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通过PI3K/p53信号通路调控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凋亡和周期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淑兰 贺倩倩 +1 位作者 宫凯凯 满玉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Cur(0、10、20、40μmol/L)处理正常培养的SGC-7901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24...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Cur(0、10、20、40μmol/L)处理正常培养的SGC-7901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24、48、72 h)细胞增殖能力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I3K/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u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ur处理组的细胞亮蓝色荧光强度减弱;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Cur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P<0.01),G0/G1期细胞出现阻滞(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Cur组细胞PI3K蛋白表达量、Akt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1),而p21和p5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P<0.01)。结论 Cur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效应,通过诱导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进而促进其凋亡进程,这可能与其对PI3K/p53信号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人胃癌细胞 增殖 凋亡 PI3K/p53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雌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晶 吴敏 +4 位作者 孟凡涛 代娟娟 刘翠兰 胡凤爱 李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0-1404,共5页
目的检测雌鼠不同性周期时的抑郁样行为、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量及雌激素剥夺和补加对抑郁样行为和BDNF表达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对抑郁症发病和治疗的调控作用。方法雌性C57小鼠利用阴道涂片染色法区分为发情前期和发情间... 目的检测雌鼠不同性周期时的抑郁样行为、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量及雌激素剥夺和补加对抑郁样行为和BDNF表达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对抑郁症发病和治疗的调控作用。方法雌性C57小鼠利用阴道涂片染色法区分为发情前期和发情间期组,采用强迫游泳行为评价两组雌鼠的抑郁样行为,并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组小鼠海马中总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糖水偏好方法检测基础条件下和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条件下卵巢摘除(OVX)后雌鼠的抑郁样行为。最后,在CUS条件下,利用糖水偏好、强迫游泳及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雌激素补加对雌激素剥夺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和海马中总BDN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强迫游泳行为结果显示发情间期雌鼠不动时间高于发情前期(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发情间期海马中总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比发情前期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结果显示:基础条件下,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摘除组糖水偏好值没有变化(P> 0.05),CUS条件下,糖水偏好值降低(P<0.05)。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结果显示外源性补加雌激素能翻转CUS条件下OVX所诱导的糖水偏好值的降低和不动时间的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OVX后海马BDNF总mRNA水平降低(P<0.05),而外源性补加雌激素后海马BDNF总mRNA水平恢复(P<0.05)。结论雌鼠性周期能影响抑郁样行为和海马BDNF的表达,雌激素缺失能增加小鼠对CU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易感性;而外源性雌激素补加能翻转CUS条件下OVX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和海马BDNF mRNA表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 抑郁样行为 雌激素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自噬调节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苗双 丁国建 +3 位作者 宋殿芳 张传厚 刘乃国 董洪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探讨IPF中细胞自噬对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EMT)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组、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对照组细胞(A549)常规培养,肺纤维化组、自噬诱导组、...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探讨IPF中细胞自噬对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EMT)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组、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对照组细胞(A549)常规培养,肺纤维化组、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细胞(A549)均加入5 ng/mL的TGF-β1进行诱导,肺纤维化组不做进一步处理,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分别加入终浓度10μg/L Rapamycin、10 mmol/L 3-Methyladenine来诱导或抑制细胞自噬;12、24、48 h,检测各组羟脯氨酸含量,Real-time 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α-肌动蛋白(α-SMA),α-SMA、LC3-Ⅱ或LC3-Ⅱ/LC3-Ⅰ、Beclin1、E-钙黏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纤维化组、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12、24、48 h羟脯氨酸含量、α-SMA、Vimentin的mRNA转录水均升高(P<0.05),Beclin1、LC3-Ⅱ、E-cadherin的mRNA转录均降低(P<0.05)。与肺纤维化组比较,自噬诱导组在12、24、48 h羟脯氨酸含量、α-SMA、Vimentin的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5),Beclin1、LC3-Ⅱ、E-cadherin的mRNA转录水平升高(P<0.05);而自噬抑制组12、24、48 hα-SMA、Vimentin的mRNA转录水均升高(P<0.05),Beclin1、LC3-Ⅱ、E-cadherin的mRNA转录水均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4 hα-SMA(1.21±0.17)比较,肺纤维化组(2.57±0.34)、自噬诱导组(1.69±0.31)、自噬抑制组(3.41±0.52)表达水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24 h 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0.27±0.07)比较,肺纤维化组(1.74±0.31)、自噬诱导组(1.03±0.25)、自噬抑制组(2.43±0.61)表达水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肺纤维化组、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Beclin1的表达分别为2.31±0.31、0.54±0.29、0.91±0.23、0.28±0.07,E-cadherin的表达分别为3.07±0.41、0.74±0.35、1.21±0.51、0.35±0.07,LC3-Ⅱ的表达分别1.15±0.14、0.53±0.11、0.76±0.09和0.17±0.08,以上数据提示Beclin1、LC3-Ⅱ/LC3-Ⅰ、E-cadherin的蛋白水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肺纤维化组比较,自噬诱导组α-SMA、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均降低(P<0.05),Beclin1、LC3-Ⅱ/LC3-Ⅰ、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均升高(P<0.05);自噬抑制组α-SMA、Vimentin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Beclin1、LC3-Ⅱ/LC3-Ⅰ、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细胞自噬和EMT过程在IPF中起重要作用,IPF中诱导或抑制细胞自噬,可以通过抑制或激活上皮细胞的EMT过程,来抑制或促进IPF的发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A549细胞 细胞自噬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所致抑郁小鼠中缝背核脑区BDNF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凡涛 刘晶 +4 位作者 王文涛 代娟娟 游晶晶 胡凤爱 李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8-1922,共5页
