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韩笑晨 张贵芹 +9 位作者 王亚辉 任昊 王洪章 刘国利 林佃旭 王子强 张吉旺 赵斌 任佰朝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6-1786,共11页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地夏玉米田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滨海盐碱地区夏玉米田适宜土壤调理剂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夏玉米季在山东省...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地夏玉米田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滨海盐碱地区夏玉米田适宜土壤调理剂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夏玉米季在山东省滨州市滨海盐碱型农田进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土壤调理剂为对照(CK),设置3种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分别为硅钙钾镁型调理剂(T1)、硅钙钾镁沸石型调理剂(T2)和硅钙钾镁聚丙烯酰胺(PAM)型调理剂(T3)。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0~4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CK相比,玉米拔节期(V6)T1、T3处理20~30 cm土层土壤总盐含量和Na+含量分别降低6.88%和23.00%、28.82%和17.44%,土壤HCO3–含量分别升高10.97%、5.66%;吐丝期(R1)T2处理10~40 cm土层土壤总盐含量、Na+含量分别平均降低9.07%、14.11%,土壤HCO3–含量平均升高21.35%。土壤总盐含量降低有利于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与CK相比,吐丝期T1、T2和T3处理0~40 cm土层玉米单株平均根系长度分别提高17.56%、74.83%和33.53%;T2和T3处理单株平均根系表面积分别提高33.35%和27.44%,单株平均根系干重分别提高14.58%和11.93%。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积累量,最终提高了夏玉米产量。2022年T1、T2和T3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81%、8.22%和4.72%;2023年分别提高8.08%、18.88%和15.95%。综合分析可知,本试验条件下硅钙钾镁沸石型调理剂可有效降低玉米吐丝期土壤盐分含量,减轻盐分胁迫,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增加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籽粒产量,是滨海盐碱地降低盐碱胁迫促进夏玉米生长的最佳土壤调理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土壤调理剂 土壤盐分含量 根系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硅制剂对滨海盐碱地夏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照华 任昊 +7 位作者 王洪章 王子强 姚海燕 辛爱美 赵斌 张吉旺 任佰朝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83-2395,共13页
硅是作物生长的有益元素,有助于缓解作物遭受的盐胁迫。本试验以大田试验种植的登海605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小喇叭口期(V9)、大喇叭口期(V12)和抽雄期(VT)进行喷施硅制剂(8 g L^(–1) Si O_(2))处理,并以同期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旨在探讨... 硅是作物生长的有益元素,有助于缓解作物遭受的盐胁迫。本试验以大田试验种植的登海605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小喇叭口期(V9)、大喇叭口期(V12)和抽雄期(VT)进行喷施硅制剂(8 g L^(–1) Si O_(2))处理,并以同期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旨在探讨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硅制剂对滨海盐碱地夏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滨海盐碱地夏玉米抗逆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时期喷施叶面硅制剂,均能够显著增加盐碱地夏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缓解光合器官的损伤和光合色素的降解;V9、V12、VT期叶面喷施硅制剂处理R6期,叶面积指数2年平均分别提高6.28%、7.16%、6.66%,2023年R3期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6.62%、7.52%、7.47%。喷施硅制剂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以及胞间CO_(2)浓度(C_(i));V9、V12、VT期叶面喷施硅制剂处理R3期P_n两年平均分别提高11.64%、11.73%、16.39%。光合速率提升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R6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8.46%、8.88%、9.67%,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最终籽粒产量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提升了7.24%、10.47%、12.94%和6.23%、7.99%、11.25%;综上,本试验条件下,滨海轻中度盐碱地夏玉米生产过程中以VT期喷施叶面硅制剂的增产效果最佳,主要是缓解了氧化胁迫、提升了光合性能、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滨海盐碱地 光合性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等生物杀虫剂对韭菜蓟马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小梦 巴秀成 +3 位作者 高庆华 马仁贵 刘俊展 张路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848-1849,1853,共3页
田间进行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和9%阿维·唑虫酰胺悬浮剂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处理,药后7 d防效高于64.0%;5%d-柠檬烯可溶液剂、80亿孢子·mL^-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 田间进行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和9%阿维·唑虫酰胺悬浮剂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处理,药后7 d防效高于64.0%;5%d-柠檬烯可溶液剂、80亿孢子·mL^-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0.3%印楝素乳油处理也表现出不错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3%、49.7%和43.8%,优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处理,在田间可以作为化学药剂的轮混替代产品,实现对韭菜蓟马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蓟马 生物杀虫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