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电解废阴极的矿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申士富 刘海营 +4 位作者 骆有发 王金玲 刘朋 李克阳 陈永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87,共8页
针对铝电解废阴极采取SEM、TEM等手段分析了其中碳、钠、铝、铁等元素的主要矿物存在形式及矿物间的嵌布特性。研究表明,废阴极炭块中主要成分为碳和氟化物;碳主要是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石墨,但结晶粒度只有几十纳米至几微米;氟化物主要是... 针对铝电解废阴极采取SEM、TEM等手段分析了其中碳、钠、铝、铁等元素的主要矿物存在形式及矿物间的嵌布特性。研究表明,废阴极炭块中主要成分为碳和氟化物;碳主要是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石墨,但结晶粒度只有几十纳米至几微米;氟化物主要是氟化钠、冰晶石、氟化钙;铝主要为氧化铝和冰晶石;铁主要是金属铁;矿物间嵌布紧密,互含普遍;矿物的嵌布粒度在数十纳米至几十微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 废阴极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法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申士富 刘朋 +4 位作者 王金玲 刘海营 陈永健 柴晓 王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高温法是目前国内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样品粒度等对氰化物、氟化物及其它元素脱除效率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石墨碎石墨化度、真密度、粉末电阻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600℃焙烧时氰... 高温法是目前国内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样品粒度等对氰化物、氟化物及其它元素脱除效率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石墨碎石墨化度、真密度、粉末电阻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600℃焙烧时氰化物可以完全分解,在1000℃以上可以脱除氟及其其它成分(不含碳),氟及其它成分的脱除率主要和焙烧温度有关,焙烧温度越高,氟及其它成分的脱除率越高;石墨碎的石墨化度和真密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焙烧温度达到2600℃时石墨碎的石墨化度达到98.4%、真密度达到2.2703 g/cm^(3);石墨碎的粉末电阻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焙烧所得石墨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 废阴极 高温法 石墨化度 石墨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