对其进行了指认及峰归属。9种含...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枳实导滞丸的HPLC特征图谱及9种指标成分同时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枳实导滞丸HPLC特征图谱共确认了12个特征峰,并对其进行了指认及峰归属。9种含量测定指标成分分离度良好,在0.14~435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0.91%~99.02%,RSD(n=6)均≤3.3%。本研究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及多指标同时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高、重复性好,为识别枳实导滞丸的关键质量属性,评价其质量的均一性、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导滞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多指标同时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测多评法多指标定量及化学模式识别法的疏风活络丸质量评价
7
作者 邵晓玮 张平 +1 位作者 李玉平 赵南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77-1987,共11页
本文建立了疏风活络丸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评价制剂质量。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4.6 mm×250 m... 本文建立了疏风活络丸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评价制剂质量。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15 min为210 nm,15.01~100 min为254 nm。以龙胆苦苷为内参物,分别建立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龙胆苦苷、士的宁、马钱子碱、升麻素苷、虎杖苷、桂皮醛、甘草酸、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10种成分含量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同时用外标法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法对制剂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种有效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结果显示,综合评分范围在0.553~0.621之间,制剂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OPLS-DA法筛选出甘草酸、麻黄碱、大黄素甲醚、龙胆苦苷、虎杖苷及大黄素6个导致制剂质量差异的潜在标志成分。本试验所建立的QAMS法准确、可行,可在只有龙胆苦苷一个对照品的情况下,同时测定疏风活络丸中11种成分的含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可用于疏风活络丸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活络丸 一测多评法 化学模式识别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杨柳雪”棉花品牌带动山东滨州棉花产业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桂峰 牛娜 +7 位作者 刘明云 魏学文 杨晓勇 耿崖松 周君华 寇连梅 仝连芳 孙向阳 《中国棉花》 2021年第10期42-45,共4页
在全面分析山东滨州棉花生产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与趋势、深入剖析当地棉花生产及纺织加工产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棉花生产发展对策,特别是进一步挖掘“杨柳雪”棉花品牌价值,提升“杨柳雪”棉花品牌竞争力,为构建滨州... 在全面分析山东滨州棉花生产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与趋势、深入剖析当地棉花生产及纺织加工产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棉花生产发展对策,特别是进一步挖掘“杨柳雪”棉花品牌价值,提升“杨柳雪”棉花品牌竞争力,为构建滨州棉花高质高效生产新体系,推进棉花绿色发展转型与产业创新,培育区域性高质棉花产品品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柳雪 棉花品牌 产业发展 品牌价值 创新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安神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
9
作者 崔帅 崔俊凤 +2 位作者 梁秀坤 王志勇 夏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06-2510,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安神胶囊中斯皮诺素、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Inertsustain 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安神胶囊中斯皮诺素、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Inertsustain 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270 nm。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6.12%~102.70%,RSD 0.31%~1.83%。10批样品按厂家分为2类,峰5(五味子醇甲)、峰4(丹酚酸B)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安神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胶囊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25种磺酰脲类及磺酰胺类除草剂残留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富强 吴树栋 +1 位作者 韩岩君 郭宇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79-1285,共7页
建立了快速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25种磺酰脲类及磺酰胺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盐析除水后,经SHIMSEN QVet-NM+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Shim-pack GIST C_(18)柱(2.1 mm×... 建立了快速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25种磺酰脲类及磺酰胺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盐析除水后,经SHIMSEN QVet-NM+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Shim-pack GIST C_(18)柱(2.1 mm×50 mm×2.0μm)进行液相色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5种待测化合物在0.20~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4),方法检出限(LOD)为0.30~1.3μg/kg,定量下限(LOQ)为1.2~5.0μg/kg,在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62.7%~1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18%。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为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控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 磺酰胺类 水产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快速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多种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艳明 王坤 +1 位作者 朱富强 高会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64-271,共8页
建立了猪肉中多种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酶解后,以酸化乙腈为提取液,PRIME HLB通过式净化的方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 建立了猪肉中多种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酶解后,以酸化乙腈为提取液,PRIME HLB通过式净化的方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采集(M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受体激动剂在0.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2~0.9999之间,检出限为0.5μg/kg,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81.3%~117.6%,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在0.7%~6.5%之间。该方法过程简单,适用于猪肉中多种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通过式固相萃取 受体激动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辣椒中虫螨腈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晓鹏 刘秋蕊 马翠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3-547,共5页
为建立虫螨腈在辣椒基质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研究虫螨腈在辣椒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净化,通过辣椒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对不同采收阶段的辣椒样品残留量进行测定。结... 为建立虫螨腈在辣椒基质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研究虫螨腈在辣椒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净化,通过辣椒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对不同采收阶段的辣椒样品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辣椒基质中虫螨腈在20~500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930.5x-2.1123,r=0.9983;在0.02,0.30和0.6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辣椒基质中虫螨腈添加回收率为76.95%~106.5%,相对标准偏差为4.97%~8.29%。虫螨腈在辣椒中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两地辣椒基质中虫螨腈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山东潍坊为C=0.0849e^(-0.131t),半衰期为2.65 d;湖南张家界为C=0.1088e^(-0.152t),半衰期为2.02 d;施药后7 d,辣椒中虫螨腈降解率达100%。虫螨腈在辣椒中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两地辣椒中虫螨腈最高残留量均小于CAC规定的辣椒中虫螨腈的最大残留限量。通过建立虫螨腈在辣椒中的分析方法,研究其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量,明确虫螨腈在辣椒种植过程中施用不会造成危害性残留,为虫螨腈在辣椒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螨腈 农药残留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芩黄喉症胶囊中10种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秀坤 许学丽 +2 位作者 崔帅 李漫漫 王洪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93-2497,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芩黄喉症胶囊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芦荟大黄素、汉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Thermo ODS Hypersil C_(18)色谱柱(5μm,4.6 m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芩黄喉症胶囊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芦荟大黄素、汉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Thermo ODS Hypersil 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5.24%~103.10%,RSD 0.57%~1.44%。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芩黄喉症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黄喉症胶囊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利肝隆颗粒中7种成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林 夏方亮 +3 位作者 王建强 曹洪杰 邵晓玮 张士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95-1798,共4页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利肝隆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紫丁香苷、五味子醇甲、甘草酸铵、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C 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甲醇-0...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利肝隆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紫丁香苷、五味子醇甲、甘草酸铵、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C 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7.97%~99.92%,RSD 0.51%~1.6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肝隆颗粒 化学成分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辣椒中的残留特性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15
作者 刘晓鹏 韩媛媛 刘秋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4-730,共7页
本文建立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辣椒基质残留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辣椒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净化,通过辣椒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对不同采收阶段的辣... 本文建立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辣椒基质残留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辣椒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净化,通过辣椒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对不同采收阶段的辣椒样品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QuEChERS-HPLC-MS/MS方法在0.02-0.50 m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添加回收率在82.62%~96.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2%~12.38%之间,其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均可满足辣椒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检测需求;山东潍坊、湖南张家界两地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0.77 d、1.84 d,10 d内消解率达到100%;辣椒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的最终残留量低于方法检出限(0.02 mg/kg),均低于CAC及各国限量标准;普通人群的螺虫乙酯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215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6.83%,说明螺虫乙酯残留量通常不会对普通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明确螺虫乙酯在辣椒种植过程中施用不会造成危害性残留,为螺虫乙酯在辣椒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虫乙酯 辣椒 代谢物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