目的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和蛋白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小鼠中缝背核脑区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10)和CUS组(n=10)两组,CUS组给予21 d应激,对照组每天抓取1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 目的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和蛋白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小鼠中缝背核脑区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10)和CUS组(n=10)两组,CUS组给予21 d应激,对照组每天抓取1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SP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对2组小鼠进行抑郁样行为检测;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小鼠中缝背核脑区5-和色胺(5-HT)神经元和BDNF蛋白的共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中缝背核脑区组织中总BDNF mRNA'BD NF外显子(Exons)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CUS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与总BDNF mRN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CUS能导致小鼠糖水偏好值明显降低(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BDNF与中缝背核5-HT神经元存在共定位。CUS能导致小鼠中缝背核脑区总BDNF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US组小鼠糖水偏好值与总BDNF mRNA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CUS组小鼠FST不动时间与总BDNF mRNA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BDNF Exons mRNA检测结果显示CUS能导致小鼠中缝背核脑区BDNF Exon IV(P<0.05)和VI(P<0.05)mRNA表达降低,而Exon I(P>0.05)和Exon II mRNA(P>0.05)表达则没有显著变化。结论CUS能诱导产生抑郁样行为,并能导致中缝背核脑区5-HT神经元中BDNF表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 抑郁样行为 中缝背核 5-和色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CH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暖 杨丽娟 +3 位作者 代娟娟 王爱丽 武艳 刘成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2-359,共8页
目的:探讨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胃癌手术切除的2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组织中MARCH1 mRNA和蛋... 目的:探讨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胃癌手术切除的2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组织中MAR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择人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BGC-823、BGC-803、AGS及SGC-7901,RT-qPCR法检测不同细胞中MARCH1 mRNA表达水平。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系分为siNC(转染siNC)、siMARCH1-1组(转染siMARCH1-1)和siMARCH1-2组(转染siMARCH1-2),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AR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MAR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比较,人胃癌细胞BGC-823、BGC-803、AGS和SGC-7901中MARCH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siNC比较,siMARCH1-1组和siMARCH1-2组细胞中MARCH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siNC比较,siMARCH1-1组和siMARCH1-2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数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RCH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膜相关环状蛋白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调控YAP增强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纪伟 武艳 +2 位作者 金丹 陈微微 代娟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联合顺铂调控A549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和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YAP分子是否参与这一过程。方法以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活化的caspase-3、Annexin V、YAP及YAP靶基因CTGF和Cyr61...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联合顺铂调控A549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和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YAP分子是否参与这一过程。方法以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活化的caspase-3、Annexin V、YAP及YAP靶基因CTGF和Cyr61的表达水平;CCK-8和MTT实验检测各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各药物对YAP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原癌基因YAP在肺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处于活化状态,高表达的YAP促进肺癌细胞增殖。高浓度的去甲斑蝥素和顺铂能明显降低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然而低浓度的顺铂和去甲斑蝥素的联合用药可通过调控YAP,增加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进而抑制细胞增殖。结论低浓度的去甲斑蝥素和顺铂的联合用药增加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降低YAP的转录活性和YAP的蛋白水平,降低其靶基因CTGF和Cyr61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顺铂 YAP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顺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受体AdipoR1对肺癌细胞PC9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代娟娟 杨丽娟 +4 位作者 武艳 杜静 孟凡涛 安佳佳 李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0,49,共7页
