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RP/AA6061接头自冲铆接过程及状态分析
1
作者 陈中傲 黄晓明 +1 位作者 苏洲 王志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8,23,共7页
基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的断裂失效模型和AA6061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对CFRP上板/AA6061下板的自冲铆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铆接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 基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的断裂失效模型和AA6061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对CFRP上板/AA6061下板的自冲铆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铆接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RP上板/AA6061下板的搭接方式可形成有效的内部互锁结构;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铆接质量参数误差保持在10%以内。通过接头截面分析,发现CFRP内部纤维主要发生纤维断裂和挤压破坏;铆接过程中,冲头载荷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CFRP刺穿过程和铝合金变形充填模具过程,冲头最大载荷为18.87 kN;CFRP层间特征点应力沿厚度方向从上至下递增,铆接头最大应力集中分布在铆钉下方,为725.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自冲铆接 AA6061 损伤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关于车辆工程专业特色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邢鲁超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2年第3期4-5,25,共3页
从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室建设、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和学科竞赛角度提出了车辆工程专业特色化建设的思路,以期有效解决同质化问题,实现专业特色化,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专业认证 特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冷冻车辆用制冷机组的性能实验及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振环 崔然成 王珊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为研究冷藏/冷冻车辆用10 kW制冷机组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方法分析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能力、COP和压力性能,并通过分别改变制冷剂充注量、过热度和制冷剂种类对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冷剂充注... 为研究冷藏/冷冻车辆用10 kW制冷机组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方法分析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能力、COP和压力性能,并通过分别改变制冷剂充注量、过热度和制冷剂种类对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冷剂充注量和过热度的变化,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和COP表现出不同的趋势。模拟值和实验值的制冷能力和COP误差分别为6.4%和8.5%,所有结果均在10%以内。与制冷剂充注量相比,制冷机组的性能变化更多地依赖于过热度的变化。在制冷循环过热度为4℃、制冷剂充注量为7.4 kg时,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和COP最佳。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R449A,比采用R404A的系统COP高约4%。确认了制冷剂R449A可以替代R404A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车 制冷机组 制冷能力 过热度 COP R449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大功率发动机排气门可靠性研究
4
作者 邓立君 黄猛 +3 位作者 辛强之 何宗健 贾宝富 王志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2,共5页
气门是保证发动机获得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的关键件。气门的失效会带来不可预料的重大损失。文中对ZC6200系列的四冲程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排气门进行了可靠性研究,以排气门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的排气门在闭合工况下进行了... 气门是保证发动机获得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的关键件。气门的失效会带来不可预料的重大损失。文中对ZC6200系列的四冲程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排气门进行了可靠性研究,以排气门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的排气门在闭合工况下进行了传热仿真和失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门结构对传热的影响较大,进而引起排气门的温度场变化,导致气门变形并产生热应力。热机耦合仿真结果显示,气门结构对变形和等效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大。等效应力变化较大的位置容易导致气门失效,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头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排气门 温度场 热机耦合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活塞内冷油腔稳态综合传热预测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章健 邓立君 +2 位作者 刘世英 李宏伟 王志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8-266,共9页
利用量纲为1的基础关联式,考虑活塞内冷油腔结构、两相流的物理特性和局部流动特性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不同缸径活塞在不同发动机转速时内冷油腔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建立对流换热系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雷诺数和普朗特数乘积的自然对... 利用量纲为1的基础关联式,考虑活塞内冷油腔结构、两相流的物理特性和局部流动特性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不同缸径活塞在不同发动机转速时内冷油腔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建立对流换热系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雷诺数和普朗特数乘积的自然对数值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发动机转速相同时,随着内燃机活塞缸径的增加,内冷油腔内流体的雷诺数和普朗特数乘积的自然对数值随之增大.