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在聚α-烯烃中的摩擦性能及其摩擦化学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玉彬 李业霞 +1 位作者 梁永民 薛群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107,共7页
合成了2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并经红外、核磁对其分子结构予以确认。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系统地考察了其在聚α-烯烃(PAO)中不同含量、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抗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二烷基二... 合成了2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并经红外、核磁对其分子结构予以确认。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系统地考察了其在聚α-烯烃(PAO)中不同含量、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抗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盐的热分解温度较高,热稳定较好,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EDS分析表明,2种添加剂存在的润滑条件下,钢球磨斑表面上存在着S、Fe、Sb等元素。XPS分析表明,S元素以硫酸亚铁及少量的FeS形式存在,Sb元素以Sb2O3形式存在,而N元素则以复杂的吸附膜形式存在,这些因素一同起极压抗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 极压抗磨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摩擦化学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nH_(2n)(n=2,3,4)与BX_3(X=H,F,Cl)作用的DFT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士国 丛恩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X3(X=H,F,Cl)与烯烃CnH2n(n=2,3,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构型皆为BX3位于烯烃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C-C双键中的π电子通过向BH3中B的空p轨道转移电子而...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X3(X=H,F,Cl)与烯烃CnH2n(n=2,3,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构型皆为BX3位于烯烃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C-C双键中的π电子通过向BH3中B的空p轨道转移电子而形成复合物,但BF3和BCl3与烯烃分子只是通过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复合物的形成使分子的振动光谱随作用的强弱而出现一定的红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硼化物 p-π作用 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