目的:观察过表达或敲低人脂联素受体1(AdipoR1)对肺癌细胞PC9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阐明AdipoR1对肺癌的调控作用。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dipoR1在PC9细胞及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中的表达量;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Adip... 目的:观察过表达或敲低人脂联素受体1(AdipoR1)对肺癌细胞PC9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阐明AdipoR1对肺癌的调控作用。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dipoR1在PC9细胞及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中的表达量;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AdipoR1过表达和shRNA干扰载体,转染至PC9细胞中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dipoR1的表达情况。运用CCK8方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AdipoR1激动剂AdipoRon、AdipoR1过表达及AdipoR1敲低对PC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结果:RT-PCR结果显示AdipoR1在PC9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ipoR1过表达的PC9细胞中Adipo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细胞(P均<0.05),AdipoR1干扰组AdipoR1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细胞(P均<0.05)。CCK8和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在24 h和48 h时,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dipoRon能显著降低PC9细胞的增殖和划痕愈合率,过表达AdipoR1的PC9细胞增殖和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空载体细胞,而AdipoR1敲低能明显促进PC9细胞的增殖和划痕愈合率(P均<0.05)。结论:AdipoR1激动剂AdipoRon或AdipoR1过表达能抑制肺癌细胞PC9的增殖和迁移活性,而AdipoR1敲低则能明显促进肺癌细胞PC9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受体1 脂联素受体激动剂 PC9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偶联酶2C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与抑制细胞衰老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纪伟 武艳 +4 位作者 金丹 杜静 宫凯凯 苗双 杨丽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9-658,共10页
泛素偶联酶2C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但其与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肺癌A549细胞为材料,通过RT-PCR、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SA-β-Gal细胞衰老染色、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阐明UBE2C与肺癌细胞的增殖、衰... 泛素偶联酶2C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但其与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肺癌A549细胞为材料,通过RT-PCR、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SA-β-Gal细胞衰老染色、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阐明UBE2C与肺癌细胞的增殖、衰老和迁移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UBE2C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利用基因修饰技术瞬时过表达或靶向沉默UBE2C后,在肺癌A549细胞中,UBE2C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增加3.5倍或减少0.5倍,显著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进而减少或增加细胞的凋亡率。过表达UBE2C后,显著抑制细胞衰老;但沉默UBE2C后,则增加细胞衰老。此外,过表达UBE2C后,下调转移相关基因E-钙黏着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且上调波形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肺癌细胞的迁移。但靶向敲除UBE2C后,上调E-钙黏着蛋白,同时下调波形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本研究的开展将明确UBE2C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以UBE2C为靶点,提高病人生存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偶联酶2C 细胞增殖 细胞衰老 细胞迁移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ptamine与顺铂联合用药对人肺腺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9
作者 苗双 倪娜 +4 位作者 杨丽娟 武艳 李雪琳 董洪亮 宫凯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探讨aaptamine与顺铂(DDP)联合用药对肺癌DDP耐药A549/DDP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549/DDP细胞,加入不同浓度aaptamine和(或)DDP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aaptamine和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 目的:探讨aaptamine与顺铂(DDP)联合用药对肺癌DDP耐药A549/DDP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549/DDP细胞,加入不同浓度aaptamine和(或)DDP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aaptamine和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用Chou-Talalay中效分析法计算aaptamine和DDP的联合指数(CI),确定最佳联合用药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aptamine组(5 mg·L^-1)、DDP组(1 mg·L^-1)和联合用药组(5 mg·L^-1aaptamine+1 mg·L^-1DDP),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数,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耐药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aptamine和DDP对A549/DDP细胞的IC50分别为19.45和12.86 mg·L^-1。所选择的不同浓度aaptamine和DDP对A549/DDP细胞均有协同抑制作用。细胞增殖实验,与对照组、aaptamine组和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克隆形成实验,与对照组、aaptamine组和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克隆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aaptamine组和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aaptamine组和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aaptamine组和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B细胞淋巴瘤2原癌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aaptamine和DDP联合用药对A549/DDP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耐药蛋白ABCG2和ERCC1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ptamine 顺铂耐药 肺肿瘤 A549/DDP细胞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TD通过靶向Hedgehog/SOX2 axis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明燕 陈微微 +3 位作者 高娜 李硕 杜静 于文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SHH)关键调节因子及其下游转录因子SOX2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HL60和NB4细胞系经NCTD、SMO和GLI1抑制剂培养24h后,用CCK8检测细胞数目;HL60细胞系经NCTD处理后,利...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SHH)关键调节因子及其下游转录因子SOX2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HL60和NB4细胞系经NCTD、SMO和GLI1抑制剂培养24h后,用CCK8检测细胞数目;HL60细胞系经NCTD处理后,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LI1、SMO、SOX2的表达情况;将表达GLI1或SOX2的pcDNA3.1质粒转染至HL60细胞,空载体pcDNA3.1和pcDNA 3.1-EGFP分别作为阴性、阳性对照;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源性GLI1、SOX2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HL60细胞生长曲线及数目的变化;基因修饰的HL60细胞系经不同浓度NCTD作用后检测HL60细胞增殖情况。结果:NCTD,SMO及GLI1抑制剂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NB4/HL60细胞的增殖。与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的对照组相比,NCTD可以显著降低SMO、GLI1和SOX2的蛋白水平。与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相比,GLI1和SOX2在HL60细胞中过表达。生长曲线证实,GLI1/SOX2具有显著增殖优势。CCK8检测表明GLI1/SOX2过表达的HL60细胞对NCTD更具耐药性。