通过对比数值模拟和硬度塞试验测试结果可知,对流换热系数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内冷油腔的传热系数,能为内冷油腔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内冷油腔 两相流 对流换热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套管补贴用抗硫膨胀管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新学 陈鹏 +4 位作者 王木乐 郭伟成 马文涛 王世红 郭永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受到高酸性物质的影响,普光气田部分套管变形井后期可能会出现套管腐蚀穿孔或漏失的问题。目前,膨胀管补贴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文中在优选抗硫膨胀管材质的基础上,设计了普光气田Ф177.8 mm套管补贴用抗硫膨胀管,建立了膨... 受到高酸性物质的影响,普光气田部分套管变形井后期可能会出现套管腐蚀穿孔或漏失的问题。目前,膨胀管补贴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文中在优选抗硫膨胀管材质的基础上,设计了普光气田Ф177.8 mm套管补贴用抗硫膨胀管,建立了膨胀管膨胀过程非线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膨胀管膨胀后的径向变形量、残余应力分布和膨胀力变化的规律;搭建了膨胀管膨胀性能测试系统,对膨胀管膨胀后的螺纹连接密封性能、硫化橡胶密封性能和悬挂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抗硫膨胀管膨胀后螺纹连接抗外压值达到了30 MPa,螺纹连接抗内压值为50 MPa,膨胀管硫化橡胶的密封压力为30 MPa,膨胀后一组硫化橡胶的悬挂力接近200 kN。这为Ф177.8 mm套管膨胀管补贴现场施工参数的优选提供了参考,同时还可以为川东北乃至其他高酸性气田的后期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密封性能 悬挂力 硫化橡胶 套管补贴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螺母变比齿廓数值建模与加工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牛子孺 辛振波 +5 位作者 李刚炎 涂鸣 赵新学 李扬 汪力衡 王建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1-259,共9页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中具有变化传动比齿廓的螺母是实现变比转向的关键部件,螺母变比齿廓为与之啮合的齿轮渐开线齿廓按照变比传动关系包络运动后形成的包络面,因包络过程较为特殊,导致了其建模困难,由此阻碍了变比齿廓数控加工的实现。作...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中具有变化传动比齿廓的螺母是实现变比转向的关键部件,螺母变比齿廓为与之啮合的齿轮渐开线齿廓按照变比传动关系包络运动后形成的包络面,因包络过程较为特殊,导致了其建模困难,由此阻碍了变比齿廓数控加工的实现。作者研究一种面向数控加工的变比齿廓数值建模方法,实现变比齿廓的数控端铣加工。该方法将转向器变比齿扇螺母副中的渐开线齿扇,看作无数无限接近且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与其截交后截交线的集合,与螺母齿条变比齿廓相交且平行于螺母齿条长度方向的计算直线,随螺母变比传动,与对应截交线渐开线齿廓的交点中,长度值取得极值的点为变比齿廓点。建立了变比齿廓求解数学模型,开发了求解算法,通过设置计算直线间距,生成了直接用于数控端铣等残留高度刀具路径规划的变比齿廓点云,规划了刀具路径;并且采用生成的齿廓点云,实现了刀头半径选择以及刀位点刀杆矢量的计算,实现了变比齿廓的数控端铣加工。从变比齿廓的关键设计参数"变比曲线"和"变速传动特性"入手,提出了变比齿廓设计的验证方法,通过试制样件的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克服了采用啮合原理设计变比齿廓时,建立的啮合方程的解不唯一;无法获得变比齿廓齿顶、齿根边界点的精确值;有些出于解析需要选择的参数不直接对应数控加工,数据转换时会引入原理性误差等弊端,实现了循环球变比转向器变比齿廓的数字建模和数控端铣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 变比齿廓 数值建模 端铣加工 传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颗粒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国明 孙胃涛 +2 位作者 刘晓亮 黄晓明 周文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122,共6页
为探讨陶瓷颗粒对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SiO2颗粒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为例,利用三点弯曲实验研究颗粒特征对弯曲强度的影响,建立材料内部弹性应力场分布模型,并从细观力学角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二氧化硅陶瓷颗粒... 为探讨陶瓷颗粒对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SiO2颗粒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为例,利用三点弯曲实验研究颗粒特征对弯曲强度的影响,建立材料内部弹性应力场分布模型,并从细观力学角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二氧化硅陶瓷颗粒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降低、弹性模量升高;复合材料弯曲断裂截面显示脆性断裂特征,断裂过程中裂纹遇到颗粒贯穿通过;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随颗粒含量增加而降低,随颗粒弹性模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理论分析表明:陶瓷复合树脂基摩擦材料内部最大应力值位于颗粒边缘处;最大应力值随颗粒与基体弹性模量比值增大而增大;复合材料的平均应力与颗粒的含量成正相关。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陶瓷颗粒添加引起材料内部应力集中,且与颗粒弹性模量和颗粒含量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 力学性能 三点弯曲 应力场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激励AC-DBD气体电离区域及电极的温升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德宸 郝伟 +2 位作者 陈永彬 刘晓亮 毕海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0-1477,共8页
介质阻挡放电能够产生电离效应、气动效应和热效应,可以作为飞机防除冰的一种新方式。激励频率是决定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C-DBD)温升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高频条件研究结... 介质阻挡放电能够产生电离效应、气动效应和热效应,可以作为飞机防除冰的一种新方式。激励频率是决定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C-DBD)温升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高频条件研究结果,为此开展AC-DBD在30~55 kHz高频范围的气体电离区域及电极的温升特性实验。研究表明:石墨烯涂层有助于减小金属电极的红外测温误差;高频激励方式可以产生更高的温度,电压峰峰值22 kV、频率50 kHz时气体电离区域温度可至323.27℃;气体电离区域及电极的温度均随着电压峰峰值增大而非线性增加,电压处在较高范围时温升斜率更大;气体电离区域及电极的温度均随着激励频率增大而非线性增加,频率较高时具有更大的温升斜率。此研究为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实现更好的防除冰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等离子体防除冰 交流介质阻挡放电 电极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膜特征对陶瓷增强酚醛树脂基材料摩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胃涛 王彬 周文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2,共6页
