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起毛起球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肖琪 王瑞 +2 位作者 孙红玉 方纾 李聃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针对织物起毛起球机制复杂的现状,归纳分析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械动力学、人工神经网络、纤维形尺度等4类织物起毛起球机制理论模型的建模条件、理论基础和应用情况,预测了织物起毛起球机制研究的发展方向。分析发现:化学反应动力学模... 针对织物起毛起球机制复杂的现状,归纳分析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械动力学、人工神经网络、纤维形尺度等4类织物起毛起球机制理论模型的建模条件、理论基础和应用情况,预测了织物起毛起球机制研究的发展方向。分析发现: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需求解未知参数;机械动力学模型的精度较理想,但计算繁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加强泛化能力;纤维形尺度模型的实际应用能力强,但不能量化解释起毛起球机制。最后指出未来应在提高现有模型精度的同时,改进求解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应用分形数学、计算机仿真、有限元等新技术,从微观角度研究单根纤维在起毛起球过程中的几何非线性变形,建立新型的理论模型,同时提高其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起毛起球 理论模型 化学反应动力学 机械动力学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涤/棉混纺机织物起球过程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3
2
作者 肖琪 王瑞 +2 位作者 张淑洁 孙红玉 王静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8,共9页
为更好地了解涤/棉混纺机织物起毛起球过程,基于对织物起球过程表面毛羽测量得到的毛羽分布特征,借助PYTHON语言建立了织物及其表面毛羽的几何模型,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涤/棉混纺机织物表面毛羽的起球过程,分析了涤纶弹性模... 为更好地了解涤/棉混纺机织物起毛起球过程,基于对织物起球过程表面毛羽测量得到的毛羽分布特征,借助PYTHON语言建立了织物及其表面毛羽的几何模型,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涤/棉混纺机织物表面毛羽的起球过程,分析了涤纶弹性模量对涤/棉混纺机织物起球过程的起球等级、能量吸收形式的影响规律,并将有限元仿真的起球结果和实测起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涤纶弹性模量的增加使得涤/棉混纺机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降低;摩擦耗散能是涤/棉混纺机织物起毛起球过程的主要能量吸收形式,织物起毛起球等级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在7.4%以内,证明有限元仿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混纺机织物 起毛起球 有限元仿真 纤维弹性模量 摩擦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醋酸面料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贾荣霞 孙红玉 +3 位作者 王力民 盛春英 夏燕茂 路恩刚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4-25,共2页
根据二醋酸面料具有酷似真丝的特性,制订了合理的染整加工工艺,包括退浆、缩幅、热定形、染色,以及后整理工艺。生产的二醋酸面料韧性好,手感柔软,吸水吸湿性能良好,抗静电性良好。
关键词 染整 工艺流程 二醋酸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琪 孙红玉 +6 位作者 贾济如 杨亚 陈天影 谭丕军 张文沁 张紫芾 孔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4-70,共7页
为了改善聚合物基织物的导电性,发挥聚合物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协同作用,文章以涤纶织物为基底,采用浸渍法负载RGO和原位聚合法负载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PSS)与聚吡咯(PPy),制备了PPy/PEDOT︰PSS/RGO复合导电织物。采用正... 为了改善聚合物基织物的导电性,发挥聚合物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协同作用,文章以涤纶织物为基底,采用浸渍法负载RGO和原位聚合法负载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PSS)与聚吡咯(PPy),制备了PPy/PEDOT︰PSS/RGO复合导电织物。采用正交试验合理设计氧化石墨烯(GO)、3,4-乙烯二氧噻吩(EDOT)、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吡咯(Py)的摩尔浓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万用电表对复合导电织物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GO质量浓度为5 g/L,EDOT摩尔浓度为0.15 mol/L,PSS质量浓度为15 g/L,Py摩尔浓度为0.14 mol/L时复合导电织物体积电阻率最小,为0.88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导电织物 聚吡咯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还原氧化石墨烯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面毛羽长度和毛羽密度的涤棉混纺机织物起球倾向 被引量:3
5
作者 肖琪 王瑞 +2 位作者 陆鑫 孙红玉 王力民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3,共7页
