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鱼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及下游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宁华英 张蓓 +5 位作者 沈卫 郭云良 刘宗宝 刘剑英 谢延新 张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5-611,共7页
本研究探讨鲤鱼汤利尿消肿拮抗肾纤维化保护肾脏的分子机制。阿霉素6.2 mg/kg尾静脉单次注射制备ADRN模型,2 W后干预连续7 W。检测尿、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下游因子表达。结... 本研究探讨鲤鱼汤利尿消肿拮抗肾纤维化保护肾脏的分子机制。阿霉素6.2 mg/kg尾静脉单次注射制备ADRN模型,2 W后干预连续7 W。检测尿、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下游因子表达。结果发现模型组较对照组12 h尿量(12 h-Uv)减少,血白蛋白(Alb)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间质损伤指数(TII)升高,肾组织Smad7表达下调,转化生TGF-β1、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I型胶原(Col-I)表达上调;鲤鱼汤组较模型组12 h-Uv增加,血Alb升高,GSI及TII下降,肾组织Smad7表达上调,TGF-β1、FSP-1、Col-Ⅰ表达下调。表明鲤鱼汤的肾保护作用至少部分与其利尿消肿、调节TGF-β1/Smad7信号通路、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EMT)及细胞外基质沉积(EC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汤 阿霉素肾病 肾纤维化 水肿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7 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 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苏艳美 张立芳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9期837-838,共2页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 6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 ,将教育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教育后 ,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答卷合格率提高 5 5 % (P <0 0 1...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 6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 ,将教育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教育后 ,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答卷合格率提高 5 5 % (P <0 0 1 ) ;胰岛素应用技能合格率提高 82 % (P <0 0 1 ) ;尿液留置检测技能合格率提高 67% (P <0 0 1 ) ;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代谢病从气化论治及五苓散新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倩 杜立娟 +4 位作者 谈钰濛 杨亚男 张美珍 庞晴 倪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17-720,共4页
“气化学说”基于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的关键在于气的功能失常。内分泌代谢病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而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是内分泌代谢病的重要病因、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西药往往只... “气化学说”基于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的关键在于气的功能失常。内分泌代谢病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而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是内分泌代谢病的重要病因、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西药往往只能单纯控制指标,还具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从“气化”论治内分泌代谢病注重恢复机体的气化功能,使脏腑调和、阴平阳秘,标本兼顾,以迅速缓解症状、阻止疾病进展、维持指标长期平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用于内分泌代谢病的治疗。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组方严谨精妙,各司其职,调节脏腑气化,是化气利水的代表方之一,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化功能、改善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结合保肝肾、调免疫、降糖脂、代谢嘌呤等现代研究进展,在内分泌疾病中可广泛应用,临床效果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中医 内分泌学 代谢疾病 治疗 气化学说 临床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减肥健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延新 宁华英 宁华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2-292,共1页
关键词 中药熏蒸 减肥健肤方法 临床观察 症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硬化蛋白和dkk1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健民 高启红 +1 位作者 邱守芳 张立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骨硬化蛋白和dkk1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这项横断面研究包括190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我们根据不同的BMD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常骨密度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测量血清中骨硬化蛋白、dkk1、25-羟... 目的探讨骨硬化蛋白和dkk1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这项横断面研究包括190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我们根据不同的BMD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常骨密度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测量血清中骨硬化蛋白、dkk1、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3)的水平,每组的骨转换标志物和其他生化数据。结果在骨质疏松症组中发现血清骨硬化蛋白和dkk1水平显著增加,即使分别考虑男性和女性群组。回归分析表明,在调整年龄、性别和25OHD3后,血清硬化蛋白水平与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存在独立相关。BMD与血清骨硬化蛋白和dkk1水平呈负相关,与25OHD3呈正相关。此外,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是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pr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P1NP)的预测因子,血清dkk1水平是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s of type 1 collagen,1CTP)的唯一预测因子。结论骨硬化蛋白和dkk1水平随着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降低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硬化蛋白 DKK1 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效果及牙周组织中Runx2、OD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烁 燕玉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建立SD大鼠正畸牙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ISO组,各20只,术后当天及7、14、21 d分别测定大鼠牙齿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对破骨细胞数量计数,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水平。结果表明:加力后两组大... 建立SD大鼠正畸牙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ISO组,各20只,术后当天及7、14、21 d分别测定大鼠牙齿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对破骨细胞数量计数,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水平。结果表明:加力后两组大鼠的牙齿均明显移动,且ISO组大鼠移动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HE染色观察ISO组可见压力侧牙槽骨表面存在骨吸收陷窝,张力侧可见牙周膜变宽;加力后ISO组破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多;两组大鼠牙周膜中Runx2、ODF表达水平变化明显(P<0.05),ISO组Runx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D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正畸牙移动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