针对目前对于摩擦膜物理特征与材料摩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的情况,选用大尺寸石英颗粒与酚醛树脂基体进行复合,利用销–盘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摩擦结束后,采用纳米/微米压痕法表征颗粒表面摩擦膜的力学特性,并... 针对目前对于摩擦膜物理特征与材料摩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的情况,选用大尺寸石英颗粒与酚醛树脂基体进行复合,利用销–盘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摩擦结束后,采用纳米/微米压痕法表征颗粒表面摩擦膜的力学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摩擦膜微观形貌。测试结果显示,酚醛树脂粘结剂在21.9%~29.4%时,摩擦系数随树脂基体粘结剂含量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摩擦膜强度逐渐降低,导致粘着摩擦力减小。另外,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抗热衰退性与摩擦膜厚度成反比,这是由于有机粘结剂在高温下热降解对摩擦膜稳定性不利。陶瓷颗粒具有较高硬度,使得材料具有良好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 摩擦膜 力学性能 厚度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FD和正交试验设计的锯片质量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丽丽 刘瑞歌 赵会珍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98,125,共7页
产品质量是企业树立品牌的前提和增加企业效益的源泉。针对金属冷热切圆锯片,首先分析其生产工艺流程;然后,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应用质量屋将客户反映的需求展开成为质量特性,再将质量特性展开为关... 产品质量是企业树立品牌的前提和增加企业效益的源泉。针对金属冷热切圆锯片,首先分析其生产工艺流程;然后,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应用质量屋将客户反映的需求展开成为质量特性,再将质量特性展开为关键工序,并从市场竞争性和技术竞争性两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企业质量改进关键点;最后,对关键工序热处理进行多因素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以寻求影响热处理因素:材质、淬火温度、淬火时间、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和油温的最优组合及其影响因素主次。降低了企业冷热切圆锯片的不合格品率,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功能展开 正交试验设计 质量改进 圆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各向异性对Fe60合金磨损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胃涛 李明海 +2 位作者 赵昌德 张炜 王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8-397,共10页
目的 提高激光熔覆各向异性材料的抗磨损腐蚀性能。方法 以激光熔覆Fe60合金粉末为研究对象,选取与熔覆方向平行、倾斜45°以及垂直的3个工作表面进行磨损腐蚀测试,重点分析材料构筑方向对磨损腐蚀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 通过对不同... 目的 提高激光熔覆各向异性材料的抗磨损腐蚀性能。方法 以激光熔覆Fe60合金粉末为研究对象,选取与熔覆方向平行、倾斜45°以及垂直的3个工作表面进行磨损腐蚀测试,重点分析材料构筑方向对磨损腐蚀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 通过对不同工作面摩擦系数、开路电位以及磨损体积的监测,发现与熔覆方向成45°的试样表面具有更好的摩擦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磨损抗性。原因在于,工作表面晶粒取向与晶界密度差异引起了试样表面变形抗力的不同。另外,与铸造试样进行对比得出,激光熔覆试样的磨损腐蚀抗性更加优越,主要与凝固过程中高冷却速率引起的组织细化有关。结论 对于激光熔覆各向异性材料,工作表面具有细化的微观组织结构、较高的晶界密度以及良好的变形抗力,有助于提高其磨损腐蚀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0合金 激光熔覆 构筑方向 各向异性 磨损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悬挂机构提升性能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鲁超 王志勇 刘凯凯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7年第4期14-17,共4页
建立了拖拉机悬挂机构提升能力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所设计的悬挂机构的全行程的提升性能,并分析了提升铰接点位置与提升杆长度对提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挂机构符合要求,提升杆长度对提升能力影响不大,提升铰接点位置对提升... 建立了拖拉机悬挂机构提升能力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所设计的悬挂机构的全行程的提升性能,并分析了提升铰接点位置与提升杆长度对提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挂机构符合要求,提升杆长度对提升能力影响不大,提升铰接点位置对提升能力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悬挂机构 提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发展综述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志勇 韩善灵 +1 位作者 张鑫 徐海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5,共8页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的电池容量大,能够接入外部电网充电;兼具燃油动力和电动驱动系统的优点,被认为是传统燃油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方案。能量管理系统是实现整车需求能量在发动机和电动...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的电池容量大,能够接入外部电网充电;兼具燃油动力和电动驱动系统的优点,被认为是传统燃油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方案。能量管理系统是实现整车需求能量在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分配的关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与所采用的能量管理策略密切相关。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对比了各种基于规则和基于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的优缺点,分析了驾驶数据与交通信息对能量管理策略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管理策略 发展 智能交通 驾驶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层裂纹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廷宣 章健(指导) +1 位作者 刘敬 宋德琨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58,共8页
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既满足了材料表面特定性能的要求,又节约了大量的贵重元素。裂纹问题是制约激光熔覆技术广泛工业化应用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介绍了激光熔覆层裂纹产生的原因,综述了裂纹的... 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既满足了材料表面特定性能的要求,又节约了大量的贵重元素。裂纹问题是制约激光熔覆技术广泛工业化应用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介绍了激光熔覆层裂纹产生的原因,综述了裂纹的控制措施,包括熔覆层材料成分设计、设置过渡层、工艺参数优化、基体预热、外场(力)辅助等,最后对当前激光熔覆层裂纹控制措施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裂纹 开裂机理 残余应力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非对称液压缸同步举升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窦海斌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89,共8页