结论:NCTD可通过靶向Hedgehog/SOX2 aixs抑制HL60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HEDGEHOG信号通路 白血病 SOX2 HL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ADAR1表达对人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宁 武睿 +6 位作者 马振凯 陈微微 李雪琳 宫凯凯 杨丽娟 代娟娟 武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9-674,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作用于RNA的腺苷酸脱氢酶1(ADAR1)对肺癌H1299和H520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H1299和H520细胞系分为对照组(转染negative shRNA)和shADAR1组(转染shADAR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 目的:探讨下调作用于RNA的腺苷酸脱氢酶1(ADAR1)对肺癌H1299和H520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H1299和H520细胞系分为对照组(转染negative shRNA)和shADAR1组(转染shADAR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DA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数,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ADAR1组的H1299和H520细胞中ADAR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shADAR1组H1299和H520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量和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1299和H520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下调ADAR1表达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于RNA的腺苷酸脱氢酶1 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ncRNA MIR31HG基因稳定转染PC9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娟娟 杨丽娟 +4 位作者 杜静 苗双 席思川 李晨 武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1-806,共6页
目的:检测过表达人MIR31HG基因对PC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阐明促癌基因MIR31HG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R31HG全长序列,分子克隆至 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将pcDNA3.1-MIR31HG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质... 目的:检测过表达人MIR31HG基因对PC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阐明促癌基因MIR31HG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R31HG全长序列,分子克隆至 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将pcDNA3.1-MIR31HG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质粒pcDNA3.1分别转染人肺癌PC9细胞。采用酶切鉴定法检测MIR31HG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情况。通过G418药物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MIR31HG的PC9细胞系(PC9-pcDNA3.1-MIR31HG,稳定转染组)和对照细胞系(PC9-pcDNA3.1,空载体组)。采用RT-PCR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系中MIR31HG基因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PC9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功扩增得到了MIR31HG的特异基因片段;MIR31HG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后分别产生目的基因和载体2个片段。RT-PCR法检测,稳定转染组细胞中MIR31H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5)。CCK-8检测,在培养24、36和48 h时,稳定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1)。划痕愈合实验,在培养48 h时,稳定转染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人LncRNA MIR31HG基因的真核过表达载体和过表达MIR31HG的稳定转染PC9细胞系,且MIR31HG过表达能够促进肺癌PC9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IR31HG PC9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石素B对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刘翠兰 赵娣 +3 位作者 代娟娟 王丹 李晨 刘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检测尿石素B(UB)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UB处理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运用CCK-8方法、克隆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UB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目的检测尿石素B(UB)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UB处理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运用CCK-8方法、克隆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UB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B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调控作用;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UB对下游信号通路蛋白ERK、AKT、p38、JN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 h和48 h时,UB可降低U251细胞的吸光度值(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UB可减低细胞克隆形成百分比(P<0.01);UB能降低划痕愈合百分比(P<0.05或P<0.01);UB能降低侵袭细胞数量百分比(P<0.01);UB能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P<0.01);UB能显著提高ERK的磷酸化水平(P<0.05或P<0.01),并抑制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或P<0.01)。结论UB能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和细胞周期,并调控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素B U25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对肺癌PC9细胞增殖的影响
14
作者 陈微微 安佳佳 +2 位作者 武艳 代娟娟 杜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0-1154,I0003,共6页
目的:构建GLI1真核表达载体,探讨过表达GLI1对肺癌PC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扩增GLI1基因的全长序列,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pcDNA3.1-GLI1(重组质粒组)和对照质粒pcDNA3.1(空载体组)转染肺癌PC9细胞。采用酶... 目的:构建GLI1真核表达载体,探讨过表达GLI1对肺癌PC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扩增GLI1基因的全长序列,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pcDNA3.1-GLI1(重组质粒组)和对照质粒pcDNA3.1(空载体组)转染肺癌PC9细胞。采用酶切鉴定法检测GLI1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情况。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GLI1的PC9细胞和空载体对照细胞。RT-PCR法检测2组PC9细胞中GLI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PC9细胞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2组PC9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PC9细胞中克隆形成数。结果:成功扩增获得GLI1的特异基因片段;构建的GLI1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后分别获得目的基因和载体片段。RT-PCR法检测,重组质粒组PC9细胞中GLI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重组质粒组PC9细胞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5)。CCK-8法检测,培养72和96 h后,重组质粒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1)。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培养10 d时,重组质粒组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多于空载体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GLI1基因的真核过表达载体和过表达GLI1稳定转染的PC9细胞系,GLI1过表达能够促进肺癌PC9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GLI1 细胞增殖 PC9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