为了探讨布面毛羽对涤棉机织物起球的影响,采用正交优化设计法研究纱支、捻度、捻比、织物覆盖系数、纱线烧毛及涤纶碱处理6个工艺参数对布面毛羽和毛球的影响,并利用图像处理法和马丁代尔法分别对布面毛羽和毛球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 为了探讨布面毛羽对涤棉机织物起球的影响,采用正交优化设计法研究纱支、捻度、捻比、织物覆盖系数、纱线烧毛及涤纶碱处理6个工艺参数对布面毛羽和毛球的影响,并利用图像处理法和马丁代尔法分别对布面毛羽和毛球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6个工艺参数对布面毛羽和毛球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最优工艺参数为纱支24 S、捻度890 T/m、捻比0.0、织物覆盖系数91%、纱线烧毛、涤纶碱处理。涤棉机织物起球的先决条件为毛羽平均长度在3.7~9.0 mm,毛羽密度达到8.6~9.1根/cm^2,织物才开始起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机织物 起毛 起球 毛羽长度 毛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EDOT:PSS基热电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肖琪 孙红玉 +4 位作者 陈天影 张文沁 谭丕军 郭林雯 席利成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8,共7页
为提高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热电性能,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原位聚合反应的工艺参数,并制备改性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基热电非织造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电偶测温仪、万用电表等对热电... 为提高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热电性能,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原位聚合反应的工艺参数,并制备改性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基热电非织造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电偶测温仪、万用电表等对热电非织造布进行表征和测试,研究了热电非织造布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SS质量浓度为10 g/L、过硫酸铵浓度为0.15 mol/L、氯化铁浓度为0.1 mol/L、离子液体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锌质量浓度为30 mg/mL条件下,改性热电非织造布热电性能最优,其塞贝克系数为18.13μV/K,电导率为2.85 S/cm,极大地提高了PEDOT类导电聚合物的热电性能,可用于制备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聚苯乙烯磺酸 热电性能 原位聚合 塞贝克系数 电导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表面印刷电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闫英山 郭阳 +3 位作者 王力民 马辉 陈晓玲 孙红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7-32,共6页
以导电银胶作为印刷材料,通过印刷方式将印刷材料在织物表面印制电路,制备出以织物为基体的柔性电路板。探究了柔性基体电路不同的工艺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织物在拉伸、弯折、洗涤等日常应用过程中电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选择... 以导电银胶作为印刷材料,通过印刷方式将印刷材料在织物表面印制电路,制备出以织物为基体的柔性电路板。探究了柔性基体电路不同的工艺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织物在拉伸、弯折、洗涤等日常应用过程中电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选择印刷层数3层,印刷银宽大于2 mm,可赋予织物电路良好的导电性,且该印刷电路在受到小于断裂强力50%的张力以及大于45°弯折的作用下仍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而电路表面涂覆的聚氨酯可为织物电路提供较好的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 柔性电路 电学性能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掺杂石墨烯水凝胶对罗丹明染料的光降解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闫英山 孙红玉 +3 位作者 邓慧 王力民 李佳奇 贾洪斌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8-52,共5页
利用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凝胶的特性,采用水热法原位掺杂金属离子(Ag^+、Cu^(2+)、La^(3+))制备了掺杂金属石墨烯基水凝胶(AgGH、CuGH、LaGH)。该水凝胶对染料表现出良好的光降解能力。金属掺杂石墨烯基水凝胶降解罗丹明的速度遵循La... 利用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凝胶的特性,采用水热法原位掺杂金属离子(Ag^+、Cu^(2+)、La^(3+))制备了掺杂金属石墨烯基水凝胶(AgGH、CuGH、LaGH)。该水凝胶对染料表现出良好的光降解能力。金属掺杂石墨烯基水凝胶降解罗丹明的速度遵循LaGH>CuGH>AgGH的顺序。光解试验表明,La^(3+)掺杂LaGH的最佳浓度为2 mmol/L。XRD和FTIR表征说明,经过水热反应后,LaGH中出现了镧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该水凝胶循环5次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光解染料的能力。淬灭试验表明,光照条件下掺杂金属石墨烯基水凝胶表面产生的空穴和超氧化物是分解染料的主要活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降解 水热法 金属原位掺杂 石墨烯基水凝胶 光降解 罗丹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竹纤维大提花面料的开发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红玉 闫英山 +2 位作者 夏燕茂 李兴华 李晓英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3-25,31,共4页
天竹纤维在纺纱过程中需先将纤维进行预处理,并对纤维开松及适当调整车间温湿度;在织造过程中对整经速度、浆料及环境等进行调整;在后整理过程中避免使用强碱,工艺温度和助剂浓度应控制在较低限度内。通过以上工艺调整,成功开发出了天... 天竹纤维在纺纱过程中需先将纤维进行预处理,并对纤维开松及适当调整车间温湿度;在织造过程中对整经速度、浆料及环境等进行调整;在后整理过程中避免使用强碱,工艺温度和助剂浓度应控制在较低限度内。通过以上工艺调整,成功开发出了天竹纤维大提花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提花织物 天竹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