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s及其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蔡华敏 贾冬梅 +1 位作者 张大鹏 郭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8,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种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结构多样性和高比表面积的新型多孔材料,在水中重金属去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MOFs材料的分类、应用和合成方法,并对比了几种常用的MOFs材料合成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不同...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种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结构多样性和高比表面积的新型多孔材料,在水中重金属去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MOFs材料的分类、应用和合成方法,并对比了几种常用的MOFs材料合成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不同骨架结构(MIL、ZIF和Uio-66)和不同官能团改性(氨基、巯基和金属氧化物)的MOFs材料在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方面的吸附性能及机理,针对MOFs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生产水稳定性强、循环利用性好和产率高的MOFs是未来MOFs材料在去除水中重金属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复合材料 金属离子 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中矿物质组成对浮选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李亚萍 《滨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8-81,共4页
采用X衍射、灰成分分析等方法得到煤样的物质组成,煤泥中高岭石、伊利石等脉石含量较高;通过分析浮选流程中的样品,得出煤中矿物质的组成在分选过程中影响精煤灰分和产率。通过改变分选流程得到精煤灰分为11.57%,分选流程的改善减少了... 采用X衍射、灰成分分析等方法得到煤样的物质组成,煤泥中高岭石、伊利石等脉石含量较高;通过分析浮选流程中的样品,得出煤中矿物质的组成在分选过程中影响精煤灰分和产率。通过改变分选流程得到精煤灰分为11.57%,分选流程的改善减少了矿物质对精煤的污染,提高了浮选精煤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物质组成 浮选 分选完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提取液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彦 阴军英 +2 位作者 刘元伟 杨仲年 张凤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9-473,共5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EIS)研究了红茶提取液(BLE)在盐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红茶茶叶中提取的缓蚀剂,对碳钢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缓...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EIS)研究了红茶提取液(BLE)在盐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红茶茶叶中提取的缓蚀剂,对碳钢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增大。红茶提取液中的有效缓蚀成分为抑制阴阳极反应的混合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茶叶 盐酸 缓蚀剂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丽 王广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0,共3页
采用模板自组装技术以氧化亚铜为模板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钛(PANI/TiO2)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热分析仪对不同比例复合的聚苯胺/二氧化钛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反... 采用模板自组装技术以氧化亚铜为模板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钛(PANI/TiO2)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热分析仪对不同比例复合的聚苯胺/二氧化钛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苯胺(ANI)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聚苯胺的复合使得聚苯胺/二氧化钛的粒径均比纯二氧化钛的有所增大,但随着苯胺用量的增大,粒径呈减小的趋势。可见光催化复合材料降解苯酚的研究表明,聚苯胺复合有利于光催化效率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随着苯胺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苯酚 光催化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的电化学方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 杜秀秀 耿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于有机/无机酸的混合电解液环境中,采用循环伏安方法,掺杂态聚苯胺在不锈钢表面被聚合并成膜。交流阻抗、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的测试表明:不同质子酸掺杂所得的聚苯胺薄膜颜色有所不同;聚合过程中的循... 于有机/无机酸的混合电解液环境中,采用循环伏安方法,掺杂态聚苯胺在不锈钢表面被聚合并成膜。交流阻抗、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的测试表明:不同质子酸掺杂所得的聚苯胺薄膜颜色有所不同;聚合过程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均有对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峰,但其峰的数目及对应电位值因电解液中氢离子浓度及掺杂酸的阴离子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酸的种类和浓度还影响聚苯胺的防腐性能;有机/无机酸混合掺杂所得的聚苯胺热稳定性和有机溶解性较单一酸掺杂聚苯胺热稳定性和溶解性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有机磺酸的掺杂,使得产品溶解性和热稳定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循环伏安法 溶解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花椒中主要成分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跃金 胡晋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0-53,共4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花椒油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花椒粉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花椒油脂的萃取率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花椒粉粒度60目、萃取压力15 MPa...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花椒油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花椒粉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花椒油脂的萃取率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花椒粉粒度60目、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时间1.5 h、萃取温度45℃、CO2流量5 L/h^10 L/h。在此条件下,花椒油脂的萃取率可达12.27%以上。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萃取 花椒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贾冬梅 孙帅 +1 位作者 李长海 李跃金 《滨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4-88,共5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98K时,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饱和附容量可达到115.48 mg/g.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且属优惠型吸附.吸附...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98K时,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饱和附容量可达到115.48 mg/g.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且属优惠型吸附.吸附过程的ΔG<0,ΔH<0,表明此反应过程是放热自发进行的,温度低于298 K时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Β-萘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