针对由两个非对称液压缸组成的电液伺服同步举升系统,首先建立了该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鲁棒自适应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多变量后推设计方法实现了液压缸对目标轨迹的跟踪控制以及同步控制,并结合参... 针对由两个非对称液压缸组成的电液伺服同步举升系统,首先建立了该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鲁棒自适应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多变量后推设计方法实现了液压缸对目标轨迹的跟踪控制以及同步控制,并结合参数自适应律解决系统中某些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整个控制律的设计过程通过Lyapunov函数方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为验证该控制律,使用AMESim软件构建两非对称液压缸同步举升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缸同步 后推控制 AME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负载的液压自动调平系统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窦海斌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3-69,共7页
针对液压调平系统遇到柔性负载的难题,将柔性负载简化为悬臂梁,建立了各液压缸之间相互耦合的分布参数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一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的设计分为2步,在第1步控制器设计中引入边界控制律,用于抑制调平过程中的振动,... 针对液压调平系统遇到柔性负载的难题,将柔性负载简化为悬臂梁,建立了各液压缸之间相互耦合的分布参数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一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的设计分为2步,在第1步控制器设计中引入边界控制律,用于抑制调平过程中的振动,并保证负载自由端达到期望的变形;第2步控制器设计中采用后推控制技术,用于跟踪第1步控制器生成的负载压力,保证控制目标能够实现。最后利用数字仿真验证了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平 半群理论 边界控制 耦合模型 后推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基热防护涂层的制备及抗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彬 孙胃涛 +2 位作者 王俊锋 陈永彬 王宇灿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36,共5页
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作为基体,添加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粉、钛白粉、硅酸盐类填料和复合阻燃剂等无机填料,以低分子聚酰胺作为固化剂,设计制备了环氧改性有机硅热防护涂层,并且分析了填料种类以及添加量对涂层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的影... 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作为基体,添加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粉、钛白粉、硅酸盐类填料和复合阻燃剂等无机填料,以低分子聚酰胺作为固化剂,设计制备了环氧改性有机硅热防护涂层,并且分析了填料种类以及添加量对涂层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无机填料能大幅提高涂层的强度和热解保留质量,有效提升涂层抗烧蚀性能;在改善涂层的抗烧蚀性能方面,玻璃纤维粉优于二氧化硅粉,钛白粉显著优于硅酸盐类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改性有机硅 热防护涂层 抗烧蚀性能 无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轻量化材料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志勇 韩善灵 卢翔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10,4,共7页
随着汽车车身多种材料混合应用的发展,轻量化材料的连接面临新的挑战。无铆冲压连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金属板材连接领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介绍了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特点,分析了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阐述了无铆... 随着汽车车身多种材料混合应用的发展,轻量化材料的连接面临新的挑战。无铆冲压连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金属板材连接领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介绍了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特点,分析了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阐述了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发展,并对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最后,指出了无铆冲压连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混合材料车身 无铆冲压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换模技术的生产线换线过程改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郝冠男 邓立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9-144,共6页
针对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生产型企业,为提高其整体设备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以精益生产中的快速换模(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SMED)技术为理论指导,以案例为依托,对法国某植物药妆企业的生产包装车间... 针对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生产型企业,为提高其整体设备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以精益生产中的快速换模(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SMED)技术为理论指导,以案例为依托,对法国某植物药妆企业的生产包装车间开展快速换模研究。通过分析换模时间存在的浪费,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包括区分缩短内外部作业,优化换模作业流程,建立调试参数尺寸计算模型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生产线平均切换时间由原来的110 min降至55 min,切换时间缩短了50%,整体设备效率从64%提高到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设备效率 快速换模 精益生产 包装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